- 年份
- 2024(7792)
- 2023(11116)
- 2022(9618)
- 2021(9199)
- 2020(7311)
- 2019(17133)
- 2018(16996)
- 2017(32631)
- 2016(17844)
- 2015(20003)
- 2014(19929)
- 2013(19594)
- 2012(17893)
- 2011(15807)
- 2010(15567)
- 2009(13998)
- 2008(13315)
- 2007(11569)
- 2006(9922)
- 2005(8364)
- 学科
- 济(68590)
- 经济(68523)
- 管理(49627)
- 业(46592)
- 企(38368)
- 企业(38368)
- 方法(31805)
- 数学(27473)
- 数学方法(27157)
- 农(19488)
- 中国(17602)
- 地方(16693)
- 业经(16059)
- 财(15567)
- 学(15061)
- 农业(13372)
- 贸(11800)
- 贸易(11793)
- 理论(11710)
- 环境(11526)
- 和(11457)
- 易(11408)
- 技术(10991)
- 制(10924)
- 教育(10131)
- 务(9932)
- 财务(9873)
- 财务管理(9857)
- 划(9808)
- 企业财务(9330)
- 机构
- 学院(245574)
- 大学(245388)
- 管理(100197)
- 济(91779)
- 经济(89615)
- 理学(87622)
- 理学院(86625)
- 管理学(85136)
- 管理学院(84699)
- 研究(80030)
- 中国(57160)
- 京(52473)
- 科学(52248)
- 财(39945)
- 所(39646)
- 农(38703)
- 业大(38316)
- 研究所(36579)
- 中心(36033)
- 江(34297)
- 范(33508)
- 师范(33199)
- 北京(33010)
- 财经(32787)
- 农业(30261)
- 经(29817)
- 院(29719)
- 州(28742)
- 技术(26911)
- 师范大学(26839)
- 基金
- 项目(177291)
- 科学(138493)
- 研究(131137)
- 基金(126564)
- 家(110369)
- 国家(109424)
- 科学基金(93626)
- 社会(80119)
- 社会科(75755)
- 社会科学(75735)
- 省(70263)
- 基金项目(68319)
- 自然(61407)
- 自然科(59915)
- 自然科学(59902)
- 教育(59777)
- 划(59194)
- 自然科学基金(58779)
- 编号(54897)
- 资助(51121)
- 成果(43926)
- 重点(39430)
- 发(38478)
- 部(38165)
- 课题(37504)
- 创(37123)
- 创新(34455)
- 项目编号(33918)
- 科研(33745)
- 大学(32727)
共检索到343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砚君 邵增会 高瑞国 许继峥 田志敏 时国华
超低能耗建筑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符合双碳战略目标下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针对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从供能设备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出发,提出提升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性能的关键路径;并以保定某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为例,利用Energy Plus分析实施关键路径后的建筑能耗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其全年相对节能率为57.67%,节能效果良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彭翔 刘娣 徐毅敏
分析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式及主动式技术,结合项目平面功能、立面效果,建议选择适宜该项目的遮阳措施、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光伏技术等手段实现降低建筑自身能耗、提升用能效率的需求。通过对超低能耗建筑的探索与应用,旨在为我国建筑行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献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空 谢伊宁
介绍当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技术本土化水平、完善市场化运作、人才培养体系和完善激励政策重视产业链协同等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建筑业超低能耗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碳中和 建筑业 超低能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宋晓刚 刘耀华 张培兴 曹聪慧 刘宇
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环境、技术四个角度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宏观发展环境,然后根据钻石模型理论,从微观环境角度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策略,为推动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双军 朱天志 张雅静 车建军 时国华
建筑领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领域。通过分析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的先发优势,从减碳潜力、市场蓝海和支持政策等方面剖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政府-企业-居民"、"技术-健康-文化-建筑"和"项目-旅游-乡村"多角度研究双碳背景下河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规模化和高质化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减碳潜力 创新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兰体 于兵 李曾 吴俊伟
从节能服务公司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角度,以寒冷地区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选择19项常用的改造技术搭建技术指标体系,以节能效益、工程造价、运营维护费用三要素为评价标准,建立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案选择和预评估模型,并以山东滨州某办公楼项目为例进行验证,证实该评估模型具有复制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
建筑节能 节能改造 办公建筑 评估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九阳 陈立 郭金鹏 王振伟 胡广朝 张自成
发展被动式建筑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政策法规、技术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四方面对影响我国被动式建筑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国内被动式建筑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被动式建筑发展的对策,为被动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被动式建筑 超低能耗 影响因素 双碳目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丽峰 李树华
Roof greening can increase areas of green and impro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ity.Based on roof greening in low energy demo building of Tsinghua Universit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ed character and ecological effect of roof greening.The result show that roof greening can adjus...
