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06)
2023(2688)
2022(2114)
2021(1772)
2020(1391)
2019(3051)
2018(2848)
2017(5261)
2016(2852)
2015(2912)
2014(2765)
2013(2761)
2012(2498)
2011(2293)
2010(2219)
2009(1849)
2008(1821)
2007(1651)
2006(1366)
2005(1103)
作者
(9714)
(8414)
(8187)
(7815)
(5170)
(4021)
(3543)
(3152)
(3135)
(2957)
(2926)
(2744)
(2700)
(2639)
(2603)
(2570)
(2478)
(2454)
(2421)
(2393)
(2156)
(2041)
(2023)
(2001)
(1835)
(1818)
(1786)
(1730)
(1705)
(1705)
学科
(11588)
经济(11577)
(6698)
管理(6619)
方法(5617)
数学(5187)
数学方法(5154)
(4726)
企业(4726)
(3989)
中国(3747)
(3278)
业经(3033)
(2961)
(2593)
贸易(2593)
(2568)
金融(2567)
(2518)
农业(2411)
(2359)
产业(2354)
(2332)
银行(2330)
环境(2298)
(2287)
(1998)
植物(1967)
信息(1919)
总论(1882)
机构
学院(42154)
大学(42064)
(17126)
经济(16886)
研究(16009)
管理(13857)
理学(12520)
(12401)
理学院(12365)
管理学(12066)
管理学院(12005)
科学(11979)
中国(10711)
农业(9768)
业大(9744)
(8872)
(8554)
研究所(8416)
(7436)
中心(6944)
农业大学(6625)
财经(6451)
经济学(6092)
(6032)
(5927)
(5853)
经济学院(5734)
(5589)
科学院(5517)
(5460)
基金
项目(34380)
科学(26390)
基金(25524)
(24283)
国家(24128)
研究(20523)
科学基金(19948)
自然(14114)
自然科(13794)
自然科学(13788)
社会(13650)
基金项目(13561)
自然科学基金(13545)
(13393)
社会科(13094)
社会科学(13093)
(11526)
资助(10393)
教育(9035)
重点(8213)
计划(7753)
(7385)
科技(7291)
(7092)
(7085)
科研(7044)
创新(6712)
编号(6477)
国家社会(6451)
(6239)
期刊
(14499)
经济(14499)
学报(12820)
(10955)
研究(10334)
科学(9465)
大学(9109)
学学(8972)
农业(7378)
中国(6175)
(5181)
(4479)
管理(4395)
业大(3982)
林业(3703)
财经(3231)
(3129)
金融(3129)
经济研究(3085)
农业大学(3075)
(2907)
科技(2845)
(2834)
技术(2647)
业经(2479)
自然(2344)
中国农业(2135)
资源(2094)
(2046)
问题(2035)
共检索到55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鸿娇  王宏毅  傅建炜  江兴荣  刘金海  
研究芒果壮铗普瘿蚊不同程度为害下寄主植物叶片中硝态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植物保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将叶片受害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1~50,51~100,101~200,>200(每叶片虫瘿数),并以无虫瘿为害的叶片为对照组(CK)。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硝态氮含量在各个等级之间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各为害等级叶片均显著低于CK;而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密度为害等级(101~200,>20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及CK。植物保护酶系测定结果显示:CK组活力最低,>200等级SOD,PO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阿不都拉·艾克拜尔  阿不都瓦哈·艾再孜  阿地力·沙塔尔  王岩  
[目的]为枣实蝇引诱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枣实蝇行为学研究入手,以"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枣实蝇对红枣和杏两种寄主植物不同新鲜器官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枣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枣和杏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雌虫对枣果的选择性比叶片和花的要强(P<0.05),对枣果、枣花、叶片三者的选择率分别为35%、25%、22%;从枣果不同发育期(青果期、半红期、全红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半红期枣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8%,青果次之,为35%。而雄虫对枣花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38%,半红期枣果次之,为32%。