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5)
2023(9555)
2022(7865)
2021(6869)
2020(5428)
2019(12248)
2018(12234)
2017(22285)
2016(12508)
2015(14060)
2014(14176)
2013(13926)
2012(13609)
2011(12575)
2010(12797)
2009(11688)
2008(11434)
2007(10515)
2006(9616)
2005(9081)
作者
(40580)
(33597)
(33391)
(31546)
(21410)
(16259)
(15094)
(13148)
(13044)
(12124)
(11555)
(11266)
(11183)
(10986)
(10966)
(10355)
(10075)
(9947)
(9841)
(9708)
(8695)
(8638)
(8343)
(7918)
(7720)
(7652)
(7589)
(7308)
(7124)
(6974)
学科
(54317)
经济(54245)
管理(30301)
(28589)
(20562)
企业(20562)
中国(20227)
地方(19445)
(17576)
业经(13782)
方法(13715)
(13510)
农业(12054)
(11958)
(11426)
金融(11419)
(11259)
银行(11218)
数学(11073)
(11035)
数学方法(10921)
地方经济(10768)
(10660)
(10615)
(9198)
(8916)
贸易(8905)
环境(8891)
理论(8616)
(8497)
机构
学院(179964)
大学(177701)
研究(75067)
(69855)
经济(68083)
管理(58860)
中国(56308)
科学(48259)
理学(48249)
理学院(47546)
管理学(46500)
管理学院(46187)
(41212)
(41157)
(40929)
研究所(37034)
中心(33037)
(33016)
农业(32440)
(31020)
业大(29987)
(27610)
北京(26859)
(26766)
(26561)
师范(26130)
(24704)
财经(24323)
技术(23563)
科学院(22992)
基金
项目(115305)
科学(88141)
研究(83109)
基金(78691)
(71363)
国家(70689)
科学基金(57360)
社会(50037)
(48081)
社会科(47101)
社会科学(47092)
(40493)
基金项目(40208)
教育(37557)
自然(36534)
自然科(35626)
自然科学(35611)
自然科学基金(34933)
编号(33962)
资助(32581)
(31723)
成果(29120)
重点(27149)
课题(26587)
发展(24888)
(24457)
(23764)
(23704)
计划(22640)
创新(22270)
期刊
(91944)
经济(91944)
研究(59198)
中国(49238)
(40294)
学报(35793)
科学(30621)
农业(27534)
教育(27329)
大学(26081)
管理(24856)
学学(24497)
(24329)
(20752)
金融(20752)
业经(16947)
技术(16455)
经济研究(14700)
(14080)
财经(12098)
问题(11528)
(10568)
业大(10043)
(9886)
图书(9502)
科技(9315)
世界(9156)
(8972)
论坛(8972)
(8666)
共检索到303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玉杰  李坤明  陈伟  陈瑶  王仕玉  
【目的】研究富宁林檎花粉离体和原位萌发特性,为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凹玻片培养法对富宁林檎花粉的离体萌发条件和萌发情况进行观察,用苯胺蓝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原位萌发。【结果】富宁林檎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是15%蔗糖+0. 01%硼酸,最适温度为25℃,花粉萌发率最高,为65. 82%;有无光照对花粉萌发没有影响;花粉萌发率单一的15%蔗糖要显著高于0. 01%硼酸,分别为56. 01%和26. 41%。原位萌发时,自花授粉后2 h,柱头上有少量花粉粒附着,4 h开始萌发;授粉后4~8 h,大量花粉粒在柱头上附着并萌发,10 h时花粉管进入柱头;授粉后1 d,花粉管生长至柱头1/5~2/5处,并有胼胝质沉淀出现;授粉后2 d,花粉管生长至柱头1/2处;授粉后3~10 d,花粉管生长出现中部膨大、顶端变细、缠绕扭曲和回折生长等不亲和现象,并且花粉管生长始终停留在花柱1/2处。异花授粉后2 h就有大量花粉附着在柱头上,8 h后花粉管进入柱头,10 d后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并进入胚中;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有胼胝质沉淀出现。【结论】富宁林檎花粉离体萌发率高、活性强。富宁林檎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主要原因是自交花粉管在花柱中部生长异常,致使花粉管不能到达胚珠以完成受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桂华  梁坤南  周再知  林明平  马华明  
柚木(Tectona grandis L.f.)是世界名贵的用材树种,天然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和老挝[1],具有生长快、用途广、纹理美观和价格昂贵的特点,已在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广为引种,是世界上人工林种植面积最大的4个树种之一,也是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一个造林树种[2-3]。我国引种柚木已有170多年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丽娟  李淑娟  于金海  王柏臣  杨传平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的液体培养基组分、温度、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子试验中,蔗糖、H3BO3和CaCl2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温度和pH值也是如此。在正交试验中,蔗糖、H3BO3、CaCl2、温度和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小黑杨花粉萌发最适的培养基为150g·L-1蔗糖+20mg·L-1H3BO3+40mg·L-1CaCl2,在21℃和pH6.0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可以达到46.23%,花粉管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小黑杨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伟  赵志刚  曾杰  郭俊杰  赖家业  温远光  
