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10519)
- 2022(8615)
- 2021(7829)
- 2020(6268)
- 2019(14479)
- 2018(14037)
- 2017(26415)
- 2016(14164)
- 2015(16187)
- 2014(15860)
- 2013(15979)
- 2012(15581)
- 2011(14798)
- 2010(14698)
- 2009(13448)
- 2008(13290)
- 2007(11772)
- 2006(10839)
- 2005(10356)
- 学科
- 济(71125)
- 经济(71050)
- 业(33733)
- 管理(31705)
- 中国(25453)
- 方法(23008)
- 农(22411)
- 企(22014)
- 企业(22014)
- 数学(20366)
- 数学方法(20213)
- 地方(19192)
- 贸(15413)
- 农业(15406)
- 贸易(15398)
- 业经(15098)
- 易(14971)
- 学(14026)
- 融(12803)
- 金融(12802)
- 制(12598)
- 银(12494)
- 银行(12462)
- 发(12446)
- 行(12289)
- 财(11957)
- 环境(10974)
- 地方经济(10846)
- 发展(9497)
- 展(9471)
- 机构
- 大学(211176)
- 学院(208823)
- 济(96416)
- 经济(94754)
- 研究(89419)
- 管理(70547)
- 中国(68334)
- 理学(58981)
- 理学院(58167)
- 管理学(57235)
- 管理学院(56864)
- 科学(52912)
- 京(48174)
- 所(47119)
- 研究所(42742)
- 农(41684)
- 财(41485)
- 中心(38072)
- 农业(32641)
- 院(32241)
- 财经(32068)
- 江(32065)
- 北京(31908)
- 经济学(31367)
- 业大(30654)
- 范(29787)
- 师范(29419)
- 经(29417)
- 经济学院(28090)
- 科学院(27932)
- 基金
- 项目(134584)
- 科学(105607)
- 基金(98021)
- 研究(97425)
- 家(88039)
- 国家(87323)
- 科学基金(71830)
- 社会(63854)
- 社会科(60535)
- 社会科学(60522)
- 省(49859)
- 基金项目(49839)
- 自然(44154)
- 划(43970)
- 教育(43271)
- 自然科(43114)
- 自然科学(43097)
- 自然科学基金(42354)
- 资助(41268)
- 编号(36841)
- 发(36039)
- 重点(31603)
- 成果(31376)
- 部(30880)
- 发展(29091)
- 展(28629)
- 中国(27976)
- 国家社会(27874)
- 课题(27823)
- 创(27550)
共检索到34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
文章从民富、开放和文化转型的层面比较分析了亚当.斯密和严复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表明了中外经济思想家对经济发展规律存在共性的沟通:民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开放和文化转型是实现民富的动力。对他们思想的创造性吸收是应对当前市场周期性波动的一种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富国裕民 开放 文化转型 制度变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秀丽
亚当·斯密最有影响的经济理论是经济自由主义,严复推崇他的观点,两人在反对政府干预、反对垄断、自由贸易等方面达成共识。但因为当时中国缺乏经济自由主义推行的市场竞争条件,所以严复的主张未能在中国得以实施,也干扰了他对亚当·斯密一些观点的理解。本文认为如何处理政府干预与经济自由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刘婷 张越
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其思想历久弥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多次提及中国,构建了传统中国“富裕”且“停滞”的形象,并论述了发展经济的独特看法。从《国富论》中与中国相关的论述入手,比较其呈现的中国形象与实际情况的异同,探讨这些论述的认知来源、社会背景和经济观点对于亚当·斯密构建中国形象所造成的重要影响。研读亚当·斯密的相关论述与见解,对于当代中国深化改革和开放也有诸多启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崇正
中国经济学应该是伦理的经济学,经济学家们历来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研究、评价、探讨社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经济运行以及资源如何配置。因此将中国经济学定位于伦理的经济学,这既是对斯密经济思想的继承,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学应该是社会科学和历史的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王子”的政治经济学,其社会性、历史性、理论性、时间性、方法论和思想性都浑然一体,在这里,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经济政策甚至行政学都有其内在的关联,它正是这些特征的统一。因此,将中国经济学定位于社会科学和历史的科学,对中国经济学的现在和历史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学家和学者树立正确的学风和正确的方法论,无疑意义是...
