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9)
- 2023(7252)
- 2022(6226)
- 2021(5788)
- 2020(4903)
- 2019(11424)
- 2018(11234)
- 2017(21899)
- 2016(12116)
- 2015(13943)
- 2014(14212)
- 2013(14173)
- 2012(13434)
- 2011(12223)
- 2010(12358)
- 2009(11540)
- 2008(11517)
- 2007(10726)
- 2006(9098)
- 2005(8134)
- 学科
- 济(52053)
- 经济(52012)
- 管理(31084)
- 业(30484)
- 方法(24932)
- 企(23376)
- 企业(23376)
- 数学(22075)
- 数学方法(21861)
- 农(15850)
- 中国(13139)
- 财(12371)
- 学(12242)
- 地方(11084)
- 业经(10835)
- 贸(10734)
- 贸易(10732)
- 农业(10540)
- 易(10406)
- 制(9800)
- 和(8263)
- 银(7977)
- 银行(7937)
- 环境(7586)
- 行(7532)
- 融(7416)
- 金融(7413)
- 理论(7214)
- 务(7185)
- 财务(7153)
- 机构
- 学院(179436)
- 大学(178838)
- 济(72670)
- 经济(71025)
- 管理(65222)
- 研究(64692)
- 理学(55766)
- 理学院(55052)
- 管理学(54059)
- 管理学院(53722)
- 中国(48151)
- 科学(41951)
- 京(38546)
- 农(35697)
- 所(34982)
- 财(32308)
- 研究所(32067)
- 中心(29861)
- 业大(29638)
- 农业(28595)
- 江(27757)
- 财经(25610)
- 北京(24443)
- 范(24215)
- 师范(23969)
- 院(23220)
- 经(23078)
- 经济学(22230)
- 州(21984)
- 经济学院(20271)
- 基金
- 项目(118871)
- 科学(91445)
- 研究(85549)
- 基金(83725)
- 家(74206)
- 国家(73595)
- 科学基金(60821)
- 社会(51761)
- 社会科(48888)
- 社会科学(48869)
- 省(47261)
- 基金项目(44559)
- 划(40340)
- 自然(39567)
- 教育(39367)
- 自然科(38556)
- 自然科学(38543)
- 自然科学基金(37853)
- 编号(36090)
- 资助(34315)
- 成果(29768)
- 重点(27698)
- 发(26875)
- 部(26057)
- 课题(25060)
- 创(24360)
- 科研(23066)
- 计划(22876)
- 创新(22810)
- 性(21656)
共检索到264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迎春,姚治君,刘宝勤,吕爱锋
运用回归分析和多种曲线拟合方法,对密云水库近几十年来的入库径流时间系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库径流总体上呈指数减少趋势,洪峰流量从绝对流量和所占比例两个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减少,而且洪水减少程度高于一般径流减少程度。同时,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入库径流减少的影响较小,而流域内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入库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键词:
密云水库 径流 变化趋势 动因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圆 马钦彦 王玉涛 康峰峰 田平 卢俊峰
该文对北京密云水库和森林植被影响下不同水源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河川径流中的化学元素含量不仅与降水化学组成有关,而且受该地区的土壤、植被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2003—2005年密云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比1987年加剧,其中白河对密云水库中化学元素入库负荷贡献最大,达到密云水库水体对应数值的46.20%;潮河其次,为30.02%;白马关河仅为4.97%.潮河和白河河水的N、P含量大于白马关河和安达木河,而K含量正好相反,这种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各流域土地利用及施肥等情况不同而造成的.密云水库流域的水源涵养林对大气降水、农田径流的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河川径流 富营养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君 李秀彬 朱会义 凌峰
近50年来,随着流域降水量减少,以及修建水利水保工程、引水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密云水库的入库泥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为了揭示密云水库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对减少密云水库入库泥沙的实际作用,基于降水—产沙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降水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密云水库入库泥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6—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水利水保工程措施的减沙作用非常显著,减沙贡献率分别为89.45%、78.86%、86.90%和64.36%;降水变化的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0.55%、21.14%、13.10%和35.64%。以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毕彪 杨建英 钱云楷 史常青 艾宪锋
【目的】探讨不同自然降雨雨型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方法】根据降雨数量特征及雨峰集中时间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自然降雨进行二级分类,分别探究不同雨型及过程雨型下的径流特征。【结果】(1)根据降雨量(P)、降雨历时(t)、最大30 min雨强(I_(30))可将研究区降雨划分为3类:P_2t_3I_2雨型(中雨量、长历时、中雨强)、P_1t_2I_1雨型(小雨量、中历时、小雨强)、P_3t_1I_3雨型(大雨量、短历时、大雨强),其中,P_1t_2I_1雨型在研究区发生频次最高,占比81.01%。4种过程雨型的发生频次从大到小依次为均匀型、前峰型、后峰型、中峰型。(2)不同雨型下的径流特征差异明显,从单次降雨看,P_3t_1I_3雨型单次产流能力最强,P_2t_3I_2雨型在研究区的径流贡献率最大。(3)不同过程雨型对径流特征影响较大,降雨量集中在降雨前期最容易产流。(4)降雨量对径流深的影响最大,I_(30)对径流深、径流系数及径流深峰值的影响均比较大,且对径流深峰值的影响要大于对径流深的影响。【结论】坡面径流特征对降雨雨型及过程雨型敏感性很高,采用合理的雨型划分方法研究雨型—径流关系可提高水力侵蚀研究精度。图4表5参27