应用各种浓度蔗糖、蔗糖+硼酸培养基于系列温度下开展西南桦花粉萌发对比试验,研究了蔗糖、硼酸浓度对西南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西南桦花粉萌发培养基的适宜组分和适宜培养温度,并应用4个单株的花粉对其萌发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蔗糖基本培养基上添加硼酸能够显著促进西南桦花粉萌发;西南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合适培养基为15%蔗糖+200 mg.kg-1硼酸,适宜培养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培养3 h后花粉萌发率基本稳定,培养7 h后花粉管长度也趋于稳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向永  刘俊祥  李振坚  程运河  孙振元  
为明确蒿柳的花粉萌发特征,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培养基对蒿柳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影响蒿柳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2025℃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区间,1 500和2 000 lx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佳光照强度。正交试验中,一定质量浓度的蔗糖、H_3BO_3及pH值均可显著影响蒿柳花粉萌发,3个因子最佳组合为蔗糖100 g/L、H_3BO_3 200 mg/L,pH5.0,在光照强度为1 000 lx,温度为25℃时,萌发率高于48.8%。利用试验筛选出的蒿柳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继文  肖遥  翟文继  卢楠  沈元勤  麻文俊  杨桂娟  王军辉  
[目的]探究香椿花粉最佳离体培养条件,花药大小、含水率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及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方法]以3个不同基因型(XC5、XC22、ZJ26)香椿花粉为试验材料,观测不同培养温度(20、22、25、28℃)、培养时间(4、6、12、18、30、42 h)下,花粉离体培养的萌发率,获得香椿花粉最佳培养条件。对香椿的花药含水率、花药长、宽进行测量,分析其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基于最佳培养条件,检测香椿花粉-20℃低温贮藏10、25、40 d的萌发情况,分析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天数的变化趋势。[结果]香椿花粉在20℃的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培养温度,花粉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培养30 h后,花粉萌发率均无显著变化。低温贮藏10 d的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显著正相关,与花药宽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 6、-0.739 9。随着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香椿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含水率高的XC22降幅最大,低温贮藏10、25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9.2%、3.3%。[结论]检测香椿花粉生活力的最佳离体培养条件为20℃培养30 h;香椿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宽度以及含水率可能作为筛选花粉高萌发率的指标;低温贮藏可能对含水率高的香椿花粉生活力影响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勇军  王玲  陈建华  马继琼  尹桂芳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温度对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适宜蔗糖浓度为10%~15%,适宜培养温度为26~28℃,该培养条件下,花魔芋和白魔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达26.78%、22.35%和455.18、427.22μm。硼酸、硝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浓度过高时起抑制作用;适宜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硼酸、硝酸钙浓度分别为150~200和200~300 mg/L。硝酸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迪新  张绍铃  陶书田  
用荧光显微镜对自交不亲和强度不同的梨品种丰水和菊水自花授粉及以丰水为母本的异花授粉后的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自花与异花花粉在柱头上均有较高的萌发率 ,高达 95 %以上 ,且二者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自花与异花花粉管在花柱内的生长速度及停止生长的位置不同 ,丰水自花花粉管生长到花柱 1/ 3处就完全停止生长 ,表现为强自交不亲和性 ,而菊水自花花粉管大部分也在花柱 1/ 3处停止生长 ,但仍有少量长至花柱基部 ,表现为弱自交不亲和性 ;而异花授粉的花粉管虽然在花柱内也有停止生长现象 ,但大量的花粉管能长到花柱基部 ,表现为杂交亲和性。花柱内自花授粉的花粉管在停止生长之前有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翠婷  吕洪飞  王锋  张春雨  林金星  
