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7)
2023(6685)
2022(5829)
2021(5380)
2020(4518)
2019(10011)
2018(9897)
2017(18807)
2016(9525)
2015(10495)
2014(10043)
2013(9512)
2012(8359)
2011(7594)
2010(7598)
2009(7306)
2008(7026)
2007(6054)
2006(5271)
2005(4728)
作者
(24145)
(20234)
(19983)
(18919)
(12840)
(9569)
(9263)
(7819)
(7449)
(7054)
(6705)
(6608)
(6308)
(6171)
(6023)
(6020)
(5998)
(5932)
(5880)
(5696)
(4864)
(4781)
(4674)
(4551)
(4539)
(4368)
(4302)
(4247)
(3917)
(3841)
学科
(33927)
经济(33896)
(25845)
(25385)
贸易(25377)
管理(24827)
(24814)
(19651)
企业(19651)
方法(16469)
数学(14194)
数学方法(14079)
(13260)
中国(11655)
(11299)
(10860)
保险(10767)
(10364)
(10176)
出口(10167)
出口贸易(10167)
(9961)
银行(9959)
(9440)
(9339)
业经(7680)
(7084)
金融(7083)
关系(7074)
(6540)
机构
学院(126064)
大学(122807)
(57121)
经济(56088)
管理(47404)
理学(39918)
理学院(39578)
管理学(38916)
管理学院(38718)
研究(37406)
中国(34698)
(28821)
(24043)
财经(22511)
(20397)
科学(19775)
(18759)
经济学(18687)
中心(18222)
(17557)
经济学院(17204)
财经大学(16691)
(16396)
(16069)
研究所(15414)
(15276)
业大(14990)
北京(14714)
(14190)
商学(13842)
基金
项目(80935)
科学(63568)
研究(61643)
基金(59390)
(50110)
国家(49737)
科学基金(43153)
社会(40425)
社会科(38438)
社会科学(38433)
(30958)
基金项目(30384)
教育(28064)
自然(26500)
自然科(25925)
自然科学(25920)
编号(25754)
自然科学基金(25449)
(25439)
资助(25246)
成果(19918)
(18272)
重点(17892)
(17164)
课题(17153)
(17090)
国家社会(16873)
(16456)
人文(16421)
教育部(16330)
期刊
(60422)
经济(60422)
研究(41298)
中国(22444)
(21919)
(19536)
金融(19536)
管理(16718)
(15884)
学报(15231)
(15164)
国际(13960)
科学(13750)
经济研究(12429)
大学(12294)
学学(11752)
业经(11691)
财经(10355)
农业(10251)
教育(9927)
技术(9519)
问题(9031)
(8834)
商业(8295)
(7657)
贸易(7657)
世界(6739)
国际贸易(6546)
经贸(6175)
理论(6088)
共检索到195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正华  陈广  
运用寄售贸易作为出口贸易方式来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对出口商来讲或许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对类似家具、花卉、水产,新开发的日用品等商品尤其可用。但是一旦市场打开,则应尽快转为适合商品特性的常规贸易方式开展业务,稳定市场。因为,寄售贸易方式本身决定了出口商将承担巨大的商业风险,以下案例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特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斌  
实证探讨出口信用保险的损失补偿效应、风险转移效应与外贸出口之间关系。主要结论:一是风险转移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损失补偿效应对外贸出口的正面影响,但损失补偿效应与风险转移效应的净效力为正;二是随着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出口渗透率的逐年提高,损失补偿效应和风险转移效应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力存在拐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小锋  蒲明  李哲  
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完全可以计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经济损失预测就是在已经获取某些评价指标值的基础上,通过所建立的经济损失预测模型,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给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进行预测。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法构建了经济损失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高达92.99%。预测结果表明,模型融合了各指标对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指标的选择和模型的构建都是科学合理的,为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经济损失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金丽  
本文从贸易效率损失的视角,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贸易限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我国农产品对样本国出口贸易中,贸易限制的客观存在对出口效率带来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导致出口效率的平均损失率接近50%。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来看,发达国家和贫困国家的出口效率损失要明显高于中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但四类国家总体出口效率损失都在减弱。从不同经贸合作协定(倡议)区域看,我国对RECP和FTA国家出口效率要优于全样本,但是WTO样本出口效率低于全样本,OBOR样本出口效率趋势线则与全样本趋势线存在由弱到强的"剪刀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叶红玉  
