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0)
- 2023(4858)
- 2022(4101)
- 2021(3829)
- 2020(3200)
- 2019(7150)
- 2018(7134)
- 2017(12519)
- 2016(7438)
- 2015(8549)
- 2014(8649)
- 2013(8370)
- 2012(8113)
- 2011(7390)
- 2010(7528)
- 2009(6989)
- 2008(6811)
- 2007(6373)
- 2006(5635)
- 2005(5234)
- 学科
- 济(22014)
- 经济(21970)
- 管理(17047)
- 业(13826)
- 企(11139)
- 企业(11139)
- 学(10809)
- 制(8527)
- 方法(8235)
- 教育(7887)
- 中国(7639)
- 农(7149)
- 数学(6660)
- 数学方法(6493)
- 体(6275)
- 财(6190)
- 理论(6082)
- 研究(4983)
- 融(4864)
- 金融(4857)
- 银(4818)
- 业经(4794)
- 银行(4769)
- 度(4718)
- 制度(4706)
- 行(4588)
- 地方(4555)
- 生(4449)
- 农业(4362)
- 和(3990)
- 机构
- 大学(109932)
- 学院(106498)
- 研究(49248)
- 科学(34613)
- 济(34159)
- 中国(33689)
- 经济(32922)
- 农(31930)
- 管理(31555)
- 所(28443)
- 京(26866)
- 研究所(26225)
- 理学(25965)
- 农业(25575)
- 理学院(25536)
- 管理学(24585)
- 管理学院(24419)
- 业大(23815)
- 中心(20120)
- 江(19367)
- 院(19185)
- 省(19122)
- 北京(17323)
- 室(16794)
- 财(16662)
- 技术(16343)
- 农业大学(16239)
- 范(14947)
- 研究院(14852)
- 州(14614)
- 基金
- 项目(73934)
- 科学(54238)
- 基金(49948)
- 家(48607)
- 国家(48213)
- 研究(47666)
- 科学基金(37223)
- 省(30506)
- 自然(27152)
- 划(26697)
- 自然科(26490)
- 自然科学(26471)
- 自然科学基金(25984)
- 社会(25399)
- 基金项目(25239)
- 社会科(23707)
- 社会科学(23700)
- 教育(23016)
- 资助(21967)
- 编号(18649)
- 重点(18135)
- 计划(17459)
- 科技(17099)
- 成果(16535)
- 课题(15888)
- 发(15887)
- 部(15077)
- 科研(14991)
- 创(14710)
- 创新(13877)
共检索到175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国坤 陈娟 肖顺 潘东明 张绍升
【目的】对寄生于柑橘与杉木2种寄主的柑橘半穿刺线虫种群的rDNA-ITS区(ITS1-5.8S-ITS2)及形态变异进行研究,分析种群间遗传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方法】对采自中国3个省份(福建、四川、贵州)柑橘产区的21个柑橘半穿刺线虫种群(柑橘种群)及福建省杉木林区的6个柑橘半穿刺线虫种群(杉木种群)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克隆与测序,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对3个柑橘种群及1个杉木种群进行形态特征测计分析。【结果】柑橘半穿刺线虫的柑橘种群与杉木种群相比,ITS1序列相似性为93.2%—99.3%,ITS2序列相似性为92.4%—100%;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向超 彭德良 彭焕 刘莹 黄文坤
为了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橘农意识到柑橘半穿刺线虫对柑橘造成的危害并对其进行防治,对柑橘半穿刺线虫发生与防治研究进行了综述。柑橘半穿刺线虫寄生较专化,寄主范围较窄,主要危害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其雄虫不危害作物,雌虫前端侵入根部,通过固定取食点取食,对柑橘根系细胞造成伤口,并影响根和叶中渗透活性离子的分配,从而降低柑橘产量。目前已有内转录间隔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ITS-RFLP)、ITS特异性引物检测、内部转录间隔区-环介导等温扩增分析(ITS-LAMP)、基于线虫DNA的LAMP分析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能够将其快速检出。抗柑橘半穿刺线虫的柑橘砧木较少,主要通过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由于化学药剂具有污染环境、需反复使用等缺点,有效地控制柑橘半穿刺线虫需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植物源提取物以及抗性品种等多种措施。本研究对柑橘半穿刺线虫的寄主范围、危害特性、侵染特点、致病机制、分子生物学检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将来通过遗传工程技术进行柑橘砧木品种选育等进行了展望,期望对我国柑橘半穿刺线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蔡秋锦 罗群荣 陈国顺
