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3)
2023(10848)
2022(9112)
2021(8638)
2020(7280)
2019(16164)
2018(16407)
2017(30357)
2016(16657)
2015(18839)
2014(18624)
2013(17645)
2012(15736)
2011(14197)
2010(14422)
2009(13499)
2008(12857)
2007(11379)
2006(9972)
2005(9051)
作者
(50057)
(41484)
(41377)
(39426)
(26190)
(19920)
(18715)
(16058)
(15750)
(14878)
(14159)
(14092)
(13428)
(13248)
(13119)
(12854)
(12383)
(12214)
(12148)
(11737)
(10372)
(10342)
(10307)
(9523)
(9391)
(9266)
(9214)
(9075)
(8559)
(8352)
学科
(56405)
经济(56336)
管理(41279)
(36315)
(30296)
企业(30296)
方法(26156)
数学(22973)
数学方法(22366)
(17287)
(16864)
(16706)
银行(16667)
(16228)
中国(16088)
(15701)
(12752)
业经(12617)
理论(12372)
(11567)
金融(11559)
地方(11459)
农业(10289)
(10250)
制度(10235)
(9963)
(9476)
贸易(9465)
(9247)
(9125)
机构
学院(224520)
大学(221253)
管理(79885)
研究(78688)
(77441)
经济(75327)
理学(67848)
理学院(67025)
管理学(65012)
管理学院(64652)
中国(63821)
科学(54412)
(48847)
(47265)
(41868)
业大(38734)
研究所(38585)
农业(37523)
(37393)
中心(36938)
(35975)
北京(30568)
(30045)
技术(29653)
师范(29577)
(29142)
(29104)
财经(29002)
(26819)
(26207)
基金
项目(155650)
科学(119852)
基金(109592)
研究(107479)
(99529)
国家(98813)
科学基金(82412)
(63330)
社会(63330)
社会科(59899)
社会科学(59885)
自然(57153)
基金项目(56795)
自然科(55836)
自然科学(55813)
自然科学基金(54717)
(54189)
教育(51103)
资助(46280)
编号(44392)
重点(36704)
成果(35549)
(33043)
(32380)
课题(32352)
(31993)
计划(31895)
科研(30632)
创新(30382)
科技(28195)
期刊
(86272)
经济(86272)
研究(62885)
中国(48965)
学报(44600)
(43390)
科学(37894)
大学(32074)
学学(30552)
管理(30550)
教育(28927)
(28727)
(28522)
金融(28522)
农业(28160)
技术(21921)
(15953)
业经(15697)
经济研究(14352)
财经(13532)
业大(12598)
(12428)
统计(12164)
科技(11765)
(11583)
(11185)
图书(10912)
资源(10757)
林业(10593)
问题(10152)
共检索到341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松言  付婧懿  邸楠  王烨  席本野  
【目的】探讨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中的细根根长密度(FRLD)分布及形态特征,为优化该系统的集约栽培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在宽窄行栽植模式下的4年生三倍体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中,于小麦收获后,采取根钻法在3株平均标准木周围进行根系取样,取样位点为窄行距树75 cm、树行距树75 cm、宽行距树100、200、300、400 cm,取样深度为80 cm,共取得根样288个。对所有样品进行形态扫描和烘干称质量,得到不同深度、位点处的毛白杨和小麦细根的分布及形态数据。【结果】垂直方向上,毛白杨和小麦的细根均主要聚集在0~20 cm的浅土层,其中FRLD分别占总根长密度的68%和45%。毛白杨(R~2=0.679 3,P 0.05),在深土层中则表现出小麦的FRLD显著高于毛白杨的特征(P <0.05)。【结论】在宽窄行栽植模式下的三倍体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中,毛白杨和小麦的细根分布产生了空间分离,密集分布区域重叠较少;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吸收土壤资源以占据竞争优势,小麦会生产更多吸收效率更高的细根。以上结果可为优化该栽植模式下农林复合系统的集约经营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席本野  贾黎明  刘寅  王烨  
研究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吸水根系空间分布特征是建立三倍体毛白杨根系吸水模型的基础。采用根钻法对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毛白杨吸水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宽、窄行内的吸水根系均在0~60cm递减,但在60~80cm又有小幅度增加;且根系主要分布区域都在0~20cm土层内,根长密度分别达到0.080cm·cm-3和0.074cm·cm-3,约占各自系统总根量的44.14%和48.71%;相同水平方向0~100cm范围内宽行各土层的根长密度较窄行相应土层均有大幅度增加,增加量分别为35.45%,36.76%,71.67%和72.27%。水平方向上,宽行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王烨  王斐  邸楠  李全明  于凌霄  邓坦  于召斌  席本野  李广德  贾黎明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我国北方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在华北地区多采用宽窄行模式栽植。该模式下,不均匀的生长空间可能会引起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F_d)的差异,从而影响对林木蒸腾耗水的准确估计。