一、案情介绍2011年6月,浙江某出口商(甲公司)在一德国公司的介绍下与一孟加拉进口商(乙公司)签订了一笔金额为20万美元的面料出口合同,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在与进口商约定的开证日期过了之后,甲公司业务员发现信用证并没有按期开到。经过几次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秋惠  
80年代兴起的国际保理业务有明显的优越性,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强有力工具,我国要参与世界经济,必须开展此项业务。为此,要在增强认识的基础上,按国际标准制定EDI系统;培养大批开发应用EDI人才;合资在特区先行举办试点;参与世界性学术交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渤  陈宁  
国际贸易实践工作中,不同的结算方式意味买卖双方所负担的资金与承担的风险不同。从卖方的角度来说,结算方式不仅关乎到能否在众多竞争者中赢得国外买方订单,还关乎到能否安全收汇,保证出口贸易顺利完成。所以如何正确选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在赢得国外买方订单和风险管控之间找到平衡值得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俊霞  
2018年上半年,美国以违反本国出口管制法为由对中国企业中兴通讯实行严厉制裁。中兴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最终我国投入大量资源换取了中兴通讯的新转机。通过对美国出口管制体系和中兴事件的梳理和分析,认为我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形势下,开展涉外经济业务活动必须遵守出口管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避免由于违规给企业和国家带来经济、法律、政治外交等风险。企业走出去不仅要管控相应风险,还要熟悉和了解业务国家的管制法,涉外企业必须重视法务部门的建设与效能发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依赖预警机制,从而实现稳定的经济效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善民  吴小惠  
我国石油市场既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由于国际市场油价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明显增强、石油企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升跌对油价的影响,中国石油市场的风险绝不容忽视。因此,应大力提倡利用石油期货市场搞好国内石油贸易风险管理。中国石油市场也应随着期货交易所的建立而逐渐地完善起来。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丁勇  应育松  
应用GARCH模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Johansen协整检验,实证分析汇率风险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率存在着异方差;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出口存在较明显的"J曲线效应;"GARCH模型估计的随时间变动的汇率风险对出口的影响存在着滞后效应;汇率风险在短期内对出口的影响不确定,长期的影响为负。因此,中国在制定出口贸易政策时,应考虑到"J曲线效应"并保持汇率的稳定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运胜  
近年由于运费不断上涨,我国超过70%的出口都是采用FOB贸易术语。但用FOB若由买方指定货代公司或者船公司,或买方规定以自己为提单的收、发货人,卖方经常会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同时该术语规定卖方还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故卖方在选用该术语时一定要争取自己来指定货代、投保陆运险和力争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其中的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光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不断产生,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不仅仅是凭借我国企业诚信经营就可以避免的,而是一个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课题,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合力来共同防范。本文首先分析了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宏观和微观防范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莫运襟  王爱文  
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代理出口贸易存在着货物风险、货款风险、费用风险、员工风险等。可采取多种措施,从信用证审核、货物检验、报关装运、制单交单、货款监管、费用预收、款项预留等着手以规避这些风险。本文基于一则实例来具体分析面临的风险以及规避风险的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姜辉  
美国自1976年开始在对外贸易中就持续处于贸易逆差,且近年来贸易逆差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美国长期在高新技术领域实施歧视性的出口管制政策,严格限制部分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本文采用反事实推理和横向对比的方法,研究美国出口管制所导致的潜在贸易损失。研究发现:如果美国在对外贸易中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管制放松至对法国的水平,则年均贸易损失可以减少3348.55亿美元;如果放松至对巴西的水平,则年均贸易损失可以减少2636.56亿美元;如果放松至对部分友好国家的平均管制水平,则年均贸易损失可减少1924.69亿美元。不难发现,出口管制越严,则贸易损失越大。我国在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同时必须尽量减少其带来的贸易损失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