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8)
2023(9518)
2022(7895)
2021(7307)
2020(6135)
2019(13481)
2018(12693)
2017(23202)
2016(12898)
2015(14024)
2014(13286)
2013(12918)
2012(12228)
2011(10964)
2010(10783)
2009(10115)
2008(9868)
2007(8743)
2006(7728)
2005(7049)
作者
(41364)
(34835)
(34539)
(32623)
(22062)
(16894)
(15299)
(13596)
(13275)
(12133)
(12060)
(11604)
(11464)
(11098)
(10958)
(10766)
(10612)
(10304)
(10024)
(9991)
(8999)
(8646)
(8355)
(7958)
(7850)
(7595)
(7576)
(7475)
(7151)
(7102)
学科
(47797)
经济(47704)
管理(34720)
(31611)
(24788)
企业(24788)
方法(20480)
数学(18111)
数学方法(17875)
(14734)
(14179)
中国(13157)
(12762)
(10984)
业经(10784)
(10483)
贸易(10481)
(10237)
农业(9346)
(8142)
银行(8086)
(8069)
金融(8069)
(7740)
环境(7713)
地方(7689)
(7561)
技术(7279)
(7142)
财务(7132)
机构
大学(185752)
学院(182833)
(71990)
研究(71158)
经济(70626)
管理(64392)
理学(56040)
理学院(55318)
管理学(54116)
管理学院(53813)
中国(51969)
科学(48670)
(44570)
(40980)
(38700)
业大(37226)
研究所(35895)
农业(35268)
(32349)
中心(31199)
(27221)
(27141)
北京(26093)
财经(25742)
(23824)
(23566)
农业大学(23549)
(22961)
师范(22507)
经济学(22269)
基金
项目(132874)
科学(102109)
基金(96977)
(91200)
国家(90492)
研究(86117)
科学基金(73843)
社会(54675)
社会科(51648)
社会科学(51635)
自然(51628)
基金项目(51229)
(51006)
自然科(50337)
自然科学(50314)
自然科学基金(49453)
(44850)
资助(39237)
教育(38539)
编号(31233)
重点(31139)
计划(28307)
(28134)
(27923)
(27310)
科研(26934)
科技(25732)
创新(25696)
成果(23842)
(23517)
期刊
(76958)
经济(76958)
研究(50953)
学报(44169)
(38813)
科学(37535)
中国(35387)
大学(32348)
学学(31221)
农业(25931)
(23632)
管理(22442)
(15689)
金融(15689)
教育(15517)
林业(14292)
(14272)
经济研究(13627)
业经(13531)
业大(13308)
财经(12892)
技术(11797)
(11311)
(11045)
科技(10662)
问题(10661)
农业大学(10094)
(8361)
资源(8280)
国际(7970)
共检索到268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苹  毛斌  许丽娟  吴鞠  刘海轩  徐程扬  
【目的】林分密度、灌草盖度和树干形态是影响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本文从色彩斑块景观指数变化特点角度,对北京油松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形成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林内景观画面的色彩斑块结构特点解析,研究了林分密度、灌草盖度和树干形态变化对林内景观指数的影响。【结果】林分密度对斑块分裂指数(SPI)有显著影响,SPI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灌草盖度对聚集度指数(AI)、景观形状指数(LSI)有显著影响,随灌草盖度增大两个指数均增大;树干形态对辛普森均匀度指数(SIEI)有极显著影响,对LSI有显著影响,LSI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SIEI在树干通直时数值较大;林分密度与灌草盖度的交互作用对LSI、SPI、SIEI有显著影响,3个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灌草盖度的增大而增大。林分密度与树干形态的交互作用对LSI、SIEI有显著影响,两个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LSI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SIEI在树干通直时数值较大;灌草盖度与树干形态的交互作用对SIEI有显著影响,SIEI随灌草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结论】林分密度、灌草盖度、树干形态及其交互作用均对林内景观指数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结构要素的变化引起视域内斑块数量以及形状的改变从而引起斑块指数的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广鹏  章志都  刘海轩  朱济友  徐程扬  
