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8)
- 2023(13372)
- 2022(11443)
- 2021(10809)
- 2020(8770)
- 2019(20184)
- 2018(20460)
- 2017(38822)
- 2016(21478)
- 2015(24147)
- 2014(24525)
- 2013(24147)
- 2012(21999)
- 2011(19936)
- 2010(19940)
- 2009(18296)
- 2008(17607)
- 2007(15527)
- 2006(13757)
- 2005(11831)
- 学科
- 济(85068)
- 经济(84965)
- 业(62502)
- 管理(55395)
- 农(50560)
- 企(41114)
- 企业(41114)
- 方法(34840)
- 农业(33641)
- 数学(29999)
- 数学方法(29656)
- 业经(23976)
- 中国(22343)
- 学(19791)
- 财(19053)
- 地方(18666)
- 制(17055)
- 理论(14244)
- 发(13643)
- 贸(13312)
- 贸易(13307)
- 体(13303)
- 环境(12999)
- 易(12927)
- 技术(12886)
- 教育(12790)
- 和(12740)
- 农业经济(12584)
- 策(12562)
- 银(12546)
- 机构
- 学院(302019)
- 大学(299601)
- 管理(120064)
- 济(115280)
- 经济(112593)
- 理学(104444)
- 理学院(103295)
- 研究(102446)
- 管理学(101488)
- 管理学院(100961)
- 中国(76220)
- 农(70923)
- 科学(66161)
- 京(64023)
- 农业(54525)
- 业大(54164)
- 所(51901)
- 财(50066)
- 研究所(47537)
- 中心(47288)
- 江(45089)
- 范(41104)
- 师范(40695)
- 财经(39982)
- 北京(39776)
- 院(36573)
- 经(36441)
- 州(36065)
- 农业大学(34373)
- 经济管理(33205)
- 基金
- 项目(211153)
- 科学(164455)
- 研究(156471)
- 基金(150534)
- 家(131782)
- 国家(130544)
- 科学基金(110919)
- 社会(96180)
- 社会科(90490)
- 社会科学(90466)
- 省(84579)
- 基金项目(80752)
- 自然(71817)
- 教育(70352)
- 划(70066)
- 自然科(70055)
- 自然科学(70036)
- 自然科学基金(68736)
- 编号(66447)
- 资助(60632)
- 成果(53859)
- 重点(46659)
- 部(45903)
- 发(45715)
- 课题(44986)
- 创(43487)
- 创新(40424)
- 科研(40039)
- 国家社会(38623)
- 大学(38617)
- 期刊
- 济(132863)
- 经济(132863)
- 研究(85618)
- 农(73283)
- 中国(61379)
- 学报(53162)
- 农业(49868)
- 科学(47715)
- 大学(40336)
- 管理(39336)
- 学学(38130)
- 教育(36084)
- 财(35526)
- 业经(27793)
- 融(26098)
- 金融(26098)
- 技术(25736)
- 业(22877)
- 问题(18335)
- 经济研究(18041)
- 财经(17985)
- 版(17776)
- 图书(16433)
- 业大(15885)
- 科技(15690)
- 经(15167)
- 农业经济(15145)
- 农村(14772)
- 村(14772)
- 理论(14556)
共检索到441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华富 刘成玉
富裕文明新农村的概念及指标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刘华富刘成玉一、富裕文明新农村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富裕文明的新农村是中国农村建设的方向和最终目标。我们提出中国富裕文明新农村的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目的,一是科学地评价和比较各地区、各时期农村建设的成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云 李京蓉
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定量测度和比较了我国30个省、区、市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水平。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是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的统一体,是提高农户获得感的根本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在省际存在较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带来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水平的梯度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存在显著影响。在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富裕层面,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省际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门槛"效应。在农村居民精神生活富裕层面,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省际内部差异相对较小,但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富裕对其精神生活富裕的影响较为明显。
关键词:
生活富裕 发展指数 生活品质 收入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费伟 戴辰
农业农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从目标体系来看,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内涵由目标层、核心层和保障层构成,具有制度性、相对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在遵循指标的全面性与综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的基础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体现为三大维度的测量指标,其中发展维度是测量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基础性指标,设置产业发展、生活发展、区域均衡发展、文明发展4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分配维度是测量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指标,设置群体分配均衡、地区分配均衡、再分配均衡3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保障维度是测量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兜底性指标,也是体现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的基本指标,设置基本生存保障、生存质量保障、权益质量保障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应用指标体系助推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应建立专班化工作机制、全面细化“三维一体”指标评价体系、用好指标体系、创新指标体系数字化管理模式、做好点线面结合,及时向全国复制推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立清 李明贤
本文以解决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问题为基本任务,概括了国内包括重庆市“简便实用型”、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数字化模型”、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和南京市江宁区、湖南湘西自治州等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评价、简便可行、系统性、可比性和导向性等六大基本原则。文章采用AHP方法,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5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 评价实践 指标体系 评价原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广海 陈通 赵言涛 徐大立