研究结果表明,半穿刺线虫病在福建省各杉木产区均有分布,其中顺昌、建阳、沙县、南平、政和、连江等县(市)受害较重;苗圃受害较轻。该线虫自然分布与土壤质地、坡向、林龄3 个生态因子呈极显著相关;与立地条件、炭疽病病情指数显著相关;与土壤类型相关不显著。轻壤土与砂壤土、幼龄林与中龄林、阴坡线虫数量较多。不论生态因子如何,该线虫集中分布于0~40 cm 土层中,但不同林龄、土壤质地、坡向对该线虫的垂直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半穿刺线虫病 自然分布 垂直分布 杉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健 陈振中 江楠 牛长缨
介绍在我国首次发现的柑橘大实蝇寄生蜂,对其进行形态、分子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该寄生蜂胸、腹部大部分黑色,前翅脉m-cu后端开叉,触角为63~67节,整个前足橙黄色,中足胫节和跗节橙黄色,后足黑色,中胸背板有明显的盾纵沟。进一步对COI基因和28sRNA基因构建NJ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寄生蜂与全裂茧蜂属中的长尾潜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Diachasmimorpha kraussii、Diachasmimorpha tryoni三者亲缘关系最近。在自然条件下寄生蜂的羽化历期要明显长于柑橘大实蝇,且羽化寄生蜂的雌性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结合其形态特征,命名为柑橘大实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feijeni)。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永兰 张志元 冉国华
2002-2004年,对柑橘内生真菌在不同地理条件、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分布及出现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Colletotrichum spp.,Fusarium spp.,Alternaria spp.,Penicillium spp.,Aspergillus spp.在不同地区均有出现,但出现频率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他种类柑橘内生真菌在不同的地区有差异.柑橘内生真菌出现的频率有年份、季节间的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永兰 张志元 冉国华
自2002—2004年,对广东梅州、重庆北碚、湖南石门的不同种类的柑橘(柑、橙、柚)进行了12次定点取样分离,共分离到柑橘内生真菌5642株,其中有5136株已鉴定,分别属于24个属.在这24个属中,出现频率在1%以上的只有Colletotrichumspp.,Fusariumspp.,Alternariaspp.,Penicilliumspp..柑橘内生真菌的静息部位依种类而异,Colletrichumspp.主要分布在柑橘的叶片、枝条、果皮内;Fusariumspp.则主要分布在根中.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柑橘 柑橘内生真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廷富 文国琴 王守长 宋波
【目的】从采后霉烂柑橘上分离青霉病原菌,并筛选、鉴定病原中寄生的青霉病毒。【方法】以柑橘园腐烂的柑橘为材料,挑取分生孢子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分离,根据总基因组电泳图谱筛选具有基因组额外核酸片段的病毒菌株,并使用RT-PCR扩增额外片段测序鉴定相应病毒。【结果】根据菌落形态初步分组,分离到两类菌落特征差异明显的青霉菌(共25株),其中具灰绿色菌落的青霉16株,具暗黄绿色菌落的青霉9株。扩增两类青霉的代表菌株(DY10和DY18)的ITS测序,鉴定结果显示,分别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和指状青霉(P. digitatum)。青霉菌株总基因组电泳筛选发现,DY9、DY11、DY12、DY17菌株中存在约6000 bp的基因组额外片段,推测可能为指状青霉病毒1 (PdV1)同种不同病毒株的基因组。根据PdV1基因组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出约500 bp的条带,测序序列与PdV1基因组同源序列的一致性高达99.7%,将所分离的病毒鉴定为PdV1同种的不同病毒株。【结论】本研究从腐烂柑橘上分离鉴定意大利青霉16株和指状青霉9株,并从指状青霉菌株中筛选、鉴定出4株与维多利亚病毒属(Victorivirus) PdV1同种的不同病毒株,为柑橘绿霉病的绿色防控提供潜在的生防病毒资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金玲 陆秀红 张禹 李秋捷 刘志明 黎起秦