该文研究了青花粉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蔗糖、硼(H3BO3)和钙(CaCl2)对其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同时还优化了培养基的组分配比.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青花粉的萌发影响显著,并有明显的域值效应;应用识别酯化果胶的单克隆抗体JIM7和酸性果胶的JIM5,分别对青花粉管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发现无硼培养可导致酸性果胶在其顶端细胞壁大量富集,而酯化果胶减少;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实验揭示,无硼培养使其顶端胞质的Ca2+浓度梯度消失.研究结果表明,硼可能作为一种相关因子影响关键酶活性,改变细胞壁的延展性以至影响花粉管细胞壁的构建,同时破坏了花粉管顶端极性生长依赖的Ca2+梯度,从而影响其花粉管的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春林  杨水平  姚小华  任华东  王开良  林萍  
以6个普通油茶无性系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硼元素用量、蔗糖浓度、琼脂用量对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揭示普通油茶花粉在离体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4个影响花粉萌发率的试验因素中,温度是极显著影响因素,以25℃最优;蔗糖浓度也能显著影响多数无性系,以10%最优;硼元素用量和琼脂用量仅对个别无性系有显著影响,分别以100 mg·kg-1和0.5%最优。结合多重比较,处理T9为试验优选组合;花粉管的生长从开始到停止略呈"慢—快—慢"的抛物线趋势;稍高的钙离子浓度显著抑制花粉萌发,低浓度锌、钼离子对花粉萌发略有促进,高浓度则效应为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援教  秦垦  曹有龙  焦恩宁  李彦龙  周军  戴国礼  
对宁杞1号、宁杞3号、白花3个宁夏枸杞品种自花及异花授粉后花粉管行为进行了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自花授粉宁杞1号及杂交组合在12~24 h花粉管均可进入子房中并在48 h内到达胚珠完成受精,自花授粉宁杞3号和白花花粉的柱头萌发时间较自交亲和的宁杞1号延后,在花柱中生长速度及停止生长的位置不同,白花自花授粉后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慢,在花柱基部即不再生长,宁杞3号自花授粉后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快且花粉管生长进入子房,异花授粉后在相同时间花粉管生长较自交亲和的宁杞1号自花授粉后生长快,这与田间授粉坐果率的高低基本一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映志  余庆  李洪波  吴钿  叶春海  
为了解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受精及胚发育过程,采用荧光显微、整染透明及石蜡切片法观察菠萝蜜的花粉萌发和胚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菠萝蜜授粉6 h后,花粉粒开始萌发;授粉12 h后,花粉管开始进入花柱;授粉72 h后,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2)谢花后第9天,胚乳先于合子分裂;谢花后第16、18和21天,胚依次发育至球形胚、心形胚和子叶胚,胚乳为细胞型胚乳;3)菠萝蜜不形成种子的主要原因有胚囊败育、胚珠败育及胚囊未受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尧  王玖瑞  刘孟军  刘平  
以冬枣和雄性不育3号为母本,大叶无核枣等品种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授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工授粉后柱头上花粉的黏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授粉组合之间有花粉黏附柱头比率、单柱头平均花粉数、有萌发花粉的柱头比率和单柱头平均花粉萌发率差异显著。经不同品种授粉后,冬枣有花粉黏附柱头比率和有萌发花粉的柱头比率之间,及单柱头平均花粉数和单柱头平均花粉萌发率之间无相关性。冬枣×大叶无核枣、冬枣×无核小枣和冬枣×苹果枣三个组合的花粉萌发率高且花粉管更容易深入花柱,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鑫  于晓南  
以探明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为目标,以芍药‘朱砂判’为母本,以牡丹‘凤丹白’、‘岛大臣’、‘正午’、‘姚黄’为父本,并以芍药品种‘Kansas’为对照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培养液培养法测定父本花粉萌发率,用苯胺蓝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父本花粉在母本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过程。结果显示:‘朱砂判’在开花第4天为最佳授粉期;离体状态下花粉萌发率由高到低为‘Kansas’、‘岛大臣’、‘凤丹白’、‘姚黄’、‘正午’;‘岛大臣’及‘Kansas’作父本的组合花粉管能够到达子房,其他组合花粉管都未到达子房,并观察到一些异常的花粉管形态,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系列胼胝质反应。表明受精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宏波  陈发棣  房伟民  
以南京野菊、毛华菊和栽培小菊品种43-2、46-1、48-2为试材,研究了菊花和菊属植物花粉的离体萌发最适培养基配方、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南京野菊和毛华菊花粉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是ME3+300g·L-1PEG1500,最高萌发率达54·1%和46·3%;栽培小菊46-1和48-2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为ME3+300g·L-1PEG1500或ME3+200g·L-1PEG4000(两者差异不显著),最高萌发率达25·3%和29·3%。硼酸和Ca2+对花粉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花粉管的质量,花粉管长度适中、较直且粗;蔗糖对花粉萌发的作用不显著。固体和液体培养对南京野菊、毛华菊和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