关键词:
屋顶绿化 水泥屋面 温度分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米旭明
改变我国房地产业现有的发展模式,降低能耗,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房地产业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高能耗发展的原因,并从系统的观点提出向低能耗模式转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房地产 低能耗 循环经济 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宪恩 奚旺 夏菁 王寒凝 段海燕
我国严寒地区冬季采暖期长、居民居住建筑能耗水平较高,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成为促进区域建筑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隶属度函数等方法,构建了严寒地区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吉林省为实例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为良,同时存在诸如采暖能耗高、采暖供热过程能源利用率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低等问题,指标体系切实可用。研究结果对促进严寒地区城市住宅建筑节能减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住宅建筑 节能降耗 评价指标 严寒地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依山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全球平均每千人拥有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中国仅为58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即使这样,汽车迅速增加还是给中国带来了不少问题。一、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带来的问题(一)交通拥堵近年来,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交通拥堵问题。其中,大城市交通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诗意 李瑜 李士帅 朱怡宁 何金春 孟鑫淼 高颖
【目的】外墙是轻型木结构建筑的主要围护结构,其热湿性能对建筑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和能源消耗等均有较大影响。为探究室外环境、墙体朝向、楼层高度等因素对寒冷地区多层轻型木结构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天津市某多层混合结构建筑中轻型木结构墙体的热湿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方法】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对试验墙体内部环境温湿度、木骨柱含水率等热湿参数进行持续一年的监测,分析室外温湿度、墙体朝向和楼层高度等因素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评估墙体内部的冷凝风险和霉菌生长风险。【结果】墙体空腔内温湿度变化与室外温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木骨柱含水率变化与环境温湿度作用下的平衡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墙体空腔内温湿度及木骨柱含水率的波幅小于室外环境。短期强降水引起墙体空腔内相对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的增长,但增长过程具有一定滞后性。不同朝向墙体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使其墙体空腔内温度分布规律为南向>西向>东向>北向,相对湿度分布规律则为北向>东向>西向>南向,木骨柱含水率分布规律为西向>北向>东向>南向,除西向外与相对湿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各楼层的温湿度分布规律明显,1层墙体内温度较低,相对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整体偏高,且波幅较大;5-8月,墙体空腔内温度分布规律为4层> 3层> 2层,墙体空腔内相对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分布规律为2层> 3层> 4层。【结论】墙体空腔内部温湿度及木骨柱含水率受室外环境条件的直接影响,但在室外环境大幅波动变化条件下,墙体内部处于相对稳定的热湿环境。寒冷气候区内,该多层轻型木结构墙体构造能有效阻隔室外水蒸气进入墙体内部,当年气候条件下墙体空腔内部不存在冷凝和霉菌生长风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以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低碳城市建筑领军者沙龙第一期"绿色建筑行动的关键环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于5月19日在北京举办。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苘大鹏 王臣业 杨武 王巍 玄世昌 靳小鹏
针对已有无线传感器网络隐私保护数据融合方法普遍存在节点计算量和通信量较大的问题,基于原有的分簇隐私数据融合方法(CPDA),提出一种低能耗的数据融合隐私保护方法(E-CPDA)。在每轮融合过程中由簇头随机选取协作节点,通过协作节点配合簇头进行数据的隐私保护融合,以有效降低节点的计算量和通信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CPDA方法,E-CPDA方法在保证数据隐私性的前提下,在计算量、通信量和融合精度上都有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隐私保护 数据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