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26.128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
2023(940)
2022(781)
2021(748)
2020(614)
2019(1405)
2018(1307)
2017(2156)
2016(1445)
2015(1529)
2014(1597)
2013(1521)
2012(1564)
2011(1465)
2010(1404)
2009(1413)
2008(1460)
2007(1248)
2006(1066)
2005(974)
作者
(6921)
(5906)
(5887)
(5461)
(4040)
(3069)
(2519)
(2371)
(2368)
(2304)
(2260)
(2136)
(2134)
(2110)
(2000)
(1875)
(1847)
(1789)
(1780)
(1686)
(1612)
(1532)
(1519)
(1467)
(1439)
(1400)
(1388)
(1365)
(1337)
(1316)
学科
(3150)
经济(3147)
(3110)
(2400)
管理(2131)
(2127)
(1831)
企业(1831)
方法(1828)
数学(1497)
数学方法(1432)
(1149)
(872)
森林(872)
水产(861)
(848)
(848)
(803)
理论(790)
农业(775)
(757)
(757)
土壤(754)
动物(741)
(738)
(728)
技术(715)
(698)
中国(691)
植物(680)
机构
大学(23269)
学院(22353)
(12201)
研究(12018)
科学(10821)
农业(10223)
业大(8765)
(8524)
研究所(8108)
中国(6996)
农业大学(6688)
(6260)
(5946)
(5897)
实验(5843)
(5746)
实验室(5580)
重点(5366)
管理(5342)
(5076)
经济(4921)
理学(4668)
理学院(4578)
科学院(4554)
(4459)
中心(4409)
技术(4288)
管理学(4253)
(4233)
管理学院(4229)
基金
项目(18512)
(13910)
国家(13837)
科学(12603)
基金(12539)
科学基金(9886)
自然(8508)
自然科(8338)
自然科学(8332)
(8201)
自然科学基金(8191)
研究(8167)
(7203)
基金项目(6517)
科技(6370)
计划(6107)
资助(5710)
重点(4741)
专项(4643)
(4559)
(4294)
科研(4088)
(3779)
农业(3709)
社会(3689)
教育(3659)
(3656)
技术(3593)
创新(3528)
社会科(3448)
期刊
学报(12453)
(11681)
农业(8585)
大学(8317)
学学(8193)
科学(8176)
业大(4991)
中国(4889)
(4840)
经济(4840)
(4633)
研究(4517)
农业大学(4180)
林业(3613)
(2564)
中国农业(2358)
自然(2298)
自然科(2177)
自然科学(2177)
管理(2008)
科技(1911)
西南(1765)
(1735)
农业科学(1519)
技术(1512)
农林(1511)
(1511)
科技大(1498)
科技大学(1498)
(1483)
共检索到3285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勤修  
1977年已把柳州野稻和长药野稻的显性宿根性状经种间复合野栽杂交输入到栽培稻之中,它们的复交F1定名为4020,已宿根生存19年至今。为了选育高产宿根稻,用栽培稻和4020衍生系作轮回亲本对4020的后代作交替回交,使综合经济性状得以改进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勤修  
经25年研究认为:1移栽宿根稻产量重现性与原生株无显著差异。2根状茎自动移植使水稻宿根系4020的宿根20年不衰,重现性不减。3穗黄叶绿是高结实强宿根的关键。4无营养生长期宿根稻是穗黄熟、抽穗和穗分化三同步,年收数次增总产。5宿根旱稻间作绿肥,可辟上亿亩旱地为新稻区。6种植宿根稻低耗高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鸿翎  
宿根花卉种类丰富,适应性强,栽培养护简便,观赏性状多样,非常适合于园林应用。文章探讨了宿根花卉在园林中应用的生态意义和应用方式,并提出应大力推广宿根花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毅杰  梁强  董文斌  陈泉  刘晓燕  谢金兰  李长宁  王维赞  李杨瑞  
【目的】探明机械操作引起的土壤压实对宿根甘蔗出苗及根系形成的影响,为优化甘蔗机械化栽培方法和评价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甘蔗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其中一个因子为碾压(机械碾压处理;对照),另外一个因子为甘蔗品种(ROC22、GT42、GT43、GT30、GT03-2287和GT98-296)。收获后调查农艺性状及根系的功能属性参数。【结果】机械碾压后,1020 cm土层容重增幅最大,土壤紧实度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在40 cm时处理和对照的土层压强趋于一致;GT42、GT43和GT9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杨昆  陈学宽  姚丽  曾千春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杨昆  陈学宽  姚丽  曾千春  
【目的】本文研究了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大田生产模式种植,以来自同一亲本组合(粤糖97-20×ROC25)杂交后代分离产生的强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7、云蔗06-415)和弱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8、云蔗06-416)为材料,强宿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结果】强宿根甘蔗较弱宿根甘蔗的宿根蔗蔸死亡率低,地下蔗茎的平均节间距小,新植蔗、宿根蔗的有效分蘖数多,其中宿根蔗的第二和三分蘖形成的有效分蘖数优势显著,且宿根蔗地下总芽数多,主茎下位芽形成的有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会超  姚连芳  孙振元  彭镇华  杜小娟  
将NaCl和Na2SO4两种盐按4∶1配制,并作为复盐,基质中复盐含量分别为0、2 5、5、10g·kg-1。研究了7种野生宿根花卉植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7种植物均不能在含盐量为10g·kg-1的土壤基质中出苗,但在含盐量为2 5g·kg-1基质中均能出苗、生长。在盐含量为2 5g·kg-1基质中出苗率最高的是紫花地丁,比对照高出46 35%;在盐含量为5g·kg-1基质中只有马蔺、蒲公英、多变小冠花等3种植物出苗,且出苗时间明显推迟,出苗率明显降低。7种野生宿根花卉植物在盐胁迫下脯氨酸含量成倍增加,但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5g·kg-1盐处理,使出苗的3种植物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对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小环  段留生  孙璐  武菊英  
