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6)
2023(7877)
2022(6590)
2021(5941)
2020(5108)
2019(11462)
2018(11046)
2017(20663)
2016(11607)
2015(12706)
2014(12293)
2013(11984)
2012(10946)
2011(9952)
2010(9806)
2009(9048)
2008(8677)
2007(7522)
2006(6459)
2005(5605)
作者
(38643)
(32218)
(32096)
(29944)
(20365)
(15828)
(14390)
(12744)
(12354)
(11187)
(11022)
(10843)
(10557)
(10303)
(10194)
(9995)
(9919)
(9638)
(9356)
(9290)
(8408)
(8096)
(7612)
(7406)
(7364)
(7255)
(7034)
(6938)
(6631)
(6540)
学科
(47780)
经济(47727)
管理(32123)
(30762)
方法(26989)
(25024)
企业(25024)
数学(24893)
数学方法(24495)
(12471)
(11296)
(11164)
中国(10737)
(9906)
贸易(9904)
(9680)
业经(9135)
农业(7791)
环境(7409)
技术(7367)
(7070)
(6964)
财务(6944)
财务管理(6929)
地方(6850)
企业财务(6583)
理论(6476)
(6294)
(6076)
(6057)
机构
大学(169226)
学院(167178)
(65486)
经济(64353)
管理(62241)
研究(61295)
理学(55626)
理学院(54948)
管理学(53349)
管理学院(53104)
科学(44105)
(43388)
中国(43375)
(35694)
业大(35443)
农业(35196)
(33548)
研究所(31500)
中心(27026)
(26568)
(23696)
农业大学(23540)
(22216)
财经(22086)
北京(21794)
(20607)
(20301)
(20196)
经济学(20175)
科学院(19588)
基金
项目(125897)
科学(97605)
基金(93415)
(87446)
国家(86812)
研究(77095)
科学基金(72487)
自然(52733)
自然科(51620)
自然科学(51601)
自然科学基金(50698)
(49850)
社会(49326)
基金项目(49181)
社会科(46856)
社会科学(46843)
(43205)
资助(39436)
教育(35599)
重点(29133)
计划(28451)
编号(26949)
(26620)
(26359)
(25900)
科研(25826)
科技(25765)
创新(24735)
(23143)
大学(22003)
期刊
(61270)
经济(61270)
学报(42359)
研究(41042)
(37827)
科学(34137)
大学(29958)
中国(29614)
学学(29080)
农业(25732)
管理(22032)
(19055)
(14232)
业大(13193)
技术(12640)
经济研究(11653)
(11618)
金融(11618)
教育(11375)
农业大学(11138)
(10656)
财经(10628)
统计(10303)
业经(9838)
科技(9804)
(9503)
(9055)
林业(8804)
技术经济(8395)
问题(8377)
共检索到229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雷芳  张桂芬  万方浩  马骏  
【目的】研究海藻糖及海藻糖酶在B型烟粉虱寄主谱扩张及与温室粉虱的竞争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番茄饲养的B型烟粉虱与温室粉虱转移取食嗜好(棉花、甘蓝)或非嗜好(玉米)寄主植物后,其体内海藻糖含量及海藻糖酶活性的变化和响应。【结果】改变寄主会使B型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海藻糖含量降低,其中棉花的作用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3%和25%;将植物种类转换为B型烟粉虱嗜好、温室粉虱亦可利用的寄主棉花或B型烟粉虱嗜好而温室粉虱非嗜好的寄主甘蓝,两种粉虱海藻糖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而在两种粉虱非嗜好寄主玉米上B型烟粉虱(112.6%)较温室粉虱(60.8%)的恢复能力强、稳定性能好。尽管改变寄主对两种粉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林进添  周利娟  
闹羊花素 Ⅲ (Rhodojaponin Ⅲ ,简称R Ⅲ )能显著降低 5龄菜青虫血淋巴和肌肉海藻糖含量。R Ⅲ以每虫 1~ 10 μg处理试虫后 6 0h ,血淋巴海藻糖酶活性明显受抑制。R Ⅲ对肌肉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依剂量不同而异。处理后 6 0h内 ,10 μg处理时无明显影响 ,3~ 5 μg处理则有可逆性激活作用 ,1μg处理则在 6 0h内保持激活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帆  罗晨  张君明  
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了不同寄主粉虱及不同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产卵选择性及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烟粉虱和温室粉虱同时存在时,丽蚜小蜂喜欢寄生温室粉虱,温室粉虱上的寄生率显著高于烟粉虱的寄生率;当供试寄主仅为烟粉虱,在4种寄主植物同时存在时,丽蚜小蜂寄生烟粉虱能力在寄主植物间存在显著差异,寄生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烟草>甘蓝>棉花>黄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克剑  吴孔明  张永军  郭予元  
