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6)
- 2023(11395)
- 2022(9070)
- 2021(8051)
- 2020(6479)
- 2019(13926)
- 2018(13954)
- 2017(25590)
- 2016(14343)
- 2015(15912)
- 2014(16061)
- 2013(15164)
- 2012(13532)
- 2011(12021)
- 2010(11881)
- 2009(10896)
- 2008(10793)
- 2007(9572)
- 2006(8558)
- 2005(7853)
- 学科
- 济(53555)
- 经济(53484)
- 管理(42816)
- 业(38939)
- 企(30494)
- 企业(30494)
- 方法(19754)
- 农(18676)
- 中国(17183)
- 数学(16650)
- 数学方法(16480)
- 财(15180)
- 业经(14626)
- 环境(13546)
- 学(13018)
- 地方(12994)
- 农业(12707)
- 制(11243)
- 贸(10924)
- 贸易(10916)
- 易(10612)
- 划(9829)
- 务(9471)
- 财务(9445)
- 财务管理(9413)
- 银(9408)
- 银行(9356)
- 发(8923)
- 企业财务(8901)
- 行(8824)
- 机构
- 学院(201212)
- 大学(198044)
- 济(76518)
- 经济(74849)
- 管理(72236)
- 研究(68861)
- 理学(62199)
- 理学院(61434)
- 管理学(60161)
- 管理学院(59826)
- 中国(52357)
- 科学(45795)
- 农(42531)
- 京(41552)
- 所(36068)
- 财(35316)
- 业大(34816)
- 农业(33699)
- 研究所(32928)
- 江(32531)
- 中心(31827)
- 财经(27944)
- 范(26693)
- 师范(26265)
- 州(25527)
- 经(25412)
- 北京(25310)
- 院(25218)
- 省(24751)
- 经济学(23563)
- 基金
- 项目(138166)
- 科学(106601)
- 基金(98233)
- 研究(96389)
- 家(88691)
- 国家(87895)
- 科学基金(73861)
- 社会(61681)
- 社会科(58270)
- 社会科学(58252)
- 省(56041)
- 基金项目(52435)
- 自然(48403)
- 自然科(47225)
- 自然科学(47205)
- 自然科学基金(46362)
- 划(46230)
- 教育(43856)
- 编号(38525)
- 资助(38316)
- 重点(31926)
- 发(30249)
- 成果(29958)
- 创(28845)
- 部(28629)
- 课题(27377)
- 创新(26979)
- 科研(26871)
- 计划(26388)
- 国家社会(25961)
共检索到299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柳青 晏维金
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而导致水环境恶化 ,从而使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扰乱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环境和阻碍了工农业生产发展 ,严重时也影响了社会稳定。为此 ,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现状 ,探讨湖泊富营养化原因是解决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 ,该文在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的基础上 ,对太湖、巢湖、滇池水质污染状况及治理进行了阐述 ,并针对当前污染状况提出治理对策 ,同时列出了当前我国亟须解决的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太湖 巢湖 滇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云霞 吴长年 黄戟 赵剑 张汉明 谢放尖
本文以无锡太湖水华事件为依托,简要分析了太湖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环境规划与管理视角提出了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六条防治对策,以期为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防治措施 太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萌 祝国荣 周慜 李惠民 陆友伟 刘足根
以典型的亚热带大型水库——江西省仙女湖为例,于2011~2013年季节性监测了仙女湖水体理化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沃伦威德尔模型(Vollenweider)和狄龙模型(Dillon)计算了COD、NH3-N、TN和TP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仙女湖水质总体处于地表水II类~III类标准,TN0.32~0.91mg/L、平均0.59mg/L,NH3-N 0.012~0.59mg/L、平均0.31mg/L,TP 0.017~0.080mg/L、平均0.028mg/L,CODMn1.61~5.59mg/L、平均2.85mg/L,Chl-a 0.37~0.95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川 舒为群 曹佳 汪洋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m的永久消落带。消落带是水域生态系统与岸上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替控制地带,该地带具有生物的多样性、人类活动的频繁性和生态的脆弱性,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已成为湖岸带中生态最脆弱的地带。由于工业和生活用水污染以及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消落区富营养化相关物质(如氮和磷)污染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必须针对库区消落带地区的特殊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式对消落带进行超前环境整治和保护,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宇 邓绪伟 徐军 彭晶倩 陈书忠 朱志超
武汉市后官湖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水环境状况日渐恶化。首先对后官湖水质历史和现状分析,得出TP、TN和CODMn为主要超标因子。再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湖泊污染特征及其行政区划等,将后官湖流域划分成5个污染控制区(H1、H2、H3、H4和H5污染控制区),对各污染控制区中点源、面源污染进行分析,得出点源和农村生活为流域最重要污染源,两源共计排放CODMn、TN、TP和NH3-N占整个流域污染的82.9%,76%,78%和80.8%。污染控制区贡献量中,CODMn最大为H4(25.7%)和H3(23.97%);TN最大为H3(30.28%)和H4(25.31%);TP最大为H4(29.33%)和...