关键词:
雨型划分 径流过程 聚类分析 降雨特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何俊仕 陈杨 梁凯
入库径流同时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为了更好的调控径流,更加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采用1959~2011年53a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及降水资料,借助Mann-Kendall法、有序聚类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年际、年内变化规律,探讨降水及人类活动对入库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53a来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年径流、汛期径流、非汛期径流均呈不明显减少趋势,且存在6a和28a的丰枯交替现象和阶段性特征;入库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最大月入库径流可占年入库径流的67%以上。降水对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的影响逐渐变小,而人类活动对入库径流的影响呈递增趋势,1959~1975年和1976~201...
关键词:
入库径流 演变规律 驱动因子 大伙房水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萌 王秀琳 秦秀英 刘建萍 陈露
根据密云水库 1996~ 1998年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生物量、组成和季节变化 ,对其所能提供的滤食性鱼类的鱼产力进行了粗略的估算。调查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为 1.0 5mg/L ,最高峰出现在 6月和 8月 ,优势类群为硅藻门和绿藻门 ;浮游动物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为 1.87mg/L ,最高峰出现在 7~ 9月 ,优势类群为桡足类 ;底栖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分别为 :数量 2 4 78.0 5m- 2 ,生物量 19.76g/m2 ,最高峰出现在 12月 ,优势类群为水蚯蚓 (数量 )和软体动物 (生物量 )。以浮游生物量粗略估算滤食性鱼类鱼产力为 2× 10 6 ...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水生生物 生物量 鲢鳙鱼产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彦 余新晓 岳永杰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2006年,在北京市五座楼林场选择以刺槐为优势树种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刺槐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的树种混交度以零度混交(Mi=0)和弱度混交(Mi=0.25)为主,树种的平均混交度为0.158,说明刺槐林的树种空间配置简单,林分中树种混交程度较低;林木大小比数分布存在波动性变化,林分中优势、亚优势和中庸状态分布的个体比例相差不大,乔木层树种稳定性大;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个别等级林木分布频度变化幅度较大,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剑 姚治君 陈传友
论文利用1956—2000年近45a的天然径流逐月资料,1956—2004年近50a的气温、降水逐月资料,分析了20世纪下半叶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较稳定,年内分配极不平衡,月最大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达30.1%,而月最小径流量只占全年的2.1%,枯水季节径流量和洪水季节径流量相差较悬殊;雅鲁藏布江流域普遍存在升温的变化趋势,同时流域内降水增加趋势较明显,变化周期与径流变化周期较一致。从雅鲁藏布江流域天然径流代际变化的初步分析来看,流域来水的增加,主要受制于降水和气温的变化,也受到流域地表状况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是河流丰枯长周期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茂峰 高彦春 甘国靖
本文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流域内8个典型水文站点近50年的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Hurst指数法分析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利用Pettitt突变检测法分析各水文站点年径流发生突变的年份,比较突变前和突变后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选取流域内和附近6个气象站点1957年-2006年近5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对比其在突变年份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气象要素对流域径流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各站点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且流域上游年径流下降趋势更为显著,而流域下游年径流下降值β高于上游;1979年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宗学 李占玲 史晓崑
在对石羊河流域1956年~2003年诸月与年平均气温、降水及径流资料进行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的基础上,运用R/S法分析了流域的年平均气温、降水、径流时间序列的持续性,估算了各项指标的Hurst指数,以定量估计未来气候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并采用随机重排法对估算结果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1956年~2003年各月及年平均气温绝大多数都以增温为主;武威和永昌两个站点的年平均降水表现为显著增加,其他站点各月没有显著趋势;古浪河和杂木河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趋势显著,其他支流径流量减少趋势不明显;干流各月及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趋势十分显著。各站点Hurst指数结果表明,石羊河流...
