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8)
2023(17096)
2022(14263)
2021(13166)
2020(11028)
2019(25408)
2018(24793)
2017(47124)
2016(24995)
2015(28299)
2014(28417)
2013(28085)
2012(26174)
2011(23711)
2010(23842)
2009(22486)
2008(21437)
2007(19117)
2006(16596)
2005(15182)
作者
(72173)
(60393)
(60019)
(57007)
(38163)
(28896)
(27501)
(23537)
(22988)
(21430)
(20550)
(20422)
(18959)
(18936)
(18729)
(18548)
(18032)
(17776)
(17360)
(17294)
(14946)
(14727)
(14624)
(13939)
(13790)
(13509)
(13405)
(13333)
(12200)
(12070)
学科
(109648)
经济(109515)
(71014)
管理(70430)
(56393)
企业(56393)
方法(45574)
数学(40105)
数学方法(39611)
中国(35724)
(33695)
(29578)
(29010)
金融(29007)
地方(28674)
(27727)
银行(27695)
(26763)
业经(25860)
(23769)
农业(22945)
(20190)
(19785)
贸易(19768)
(19147)
(17863)
财务(17798)
财务管理(17754)
企业财务(16914)
理论(16191)
机构
学院(358549)
大学(356249)
(150091)
经济(146889)
管理(136874)
研究(121610)
理学(117114)
理学院(115785)
管理学(113759)
管理学院(113093)
中国(97967)
(75003)
科学(72913)
(70883)
(61048)
(60493)
中心(58677)
财经(55535)
研究所(55104)
(54529)
业大(51703)
(50303)
(47552)
北京(47314)
师范(47058)
农业(46955)
经济学(46756)
(44190)
(43687)
经济学院(42158)
基金
项目(236869)
科学(186606)
研究(174696)
基金(171246)
(148369)
国家(147071)
科学基金(126519)
社会(111806)
社会科(105964)
社会科学(105935)
(93646)
基金项目(90444)
教育(80096)
自然(80091)
自然科(78250)
自然科学(78229)
(78174)
自然科学基金(76818)
编号(71525)
资助(69730)
成果(58008)
(55163)
重点(53591)
(52303)
(49638)
课题(49596)
创新(46377)
国家社会(46307)
科研(45507)
教育部(45044)
期刊
(168539)
经济(168539)
研究(105710)
中国(74156)
(57179)
(55531)
学报(53337)
科学(50459)
管理(49581)
(46353)
金融(46353)
大学(41257)
学学(38965)
农业(38204)
教育(37302)
技术(31854)
业经(29393)
财经(27560)
经济研究(26679)
(23663)
问题(22186)
(19567)
技术经济(17518)
理论(17076)
统计(17054)
(16966)
(16890)
商业(16768)
(15736)
图书(15696)
共检索到543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珍  
城乡融合发展是可持续地理变迁的过程,市场和政府协作的程度决定着地理变迁的速度和持续性。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集聚、移民等市场力量的作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理想途径。然而,现阶段以城乡分治为主要特征的土地、户籍等制度安排造成城乡要素市场严重分割,这不仅导致城市蔓延,也使乡村人口远离经济机会。高分割、低密度、远距离的地理特征削弱了集聚、移民等市场力量,影响地理变迁的速度和持续性,成为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症结所在。因此,需要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不能替代市场直接配置资源,而应当对土地、劳动力市场予以特别重视,协助市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所必需的地理变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树强  周国华  戴柳燕  吴国华  贺艳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深入推进,城乡关系迈入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不同于传统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将城市与乡村两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强调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渗透融合,城乡地域系统日益成为地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国内外地理学者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构建,并基于“格局—过程—机制—效应—调控”的地理学逻辑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评价与测度、城乡融合发展驱动因素及机制、城乡融合发展影响效应、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等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视角整合度不够、机制机理解析不深、新趋势关注不足与研究方法创新性不强等问题。未来应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异质性与动力机制、多尺度/多类型地域空间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技术手段集成应用、“双碳”与城乡融合发展关联等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彬  
加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深度剖析城乡发展现状可知:高效集聚、科学配置发展资源正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质内容。当前,城乡发展失衡的典型病症表现为资源配置进程的异化,而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工作就是促进资源双向流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在于高效充实农村发展资源。借助城乡融合发展实践及资源流动经验,有助于清楚认识城乡资源流动机理。既应营造低成本开放性的流动环境生态,并将精准界定资源价值作为流动基础;也要创建高互补共享型的资源流动机制,同时借助资源匹配化解要素短缺来保障资源高效流动。为此,应该通过全面掌握城乡资源状况、构建城乡一体化资源市场、科学诊断城乡差异性需求和推动发展资源适当向乡村倾斜等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后平  李琳  饶晶晶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农村的人才、资本等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社会差距不断加大,农村贫困地区陷入了贫穷的恶性循环,产生了区域性贫困等社会问题。伴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调整与逐步深化,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逐渐得到改善,我国在向着城乡全面融合目标不断发展的同时,减贫事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减贫实践来看,贫困地区的脱贫离不开城市对农村的反哺,本研究以四川省为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城乡融合与减贫的关系,以及城乡融合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融合与减贫存在协同效应,城乡融合发展有明显的减贫效应;(2)城乡工资性收入比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最大;(3)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和城乡医疗保障支出比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较大;(4)城乡经济总量和贫困发生率的关联程度较低;(5)城市化水平、城乡流通、技术进步和城乡社会保障等因素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效果相近,影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琪   胡晓亮   张小林   李红波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然而已有研究仍缺乏对城乡融合发展参与主体的探讨。近些年,日本学界与政界提出“田园回归”理念,关注人的主体性,提倡以城市乡村化为前提的城乡融合发展主体多元化,并以此尝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论文首先介绍了田园回归的提出背景及概念内涵。随后,从主体视角出发,通过对日本相关政策、时代背景、重大历史事件及社会舆论等内容的梳理,分析了田园回归理念下日本城乡融合发展的多元主体变迁过程,总结出“定居人口→移居人口→交流人口→关系人口”的变迁路径,表明参与日本城乡融合发展事业的相关社会群体范围在不断扩大。此外,田园回归理念还践行不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发展观,注重社会主体价值的实现,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金成武  
