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5)
2023(11388)
2022(9515)
2021(8857)
2020(7325)
2019(16960)
2018(17108)
2017(33256)
2016(18245)
2015(20512)
2014(20729)
2013(20206)
2012(18124)
2011(16135)
2010(15871)
2009(14216)
2008(13536)
2007(11649)
2006(10101)
2005(8815)
作者
(51680)
(42607)
(42395)
(40473)
(27208)
(20401)
(19271)
(16884)
(16287)
(15109)
(14719)
(14223)
(13437)
(13391)
(13205)
(12969)
(12808)
(12796)
(12157)
(12123)
(10584)
(10418)
(10280)
(9676)
(9602)
(9439)
(9412)
(9375)
(8553)
(8391)
学科
(71834)
经济(71756)
管理(51270)
(49081)
(40637)
企业(40637)
方法(33216)
数学(28639)
数学方法(28336)
中国(19978)
(19924)
业经(17269)
(16911)
(15742)
地方(15283)
农业(13423)
理论(12362)
(11823)
(11810)
贸易(11803)
(11641)
技术(11521)
(11429)
环境(11074)
(10885)
财务(10817)
财务管理(10799)
企业财务(10263)
教育(9983)
(9923)
机构
大学(253014)
学院(251301)
管理(102743)
(96549)
经济(94389)
理学(89794)
理学院(88833)
管理学(87284)
管理学院(86844)
研究(81882)
中国(58851)
(54107)
科学(52549)
(42431)
(40540)
(39710)
业大(38922)
研究所(37293)
中心(36549)
(35248)
财经(34808)
北京(33980)
(33699)
师范(33393)
(31730)
农业(31035)
(30078)
(29151)
经济学(28297)
师范大学(27106)
基金
项目(179263)
科学(140562)
研究(131723)
基金(129397)
(112508)
国家(111561)
科学基金(96090)
社会(81777)
社会科(77414)
社会科学(77394)
(70214)
基金项目(69723)
自然(62868)
自然科(61401)
自然科学(61389)
自然科学基金(60270)
教育(60019)
(58945)
编号(54485)
资助(52459)
成果(43526)
重点(39760)
(38875)
(38008)
(37257)
课题(36942)
创新(34646)
科研(34209)
项目编号(33715)
教育部(33350)
期刊
(102865)
经济(102865)
研究(72491)
中国(44311)
学报(40801)
科学(37424)
管理(36855)
(36548)
大学(30829)
(30684)
教育(29539)
学学(28861)
农业(25769)
技术(21967)
(18693)
金融(18693)
业经(17659)
财经(16179)
经济研究(16168)
图书(15018)
问题(13988)
(13637)
科技(12983)
理论(12973)
(12960)
实践(12130)
(12130)
技术经济(11867)
现代(11753)
(11465)
共检索到353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琛  范祥林  邓玉和  陈旻  吴晶  杨莹  侯天宇  王向歌  
研究了压缩和热处理因素对密实化杨木单板的密度、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缩前单板含水率应低于15%,随着压缩压力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单板的密度逐渐增大,与未处理单板相比,压力为10 MPa时,压缩单板的密度增幅达98.8%,压缩温度140℃时密度增加了81.4%,加压时间对密度有较显著影响,在加压时间8 min时密度达0.748 g.cm-3,但随着时间的增加,热解使压缩单板密度有所降低;各压缩因素对20℃条件下的厚度回弹率和70℃水煮回弹率的影响趋势一致,且回弹率均高于50%,杨木单板最佳的压缩工艺参数为初含水率≤15%,压缩压力8 MPa,温度140℃,时间8 min。热处理使木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炼百  李大纲  承国义  陆肖宝  
本文以生长在苏北地区的美洲黑杨单板 (名义厚度 1 7mm)为试材 ,在连续式热压干燥机上进行了生产型试验研究 ,采用高温导热油为载热体 ,热板温度 1 92℃ ,热板压力 0 0 9MPa(前段 )至 0 1 8MPa(后段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高温连续式热压干燥的方式辅以适当的“呼吸”周期 ,可在 2min内将生材单板 (初含水率 1 49%)干至 8%以下的终含水率。干单板基本平整、光滑 ,终含水率均匀 ,无撕裂。单板厚度干缩率平均 5 3 %,横纹干缩率 4 9%。胶合强度平均 0 81 2MPa略高于网带对流干燥的 0 779MPa,结果说明此法干燥人工林杨木单板是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广华  陈瑞英  