【目的】利用烟粉虱对寄主植物苘麻的嗜好趋性,研究棉花和大豆田的苘麻诱杀B型烟粉虱的技术体系。【方法】设计了不同播种期、种植方式和配套施药方法来研究苘麻对烟粉虱的诱集防治效果。【结果】在棉花和大豆的整个生长期间,苘麻对烟粉虱均有极显著的诱集作用,但不同播期苘麻的诱集效果差别明显。在棉花和大豆生长早期,烟粉虱最先在早播的苘麻上发生,诱集效果达85.2%;中播和晚播苘麻对棉花和大豆生长中、后期的烟粉虱诱集效果显著,分别达到93.3%和95.4%。苘麻植株在田间分散程度和诱集效果呈正相关,单棵插花种植苘麻的诱集效果分别是片状种植和条带种植苘麻的7倍和3倍。配套施药试验结果表明,苘麻喷洒25%阿克泰水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旭红  谢明  万方浩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结果】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B型烟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9.1%下降到42.6%,温室白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5.0%下降到13.5%。两种粉虱雌雄虫在45℃高温暴露1h后,B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超过10d,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的时间不足24h,存在显著差异。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后代的存活率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由70.7%下降到25.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彧娴  刘长明  
在无干扰和有干扰条件下,分别研究了6个烟草品种和5种温度条件对B型烟粉虱栖息和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品种和温度对B型烟粉虱的栖息和产卵选择性都存在显著的影响.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烟粉虱成虫数和产卵量以红花大金元最多,云烟87、云烟85最少;在同一品种上,烟粉虱成虫数和产卵量在26℃时最多,在18和34℃时最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奕磊  崔旭红  蔡冲  曹凤勤  
【目的】从植物生理代谢角度评价B型烟粉虱对番茄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差异。【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通过选择性试验比较研究B型烟粉虱在9个番茄品种上的落虫量以及番茄植株受B型烟粉虱侵害后光合参数(Fv/Fm、Fv/Fo、Gs、Pn、Ci)和防御酶(POD、CAT、PPO、LOX)活性变化。【结果】B型烟粉虱在9种番茄品种上的落虫量大小依次为黄圣果(HSG)>浙杂205(ZA 205)>浙杂203(ZA 203)>浙杂206(ZA 206)=浙杂809(ZA 809)=合作903(HZ 903)=粉娘(FN)>红圣女(HSN)=浙粉202(ZF 202)。落虫量较多的HSG和ZA 205的光合参数值及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健  孙亚文  崔淼  马恩波  张建珍  
【目的】海藻糖酶(trehalase)可专一性地将一分子海藻糖水解成为两分子葡萄糖,在昆虫能量代谢和几丁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海藻糖酶已成为害虫控制的潜在靶标。本研究以重要农业害虫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为材料,探讨海藻糖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及生理功能,为飞蝗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搜索飞蝗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库,获得4个海藻糖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运用blast、tmhmm和sigNalP等相关软件分析其序列特征;利用clustalW进行海藻糖酶全长氨基酸序列比对,mega7构建海藻糖酶的系统进化树;运用reverse traNscriPtioN-qu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青峰   赵雪妃   陈俊山   赵贺   仝振祥   李宏   谌苗苗   宋策   李喜升   钟亮  
海藻糖作为柞蚕体内的血糖,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复合物,越冬期保护机体蛋白质免受损伤,并参与营养储存与代谢过程,对柞蚕滞育-越冬生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柞蚕蛹解除滞育后海藻糖含量、相关酶活力及基因表达量,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对柞蚕越冬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旨在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增加育种选择压,获得海藻糖含量更高的育种材料。