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1)
- 2023(6741)
- 2022(5400)
- 2021(4581)
- 2020(3710)
- 2019(8774)
- 2018(8354)
- 2017(16276)
- 2016(8141)
- 2015(8893)
- 2014(8880)
- 2013(9126)
- 2012(8757)
- 2011(8197)
- 2010(8611)
- 2009(8214)
- 2008(7940)
- 2007(7161)
- 2006(6880)
- 2005(6617)
- 学科
- 济(64458)
- 经济(64412)
- 管理(21523)
- 业(18515)
- 方法(18422)
- 地方(16519)
- 数学(15472)
- 数学方法(15333)
- 企(14759)
- 企业(14759)
- 中国(12967)
- 地方经济(12454)
- 学(11395)
- 业经(11089)
- 农(10290)
- 财(9070)
- 制(7777)
- 融(7723)
- 金融(7723)
- 理论(7707)
- 农业(7603)
- 经济学(7543)
- 贸(7203)
- 贸易(7197)
- 关系(6940)
- 和(6911)
- 体(6870)
- 易(6866)
- 环境(6817)
- 发(6659)
- 机构
- 大学(130339)
- 学院(128223)
- 济(69041)
- 经济(67944)
- 研究(50424)
- 管理(45296)
- 理学(38223)
- 中国(38013)
- 理学院(37767)
- 管理学(37185)
- 管理学院(36924)
- 财(30581)
- 京(27323)
- 科学(26286)
- 所(25166)
- 经济学(23779)
- 财经(23735)
- 研究所(22398)
- 经(21518)
- 经济学院(20990)
- 中心(20929)
- 江(19753)
- 院(17734)
- 北京(17690)
- 财经大学(17478)
- 农(16768)
- 范(16740)
- 师范(16640)
- 州(15136)
- 科学院(14963)
- 基金
- 项目(75985)
- 科学(60684)
- 研究(56983)
- 基金(56887)
- 家(48861)
- 国家(48491)
- 科学基金(41444)
- 社会(40219)
- 社会科(38240)
- 社会科学(38229)
- 基金项目(28403)
- 省(27699)
- 教育(25198)
- 资助(23630)
- 自然(23599)
- 自然科(23050)
- 自然科学(23042)
- 划(22864)
- 自然科学基金(22624)
- 编号(21168)
- 成果(18279)
- 发(17950)
- 国家社会(17920)
- 重点(17490)
- 部(17389)
- 济(15870)
- 经济(15728)
- 教育部(15539)
- 课题(15356)
- 发展(15320)
共检索到214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长期经济增长的一致理论已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新方向。现有的研究多重视模型结构的构造,而忽视对多种因素的兼容考虑,特别是对文化社会环境的考虑。本文拟建立兼顾多种因素的一致理论模型,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系统解释现代增长和大分流的形成过程,并对穷国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形成大分流的基本原因;单一因素不足以形成分流;文艺复兴激励重商主义的形成以及新大陆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巧合,使欧洲工业革命的初始条件变得成熟,并最终形成分流。
关键词:
工业革命 大分流 一致理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耿志飞
本文基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结构一致性的具体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一致性可能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因素,而且从短期来看可能还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但是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则具有非常好的解释力。因此,地方政府应该要结合自身的禀赋水平发挥比较优势,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热门"产业或者贪大求全,导致全国产业结构趋同以及产能过剩。
关键词:
结构一致性 区域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夕红 李长青 张国荣 籍卉林 白双柱
论文从全社会节能的角度提出全社会能源效率的概念,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并基于1997—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 DEA方法测算了广义技术进步指数并进行分解,然后运用面板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质量与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质量与能源效率是不完全一致的,具体表现为:改善环境质量与提高能源效率是一致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进能源效率,但出口比重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能源效率的改进。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全社会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技术效率的作用大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削弱了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龚玉泉 袁志刚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 按照西方经济理论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国或地区的GDP增长是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怀国
韩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支持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预测。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补充而非彼此替代的经济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内生增长理论是新古典内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坤章 罗静 田亚琴