【目的】合理的林分密度是风景林经营的关键,为了提升风景林景观质量,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方法】以北京市西山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1块20 m×30 m标准样地的林分调查数据,结合空间竞争和树冠半径生长模型研究树冠生长规律并确定油松风景林的合理经营密度。【结果】1)从10个常用竞争指数中确定了相对树冠表面积RCS为最优竞争指数,决定系数最大(R~2=0.650 6,P <0.01);2)经检验,以RCS为修正参数的树冠半径生长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最大平均误差为-0.53,最大绝对标准误差0.57,潜在树冠半径的预估精度94.53%,单木树冠半径的预估精度为89.03%,能够有效地预测树冠半径生长;3)基于此模型,建立了不同竞争强度、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龄的经营密度表。【结论】树冠对林分密度和空间竞争的敏感性很强,相同立地条件和年龄的林分中,林分密度越大,空间竞争越激烈,树冠生长受到影响越大。基于树冠半径生长模型建立的林分经营密度表,可以直观地展现不同竞争强度的油松人工林在各年龄阶段的树冠半径和适宜的林分密度。风景林经营实践中应按照不同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林分密度和竞争强度。开发封闭式观赏景观,宜选择竞争指数为0.8~0.9的中高密度林分;培育观赏型林内景观时,宜选择竞争指数为1.0~1.1时的林分密度;培育观赏型林内景观和开放式林下休闲空间,应控制竞争指数应大于等于1.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铁象  张合平  谭一波  何峰  黄小荣  庞世龙  彭玉华  
在广西花山喀斯特峰丛洼地内,采集了32个有代表性的风景林林内景观资料,采用SBE法评判景观美景度,运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了美景度与15个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花山风景区喀斯特峰丛洼地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在洼地及林缘质量较高,坡地中部、山顶和下部质量一般,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林分密度、枯落物、林木排列、林木大小变异、林下层高度和平均树高;美景度值高的林分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组合特征,林分密度较小,树体高大,林木大小变异极其明显,林木排列整齐,林下层高度较低且能够覆盖凋落物。研究结果为喀斯特风景林及生态公益林景观质量提升和科学经营提供了建议及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铁象  张合平  谭一波  何峰  黄小荣  庞世龙  彭玉华  
全面和正确地认识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美学质量的关系,对揭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形成机制和进行景观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和回归分析,从林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物种组成等群落结构特征层面,分析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结构要素对美景度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Pielou均匀度指数>乔木层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林层数>乔木层平均高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乔木层密度与美景度呈负相关关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林层数和乔木层平均高度与美景度呈正相关关系;物种丰富、乔木层密度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鞠  陈瑜  刘海轩  许丽娟  金桂香  徐程扬  
【目的】以期探明天然风景林不同林分密度、不同混交度条件下树木形态的变化规律,及林分密度、混交度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大小树木个体形态特征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建立4个树木形态指数,通过分析65块样地的林分空间结构信息与样地内1 891株林木个体各形态指数的关系,研究林分密度和混交度对长白山天然风景林树冠、树干形态及干冠协调程度的影响。【结果】林分密度对各树木形态指数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并与林木空间占有指数、干冠协调指数、树冠扩展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与干形通直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林木空间占有指数、干冠协调指数在各径级树木个体上受密度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斌  徐程扬  李乐  陈瑜  
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西山林场的人工油松风景林13个林分中554株林木为研究对象,依据能反映单木形体特征的9个测树指标和树高、胸径、冠幅等林木生长指标,构建林木个体美景度与形态指标、生长指标间的关系模型,并依此进行油松人工风景林林木分级。为了使生长指标更具有通用性,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林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生长势。结果表明:油松单木形态指标和生长指标与美景度值间呈多种规律变化,树高年均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径高比与美景度值间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树冠体积、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冠长率、树冠伸展度和生长势与美景度值间呈正线性降低变化趋势;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总长度比例与美景度值间呈负线性增加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勇  孙冰  廖绍波  罗水兴  陈雷  蔡刚  