枣实蝇对杏树不同器官的选择性来看,对果实的选择性比叶片的选择性要强(P<0.05),从杏果(青果、熟果)不同发育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青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0%,熟果次之,为28%。雄虫对熟果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28%,与青果、叶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一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寄主植物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成熟的成虫比未性成熟的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要强。性成熟的枣实蝇雌成虫对半红期枣果的趋性强于枣花与叶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玉德  侯开卫  
为了合理开发紫胶虫寄主植物资源,提高紫胶产量,我们对1949年以来我国在紫胶虫寄主植物种类、优良寄主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主要寄主植物的栽培和胶园建设以及寄生植物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丽萍  高云霞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文丽萍,高云霞植食性昆虫在取食和产卵之前,首先必须在众多的植物中,找到它的寄主植物,它的取食活动期又必须与植物可供食用的时期相吻合,并且必须选择到植物在特定的发育阶段的组织或器官。那么,昆虫是如何到达和辨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朝亮  朱树勋  邹丰  王春义  
茶黄螨或称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 sonemus latus (Banks)是武汉市城郊菜区的一种主要害螨,严重危害茄子、辣椒、马铃薯、黄瓜、蕃茄、菜豆、豇豆等主要蔬菜,造成大幅度减产。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分布区域广、寄主植物种类多,防治难度大。为了弄清茶黄螨在武汉地区的寄主植物种类,以便更有效的控制茶黄螨的危害,我们于1991年在武汉市城郊菜区进行了调查,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自力  王绍云  叶寿德  陈勇  冯颖  陈晓鸣  
研究了白蜡虫营养需求与寄主植物营养含量关系。结果表明: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与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糖类物质密切相关;白蜡虫雄虫泌蜡与无机盐,水可溶性物质,纤维素和糖类物质有关。白蜡虫寄生的女贞枝条中有15种氨基酸含量低于不放养白蜡虫的对照枝条,只有谷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3种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枝条,白蜡虫寄生使女贞枝条的氨基酸总量降低了28.17%。K、Ca、Mn3种元素和K、Na、Ca、Mg、Fe、Mn等元素分别是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和雄虫泌蜡所必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河  李杨  徐建平  周国英  
【目的】研究海南省油茶树及其他寄主植物炭疽病菌果生刺盘孢菌群体遗传结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地理分布,探索海南地区不同寄主植物炭疽病菌的分子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利用单孢分离法对采集自海南省南圣镇、通什镇、枫木林场和澄迈林场4个地区9种不同寄主植物的炭疽病病叶进行炭疽菌分离,并对每个菌株ITS,CAL和GAPDH 3个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按顺序对3个基因的序列进行拼接,然后采用Gen ALex6,DnA SP 5.0,TCS1.21和MeGA6.0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共获得12个病菌种群的108个果生刺盘孢菌病菌样品,可推导出18种单倍体型(HAPLoTyPe),...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建霞  郝德君  周曙东  戴华国  
分别用马尾松、雪松、火炬松、湿地松和黑松饲养松墨天牛,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营养效应以及对体内酯酶与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补充营养期松墨天牛的营养效应、酯酶与羧酸酯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用马尾松和雪松饲养的试虫,羽化后第5天体质量开始增加;其余3种树种饲养的试虫,至第7天体质量才开始增加。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其相对取食量、相对代谢率和食物利用率均高于取食其他4种寄主植物的试虫;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体内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的试虫;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是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最适寄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晓明  吴孔明  原国辉  