结果表明:“J”材料在低温保存的海藻糖含量高于常规保存,表明“J”的海藻糖受温度变化影响更大,而“D”材料变化不明显,雄蛹海藻糖含量大于雌蛹;海藻糖酶活性在低温保存环境高于常规保存环境,“D”材料在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雄蛹海藻糖酶活力大于雌蛹的规律。“J”材料正好相反,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雌蛹大于雄蛹的规律;ApTreh1A,ApTreh1B和ApTreh2和ApTPS这4种基因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低温保存环境下,只有“D”材料的雄蛹体内ApTreh1A的表达量和雌蛹的ApTreh1B较其他处理有差异,其他基因差异不显著,但“D”相对表达量更高。试验结果证明改变保存温度能够影响海藻糖等物质的含量,达到提高育种选择压的目的,有利于筛选海藻糖含量高的柞蚕材料及亲本组配形式,为柞蚕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辅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丽丹   陈嘉明   安琪   刘磊   孙勤哲   刘欢   王森山   宋丽雯  
【目的】明确高温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海藻糖转运蛋白基因的影响,为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高温诱导下的截形叶螨转录组数据获取两条海藻糖转运蛋白基因TtTret1-like和TtTret1的CDS序列和蛋白氨基酸序列;利用ExPASy、ProScale、MEGA等分析工具对TtTret1-like和TtTret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分析TtTret1-like和TtTret1在截形叶螨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高温(38、42、46、50℃)处理下的表达特性;采用微量法测定不同高温处理下截形叶螨的海藻糖含量;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TtTret1-like和TtTret1,探究其在应对高温中的功能。【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tTret1-like和TtTret1的CDS全长分别为1 389和1 569 bp,分别编码463和523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0 189.03和57 358.10 Da,等电点分别为8.87、8.70。TtTret1-like和TtTret1均为碱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且同属于不稳定蛋白;二级结构预测为螺旋和卷曲结构;两个海藻糖转运蛋白均具有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的保守结构域及12个跨膜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tTret1-like和TtTret1与蛛形纲其他物种海藻糖转运蛋白序列的一致性较高,尤其与二斑叶螨(T. urticae)的亲缘关系最近。TtTret1-like在卵期、幼螨期和成螨期的表达量较高;TtTret1在幼螨期高表达。随处理温度的升高,TtTret1-like的表达量大致呈上升趋势,在50℃时表达量最高;而TtTret1的表达量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42℃时表达量达到最高;高温胁迫后截形叶螨体内的海藻糖含量显著升高。沉默TtTret1-like和TtTret1 48 h后,截形叶螨体内整体海藻糖含量上升,但血淋巴海藻糖含量下降;用50℃高温处理截形叶螨2 h,然后恢复至96 h时,截形叶螨存活率分别为11%和4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截形叶螨TtTret1-like和TtTret1在其抵御高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露  朱世城  郑好  沈祺达  王世贵  唐斌  
【目的】昆虫海藻糖酶能够调控几丁质代谢并控制蜕皮过程。本研究通过TRE表达被抑制后,检测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蜕皮状况、几丁质含量及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和几丁质酶(chitinase,Cht)基因表达情况,探究不同的海藻糖酶(trehalase,TRE)在褐飞虱表皮中对几丁质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RNAi技术,以实验室饲养种群褐飞虱为材料,通过向其体内注射双链RNA(dsRNA)分别抑制单个海藻糖酶基因或同时抑制多个海藻糖酶基因,注射48 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洪亮  仵均祥  王丙丽  
对不同滞育阶段麦红吸浆虫海藻糖酶和山梨醇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麦红吸浆虫落土滞育前,其幼虫的海藻糖酶活性最高,入土后其活性迅速下降,到9月中旬活性开始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之后又迅速升高至滞育年周期中的最高水平;不同滞育阶段麦红吸浆虫从脱离麦穗到当年11月以前,一直未检测到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翌年2~4月,山梨醇脱氢酶的活性急剧增加,至04-20达到整个滞育期间的最高值(0.504 2OD/(mL.m in));相同滞育阶段,裸露幼虫海藻糖酶活性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较结茧幼虫略高,并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滞育年限麦红吸浆虫海藻糖酶活性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宏伟  王竹红  王联德  黄建  