在分析深圳市城市森林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城市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分析影响森林景观的主要因子,建立各类森林景观美景度模型,探讨主要构景要素与城市森林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市人工林较天然次生林的林内景观质量高,人工林林内景观美景度平均值为0.092,天然次生林为-0.187。影响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不同,人工林林内景观主要受林下层高度、层间植物丰富度、林木排列方式、枯树倒木、林下层统一度等9个因子影响,其景观模型是SBE=0.131+0.177x5-0.195x8+0.208x9-0.162x10-0.129x12-0.000 08x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凯  李金航  刘海轩  马冰倩  龙嘉翼  崔哲浩  徐程扬  
北京山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在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其景观质量也备受关注,林内景观质量受美学质量和林分结构质量共同影响。综合考虑美学质量与林分结构质量,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进行林内景观质量分级。通过相关分析筛选与林内美景度显著相关的林分结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构建美景度模型,使用TOPSIS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对林内景观质量进行分级。结果显示:①平均胸径、林分密度、平均枝下高、灌木盖度、透视距离、郁闭度、径高比与美景度呈显著相关(P<0.05),林下有效空间与美景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②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林分结构与美景度间的关系;③将山区侧柏人工林分为高质(Ⅰ级)、中等(Ⅱ级)、低质(Ⅲ级)3个等级,选择在各等级间差异显著的平均胸径、林分密度、平均枝下高、径高比、林下有效空间指标作为划分等级的主要参考依据。林内景观质量等级较高的林地,树木粗壮且长势较好,林分密度不宜过大,枝下高较高且林下灌木较低矮,具有一定的林下空间,林内可进入性较高。图1表5参2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俊英  闫红伟  唐强  祝跃  
运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对辽宁沈阳天柱山天然次生林进行了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同时结合对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调查,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景观美学质量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各项指标联系起来,得到天然次生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模型:z(景观美景度)=1.691+3.807x1(乔木树种比例)+0.781x2(草本盖度)+0.563x3(针叶树种比例)+0.080x4(平均胸径),为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管理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鑫峰  贾黎明  
以京西山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价对象 ,共收集了 4 4个有代表性的林内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 ,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 ,然后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喜好度与 15个景观要素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 ,就该区域而言 ,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有 6个 ,即 :树干形态、枯树倒木、树干排列、林下层总盖度、林下层统一度和坡度。文中对有关外业工作的规范、受评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要素分解、评判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并对建模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瑜  徐程扬  李乐  蔡丽丽  
为科学进行天然风景林的抚育经营,以长白山地区松江河林业局板石河林场内的天然风景林单木为研究对象,共调查了913株单木的外部形态指标,拍摄913张单木景观照片,筛选获得87张针阔叶树种景观照片并进行美景度评价,并对其景观要素进行分解,进而建立了针叶和阔叶树种单木的美景度模型,最后对99株单木的景观质量进行了预测以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1)影响针叶和阔叶树种单木景观美景度的景观要素差别较大;2)影响针叶树种单木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树干挺拔度、轮廓清晰度、枝条混乱度、树冠完整度和枝条密度;3)影响阔叶树种单木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树冠形态、轮廓清晰度、树冠均匀度、叶片密度、枝条舒展度和树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胜林  何潇  曹磊  李海奎  徐期瑚  刘晓彤  
