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1)
- 2023(10773)
- 2022(8859)
- 2021(8106)
- 2020(6536)
- 2019(14979)
- 2018(15035)
- 2017(28620)
- 2016(15091)
- 2015(17063)
- 2014(17149)
- 2013(17063)
- 2012(15897)
- 2011(14895)
- 2010(15583)
- 2009(14441)
- 2008(13825)
- 2007(12432)
- 2006(11508)
- 2005(10820)
- 学科
- 济(90254)
- 经济(90196)
- 管理(39565)
- 业(35488)
- 方法(29457)
- 地方(26589)
- 企(26571)
- 企业(26571)
- 数学(26210)
- 数学方法(25701)
- 中国(23595)
- 农(20609)
- 业经(18187)
- 学(16766)
- 地方经济(16031)
- 环境(15190)
- 农业(14278)
- 发(12971)
- 融(12815)
- 金融(12812)
- 制(12245)
- 银(12125)
- 银行(12112)
- 行(11874)
- 财(11840)
- 贸(11665)
- 贸易(11652)
- 理论(11213)
- 易(11115)
- 和(11061)
- 机构
- 学院(225604)
- 大学(221290)
- 济(101357)
- 经济(99296)
- 研究(84755)
- 管理(82352)
- 理学(69304)
- 理学院(68465)
- 管理学(67027)
- 管理学院(66625)
- 中国(64673)
- 科学(51048)
- 京(48498)
- 所(43849)
- 财(43112)
- 研究所(39525)
- 中心(37345)
- 农(36566)
- 江(35536)
- 财经(33142)
- 北京(31895)
- 经济学(31523)
- 业大(31303)
- 范(31127)
- 师范(30850)
- 院(30551)
- 经(29808)
- 州(28633)
- 农业(27839)
- 经济学院(27800)
- 基金
- 项目(142880)
- 科学(112008)
- 研究(105127)
- 基金(101147)
- 家(88247)
- 国家(87551)
- 科学基金(74446)
- 社会(67264)
- 社会科(63856)
- 社会科学(63841)
- 省(57877)
- 基金项目(52335)
- 划(47658)
- 教育(47464)
- 自然(46337)
- 自然科(45147)
- 自然科学(45140)
- 自然科学基金(44273)
- 资助(42430)
- 编号(42082)
- 发(37417)
- 成果(33918)
- 重点(32966)
- 课题(30848)
- 发展(30218)
- 部(30074)
- 展(29722)
- 创(29304)
- 国家社会(27777)
- 创新(27499)
- 期刊
- 济(127751)
- 经济(127751)
- 研究(72720)
- 中国(50988)
- 农(34772)
- 管理(33605)
- 学报(32141)
- 科学(31657)
- 财(31061)
- 教育(25671)
- 大学(24677)
- 农业(23842)
- 融(23789)
- 金融(23789)
- 学学(23369)
- 技术(23036)
- 经济研究(21102)
- 业经(20546)
- 财经(16801)
- 问题(15865)
- 经(14634)
- 统计(13812)
- 技术经济(13340)
- 业(12986)
- 策(12428)
- 资源(11708)
- 世界(11437)
- 商业(11309)
- 决策(11239)
- 贸(11154)
共检索到362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穆松林 刘彦随 刘春腊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的新视角,以密云县沟域数据为基础,针对沟域土地对经济发展、粮食供给和生态保护所能提供的支撑能力,构建了土地支撑能力定量评价方法,评价了各沟域的土地支撑能力,并与发展需求进行了比较,进而从沟域发展的经验事实中总结出面对土地支撑能力不足的响应途径。结果表明:土地支撑能力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各个沟域差异较大,整体存在土地的支撑能力不足,但通过发展沟域经济、优化响应途径,土地支撑能力和发展需求的差距逐步缩小,即土地相对支撑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和加强。
关键词:
沟域经济 土地支撑能力 响应途径 密云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连第 胡艳霞 严茂超 董孝斌 吴志强 魏长山
地理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迫切需要运用新的科学手段和定量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区域生态经济格局,为区域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密云县为例,通过能值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展现了区域地理信息与生态经济格局综合评估研究的新框架,对促进地理科学向纵深领域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简要分析密云县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及其在北京的战略地位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其主要资源流的价值、总能值用量、能值的流入流出情况、人口承载力、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环境负荷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其他区域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定量描述了密云县生态经济格局和发展状况的总体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密云资源,合理配置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学生调查组
近几年,随着城乡改革的日益兴起和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流动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为了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目前北京市人口流动的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切实实现国务院在对《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中提出的“严格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目标,1984年5、6月间,我们受北京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及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委托,到京郊密云县进行了有关小城镇及人口发展的调查。现根据这次调查得到的有关资料对该县的人口流动问题做一点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苑鹏
本文以北京市密云县奶牛合作联社为例,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合作社联合社是如何出现的,又是如何运作的?联合社显示了哪些优越性,又存在哪些问题?联合社未来的发展空间如何?案例分析的三个基本推论是:第一,走向联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联合的形式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并无固定范式;第二,政府对于合作社联合社的扶持不可或缺,但应当有个"度"的界限;第三,合作社联合社的发展道路并不一定要"自下而上",关键在于基层社是否存在对联合的强烈需求,在于联合社的运行能否坚持独立、自治、民主的精神。
关键词:
合作社 联合社 奶业 北京市密云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凤龙 陆林
