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0)
2023(5126)
2022(4428)
2021(4441)
2020(3936)
2019(9239)
2018(9301)
2017(17584)
2016(9795)
2015(11308)
2014(11480)
2013(10902)
2012(9818)
2011(8805)
2010(9230)
2009(8511)
2008(8482)
2007(7475)
2006(6517)
2005(5879)
作者
(29066)
(24248)
(24217)
(23064)
(15483)
(11491)
(10946)
(9541)
(9102)
(8828)
(8377)
(8278)
(7899)
(7789)
(7580)
(7474)
(7185)
(7112)
(7061)
(7005)
(6232)
(6041)
(6040)
(5656)
(5578)
(5400)
(5361)
(5347)
(5107)
(4809)
学科
(37781)
经济(37718)
管理(26704)
(23795)
方法(21302)
(20599)
企业(20599)
数学(19607)
数学方法(18744)
(8898)
中国(8887)
(8838)
(8102)
理论(7972)
(7966)
业经(7116)
(5885)
贸易(5880)
(5726)
教学(5690)
(5623)
银行(5609)
技术(5572)
(5527)
地方(5445)
农业(5316)
(5314)
(5309)
(5209)
金融(5208)
机构
学院(136669)
大学(136163)
管理(51609)
(49499)
经济(48282)
研究(45056)
理学(44588)
理学院(44070)
管理学(42575)
管理学院(42344)
中国(34367)
科学(30606)
(29968)
(24255)
(23742)
(23348)
业大(22986)
研究所(21746)
中心(21333)
(20789)
北京(19209)
农业(19048)
财经(18321)
(17311)
技术(17108)
师范(17104)
(17064)
(16714)
(16483)
(14819)
基金
项目(93587)
科学(71896)
基金(66103)
研究(64405)
(59550)
国家(59122)
科学基金(49719)
社会(37921)
(37726)
社会科(35845)
社会科学(35836)
自然(34660)
基金项目(34143)
自然科(33873)
自然科学(33865)
自然科学基金(33185)
(32133)
教育(31313)
资助(29145)
编号(26214)
重点(21730)
成果(21104)
(19738)
(19210)
课题(19060)
(18991)
计划(18811)
科研(18419)
创新(17973)
大学(17216)
期刊
(52682)
经济(52682)
研究(36070)
中国(28617)
学报(24671)
科学(22293)
(21669)
管理(19986)
大学(18855)
(18348)
学学(17868)
教育(17449)
技术(14952)
农业(14686)
(10651)
金融(10651)
统计(10027)
财经(8887)
(8877)
业经(8576)
(8469)
经济研究(8285)
决策(8143)
(7565)
林业(7403)
技术经济(7063)
科技(7063)
(6947)
业大(6933)
问题(6548)
共检索到200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君然  
以落叶松(LarixgmeliniiRupr.)天然林标准地为材料,选取30块大样本标准地,通过N=aD-b得出林分测树因子数学模型。G=aSDIb(H-1.3)c式为密度指数、树高与断面积模型;以Y=aSDIbXo式为密度指数与直径、株数、断面积的模型。模型可用于编制树高标准表、直径标准表、密度标准表以及密度控制图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伟生  
从“密度指数与林分测树因子数学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林分密度指数与断面积,平均直径和株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从数学上进行了推导,提出了正确的参数估计方法,并就拟合数学模型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即互为自(因)变量问题与参数一致性估计问题进行了综合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君然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吉良龙夫(1953)发现草本植物的密度与生长存在明显的数量关系。林学家们以林木为对象进行了研究。安藤贵、尹泰龙等做了进一步推导,编制了林分密度控制图。由于密度控制图编制简便、应用广泛,因此,广泛编制几乎包括我国所有主要用材树种,并对数学模型及编制方法做了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且繁杂。我们认为,这些编制方法正确性及准确程度,除决定于数学模型是否正确反映树种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郑海水  尹光天  杨曾奖  陈康泰  
依据生物体各部分器官与测树因子之间存在着相对生长规律,以树围(G)和D2H为自变量建立橡胶树树叶、树干、小枝、树根、树头、地上、地下部分及全株生物量估测模型,经综合检验,确认以树围为自变量的模型优于以D2H为自变量的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更新橡胶林的生物量进行了估测,同时建立了橡胶树生物量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政  梁燕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菜豆种子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菜豆种子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且拟合较好;各栽培因子对菜豆种子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氮>钾>磷;栽培密度与氮、磷和钾的交互效应在0.1水平显著。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了仿真优化,提出了菜豆种子生产优化组合方案:栽培密度19.508~21.313万株/hm2;施氮量292.664~324.128kg/hm2;施磷量93.938~144.023kg/hm2,施钾量437.400~492.300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畅  
 在分析桃红葡萄酒酒精发酵过程中密度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桃红葡萄酒酒精发酵过程密度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当葡萄原料含糖量低于12%酒度要求时,加糖操作可将桃红葡萄酒酒精发酵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为2段,用回归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加糖前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用二次方程描述,加糖后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用对数方程描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丽  张雄清  段爱国  张建国  