为指导节水灌溉,2006年在北京市小汤山镇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利用小型蒸渗仪研究了石竹、萱草、鸢尾、八宝景天4种宿根花卉人工控制条件下的蒸散规律。采用蒸散量反馈式灌溉原理设置了4个灌溉水平:100%ETc(ETc为充足灌溉水平下植物的实际蒸散量)、75%ETc、50%ETc、25%ETc。100%ETc灌溉水平下石竹和萱草出现7和9月蒸散高峰,鸢尾和八宝景天的蒸散曲线平缓,它们6—10月的总蒸散量分别为432.61、332.40、186.93和161.37 mm。根据2006年试验地的实际降雨情况,6—8月4种植物均不需补充灌溉,但9、10月需补充灌溉,补充灌溉量分别为185.38、154...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龙兴  王熹  章善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宪平  
本文分析四川1988—1995年参加省区试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状况及发展趋势。1.“八·五”期间四川杂交水稻选育的新组合多,增产幅度大;2.不育系选育应以高配合力和易于制种、繁种为主攻方向;3.恢复系选育应具多样化,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恢复系群。在组合选配时,应根据不同不育系的特点确立选配方案,筛选最佳组合;4.四川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方向是:控制生育期在15O天内,保持株高105~115cm,提高每穗实粒数,增加日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文帮  陈立云  刘国华  肖应辉  
培两优 5 0 0是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型好、再生能力强的培矮 6 4 S为母本 ,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穗大粒多、米质较好的优良品系 5 0 0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5年育成的适合作中稻蓄留再生种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该组合头季比汕优 6 3生育期短 4 d,产量相当 ;再生季生育期比汕优 6 3长 7d,增产 1倍左右 ;两季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田间抗性较强 .2 0 0 2年 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任光俊  李勤修  彭兴富  
我国籼型恢复系的选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测交筛选恢复系;(2)测交筛选和人工制恢等多途径选育恢复系。目前,早、中熟恢复系选育取得一定进展,而迟熟恢复系选育仍处于徘徊,这是由于所用亲缘相近,遗传基础相似所致,因而提出了采用亲缘渐渗,拓展恢复系的遗传基础,培育超高产组合的技术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跃华  邹应斌  Roland J Buresh  李合松  高彧  许桂玲  王淑红  敖和军  
目的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杂交水稻根系特性及增产的机制。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翻耕和免耕)对直播稻和移栽稻根系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无论直播或移栽,免耕稻最高分蘖期的根冠比、单蔸根干重、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均高于翻耕稻,其成熟期0~5cm土层的根重、根重密度和5~10cm、10~20cm土层的比根长也比翻耕稻高。在移栽条件下,免耕稻成熟期0~5cm土层的根长、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高于翻耕稻,其最高分蘖期的根系32P吸收总量和根系氧化力分别比翻耕稻平均增加40.72%、13.81%;在直播条件下,免耕稻最高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32P吸收总量和根系氧化力分别比翻耕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朝晖  张杨珠  黄见良  李合松  周清  黄运湘  
为充分利用磷肥资源 ,确保良好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 ,采用水培试验 ,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下杂交水稻根系生理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动态效应 .结果表明 ,施磷极大地促进了杂交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植株干重的增加 ,保持适当的施磷水平能增强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并保持较长时间 .磷的适宜质量浓度 5 0 .4 ,10 0 .8m g/ L 处理 ,杂交水稻各生育期根冠比为 :分蘖盛期为 0 .2 3~ 0 .2 4 ,孕穗期为 0 .17~ 0 .19,齐穗期约为 0 .15 ,灌浆期为 0 .10~ 0 .11.杂交水稻对 N的吸收主要在分蘖盛期和灌浆期 ,对 P的吸收主要在孕穗期 ,对 K的吸收主要在孕穗期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文帮  邓化冰  肖应辉  张桂莲  范科  莫慧  陈立云  
【目的】揭示两系杂交水稻C两优系列组合的高产根系特征及根系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两用核不育系C815S配制7个杂交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对其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C两优系列组合的根系干重、不定根条数、不定根总长、根系总体积、发根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a-NA氧化量显著高于对照汕优63。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根系干重、不定根条数、不定根总长、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a-NA氧化量及灌浆期和乳熟期的发根力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表明,抽穗期的不定根数量和根系a-NA氧化量是影响水稻高产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水稻高产栽培和水稻品种遗传...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