文章根据公平和期望不一致理论,从服务传递失误的过程探讨服务补救与消费者满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公平和期望不一致理论很好的解释了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公平中的互动公平以及程序公平对补救质量也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说明当消费者经历服务失误之后,不仅仅会按公平理论来评价自己的得与失,还会根据先前的期望与实际的感知来评价服务补救行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键 蓝文永 徐荣华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就业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就业增长缓慢相偏离的问题,本文利用1978—2005年的有关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就业弹性与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弱正相关的。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技术进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灵机 徐文华 熊桂生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一致性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而我国在制度转型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出现了不一致或就业弹性偏低的现象,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政府政绩评价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产权制度和人力资本制度等问题作出新的安排。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制度安排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俊军 曹银丹
技术标准作为"统一"的市场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贡献,在同一个市场内被认为是一致的。采用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技术标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同层次的市场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全国层面,技术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区域层面,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越高,标准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实行标准化战略能发挥更大经济效益,这对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推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技术标准 技术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婧 纪志耿 张红扬
我国长期存在要素配置扭曲,具体表现为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土地要素配置扭曲、劳动要素配置扭曲和能源要素配置扭曲。这对劳动力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是资本要素向国有企业集中导致国有部门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二是土地要素向非农产业集中导致失地农民问题更加严峻;三是劳动要素向低薪酬领域集中导致民工荒问题时隐时现;四是能源要素向重化工业集中导致能源替代劳动的强度增大。对此,我国必须理顺资本使用价格、工业用地价格、能源使用价格,使经济增长模式真正由资本驱动和资源驱动转变到技术驱动和劳动力驱动上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非一致性 要素配置扭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建华
经验数据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经济增长起伏出现波动变化。波动一致性耦合源于最大变量宏观经济状况和居间变量三元劳动力市场及自身变量转移劳动力过渡特征、弱势特质。鉴于就业空间转换机制缺失,为减少因波动与反复而带来的社会震荡,规避农户家庭收入风险,主张构建农村劳动力城乡间有序流动和有利就业的平滑机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力转移 就业空间 平滑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海英 张纯洪
经济增长不仅表现为经济规模的数量扩张,还表现为增长质量的提高,是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的统一。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中国经济在规模总量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比提高,而且近年来这种差距有明显增大的趋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进
随着近几年我国统计反映的经济增长率与人们实际感觉之间的差异 ,国内外有不少人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认为我国的统计方法高估了实际增长率。这种怀疑 ,无论从统计技术还是从一些指标间的关系看 ,都是有一定根据的。但笔者认为 ,我国实际的经济增长率 ,不仅不是如人们认为的那样被高估 ,而是被严重低估了。近些年经济增长率与实际感觉之间的不一致 ,则是经济结构与分配结构变动造成的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结构 增长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宁 雷雯
金融风暴后,为迅速走出经济增长放缓的阴霾,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的策略。但是,貌似具有极大潜力的民间消费难以带动,市场依然沉闷。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会发现依靠政府投资、公共消费和补贴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没有彻底改变,国家始终扮演着无敌投资者的角色,民众则在高昂的生活成本和不稳定就业预期的双重压力下,选择储蓄以备不测。这使得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因此,中国经济必须反思——增长到底为了谁?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经济反思 富国与富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郝芮琳 陈享光
本文根据我国经济特征,构建包含家庭、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四部门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利用国家资产负债表和资金流量表数据设定参数和初始值,模拟了非金融企业"投资替代"、压缩劳动力成本和家庭债务增加等三种金融化冲击对我国经济增长规模和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化不利于经济增长。三种冲击均使产出持续下降,并且压缩劳动力成本的消极影响最大。"投资替代"抑制产出的主要原因是非金融企业投资下降,另外两种冲击抑制产出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消费下降。"投资替代"和家庭债务增加会降低经济稳定性,压缩劳动力成本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稳定性,但对经济增长规模的消极影响更突出。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化将通过恶化收入分配抑制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化 经济增长 存量-流量一致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