通过探讨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提出了基于和谐社会理念的新农村概念,并分析了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意义。为了考核和谐农村建设的成果,本文基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构建了评价和谐新农村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简要介绍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的运用步骤。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密 付应铎 王威华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开拓适宜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与宏伟蓝图,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线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厘清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又要构建完整的理论逻辑框架,阐明评价的目的、原则与标准。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包含目标、能力、潜力三个维度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深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相应建议。在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围绕共同富裕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表现与历史使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苑 聂长飞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在界定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富裕”和“共同”两个方面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2001—2019年的共同富裕指数,进一步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共同富裕水平虽然出现过小幅波动,但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共同富裕水平年均增长率为6.58%;同时,从内部构成来看,富裕水平和共同水平以及各分项水平总体均有提升,共同推动了共同富裕状况的改善;此外,从驱动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变化的主次因素来看,样本期内富裕水平的贡献率高达65.61%,远高于共同水平的34.39%,说明在研究期间,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有将近三分之二的贡献来自富裕水平的改善,且不同时期、不同分项指标的贡献率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植 刘烨 李晓壮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研究科学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加明确地回答共同富裕“是什么”“水平如何”“如何做”等问题。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财富创造与积累、财富分配、均衡发展、宜居水平和精神富裕5个维度构建了包含32项指标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公开统计数据对我国30个省份2020年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显示:在区域特征方面,我国共同富裕水平从东向西整体得分呈下降趋势,但各区域共同富裕维度得分各具特点,浙江更符合共同富裕“优等生”画像。在维度特征方面,大部分省份的财富创造与积累低于全国平均线,财富创造与积累仍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财富创造与积累和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 傅金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推进至关重要,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必不可少。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估的核心,包括3个层次:5个评估维度、15个基本指标和57个具体指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绩效评估 公共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丽娟 丁恩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它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友平
大多数民族地区仍处于贫困或深度贫困之中,发展民族社区,在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将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构建起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农村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国平 石磊
为对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农村的特点,在遵循可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二级分指标的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层指标的设立依据和内容加以说明。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 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董敏 齐振宏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求科学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水平评价体系。因此,文章从产业、人居、文化、保障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准实验研究方案,运用农户调查数据以及加法集成赋权,评价湖北与重庆先行示范区与普通区农村生态文明水平;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评价体系有效性。结果显示:先行示范区的农村生态文明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即构建的农村生态文明水平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同时,先行示范区农村能力保障子系统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但最高的地区只达到了目标值的61.47%;生态环境准则层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普通区的生态农户准则层水平高于先行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万广华 蓝菁 刘震
本文从五个维度(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及三个成分(即富裕、共同和可持续性)出发,构建基于人民幸福感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和2012—2018年间数据,估算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共同富裕指数。结果显示,共同富裕指数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东南沿海省份靠前,西部省份靠后;从共同富裕成分看,东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省份的发展性(即富裕成分)和可持续性成分较好,南方比北方更具可持续性,而在共享性(即共同成分)方面中西部省份比东部排名靠前。此外,模型估算证实了本文所构建的共同富裕指数与幸福感的相关性,并识别和分析了共同富裕的驱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