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6)
2023(13047)
2022(10456)
2021(9342)
2020(7792)
2019(17024)
2018(16936)
2017(31550)
2016(17755)
2015(19702)
2014(19660)
2013(18597)
2012(16737)
2011(14752)
2010(14562)
2009(13850)
2008(13468)
2007(12231)
2006(10714)
2005(9837)
作者
(52588)
(44009)
(43776)
(41551)
(27760)
(21004)
(19739)
(17069)
(16692)
(15482)
(15159)
(14633)
(14389)
(13891)
(13784)
(13491)
(13335)
(13166)
(12725)
(12451)
(11149)
(10909)
(10751)
(9984)
(9973)
(9804)
(9795)
(9658)
(8869)
(8794)
学科
(62928)
经济(62821)
管理(53995)
(50174)
(40920)
企业(40920)
方法(23836)
中国(20366)
(20360)
数学(20325)
数学方法(20131)
(20117)
(18586)
业经(17053)
(15287)
(14183)
农业(13257)
(12747)
银行(12688)
(12216)
财务(12177)
财务管理(12151)
(12056)
(11986)
贸易(11981)
(11882)
金融(11875)
(11666)
地方(11622)
企业财务(11549)
机构
大学(247413)
学院(247097)
(97802)
经济(95731)
管理(90024)
研究(86226)
理学(77678)
理学院(76807)
管理学(75378)
管理学院(74952)
中国(65014)
科学(54755)
(52176)
(50963)
(47963)
(44473)
业大(42138)
研究所(40570)
农业(40382)
中心(39130)
(38265)
财经(37486)
(34052)
北京(31925)
(31522)
(30656)
经济学(30551)
师范(30150)
(29561)
(28250)
基金
项目(171313)
科学(133897)
基金(124429)
研究(120180)
(111844)
国家(110930)
科学基金(93538)
社会(77850)
社会科(73728)
社会科学(73713)
(67811)
基金项目(66057)
自然(60880)
自然科(59505)
自然科学(59479)
自然科学基金(58441)
(57323)
教育(54934)
资助(48952)
编号(47084)
重点(39291)
成果(38427)
(37080)
(36453)
(36126)
(34884)
创新(33970)
课题(33702)
国家社会(33187)
科研(33002)
期刊
(107828)
经济(107828)
研究(70150)
中国(53176)
学报(48536)
(47426)
科学(40934)
(38627)
大学(36195)
学学(34616)
管理(33705)
农业(31295)
教育(26063)
(23675)
金融(23675)
技术(19293)
财经(18978)
业经(18601)
经济研究(17777)
(16315)
(16298)
问题(14731)
(14403)
业大(13551)
科技(12635)
农业大学(11648)
(10985)
商业(10789)
现代(10616)
理论(10360)
共检索到367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长城  邓邵平  王春灿  江永荣  
以M-F预聚体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预聚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并分别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壁包覆的氢氧化铝微胶囊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与电子扫描电镜(eSeM)表征.结果表明,预聚体的最优制备条件是:反应温度70℃,p h值8.0,反应时间30MIn.对该预聚体制备的微胶囊的FTIR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已被M-F树脂所包覆,且eSeM照片显示包覆较完全,形貌较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长城  邓邵平  王春灿  江永荣  
以密胺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以缩聚温度、时间、转速、芯壁比以及p H值为考察因素,以微胶囊的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16(45)正交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得出密胺树脂包覆氢氧化铝的较优工艺条件是:缩聚温度70℃,时间60 min,搅拌速度1200 r·min-1,芯壁比2.0,p H值5.0.环境扫描电镜表征显示该工艺条件下氢氧化铝已被密胺树脂完全包覆,且形貌较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端卫  程东升  耿明建  刘武定  
对Al(OH)3+H3BO3,Al(OH)3,H3BO3等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红外差分谱以及Al(OH)3+H3BO3的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结果表明,Al(OH)3+H3BO3样品在1423和1279cm-1处有2个特征吸收峰,这些峰与H3BO3表现出的吸收峰相比,峰带更宽,说明在Al(OH)3+H3BO3处理中,Al(OH)3表面形成了一种新物质,即硼的吸附络合物。氢氧化铝表面硼吸附络合物的SIMS图谱表明,硼在Al(OH)3表面高度密集,反映了这一表面结构状况中铝硼原子比例不同于简单的硼铝混合物。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凡  陶宁萍  俞骏  刘承初  潘镜  沈菊泉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罗非鱼油,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包埋壁材两种淀粉配比、载油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进料速度进行优化,并探讨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维生素E、芝麻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精制鱼油与微胶囊化鱼油氧化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鱼油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CAP与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mist SE比例2∶3(w/w)、载油量30%、均质3次、均质压力25 MPa、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10 mL/min,包埋率达95.9%±0.73%。微胶囊产品的感官及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93%、表面含油量:0.59%、过氧化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培仙  陈敏  谢吉民  朱建军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的草甘膦微胶囊除草剂。探讨了缩聚反应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和微胶囊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微胶囊的包封率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以氯化铵为酸性催化剂,酸化时间为4 h,终点pH2.0,固化温度70℃,固化时间2 h,搅拌速度2 000 r.min-1,乳化剂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可制得包封率为91.9%,粒径分布均匀且粒径1~10μm的流动性球型固体微胶囊。以上结果及应用试验均显示该微胶囊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红春  牛永盛  
以吡虫啉为模型药物,聚碳酸亚丙酯为囊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合物微胶囊,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以新材料、新技术、现在分析手段为特色,综合了前沿聚合物微胶囊制备技术和现代测试手段,简要阐述了实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逻辑思维能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许拉  樊英  李天保  于晓清  王淑娴  盖春蕾  叶海斌  刁菁  
以黄芪多糖为芯材,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得微胶囊的载药量为108mg/g;包埋率为85.7%。以初始体重为30.00±1.00g的刺参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进行连续35d的饲喂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空白微胶囊和1%、3%和5%黄芪多糖微胶囊(实验组1~4);饲喂实验结束后,通过注射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进行刺参攻毒实验。攻毒后14d内,实验组3和实验组4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13.33%和12.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分别为40.00%、37.78%和32.22%)(P<0.0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凤  于志明  宿可  黄志义  