城市水源地是城市水资源供给的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水源地有其独特的区域发展规律。旅游开发是调整、优化水源地产业结构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对于水源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首都水源地密云县为例,分析了城市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并依据客源市场特征及市场开发背景的分析,从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旅游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密云旅游市场开发战略,以期促进密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首都水源地的保护,并为同类型旅游地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蚌蚌 刘秀萍 王数
为探讨北京市密云县各岩性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岩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约束状况,通过实际调查,并借助GIS软件,将北京市密云县1∶5万地质图进行矢量化,形成岩性分区图,并结合密云县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以7个岩性区为研究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云县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中林地占绝对优势,其与岩石的分布密切相关;第四系沉积物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齐全程度最高,优势度很低。岩性差异影响着土地利用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方面的区域性差异。
关键词:
岩性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金魁 郑小贤 高甲荣 徐军亮
该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邻体干扰模型 ,并利用 2 0 0 2年在北京市密云县半城子侧柏人工水源涵养林样地中基株和邻体的实际调查数据 ,讨论干扰指数与侧柏的胸径、树高、生境利用率、高径比的关系 .结果表明 ,干扰指数与林木的胸径、树高、生境利用率呈负相关关系 ,而与高径比呈正相关关系 .密度大的林分 ,干扰指数随因子变化而急剧变化 ,其中大径木的干扰指数小 ,小径木的干扰指数大 ,呈两极分化 ;而密度较小的林分 ,干扰指数减小幅度小 .该研究的结果可用来指导森林的经营活动 ,为合理经营提供依据 .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宪勤 庄严 张天宇 王秀颖 刘和平
基于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北方石质山区典型区域北京密云县为研究区,采集了87个基本抽样单元中的222个样点的表层0~20cm的土壤,通过实验分析与计算得到每个土壤样点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统计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30~61.00)g/kg,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5.7g/kg,变异系数为0.70,属中等强度变异;②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08~11.01)kg/m2之间,平均值为3.27kg/m2,中值为2.84kg/m2,变异系数为0.59,属中等强度变异;③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上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该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及地形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有机碳密度分...
关键词:
有机碳 有机碳密度 石质山区 密云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屈广义 郭怀成 孙延枫 李健玲
本文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剖析了密云社会经济系统特征 ,构建了密云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 ,进而设计了三种不同发展模式 ,并将其在模型上仿真运行 ,通过对三种方案的模拟结果比较 ,从中优选出一个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方案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岸元 王元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以来,县域信贷市场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四大行分支机构业务萎缩、地方城市银行业务急速膨胀两方面。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有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金融市场作为支撑,而这一金融市场的主体只能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必须下放监管权力和责任,建立起与地方金融发展相匹配的地方性金融监管体系由地方在获得融资效率提高的好处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监管责任。可以考虑准确划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领域,对服务提供商予以营业税等方面的优惠。
关键词:
信贷市场 金融监管 中小银行 县域经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娟 冯长春 桑映辉
"三农"问题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界人事广泛关注的领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北京市率先展开了编制村庄体系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规划建设活动,从经济产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人口、生态、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新能源利用及节能等方面进行研究,注重规划的可实施性及公众参与性,将新农村建设逐项落到实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永芹 李晓兵 张立 李超 梁燕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盖度变化的影响,为提高地区植被盖度、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20世纪90年代密云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覆盖率约为66%多;总体植被状况较好,IV级(盖度介于50%~70%)和V级(盖度大于70%)植被覆盖率约为40%多;②林地、城乡居民用地、水体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变幅最大的是草地,其次为未利用地、林地;③林地的植被覆盖度较高,草地次之,耕地最低;植被盖度等级分布重心发生转移,由中覆盖度向高覆盖度移动;④中高覆盖度、高覆盖度中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对保持植被盖度起重要作用;林地面积的变化对重心转移起关键作用,而草地、耕地的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冬宁 李亚光 李四高
为更好地把握燕山脚下关隘民居的分布规律,使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居民点规划更为合理,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河流4个指标因子,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指数分析,研究了自然因素对密云县河西小流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及人居适宜性特征。结果显示:河西小流域居民点在高程30~65m,坡度0°~6°,坡向为平地或正南方向,距离河流为300~500m的居民点分布最多,其分布指数也处于优势区间;居民点斑块总体离散程度大,局部离散程度小。研究表明:河西小流域居民点总体呈现大散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居民点宜在河流两旁一定距离的低海拔,低坡度的平原区集中布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