[目的]分析不同林分密度指标在直径生长模型中的应用,对林分密度的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福建邵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密度长期试验林28 a连续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可变生长率法,对7种不同的林分密度指标在单木直径年生长模型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共构建了8种杉木单木直径年生长模型。[结果]8种模型的拟合精度比较高,R~2均在0.96以上。相比较含有密度指标的杉木单木直径模型精度高于不含密度指标模型。在所有含有密度指标的模型中,决定系数最高的是以林分密度指数(SDI)为密度指标的模型,其次为以林分断面积BA和Nilson密度指数为密度指标的模型。[结论]基于SDI林分密度指数构建的杉木单木直径模型最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马海有  尹延征  陈岩  闵明华  刘永利  陈晓雪  石建高  
以ISO1346-2012中聚丙烯8股绳索为例,分别对该绳索的直径和断裂强力、线密度和断裂强力进行了指数函数拟合,并进行修正检验。通过对修正前后函数的极差和方差等比较,结果显示,修正后的函数比修正前函数的准确度有明显提高。用相同的方法对现有ISO标准中的其它材质和规格绳索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其它材料绳索的直径和断裂强力以及线密度和断裂强力的数学模型。该直径-强力与线密度-强力模型的建立,对进行软件设计以及数据库的建立有重要辅助作用,对标准中未规定的产品的设计和技术指标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谊群  冯仲科  
为探索人工神经网络在林分保留密度研究中的应用效果,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481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数据,用MATLAB的正切“S”形函数tansig为神经元的作用函数,以年龄和密度的标准化、归一化数据为训练样本,构建和训练林分保留密度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与幂函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与年龄的关系用幂函数(y=axb)描述,拟合精度为91.29%;用人工神经网络描述,拟合精度为94.27%.可见,人工神经网络能比常规方法更好地模拟林分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规律,特别能有效地模拟经营活动下的复杂过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军武  唐和平  黄意欢  
为对不同树龄茶树的树冠结构进行科学评价 ,并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以小乔木型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灌木型品种槠叶齐为材料 ,对湖南 8个地 (市 )规范化栽培茶园 1~ 18年生两类型品种茶树树冠结构的 15项指标进行系统调查 ,并运用计算机作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 ,两类型品种树冠结构指标随树龄的增大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 ,各项树冠指标均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予以表达 .研究结果还表明 ,两茶树品种在 1~ 6年生期间 ,各项树冠指标增幅较大 ,7~ 14年生期间树冠指标的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不大 ,树冠结构比较稳定 ;14年生后 ,一些与茶叶品质和产量密切相关的指标 ,如新梢密度、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世逵  李春旭  孟永斌  王晨  赵婧含  李耀翔  
【目的】木材的基本密度在木材质量等级评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木材分流及精细化利用的重要依据。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监测木材性质,掌握木材性质的变化,为进一步制定和改善林木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树木生长锥对椴树活立木取样,以椴树样品基本密度真值和近红外光谱数据为输入,分别通过卷积平滑、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预处理方法来实现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预处理,建立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的椴树木材基本密度的近红外估测模型。【结果】在350~2 500 nm波段范围内,一阶导数预处理的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是最优的,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64 8,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02 7,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943 2,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03 3。在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去噪优化处理,构建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后,在500~2 300 nm波段范围内,一阶导数预处理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依旧最优,其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87 1,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01 6,验证集的相关系数是0.948 6,预测的均方根误差是0.002 1。【结论】选择特定的预处理方法,结合样本特征,建立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可以显著降低建模成本,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快速测定椴树木材的基本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玲霞  
本文以杉木为例,介绍了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指出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出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与由它推导出的多种常用林分表如标准表、正常收获表、不同初植密度林分的自然生长过程表、可变密度收获表等之间是相容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明珍  
信息传输的数学模型陈明珍差异和传递是信息的两个本质特征。差异是系统的运动和由此产生的系统状态转换的反映,这种差异只有在信息被传递、吸收后才能显示出来。信息的传递则是信息存在的必要条件,它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保证。信息由信源发出,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承晓  陈光玖  张斌  
本文在分析石油供应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预测石油供应风险因子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数学模型对石油供应风险进行定量的研究,从深层次上认识石油供应风险因子的变化特点,为石油供应风险预警和有效地控制风险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