关键词:
斯密经济学说 中国经济学 未来发展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开太
亚当·斯密为了建立一个关于市场经济的经济学体系 ,在他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考察了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 ,中国是他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对他的经济思想有着重要影响。斯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 ?这一研究对他的思想有什么影响 ?对这一研究应如何评价 ?作者以为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更准确地把握斯密及其经济思想是有意义的 ,因此根据《国富论》 ,结合十八世纪中国的实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分析。然而作者的主要结论却是斯密对中国的研究符合其整体理论需要 ,但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
关键词:
《国富论》 中国 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拓
亚当·斯密以来,分工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经历了好比“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本文是对这一发展过程的初步梳理。分工是报酬递增的重要源泉;分工是组织结构问题;决策在分工条件下需要有求角点解的方法。分工在经济学中地位的变化取决于理论家们如何对待报酬递增与经济组织问题,受制于分析方法的发展。
关键词:
分工 报酬递增 经济组织 超边际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天宇
本文拟通过对百年来亚当·斯密各种著作中文版本的回顾,为我国经济学界的亚当·斯密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版本学和目录学资料,并提出我国亚当·斯密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的设想。一、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最初译本(严译《原富》)在中国的出版情况19世纪下半叶,经济学逐渐传入我国。在19世纪80~90年代,我国已有多部译著提到了亚当·斯密的名字和理论观点,如1885年清政府总税务司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其泉
严复是我国近代向西方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传播西学的大师。讲到严复向西方求真理,传播西学,人们很自然连想到他翻译的《天演论》。严复除了翻译《天演论》,还翻译了多部西方名著,其中最引入注目的要提到《原富》一书。这部《原富》,严复从1897年开始翻译,到1902年全书由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前后历经五年之久,殚心竭力,一字不苟,至今读它,仍令人肃然起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骆浪萍
鸦片战争前一百年中,我国人口增加了近两倍,由一亿四千多万猛增到四亿一千多万,而同期耕地面积的增加极为有限,我国几千年来地广人稀的矛盾遂为人多地少的矛盾所取代。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近代。鸦片战争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猛烈冲击下,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等生产资料,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余显才
作为最被推崇的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体系并不完备,一些其他原则,诸如不侵害公民的自由权、以国情为原则、避免使资本外逃及引导公民行为等也是构成税收原则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另外,各税收原则一般很难兼容。在税制改革时并不必然需要,也不可能符合所有原则。因而税种的设置要依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各税种的具体情况,对各原则有所取舍。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税收原则 完备性 兼容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琦
公平正义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斯密看来,商业社会之所以比过去更“好”,就在于它大幅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准。斯密并不主张“自由放任”,从不认为人“只追求自己的私利”就能为全社会带来“最大的好处”。亚当·斯密时代,认为穷人本质上品行不端、好逸恶劳,应使其“保持贫穷”是普遍共识,而斯密不仅对穷人抱有深切的同情,并且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理念:穷人因“贫穷”本身就有权得到政府救助,这一观念是革命性的。亚当·斯密还主张通过财政税收制度减少不平等,并提出了税收公平原则;他总体上主张比例税,有时还赞成累进税。财政支出方面,亚当·斯密支持主要面向普通民众的公共教育。
关键词:
亚当·斯密 公平观 分配正义 累进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心宇
提及亚当·斯密,一般人都知道他的"经济人"理论。尽管"经济人"的概念不是亚当·斯密最先提出的,他甚至并没有直接提到"经济人"这个词,而仅在其作品中两次提到"看不见的手",但其描述显然已经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具有"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保平
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以自然哲学为其方法论基础 ,以符合自然秩序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建立了其经济学理论体系 ,使经济学成为了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科学。在其方法论的基础之上 ,形成了方法论内容上抽象法与现象描述法 ,方法论思维范式上的历史维度与社会维度 ,思考因素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二重性特征 ,这种方法论特征对其后世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思想的演变起到了很大作用。总结其方法论基础和方法论特征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方法论 二重性 经济学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新宪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字又陵,又名几道。严复不但是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研究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宣传新学以变革社会的同时,还耗费极大精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879年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即应聘担任福州船政学堂的教习。次年,又应直隶总督李鸿章之邀,前往天津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1890年升任该校总办。1912年,出任京师大学堂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严复对教育的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对教育变革的紧迫性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他发表了大量的言论和著述,提出了许多变革主张,不遗余力地为新教育的诞生鼓吹呐喊。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