关键词:
后官湖 水环境 流域分区 污染防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保护水环境质量、满足不同功能需求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也正在面临着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2001年至2007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910亿元财政性资金及国内银行贷款,用于"三河三湖"流域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及综合整治等7大类共8201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以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作为最新水质评价年度,用该期间环境保护部对"三河三湖"347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颖 马骏 陈睿哲
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监测技术,获得世界首幅全球大型湖库营养状态分布图,发现全球大型湖库水体的总个数中已有63%呈富营养化状态。可见,内陆湖库水体的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湖泊大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湖泊环境治理的大问题。因此,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进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内陆湖
关键词:
富营养化 五大湖 湖库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运林 陈伟民 杨顶田 黄文钰 江晶
2001年6月~2002年5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与溧阳市环保局对天目湖进行了为期一年每月一次的生态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探讨了天目湖有关理化参数、水质指标的分布变化规律、水环境现状、富营养化评价及其演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温跃层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增强-稳定-减弱-消失的周期变化;近年来天目湖水质下降极为明显,已经不能完全达到Ⅱ类水标准;全湖透明度在 0.5~2.4 m之间变化,年平均透明度为1.45 m;总氮在2001年至2002年周年平均值为0.54 mg/L,总磷的平均值是0.03 mg/L;年平均藻类个数为5 026万个/L,平均生物量为15.36 mg/L。湖泊...
关键词:
天目湖 总氮 总磷 浮游植物 富营养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帅红 李辉艳 李赛 李荣荣
通过实地调查与水样检测,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法以及Shannon-Weaver指数分别评价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典型年(1986、1991、1998、2004、2006和2010年)洞庭湖水环境质量、营养化水平和水生生物状况。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典型年洞庭湖水质总体变差,各断面水质超标率有明显上升,呈现以氮、磷污染为主并伴有有机污染的特征;营养化指数有上升趋势,东洞庭湖2008~2010年综合营养指数超过50,出现轻度富营养;隐藻门代替硅藻门成为洞庭湖浮游植物优势种,其生物多样性下降;东洞庭湖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梨形环棱螺,而苏氏尾鳃蚓成为西、南洞庭湖的优势种,其种类和密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影响洞庭湖水质的因素除了"三口"、"四水"污染物聚集和湖区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外,三峡水库运行后入湖水沙量大幅减少以及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也是其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从林 周海炜
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网络治理的关键是对于网络参与者行为的约束和激励,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组织间关系进行。组织间关系对参与者的约束和激励主要受到组织间资源依赖程度和信任程度的影响,其中组织间关系强度作为这种影响的中间变量,理论研究揭示了在组织间关系中存在的"依赖和信任-关系强度-约束和激励"影响模型。通过对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网络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在组织间关系影响模型中存在的主要假设,实证研究因此提出了对于水污染防治网络治理的关键之一是对网络中心角色的治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守宇 邵君波 戴小杰
根据杭州湾水质监测及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 ,应用营养状态指数、生物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等概念 ,分析了杭州湾的富营养化及浮游植物多样性等问题。研究表明 ,杭州湾营养状态指数由近岸向外海递减 ,COD、DIN和DIP在杭州湾营养状态指数的构成比例中分别占 6 4 .3%、34.6 %和 1.1% ;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自西北向东南呈递减—递增—递减的态势 ,其低谷区中心轴位于 12 1°30′E、30°0 0′N - 12 2°30′E、31°0 0′N连线 (图 1的A -A′线 )附近 ;营养状态指数和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好 ,外海侧海域因为二者呈负相关而更有可能成为赤潮发生的“危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怀成,孙延枫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云南滇池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已成为制约滇池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叶绿素 a( Chla)、TP、TN、CODMn和透明度 ( SD)等表征富营养化的指标作为评价因子 ,综合评价和分析了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 ,总结了过去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止措施 ,指出偏重外源控制、防护林体系不完善、底泥清除技术不合理是阻碍解决滇池富营养化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建议将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控制内外污染源以及强化流域环境管理作为新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
滇池 富营养化 控制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