【目的】分析不同因子对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影响,为林木选育、碳汇计量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广东省樟树、木荷、枫香3个乡土阔叶树种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实测数据,利用含协变量和无交互作用的多因子方差分析法,从5大类30个因子(11个定性因子、19个定量因子)中,筛选出与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相关的因子,进而用增强回归树(BRT)来分析不同因子对3个树种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1)植被类型、枝下高、胸径、植被总覆盖度、冠幅东西向宽度是影响樟树树干密度的主要因子,地市、植被类型是影响木荷树干密度的主要因子,坡向、海拔、平均高度为影响枫香树干密度的主要因子;3个树种树干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无共同主要影响因子。(2)影响樟树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有枝下高、植被类型、海拔、植被总覆盖度、平均高度、灌木盖度、年龄、胸径、林种、土层厚度,影响木荷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有年龄、草本盖度、枝下高、平均胸径、土层厚度、植被类型,影响枫香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为坡向、海拔、平均高度、枝下高;3个树种木材密度具有共同主要影响因子枝下高,其相对贡献率相近,均在10%左右。(3)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同为影响樟树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分别为87.04%和76.92%。林分因子、单木因子和地域因子是影响木荷树干密度的主导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为79.96%;影响木荷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为林分因子、单木因子和土壤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为83.04%。地形因子、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同是影响枫香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分别为83.98%和92.70%。【结论】本文通过多因子方差分析和增强回归树对不同因子进行分析,得出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同是影响樟树、木荷、枫香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瑜娟  徐程扬  任雅雪  李夏榕  
【目的】研究景观格局指数对风景林色彩格局变化的敏感度,筛选出能够客观定量描述景观色彩格局特征的指数,以期为科学有效地分析彩色风景林视觉质量提供试验支撑与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栌风景林秋景照片为研究数据,利用Python编程进行色彩量化和色彩分类,实现照片色彩批量预处理。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初选指数值并用SPSS软件完成层次聚类分析。计算各指数对由色彩分类、观景距离引起的景观色彩格局变化的敏感度。对敏感度综合排序靠前的指数进行独立性检验和含义重复性排查,在兼顾指数含义、尽量涵盖各大聚类、减少信息冗余的原则下完成指数筛选。【结果】结合指数含义和类型,从24个初选指数中筛选出对色彩分类和观景距离敏感度较高、线性不相关、含义无重叠的7个指数,即斑块数量、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丰富度、平均最邻近距离、平均周长面积比和修正Simpson’s多样性指数,用于定量表征风景林色彩格局特征。【结论】人工干预下的自动化色彩分类程序,简化了从色彩分类到指数计算的操作步骤,缩短了数据预处理用时,提高了照片处理效率,增强了结果稳定性。基于敏感度排序的色彩格局指数筛选方法,结合独立性检验和含义重复性排查,减小了主观选定指数可能引起的误差,该方法选取的指数能够有效区分因色彩分类和观景距离不同导致的景观色彩格局的变化,为客观定量分析风景林景观视觉质量提供了可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时宇  李明阳  杨玉峰  余超  
以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年、2002年、2006年3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林木蓄积量-生物量的转换公式,将风景林地上部分蓄积量转换成生物量和碳密度。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碳密度进行趋势面分析、冷热点探测、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空间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紫金山碳密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由东西部显著差异到同心圆状分布的变化趋势,1998~2006年,碳密度峰值由西往中,再往中北转移。(2)1998~2006年,紫金山风景林碳密度热点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坡度较大,NDVI植被指数较高,距离道路较远的地方;冷点反之。(3)2006年紫金山风景林碳密度大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斌  彭立群  李乐  徐程扬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原理,以照片的色彩斑块结构为基础,开展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分析美景度等级和14个斑块指数的关系,利用简相关法筛选出对美景度影响大的SPLIT、SHDI、DIV、SIEI、ACOV和LPI 6个指数,研究表明:随着美景度等级的降低,DIV、SIEI、ACOV和LPI呈曲线变化趋势;SPLIT、SHDI呈线性增大的变化趋势。依据6个指标,利用聚类方法将侧柏人工林分为4种类型。以指数为自变量分别构建了线性和非线性美景度模型。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拟合精度高于线性模型,所以选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从总体上较好地反映出景观指数与美景度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