分别提供6种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供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捕食.结果表明:寄主植物显著影响小黑瓢虫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捕食花椰菜上粉虱的小黑瓢虫的发育速度、存活率和繁殖力都占有明显优势,瓢虫种群增长的大小表现为花椰菜(rm=0.0771)>胜红蓟(rm=0.0722)>豇豆(rm=0.0714)>一品红(rm=0.0677)>甘薯(rm=0.0640)>烟草(rm=0.0540).由此可见,人工大量繁殖小黑瓢虫可采用的寄主植物有花椰菜、胜红蓟、豇豆和一品红,其中花椰菜为首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道伟  余亚娅  潘碧莹  康奎  曾伯平  陈静  唐斌  
【背景】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在海藻糖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能够介导海藻糖代谢调控几丁质合成及昆虫发育。【目的】本研究通过抑制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TPS的表达,检测RNAi沉默SfTPS效果,观察白背飞虱蜕皮状况,测定几丁质含量及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基因的定量表达,探究SfTPS在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中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利用注射法RNAi技术,以实验室饲养多年的白背飞虱种群为试验材料,体外合成两个SfTPS(SfTPS1和SfTPS2)与GFP的双链RNA(dsRNA)后,分别注射到白背飞虱体内抑制TPS。首先,在dsRNA注射后48 h采用Trizol法提取白背飞虱的总RNA,反转录并合成第一链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TPS表达沉默情况,以确定RNAi的效果;其次,测定dsRNA注射后48 h和72 h白背飞虱整体几丁质含量并对翅发育畸形虫体进行拍照;最后,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白背飞虱SfCHS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分析SfTPS1和SfTPS2在几丁质合成调控中的作用。【结果】与注射dsGFP相比较,dsSfTPS1和dsSfTPS2的RNA注射后,能够促进SfCHS表达量上升,几丁质含量增加,白背飞虱成虫翅出现畸形。qRT-PCR结果显示,单个SfTPS dsRNA注射后本基因的表达能够被极显著抑制,与注射dsGFP相比,不足对照组表达量的30%,且单个SfTPS的dsRNA注射后,另外一个SfTPS表达同样显著下降;dsSfTPS1和dsSfTPS2注射后,白背飞虱成虫翅均为长翅,出现一定比例的翅卷曲等畸形情况,其后48 h和72 h产生一定的死亡率;几丁质含量检测发现,SfTPS1和SfTPS2的dsRNA注射后72 h,几丁质含量显著上升。与注射dsGFP对照组相比较,SfCHS1与SfCHS1a表达量在dsSfTPS1注射后72 h极显著上升,在dsSfTPS2注射后48 h和72 h时极显著上升,且dsSfTPS1和dsSfTPS2注射后SfCHS1b的表达极显著增加。【结论】SfTPS能够通过调控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来控制几丁质的合成,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价SfTPS在白背飞虱等昆虫中的调控作用并作为潜在控害靶标,为进一步开展和筛选有效的海藻糖合成酶抑制剂控制白背飞虱等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欣   刘佩锋   刘书禹   徐亮   谌苗苗   陈俊山  
为探索柞蚕蛹糖代谢与种茧耐贮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选育适宜的二化一放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1个一化性品种(辽8)和7个二化性品种(大9、凤久、抗大、辽蚕527、辽蚕582、墨玉和青黄1号)的种茧为试验材料,分阶段连续测定并比较分析在低温贮藏期种茧蛹体脂肪体糖原和血淋巴海藻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期,糖类含量变化趋势在各化性品种间表现较为一致,血淋巴海藻糖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变化,峰值出现时间及水平各化性品种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脂肪体糖原的变化状态与之呈现明显的此消彼长;相较于春制种出库期,二化一放制种出库期各化性品种种茧血淋巴海藻糖含量均发生显著下降,一化性品种下降后含量水平显著高于二化性品种,二化性品种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皮尔逊相关系数表明脂肪体糖原和血淋巴海藻糖含量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一化性品种呈极显著负相关,二化性品种呈显著性负相关,判定系数进一步表明二化性品种间二者相关的密切程度也具有差异,说明海藻糖含量及其在低温贮藏期与糖原含量的相关程度可作为衡量柞蚕种茧耐贮性的指标,以之为参考指标,测试的二化性品种中,大9、凤久、辽蚕527较为耐低温贮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