本文旨在通过对财富的意义及财富的可积累性差异的扩展讨论,尝试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某种理论基础。本文指出,现阶段缩小人群差距从而城乡发展差距,需要注意经济发展中城乡间财富可积累性差异引起的各种问题。乡村地区负担着人类社会整体存续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维护与生产功能,从而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必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农产品从生产到使用过程中的时空刚性使农业生产者高度依赖市场以及多行业技术进步,加之生态环境变化定价的困难,由此在财富积累方面,农业部门比工业部门从而乡村地区比城镇地区有更多劣势。减小城乡间财富可积累性差异从而城乡发展差距,需要完善要素流动机制,促进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正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在流动、集聚及使用过程中,金融机制可能发挥独有的积极与消极两种作用,并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人群间财富积累的结果,由此金融机制的完善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内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玉环   张冬雪   梁雨萩   丁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7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体系并结合熵值法衡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流程,在此基础上,考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仍然稳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各系统层面融合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主要基于环境效应和就业效应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东部和中部板块城乡融合发展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西部板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熊万胜  袁中华  
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基于中国城市传统以及地方与城市关系的独特性,研究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必须注意到城市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而既有研究普遍忽视了这一视角。近代已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传统的地方与城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城市地方体制和城乡关系紧密化的态势。结果是,地方政府在行政上服从于城市政府,地方社会系统服从于城市社会系统。在这种城市主导地方社会的城乡格局中,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就有一个如何发挥出地方政府相对于城市立场的自主性问题。而这需要地方政府找准政策平衡点,在城乡之间均衡分配发展权。在现阶段,如果说全局性的大城市中心主义一时难以撼动的话,走出市县内部的城区中心主义是一个可能的出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可人  
选取西部12个省区199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未能产生显著影响;其他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水平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财政支农政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熊柴  蔡继明  刘媛  
我国长期陷入"三农"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人地矛盾",即农村户均土地经营规模过小,从而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进而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村户均土地达到规模经营水平。为此,要推进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入市,让土地资源在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城市之间和乡村之间以及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人口与土地的空间配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南  
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为了明确农产品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五个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农产品流通效率相对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河北、内蒙古)农产品流通效率较低且常常出现负效率的情况。劳动力数量、农产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政策支持、社会信息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会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而农产品价格则会制约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文章从空间、经济、社会、生态4个维度诠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要义并构建了多维度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探索数字经济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且对数字经济发达地区的正向驱动效应更强烈;从区域异质性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不显著;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助推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生态融合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星宇   刘文杰  
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互动与协同发展。随着城乡融合的深入推进,其对于农民消费潜能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物流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升级,农村地区的物流效率不断提高,极大激发了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据此,本文理论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影响以及物流效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构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同时,文章选取2009-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上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潜能释放,物流效率在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潜能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地区物流效率,以推动城乡均衡发展为契机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提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齐心   邓苏昊   陈珏颖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均是推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2—2022年18个省份中9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机制检验,检验了县域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提高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影响和提高邻县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且在短期和长期内,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促进整体县域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在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影响中或存在负面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统筹推进全县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建立基础设施县乡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强化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支撑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蒲茜  余敬文  
本文尝试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研究,利用中国30个省份初始金融发展变量以及政府对农村地区政策的变动对初始金融发展变量和当前金融发展变量的影响构建一个工具变量以避免参数估计中出现的不一致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工具变量回归,金融发展的参数估计值有所提高,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金融发展会显著地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