为明确各柑橘砧木对根结线虫的抗性水平,为生产上柑橘线虫防控提供有效措施,采用病土接种方法对供试14份柑橘砧木材料进行根结线虫抗性鉴定,并采用人工接种2龄幼虫的方法测定分析防御酶POD(过氧化物酶)、PAL(苯丙氨酸解氨酶)、PPO(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探讨抗性材料的抗性机制。抗性测定结果显示:接种后土苦柚根结指数为36.37,根内平均雌虫数为每克根7头,平均卵囊数每克根1.3个,对根结线虫有抗性;酸橘次之,其余砧木均感病。防御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接种根结2龄幼虫后酶的活性在抗、感材料间差异明显,接种后5~35d,抗性材料土苦柚根部的POD、PAL、PPO活性均高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防御酶反应快,积累量大,能及时阻止线虫的侵染,但酶积累及变化有差异。试验结果说明土苦柚对柑橘根结线虫具有较强的抗性,是比较好的抗性砧木。
关键词:
柑橘砧木 根结线虫 防御酶 抗性鉴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军辉 李鹏雷 郑卉娜 黄建 王竹红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六斑月瓢虫成虫、4龄幼虫、3龄幼虫对柑橘木虱5龄若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3种虫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能较好地拟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六斑月瓢虫成虫、4龄幼虫和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90、0.916和0.455;处理时间分别为0.002、0.001和0.003 d;对柑橘木虱的搜寻效应均随着柑橘木虱密度的升高而下降.在柑橘木虱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六斑月瓢虫的捕食率随自身密度的升高而下降,说明存在种内干扰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超杰 段玉玺 陈立杰
对寄生于草莓根部的一种线虫—光尾拟短体线虫(PratylenchoidesleiocaudaSher,1970)进行了详细描述。该线虫采集于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草莓园和辽中县的草莓根际,其鉴定特征为唇区3 ̄4条环纹,侧区6条侧线(体中部),尾部合并为4条侧线,食道腺双叶状从背侧长覆盖肠,雌虫双卵巢,尾圆柱形,具20 ̄25条环纹,尾末端无环纹或具有2 ̄3条不规则环纹,雄虫普遍存在,交合刺较长(22.7 ̄25.2μm),交合伞包到尾端。该种线虫为草莓上首次报道。
关键词:
草莓 新记录种 光尾拟短体线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瑾璞 石彩霞 刘彦君 张丽 魏念文 岳城 郝翠兰
为探明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寄生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群体遗传结构,基于其核糖体ITS-1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5个对盲囊线虫群体均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Contracaecum rudolphii B),共检测出71个单倍型,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714~0.97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 40~0.010 91。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图显示,5个群体间未形成与宿主相对应谱系。遗传分化指数为-0.001 3~0.108 6,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变异和群体内变异分别占4.33%和95.67%,5个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综上,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体内寄生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群体均属高遗传多样性群体,各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家权 李莉 吴丰年 郑正 邓晓玲