关键词:
石羊河 Hurst指数 非参数检验 径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君 李秀彬
基于潮白河上游流域内的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对比法分析了1961—2005年该流域年径流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揭示了流域径流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潮白河上游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平衡,年际变化大;年径流量总体上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的流域径流量平均值仅为60年代的75.8%,减少幅度较大。通过分析认为:降水、气温变化不是造成年径流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流域径流量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受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修建水库以及跨流域调水等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潮白河上游 径流变化 降水变化 人类活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浩 夏军 严茂超 李璐
气侯变化的影响导致发展投资的效率和效益产生风险,其潜在的影响会阻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论文开发了一个综合评估工具,旨在评估气候变化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及适应性措施的经济效益,并将这一分析框架运用于密云水库水供给项目的评估。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密云水库水供给量将会受到极大影响。而收益-成本分析和多目标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水田改旱地、引滦入潮、污水处理等适应性措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将是可行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铁军 武菊英 肖春利 滕文军
以裸露荒坡地为对照,在密云水库库滨带不同植被中设置径流试验小区,研究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其动态变化对坡地水土流失防治的影响,结果得出,不同恢复植被中,人工草地建植1年后,植株密度可达545.0×104株/hm2,植被覆盖度与0~3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最高可达92.3%~97.7%和2 238.8 kg/hm2;雨季玉米植株高度与地上生物量在各类型植被中最高,可达133.3 cm和11 035.3 kg/hm2,此时自然恢复地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对最低。坡地水土流失与降雨有关,降雨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但无论降雨量大小,人工草地水土保持效果最佳,保水、固土能力可达92.3%~93.2%和99....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径流小区 密云水库 植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聪 鲁春霞 李亦秋 孙艳芝
利用1970~2010年水文数据,分析了安康水库下游安康水文站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并运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探讨了径流变化趋势和突变年份;在此基础之上,以安康水库蓄水运行时间为界线,通过绘制径流-降水双累积曲线,剥离降水和安康水库以上流域人类活动对其下游径流的影响,得到安康水库运行等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影响程度,从而为揭示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影响提供定量化参考。研究表明:近40a来,安康水库下游径流量呈现减少趋势,且水库的建设运行等人类活动使径流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使径流年际间变化趋于平缓,其对径流的直接影响程度高达83.8%,是径流减少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微微 李红 孙丹峰 周连第
【目的】分析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质长期监测数据,获取流域水质时间格局特征。【方法】以密云水库上游白河上的S1和S2监测点总磷(TP)浓度1986—2003年时间序列为例,采用时域分析、傅立叶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比来综合揭示磷污染物的周期模式以及时间格局特征。【结果】S1和S2监测点时间序列不存在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不适合用时域方法进行水质的时间演化规律的研究。傅立叶分析得到两个监测点的隐含周期,S1和S2都有6年的周期模式,S2还包含一个2年左右的周期行为。小波分析得到了不同尺度的时间格局特征,S1和S2点都有中尺度的周期格局特征,S2点还有小尺度的周期格局特征。【结论】傅立叶分析和小波分析这两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