为探索废弃刨花板的再利用方式,以杨木刨花板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浸渍比和施胶量为参数研究活化工艺对所得活性炭吸附性能和活化得率的影响,并对试验范围内较优试验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吸附性能进行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N2吸附测试。结果表明:浸渍比是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木质活性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活化温度1 000℃、活化时间40 min、浸渍比1∶3、施胶量6%的条件下,活性炭样品的BET比表面积为2 459.708 m2/g、碘吸附值为2.047 g/g、活化得率为58.3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龙  郭玉蓉  李帅  张娟  
多酚微胶囊化技术是将多酚包埋、封存在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近年来,微胶囊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多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原理、组成和方法,着重阐述了多酚微胶囊产品的研究进展和特性评价指标,讨论了目前多酚微胶囊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楠  熊兴耀  刘东波  
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并对其进行显微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壁材配方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阿拉伯胶与变性淀粉质量比、乳化剂用量、芯材与壁材质量比、固形物含量,经正交试验得到其优化值分别为20∶38.5、5%、0.3∶1、25%;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化工艺参数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出风温度、进风温度、乳化时间、乳化液温度,经正交试验得到其优化值分别为92℃、190℃、5min、6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化效率在90%以上,微胶囊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蓝月  胡月  王琰  郭艳珍  赵恒科  何林  钱坤  
【目的】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乙草胺微胶囊(MC),研究乙草胺微胶囊与控制效果和环境残留药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为油溶性单体、与乙草胺混合得到油相,双丙酮丙烯酰胺为水溶性单体,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为乳化剂,在水包油乳液中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得到乙草胺微胶囊。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乙草胺微胶囊形态结构、粒径分布、表面化学基团等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对乙草胺微胶囊释放动力学性能、乙草胺释放后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以及对杂草的防效等的研究,探讨其释放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颖  张国财  
利用外来入侵植物豚草的粗提物质为囊芯材料,以明胶为囊皮材料,采用单凝聚法制备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制剂。结果表明:制成的微胶囊外部形态经电子扫描显微镜检测形态规则、完整;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囊芯材料包覆于囊皮材料中;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其微胶囊的效率和有效载量,分别是(44.79±1.36)%和(59.72±1.81)%;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其粒径分布,得到中位径25.50μm;热重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微胶囊的热稳定性优于囊芯物质;因此制成的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剂弥补了植物源提取物质在稳定性上的缺陷,使其活性延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锐  李晓刚  刘双清  朱锐  柏连阳  
分别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60 000、100 000的聚(D,L)乳酸(PDLLA)为壁材,PVA–1788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毒死蜱微胶囊,考察工艺条件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PDLLA–毒死蜱微胶囊性能,并采用柱层析法评价了3种PDLLA–毒死蜱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对微胶囊的粒径有显著影响,当PVA–1788质量分数为1.25%,连续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4.5,PDLLA与毒死蜱质量比为2∶1时,可获得球形规整、粒径较小的微胶囊。PDLLA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对微胶囊的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治   马诗经   何文江   郭高辉   王珊珊   杜志云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分别加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测定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包封率,分析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体外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BPH–1细胞与体内佛波酯(TPA)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微胶囊的抗炎活性及其抗炎机制。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阿拉伯胶质量比为2∶1的复合壁材制备得到的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包封率为85.43%,在45℃条件下,番茄红素微胶囊中番茄红素保留率超过50%;在0.5~10.0μg/mL范围内,番茄红素微胶囊对LPS诱导分泌NO的抑制率为8.83%~72.33%,其IC50为3.76μg/mL;10.0μg/mL番茄红素微胶囊对BPH–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达52.17%,其IC50为8.33μg/mL;番茄红素微胶囊对TPA诱导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38.45%,显著抑制TNF–α、IL–6、MDA、ROS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抗炎作用优于番茄红素油树脂。可见,番茄红素微胶囊比番茄红素油树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抗炎活性,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IL–6、MDA、ROS过度表达有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余俊红  沈继红  王祥红  王宝坤  纪伟尚  胡应劭  徐怀恕  
以分离自患病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的致病菌W - 1为材料 ,利用喷雾微胶囊技术制备口服微胶囊疫苗。结果表明 ,喷雾干燥条件对疫苗微胶囊颗粒影响较大 ;其适宜条件为 :进料温度 4 0℃ ,进料速度 4 0ml/min ,热风温度 2 0 0℃ ;其制备的微胶囊疫苗平均粒径为 4 5.5μm ,平均含菌量为 2 .79× 10 9mg- 1干粉。将此微胶囊疫苗及全细胞疫苗直接拌入饵料口服免疫接种鲈鱼幼鱼 ,1周后以W - 1活菌攻毒 ( 2 .5×10 6CFU /尾 )。结果表明 ,微胶囊疫苗组的 1周累积死亡率 ( 4 1.7% )低于全细胞疫苗组 ( 4 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