【背景】在中国,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由候选韧皮部杆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期研究表明CLas全基因组上鉴定出3种单独类型的原噬菌体基因序列,而广东黄龙病菌主要以Type-2原噬菌体类型和Type-1+3混合原噬菌体类型为主。这两种CLas菌株在传病媒介——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体内的增殖及其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力差异依然不清楚。【目的】比较Type-2-CLas菌株和Type-1+3-CLas菌株在柑橘木虱体内的增殖能力和对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Shatangju)的致病力差异。【方法】嫁接准备含有不同CLas菌株的砂糖橘,分别将50头柑橘木虱若虫和50头成虫放置到含有不同CLas菌株的砂糖橘嫩梢上刺吸获菌6、12、18 d,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并统计柑橘木虱若虫期、成虫期对Type-2-CLas和Type-1+3-CLas的获菌率和获菌量差异。饲养分别携带Type-2-CLas和Type-1+3-CLas菌株的柑橘木虱种群,分别将携带Type-2-CLas和Type-1+3-CLas菌株的20头柑橘木虱成虫置于健康砂糖橘嫩梢上刺吸2周,移除木虱后统计柑橘木虱获菌率和获菌量,每月追踪砂糖橘症状变化和叶片病菌浓度,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接种360 d时叶片韧皮部和薄壁细胞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柑橘木虱以若虫形态对Type-2-CLas和Type-1+3-CLas菌株的获菌率和获菌量无显著差异,但柑橘木虱以成虫形态对Type-2-CLas的获菌率和获菌量显著高于Type-1+3-CLas菌株。在虫传后120 d时接种Type-2-CLas菌株的叶片附近新叶会呈现更严重的斑驳症状。Type-2-CLas菌株侵染砂糖橘一年后抽出的新叶转绿不正常,出现均匀黄化、小叶的明显症状,而Type-1+3-CLas菌株新叶症状则为典型斑驳和革质化。叶片解剖观察结果发现,在叶片病菌浓度相近的情况下,相比于接种了Type-1+3-CLas的叶片,接种了Type-2-CLas菌株的叶片韧皮部细胞发生更严重的细胞塌缩,在叶脉和叶肉薄壁细胞内造成较多的淀粉粒积累。【结论】Type-2-CLas比Type-1+3-CLas更容易在柑橘木虱成虫体内增殖,且达到较高的病菌浓度,间接证明了Type-2-CLas菌株具有高传染性。感染Type-2-CLas的新叶呈现均匀黄化、叶小的症状,而感染Type-1+3-CLas的新叶呈现较为斑驳和革质化的症状,Type-2-CLas比Type-1+3-CLas造成更严重的叶脉韧皮部塌缩和淀粉粒积累情况,说明Type-2-CLas比Type-1+3-CLas对柑橘具有更强的致病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蒲正宇 史军义 姚俊 周德群 杨志
为研究柑橘凤蝶幼虫和蛹的主要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水平,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测定柑橘凤蝶幼虫和蛹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矿质元素、氨基酸的含量,分析柑橘凤蝶幼虫和蛹的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并将它们的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含量与常见食物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柑橘凤蝶幼虫和蛹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1.3%和64.4%、脂肪含量分别为10.0%和9.5%、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30.0%和21.4%、灰分含量分别为8.7%和4.7%;柑橘凤蝶幼虫和蛹的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54.7mg·g-1和429.9mg·g-1,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47.7mg·g-1和179.6mg·g-1,必需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丽琴 殷幼平 王芳 吴晓芳 王中康
【目的】分析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体内可能与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互作的内生细菌,为黄龙病菌的人工培养及其病害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通过传统分离培养方法比较不同地理来源带黄龙病菌(带菌)和不带菌黄龙病菌(不带菌)的木虱中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差异。其次将带菌状况不同的木虱分别分为头、胸、腹3部分,经PCR扩增其16S rDNA的V6—V8区,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比较带菌状况不同的木虱内生细菌的差异和木虱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的差异。选择3种差异的内生细菌:Bacillus sp.、Salmonell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