对比人工林巨尾桉素材和压缩率20%-60%处理材的微观结构,分别计算其空隙度,得出处理材细胞压缩顺序为:薄壁细胞—导管细胞—木纤维细胞.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理论空隙度(C0)与测定空隙度(C1)、压缩率(k)的关系式:C0=1.451C1+21.096k-24.725;绝干密度(ρ0)与测定空隙度(C1)、压缩率(k)的关系式:ρ0=-0.0228C1-0.332k+1.96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正添  韦益民  梁秀琼  张英姿  
本文研究了以苯酚-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胶制备杨木单板层积木的胶合工艺参数.根据正交试验结果,提出了最优胶合条件:涂胶量200g/m~2;常温加压固化的压力1.27MPa;时间5h.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淼  安雪晖  李鹏飞  张京斌  白皓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无需振捣便可通过自重填充模板的良好工作性能,但工作性能对原材料特性的变化具有高敏感度.现有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难度较高,生产环节与质量检测环节较为分散,导致原材料数据不准确,生产数据检测效率低.随着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智能化与智慧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包括原材料检测、配合比设计、搅拌生产和流变性能检测在内的生产全过程,原材料智能检测技术可辅助原材料质量管理,配合比智慧设计方法可用以应对原材料性能的波动、高效准确地确定配合比,基于搅拌状态的实时监测可实现搅拌过程中的配合比智慧调整,流变性能智能检测技术可以实时地通过非接触式方法获得不同尺度拌和物的流变性能.该文详细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全过程智能化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佳  鲍甫成  傅峰  
以杨木单板为基体,以热敏染料、显色剂、十四醇、增感剂为木材温致变色剂,利用超声波浸渍注入木材的方法制备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研究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的浸渍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试件变色色差(ΔE*)的主要试验因子为超声波功率,方差分析其在0.01水平下对试件ΔE*影响显著;其次为浸渍时间和浸渍温度,方差分析二者在0.01水平下对试件ΔE*影响不显著。最佳浸渍工艺为浸渍温度75.0℃、浸渍时间4.0h、超声波功率120.0W。研制成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新产品,杨木单板起始变色温度为26℃,终止变色温度为32℃;温度由26℃升至32℃时,试件由蓝色变成木材本色;温度由32℃降至26℃时,试件由木材本...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章卫钢  鲍滨福  杜春贵  张宏  
关键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信武  崔悦  汤正捷  
以12mm厚意杨Populus deltoids板材为试材,在1MPa,100℃和2~5min条件下,实施横向热压密实试验,采用剖面密度梯度(VDP)测试仪获取了密实后速生杨木锯材的断面密度分布,并利用建立的"密度-压缩率"转换公式,转换为压缩率数据,从而实现了木材断面压缩率的准连续定量和定位。结果表明:①VDP技术可以准确定量密实后木材各厚度微层的压缩率;②意杨木材断面压缩率分布与剖面密度梯度类似,呈现表高芯低的宽"V"形;在试验工艺条件下,表层约50%厚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最大压缩率达到34%~37%,而芯层未受到显著压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了活性红X-3B、活性红K-3B、活性红KN-3B、活性红M-2B、活性红M-3BE、活性红EF-3B染料的结构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杨木单板中的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红染料发色体共轭体系的长度越长,供、吸电子基团协调作用越大,空间位阻越小,其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越大。活性红染料的分子大小、亲水基团和活性基的不同改变杨木单板染色特性参数S、E、R、F值;染料结构中不同的活性基对上染率曲线的影响也不同:活性红X-3B和活性红K-3B等仅含有均三嗪活性基的染料上染率先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加碱后10 min内立即降低,随后又增大,而其它4种含有β-羟乙...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倩  于志明  张扬  
为提高木材的渗透性,对杨木单板进行了水热和Na OH溶液预处理,用酸性染料和BL-阻燃剂对处理后的单板进行染色和阻燃同步处理,考察预处理工艺对单板上染率、氧指数、耐日晒牢度和耐水洗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均提高了单板的渗透性,上染率和氧指数都增大;水热处理的单板耐日晒牢度和耐水洗牢度均提高;Na OH溶液处理的单板耐日晒牢度变差,单板表面局部甚至变黑;8 g·L-1Na OH处理40 miN的单板耐水洗牢度最差,色差值最大为16.172NBS.综合分析得出的较优预处理工艺为80℃热水处理5 H.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傅峰  鲍甫成  