【目的】明确中黑盲蝽在主要寄主植物上的取食刺探行为,为评价寄主抗虫性和寄主选择习性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通过EPG技术研究中黑盲蝽在菜豆、苜蓿、甘蓝和小麦以及棉花的生长点、子叶、真叶等器官上的取食特征。【结果】中黑盲蝽在各寄主上的刺探电位波形由Ⅰ波、Ⅱ波、Ⅲ波和Ⅳ波4部分组成。Ⅰ波表示口针的刺入;Ⅱ波表示口针在撕裂植物组织和细胞,并向外分泌唾液;Ⅲ波表示取食;Ⅳ波表示口针的拔出。中黑盲蝽取食苜蓿和棉花生长点的每次刺探时间、每次刺探中的Ⅲ波时间均显著长于其它测试植物或器官。【结论】发现并定义了中黑盲蝽的四类刺探波(Ⅰ波、Ⅱ波、Ⅲ波、Ⅳ波)。通过比较EPG参数,发现在几种测试植物中,中黑盲蝽喜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素霞  黄贤亮  刘德广  陈辉  
【目的】探讨寄主植物对麦长管蚜种群分化的作用,剖析寄主转换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在人工气候箱中以温度(20±1) ℃、相对湿度(65±5)%、光周期为16 h∶8 h(L∶D)的条件下,对麦长管蚜在不同寄主植物(小麦、大麦、燕麦)及转换寄主后的生活史和生命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种群的若虫发育历期以及成虫寿命、存活率和繁殖力都存在很大差异。当原始寄主和替代寄主相同时,与大麦上麦长管蚜种群相比,小麦和燕麦上麦长管蚜种群若虫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较短,存活率、繁殖力、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均较高。小麦上麦长管蚜种群转到燕麦上后,其成虫寿命和繁殖期缩短。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勇  陈晓鸣  王自力  叶寿德  王绍云  毛玉芬  
本文报道了在昆明地区女贞、白蜡树和小叶女贞三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白蜡虫的泌蜡状况。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三种寄主树上放养昆明种虫和昭通种虫,不同寄主的雄虫个体平均泌蜡量,单头种虫产蜡量因种虫和寄主不同而不同;白蜡虫在不同寄主上泌蜡存在高峰期,泌蜡高峰期因寄主和种虫不同而异;白蜡虫历时基本上不受寄主的影响,在3种寄主上大致相同。用白蜡虫雄虫个体平均泌蜡量、单头种虫产蜡量和泌蜡历时等指标衡量,在昆明地区,女贞是白蜡虫的优良寄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晓鸣  叶寿德  陈勇  毛玉芬  王自力  王绍云  
白蜡虫在寄主上的分布与方向和寄主枝条的位置有关,不同虫期分布特征不同。在定叶期,白蜡虫种群在方位上差异不太大,但雌雄虫在方位分布上有明显差异。种群数量分布依次为东(28.05%),南(26.55%),西(25.06%),北(20.34%),雌虫依次为东(32.16%),南(27.36%),北(20.34%),西(18.65%);雄虫依次为西(30.76%),南(25.84%),东(24.29%),北(19.1%);在枝条位置上,种群数量分布依次为基部(65.71%)、中部(23.95%)和梢部(13.18%)。在定杆期,雌虫定杆数量分布依次为梢部(49.11%)、中部(28.80%)和基部(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兴苗  潘亚飞  王小平  李红  雷朝亮  
在室内观察了豆野螟取食扁豆、豇豆和四季豆后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状况。结果表明:豆野螟取食不同寄主后的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蛹存活率、蛹重、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均以取食四季豆为最低;豆野螟取食四季豆、豇豆和扁豆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9.9 d1、1.2 d和11.7 d,三者差异显著;取食豇豆后5龄幼虫体重达53.9 mg,显著高于取食扁豆和四季豆的5龄幼虫体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颖  李恺  方燕  
为掌握上海地区蚜虫类昆虫组成情况,在野外标本采集及查阅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得到了上海地区蚜虫物种信息数据库。从分类阶元、寄主植物、寄生部位及寄生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上海地区蚜虫类昆虫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共记录蚜虫8科46属75种,分别占中国已知蚜虫科、属、种数的61.5%、17.2%、6.8%,其中蚜科蚜虫仅占该科中国已知种数的10.0%。上海地区蚜虫寄主植物类群较多,涉及44科83属。蚜虫寄生部位多样化,其中根部寄生的蚜虫目前仅发现于瘿绵蚜科和根瘤蚜科,取食嫩梢、茎和叶片等部位的蚜虫涉及多个科。蚜虫的寄生方式分为不形成虫瘿、形成虫瘿以及形成伪虫瘿3种,上海地区蚜虫的主要寄生方式是不形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永玉  李昆  陈晓鸣  
综述了紫胶虫优良寄主植物及久树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久树的种类、生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与进展 ,提出了寄主植物无性繁殖研究的思路和对策 ,展望了寄主植物的研究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