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7)
- 2023(10199)
- 2022(9146)
- 2021(8691)
- 2020(7243)
- 2019(16834)
- 2018(16713)
- 2017(32454)
- 2016(17585)
- 2015(19663)
- 2014(19583)
- 2013(19357)
- 2012(17524)
- 2011(15763)
- 2010(15440)
- 2009(13916)
- 2008(13252)
- 2007(11247)
- 2006(9828)
- 2005(8218)
- 学科
- 济(67992)
- 经济(67921)
- 管理(49968)
- 业(46282)
- 企(38792)
- 企业(38792)
- 方法(34282)
- 数学(29109)
- 数学方法(28785)
- 农(17380)
- 财(16361)
- 学(16129)
- 中国(15939)
- 业经(15388)
- 地方(14193)
- 理论(12167)
- 农业(12001)
- 贸(11549)
- 贸易(11545)
- 环境(11394)
- 易(11182)
- 和(11105)
- 技术(11090)
- 制(10603)
- 务(10340)
- 财务(10275)
- 财务管理(10258)
- 企业财务(9729)
- 划(9701)
- 教育(8900)
- 机构
- 大学(247005)
- 学院(245996)
- 管理(102032)
- 济(91744)
- 经济(89641)
- 理学(89555)
- 理学院(88563)
- 管理学(87031)
- 管理学院(86605)
- 研究(79539)
- 中国(56590)
- 科学(53120)
- 京(52429)
- 财(40703)
- 所(39702)
- 业大(39271)
- 农(38685)
- 研究所(36877)
- 中心(35610)
- 财经(33761)
- 江(33661)
- 范(33461)
- 师范(33154)
- 北京(33141)
- 经(30797)
- 农业(30392)
- 院(29745)
- 州(28073)
- 师范大学(27004)
- 经济学(26488)
- 基金
- 项目(178921)
- 科学(140239)
- 基金(130048)
- 研究(128202)
- 家(114379)
- 国家(113461)
- 科学基金(97392)
- 社会(79630)
- 社会科(75449)
- 社会科学(75430)
- 基金项目(70809)
- 省(69939)
- 自然(65531)
- 自然科(63993)
- 自然科学(63983)
- 自然科学基金(62839)
- 划(58994)
- 教育(57973)
- 资助(53517)
- 编号(51905)
- 成果(40518)
- 重点(39508)
- 部(38441)
- 发(37672)
- 创(36943)
- 课题(35110)
- 科研(34547)
- 创新(34343)
- 大学(32797)
- 教育部(32788)
共检索到337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胜 洪惜英 王礼先
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蓄水量、土壤入渗、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方面研究了北京山区密云水库上游油松等林分调节水分的效应。研究表明,油松等林分具有明显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林地蓄水量和入渗量、减少地表产流的作用,根据坡面和流域对比试验的观测资料可知,所研究的林分具有明显的调洪作用和减少土壤侵蚀等效益.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晓宏 高甲荣 张金瑞 杨麒麟
林分密度是林分生长特征因子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其影响规律及确定适宜密度,对培育和管理林分都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选择林龄10,15,20,25a且立地条件相似的6种林分密度(1050,1850,2355,3825,5133,5533株·hm-2)下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不同密度下油松人工林分的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林分密度与平均胸径和材积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树高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林分蓄积量呈不显著的负相关;②从整体看,林龄对林分各生长指标都存在正相关,但不影响林分生长指标的总趋势;③从林木的长势情况和林地生产力方面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凤春 郑华 王效科 马东春 彭文佳
研究运用In VES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北京与上游地区水生态合作现状进行了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植树造林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同时减少了15%的水资源供给服务;由于实施稻改旱工程的面积仅占整个流域面积的0.6%,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扩大到整个流域来评价,各种服务功能变化比较细微(小于1%)。通过相关利益方博弈分析,从"整体性、一体化"角度提出"区域生态合作共同体"理念,并通过方案设计和优劣势对比,探讨提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最后,建议通过政策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凤春 郑华 王效科 马东春 彭文佳
研究运用In VES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北京与上游地区水生态合作现状进行了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植树造林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同时减少了15%的水资源供给服务;由于实施稻改旱工程的面积仅占整个流域面积的0.6%,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扩大到整个流域来评价,各种服务功能变化比较细微(小于1%)。通过相关利益方博弈分析,从"整体性、一体化"角度提出"区域生态合作共同体"理念,并通过方案设计和优劣势对比,探讨提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最后,建议通过政策补偿、资金支持、项目支持和智力支持等形式开展合作,为促进区域合作共赢、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永胜 余新晓 张志强 于志民 蔡宝军 蔡永茂
通过定位观测和对比试验,对密云水库上游水源保护林试验示范区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土壤水分年动态变化主要决定于降雨量的大小和降雨的年内分配,与降水的年动态变化非常一致,与蒸发量的年动态变化相反.1996年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雨季前土壤水分缓慢蒸发期、雨季湿润期、雨季后逐渐降低稳定期;1997年的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雨季前土壤水分蒸发期、雨季湿润期、雨季后期干旱期、冬春土壤水分缓慢升高稳定期.下坡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上坡的土壤含水量,同一坡向的有林地比无林地的土壤含水量高.不同坡向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有林地西坡、有林地东坡、无林地北坡、无林地南坡.林地涵养...