实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率可衡量单板层积材强度中源自实木材性的份额,是人工林杨木单项用途选择的基础。本文以3个无性系实体杨木和由3种不同厚度杨木单板分别组配的单板层积材为对象,以由贡献率引出的实木与单板层积材的份率差值为依据,研究得出人工林杨木的最终用途选择。结果表明:69杨、72杨和63杨3个无性系杨木的平均份率差值分别为57%、-15%、-29%,说明69杨宜用作实木,72杨和63杨宜用作单板层积材;杨木用作不同组配结构的单板层积材时,实木与3565mm、2614mm、1545mm3种厚度单板组配的单板层积材的平均份率差值分别为43%、-13%和-43%,说明实木与较厚的35...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定  张洋  高晨超  王超  阮重坚  范文璋  
采用Wilhelmy板法测量探测液体与经压缩处理前后的杨木单板的接触角,探讨了利用临界表面张力法、几何平均法及调和平均法得到的杨木表面自由能与单板压缩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临界表面张力法和调和平均法测定的未经压缩的杨木单板表面自由能分别为63.2和53.3 mJ·m-2,该值均随单板压缩率的增加而缓慢增加;而几何平均法计算的表面自由能偏大;利用调和平均法计算的未经压缩杨木单板总表面自由能中,色散力分量为10.8 mJ·m-2,极性力分量为42.5mJ·m-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本研究以活性蓝X-BR、活性蓝K-3R、活性蓝KN-R、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染料为原料,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它们的结构跟颜色、在杨木单板染色中的特征参数S、E、R、F值、上染率和固色率曲线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发色体共轭体系的长度越长,供、吸电子基团协调作用越大,空间位阻越小,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越大,产生深色位移。染料对木材纤维亲和力S值的大小排序为:活性蓝KN-R>活性蓝X-BR>活性蓝K-3R>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R、E和F值的大小比较: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活性蓝X-BR>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莉静  李宁  韩信  
 埋藏式压力钢管设计中,钢衬、混凝土衬圈和围岩之间普遍存在着不连续的缝隙,致使设计计算时难以进行联合受力分析。针对这种不密实接触问题,采用厚壁圆环组合环法,提出了在钢衬和混凝土之间设置接触层的钢衬、混凝土衬圈和围岩三者联合受力分析方法。并利用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各环变形的解析解,得到钢衬和围岩的压力分担比。不同接触情况下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当接触层弹性模量小于混凝土弹模的1/100时,接触层的弹性模量变化对钢衬和围岩压力分担比的影响较大;而接触层厚度对压力分担比的影响不甚明显。另外,接触层参数可通过其变形与规范建议的初始缝隙相匹配的原则加以确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丹  关惠元  黄琼涛  
【目的】高温热处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木材压缩变形固定方法,以往研究中大多对木材进行整体热处理,但整体热处理方式耗时长能耗大,且表面密实材仅仅是表面几毫米的密实层需要固定,因此有必要探究一种适合表面密实材的变形固定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热压机对表面密实材进行表面热处理,并对不同条件处理后的试件进行回弹率、表面硬度、耐磨性、材色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热处理对表面密实材变形固定和性能的影响。【结果】热处理对固定木材表面的压缩变形效果显著,且吸湿、吸水和水煮回弹率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温度高于200℃,延长处理时间会造成木材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降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表面密实材的明度差、红绿轴色品指数差和黄蓝轴色品指数差的绝对值增大,色差增大,材色变深。热处理后各吸收峰的吸光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且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降低越明显,在高温作用下木材3大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由于热解反应导致其含量降低,另外影响木材尺寸稳定性的羟基和羰基的数量也相应减少。【结论】热处理可以对表面密实材进行有效地变形固定,但提高处理温度或延长处理时间会导致木材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降低以及材色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