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4)
- 2023(9917)
- 2022(8658)
- 2021(8060)
- 2020(6443)
- 2019(15111)
- 2018(15124)
- 2017(29284)
- 2016(16047)
- 2015(18035)
- 2014(17943)
- 2013(17871)
- 2012(16234)
- 2011(14508)
- 2010(14150)
- 2009(12747)
- 2008(12090)
- 2007(10239)
- 2006(8765)
- 2005(7442)
- 学科
- 济(60829)
- 经济(60760)
- 管理(46054)
- 业(42709)
- 企(36037)
- 企业(36037)
- 方法(29939)
- 数学(25867)
- 数学方法(25585)
- 农(16103)
- 中国(15049)
- 学(15033)
- 财(14457)
- 业经(13953)
- 地方(12695)
- 环境(12217)
- 农业(10894)
- 和(10875)
- 理论(10732)
- 技术(10407)
- 贸(10293)
- 贸易(10289)
- 易(9971)
- 划(9766)
- 务(9389)
- 财务(9331)
- 财务管理(9317)
- 制(9235)
- 企业财务(8829)
- 教育(8736)
- 机构
- 大学(225013)
- 学院(223733)
- 管理(92220)
- 济(82584)
- 理学(81080)
- 经济(80683)
- 理学院(80193)
- 管理学(78774)
- 管理学院(78400)
- 研究(72494)
- 中国(50924)
- 科学(48619)
- 京(47646)
- 农(37962)
- 业大(37063)
- 所(36281)
- 财(35746)
- 研究所(33655)
- 中心(32422)
- 江(30641)
- 农业(30049)
- 北京(29831)
- 财经(29702)
- 范(29505)
- 师范(29221)
- 经(27085)
- 院(26612)
- 州(25453)
- 技术(24379)
- 师范大学(23657)
- 基金
- 项目(163156)
- 科学(127242)
- 基金(117530)
- 研究(117196)
- 家(102850)
- 国家(101986)
- 科学基金(87657)
- 社会(71733)
- 社会科(67901)
- 社会科学(67881)
- 省(64887)
- 基金项目(63581)
- 自然(58939)
- 自然科(57539)
- 自然科学(57524)
- 自然科学基金(56452)
- 划(54229)
- 教育(52860)
- 资助(47980)
- 编号(47855)
- 成果(37953)
- 重点(35959)
- 部(34722)
- 发(34357)
- 创(34174)
- 课题(32426)
- 创新(31785)
- 科研(31482)
- 计划(30204)
- 大学(29991)
共检索到306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芳 汪社英 方勇 王飞飞 谢伟 王茹 胡秋辉
采用不同提取液从富硒绿茶茶渣中提取富硒绿茶硒蛋白,以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分析了富硒绿茶硒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以0.1mol·L-1NaOH提取富硒绿茶茶渣,得到的蛋白质和硒含量最高。硒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质量体积比1∶30(g/mL),提取时间16h,提取温度40℃。另外,试验还表明,喷施生物硒肥可以显著提高富硒绿茶中总蛋白和硒蛋白的含量,富硒绿茶中有30.3%的硒与碱溶性蛋白质结合;除蛋氨酸外,硒肥处理对绿茶中其他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富硒绿茶 硒蛋白 提取工艺 氨基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潘霞 兰秀 刘永贤 潘丽萍 农梦玲 邢颖 廖青 鹿士杨 陈锦平
【目的】优选富硒大米,研究提取分离硒蛋白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提高硒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碱提法提取硒蛋白,正交试验法优化大米硒蛋白的提取条件,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结合法测定蛋白含量,原子荧光法测定硒含量。以含硒蛋白质及硒得率为指标,研究影响富硒大米中含硒蛋白质提取的因素。【结果】影响富硒大米含硒蛋白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Na OH浓度>料液比>温度>时间。富硒大米含硒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碱液浓度0.14mol/L,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30,此条件下硒蛋白
关键词:
富硒大米 硒蛋白 正交试验 提取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团生 程祖锌 杨志坚 郑金贵
以绿茶910为原料,采用咖啡碱沉淀—溶剂萃取法对茶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进行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影响程度的大小为:氯仿萃取次数>乙酸丙酯萃取次数>水浸提温度>咖啡碱浓度>己酸乙酯萃取次数.EGCG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水浸提温度80℃,咖啡碱浓度30 mmol.L-1,氯仿萃取次数为5,己酸乙酯、乙酸丙酯萃取次数均为3.根据最佳条件提取EGCG,得到纯度为80.3%的EGCG产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秋辉 陈曦 方勇 陈悦 杨文建 马宁 赵立艳
【目的】优化碱法提取富硒米糠蛋白的条件,根据蛋白质互补作用原理,研究并评价富硒米糠蛋白(RBP)的营养复配。【方法】碱法提取富硒米糠蛋白,按正交试验L9(34)优化富硒米糠蛋白的提取条件。将富硒米糠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SP)按比例60%、70%、80%、90%和100%进行复配,用凯氏定氮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和便携式色差仪分别测定富硒米糠蛋白和复配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硒含量和色差值。利用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各蛋白产品的氨基酸含量,并根据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WHO/FAO)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各蛋白产品进行营养价值评价,得出营养价值最高的复配蛋白。【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富硒米糠蛋白的提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梅 张正钫 郭静成
用含不同浓度硒的Zarrouk培养液培养螺旋藻,用含不同浓度硒的豆芽汁葡萄糖培养酵母、并用含不同浓度硒的棉子皮培养基培养平菇、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螺旋藻、酵母及平菇生长最适宜硬浓度分别为60mg·L(-1),10mg·L(-1)和200mg·L(-1),硒富集系数分别为19.2,14.4和22.6。将3种植物的蛋白质提出,经柱层析及电泳分离,分别得到多种含硒蛋白。试验证明。3种植物吸收的硒绝大部分都转化为含硒蛋白。