关键词:
水源保护林,土壤水分,密云水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钧 王建中 刘武生 李国良 李凤兰
通过对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北京低山区密云水库上游北庄试验区的植被性质,以为本区的造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区系,群落类型,植被性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秀兰 张洪江 王礼先
该文对大面积水源保护林的水源涵养与防止土壤侵蚀效益进行了研究,并找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13.11万hm2水源保护林的水源涵养与防止土壤侵蚀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水源保护林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能力和防止土壤侵蚀能力.与无林荒地相比,在50年一遇场暴雨情况下,有林地可使地表径流量减少38.8%,土壤侵蚀量减少53.8%,年土壤侵蚀量减少83.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世海 余新晓
该文对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油松水源保护林主要养分元素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油松水源保护林的生物量为92 627 kg/hm2,油松林5种养分元素N、P、K、Ca和Mg的储存量为695.17 kg/hm2,各器官中5种养分元素储存量排序是针叶>枝>干>根。油松林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5种养分元素量为85.37 kg/hm2,吸收量占0~30 cm土层中5种养分元素总量的0.34%、有效养分量的3.30%;年吸收量中存留量为35.91 kg/hm2,凋落物归还量为49.46 kg/hm2,降水输入的养分元素量为26.04 kg/hm2。5种养分元素的吸收系数排序为N>P>K>Ca>Mg,利用系数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光
森林公益效能价值计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这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极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至今世界上尚无一种广为利用的计量方法.笔者在连续8年对水源保护林郊益观测的大量数据基础上,采用等效替代法,进行了经济评价探索.
关键词:
水源保护林 效益 经济评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文福 李秀彬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水源。然而近年来,密云水库的入库径流量逐年减少,给北京市的城市生活供水造成很大的压力。当前,为了增加密云水库的入库径流量,北京市政府和河北省正协商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实施“退稻还旱”政策,以增加密云水库入库径流量。本文通过农户调查,定量评估了“退稻还旱”政策将对上游地区农民生计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实施“退稻还旱”政策,在3个典型村对农民生计的影响分别是:在赤城县后城村,实施这一政策农民减少的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平均比例为3.42%;在赤城县巴图营村,实施这一政策农民减少的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3.27%;在丰宁县胡麻营村,实施这一政策农民减少的收入占...
关键词:
密云水库 “退稻还旱” 农民 福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毕彪 杨建英 钱云楷 史常青 艾宪锋
【目的】探讨不同自然降雨雨型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方法】根据降雨数量特征及雨峰集中时间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自然降雨进行二级分类,分别探究不同雨型及过程雨型下的径流特征。【结果】(1)根据降雨量(P)、降雨历时(t)、最大30 min雨强(I_(30))可将研究区降雨划分为3类:P_2t_3I_2雨型(中雨量、长历时、中雨强)、P_1t_2I_1雨型(小雨量、中历时、小雨强)、P_3t_1I_3雨型(大雨量、短历时、大雨强),其中,P_1t_2I_1雨型在研究区发生频次最高,占比81.01%。4种过程雨型的发生频次从大到小依次为均匀型、前峰型、后峰型、中峰型。(2)不同雨型下的径流特征差异明显,从单次降雨看,P_3t_1I_3雨型单次产流能力最强,P_2t_3I_2雨型在研究区的径流贡献率最大。(3)不同过程雨型对径流特征影响较大,降雨量集中在降雨前期最容易产流。(4)降雨量对径流深的影响最大,I_(30)对径流深、径流系数及径流深峰值的影响均比较大,且对径流深峰值的影响要大于对径流深的影响。【结论】坡面径流特征对降雨雨型及过程雨型敏感性很高,采用合理的雨型划分方法研究雨型—径流关系可提高水力侵蚀研究精度。图4表5参27
关键词:
雨型划分 径流过程 聚类分析 降雨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苗苗 吴炳方 颜长珍 周为峰
该文在对像元二分模型2个重要参数推导的基础上,改进了已有模型的参数估算方法,建立了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并根据实际运用时的两种情况,提出了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案。研究结合密云水库上游实际情况,设计了模型应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通过密云流域的实地考察,利用照相法对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估算精度达85%,表明使用此改进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是可行的。
关键词:
遥感 NDVI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和继军 蔡强国 路炳军 王学强
坡面处理措施及土地利用方式是控制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适的坡面措施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坏境。论文通过对石匣小流域不同处理的径流试验小区的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坡面综合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坡耕地、开荒地相比,梯田和水平条可以有效地拦蓄地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减沙率可达64.83%~91.81%,并且阴坡上的水平条的蓄水保土作用好于阳坡,有土埂的大水平条的减水拦沙效率好于无土埂的水平条;综合水保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更高,对径流量的拦蓄率高达96.21%~99.38%,并且进行综合措施处理的坡面的土壤侵蚀模数都小于水利部发布的...
关键词:
侵蚀模数 水保效益 石匣小流域 密云水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和继军 蔡强国 王学强
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以密云县石匣小流域近10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数据为基础,综合探讨了石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了水保效益及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合理布置是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在北方地区,由于降雨量偏少,水分是影响植被措施的关键,研究表明阴坡的水分要好于阳坡,植被封郁度也好于阳坡,因此在实施生物措施时应该考虑阴坡、阳坡对植被的影响,在实施生物措施时必须结合工程措施;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是控制水土流失最有效的途径,石匣小流域土地利用经过十几年调整,森林覆盖度显著增加,已由治理初期的44%增加至目前的8...
关键词:
石匣小流域 土壤侵蚀 范式 土地利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华 谢宝元 王礼先
该文以北京市“八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材料为基础,按不同林种类型和立地条件的组合因子,应用数据库数据处理方法,将三级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生态经济型、经济生态型三个区.并对每个区依实际情况分为:好、中、差、改良4个类型.对不同类型提出了合理利用、维护、改良及改造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林,水源林分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