关键词:
硒 螺旋藻 酵母 平菇 硒蛋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雪梅 孙健 李丽 盛金凤 郑凤锦 李杰民 刘国明 李昌宝
以金桔为主要原料生产富硒金桔果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复合凝胶剂的比例、金桔果糕的配方及烘干工艺条件,利用对比实验确定了富硒酵母为有机硒源添加剂。结果表明:复合凝胶剂的配方为琼脂∶卡拉胶∶果胶=2∶2∶1,最佳金桔果糕的配方为金桔果浆∶白砂糖∶麦芽糖浆∶凝胶剂∶柠檬酸=40∶20∶40∶3∶0.4;烘干工艺条件为60℃下烘干20 h,铺层厚度8 mm。采用最佳工艺条件生产的果糕产品金桔香气浓郁、酸甜适中、质地均匀、弹性和韧性较好,总硒含量为229μg/kg,有机硒含量为198μg/kg,达到富硒产品的标准。
关键词:
金桔 果糕 配方优化 有机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友谊 刘波 罗新飞 阳永学 李洪发 戴凯凡
对杜仲绿茶干燥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炒的干燥方式以叶量150 g、干燥温度80℃的条件干燥和高温提香有利于杜仲绿茶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
杜仲绿茶 干燥工艺 感官品质 理化成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袁芳亭 周继荣
对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杀青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杀青温度和时间对杀青叶品质有较大影响 ;在温度低于 16 0℃时杀青 ,随温度的升高 ,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增加 ,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下降 ;随杀青时间的延长 ,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 ,而叶绿素和茶多酚则呈下降之势 ;当杀青温度超过16 0℃时 ,在任一时间内茶叶都会焦变。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的适宜温度是 140℃ ,时间为 35~ 5 5s。
关键词:
名优茶 杀青机 杀青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勇 唐建涛 沈群
研究用加热法、酸碱法、酸化加热法和发酵酸法从营养酸模中提取叶蛋白的工艺。结果表明酸化加热法是一种提取效果好,且简单易行的方法。用该方法(pH=4.0,72℃)进行营养酸模叶蛋白的提取,叶蛋白质量分数达到63.23%,提取率达到36.09%,得率达到1.82%。
关键词:
营养酸模 叶蛋白 提取工艺 得率 提取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勇 涂海根 沈群
采用加热法、酸碱法、酸化加热法和发酵酸法对籽粒克叶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得出了籽粒苋叶蛋白提取方法的适应性优劣顺序:酸化加热法-发酵酸法-加热法-酸碱法。对籽粒苋的叶绿体蛋白与白蛋白进行分离的结果为:白蛋白和叶绿体蛋白分别占总蛋白质的30.11%见和69.89%。
关键词:
籽粒苋 叶蛋白 得率 提取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万灵 韩鲁佳 王唯涌
以水为提取溶剂,对热絮凝法提取苜蓿中叶蛋白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加水倍量、打浆时间、苜蓿汁液pH、保温时间和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保温10 min蛋白提取率达24.4%;随着苜蓿汁液pH的增大,叶蛋白中蛋白提取率和质量分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pH为3时提取率最高,为23.3%,pH为6(原浆)时质量分数最高,为61.5%;pH对叶蛋白中叶黄素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pH为6时叶黄素质量分数最高,为1 022.1μg/g,碱性时次之,酸性最小。综合考虑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温度90℃、pH6、打浆时间3 min、加水倍量2.5...
关键词:
叶蛋白 叶黄素 苜蓿 提取工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曲晓婷 张名位 温其标 张雁 张瑞芬 魏振承 池建伟 唐小俊
【目的】建立米糠蛋白在较弱碱性和较低温下保持其特性的高效提取工艺并明确其理化特性。【方法】采用二次通用旋转正交组合设计优化米糠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米糠蛋白特性分别考察其在不同pH、温度、离子强度下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其中,溶解度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乳化性的测定采用离心法,起泡性的测定采用体积法。【结果】建立米糠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pH11的弱碱性水溶液为溶剂,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可达80.93%。米糠蛋白的溶解度在等电点附近达到最低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离子会降低其溶解度;pH、温度、离子强度对乳化性的影响与其对溶解性的影响表现一致性,蛋白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凡枝 田丽萍 薛琳 李民
为研究发酵酸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效果,试验在体积比(发酵酸体积/滤液体积)、混合液静置时间和发酵酸循环使用次数三因素不同水平上研究了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顺序为发酵酸循环使用次数>体积比>混合液静置时间,最佳工艺为体积比2:1,发酵酸循环使用1次,沉淀10min。
关键词:
苜蓿 发酵酸 叶蛋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家源 张洪才 陈舜胜
以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精巢组织为原料,采用酸提法提取鱼精蛋白。以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参数。结果显示,提取鱼精蛋白的影响因素重要性依次为:提取次数>硫酸用量>硫酸浓度>95%乙醇用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0.2 mol/L、硫酸用量为2.5倍、提取次数为2次、95%乙醇用量为2.5倍,在此工艺条件下,暗纹东方鲀鱼精蛋白的得率为3.82%,蛋白含量达89.01%。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ricine-SDS-PAGE)可知,提取的粗鱼精蛋白有2个条带,分子量分别在25 kDa和20 kDa附近。分析其氨酸酸组成发现暗纹东方鲀鱼精蛋白属于双鱼精蛋白,其中精氨酸和丙氨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占31.40%和17.39%。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鱼精蛋白 提取 工艺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