为探究宽窄行栽植下毛白杨不同方位F_d的变异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关系,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和自动气象站,对9株不同胸径样树4个方位(东、南、西、北)的F_d及林地气象因子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树不同方位的F_d均具有显著差异,平均变异系数(CV)为15.1%±9.2%。其中,西方位为优势方位,其F_d显著大于或与其他方位无差异,而其它三个方位F_d大小次序无明显规律。各方位F_d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均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且下午(12:00—24:00)的F_d显著高于上午(0:00—12:00)。林木各方位F_d受光合有效辐射(PAR)影响强烈,多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AR几乎为各方位F_d的主要驱动因子,而水汽压亏缺(VPD)和空气温度(T_a)仅在个别方位对F_d具有一定驱动作用。不同方位F_d的CV和相对偏差(RD)与PAR、VPD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表明F_d的方位差异并未受气象因子影响。综上,在研究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林木蒸腾耗水时,方位间F_d差异不能忽视;在液流探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对每株样树随机选取一个方位进行F_d测定可能会获得更精确的林木蒸腾量估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冰  李贤伟  张健  董慧霞  范川  
在天全县的退耕还林地中,对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模式细根和草根的分解及其N、P、K、Ca、Mg养分释放动态进行研究。细根Φ0~1mm、Φ1~2mm、Φ0~2mm及草根的第1年干质量损失率分别为73.97%、69.80%、73.44%和79.53%,应用对数方程模拟细根和草根的分解过程,拟合程度较好(R2>0.9,P<0.01),分解5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10、252、243和185d。细根分解过程中,P、K、Mg的含量下降,N、Ca的含量增加。草根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的含量都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变化,整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细根分解过程中,P、K、Mg的养分释放率与其干质量损失率的变化趋势相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曰林  李广德  席本野  戴腾飞  贾黎明  
【目的】三倍体毛白杨作为华北平原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之一,是我国木材战略储备的重要资源。滴灌水氮耦合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林培育,掌握该栽培技术下毛白杨幼林细根生长、分布及形态特征,明确影响细根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对精准水氮耦合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砂壤土立地条件下2年生毛白杨为研究对象,设置由-20 kPa(W20)、-33 kPa(W33)、-45 kPa(W45)3个灌溉水平和0(N0)、80 kg/(hm~2·a)(N80)、150 kg/(hm~2·a)(N150)、220kg/(hm~2·a)(N220)4个施氮水平组成的12个水氮耦合处理,并设置无灌溉施肥的对照处理,监测特定水氮耦合处理下(W20N220、W20N80、W20N0、W45N220、W45N0)幼林细根生长、分布及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对应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及土壤含水率与细根生长的关系。【结果】(1)滴灌水氮耦合及土层深度对细根生长及形态指标有显著影响(P 硝态氮>铵态氮。【结论】W20滴灌施肥处理能显著促进表土层细根生长,不同施氮量对细根性状无明显影响;三倍体毛白杨优先改变细根生物量在不同土层的分配及部分形态特征,而非改变细根总生物量以适应水氮资源的异质性;滴灌水氮耦合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方式对0~30 cm细根集中分布土层及时补充水氮资源,提高资源的吸收利用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毛建丰  
以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为参照亲本 ,对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三倍体毛白杨B312花粉量较大 ,平均每花序高达 5 3mg.采用二倍体为参照母本研究三倍体花粉配子育性有估测过高的倾向 .②通过二倍体为参照父本可以相对较为准确地检测三倍体的雌配子育性 ,其中三倍体毛白杨雌株B30 3 ,B30 4,B30 5的配子育性介于 0 .0 5 %~ 0 .5 %之间 .③三倍体毛白杨与毛新杨等的杂交子代中存在三片子叶、四片子叶等子叶形态变异现象 ,总变异率达 2 6 .47% .④利用三倍体毛白杨与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杂交 ,共成苗 170株 ,其中包括 14.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蒲俊文  宋君龙  姚春丽  
为了择优选用最佳品系和确定最佳工艺成熟期 ,为浆纸性能评价作初步的探索 ,该研究采用KAJANNI和XWY2纤维自动分析仪对 9个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和 1个普通二倍体毛白杨的纤维形态在品系间、株内径向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纤维长度在幼龄期增长迅速 ,在树龄为 5~ 7a之间达到最大值 ,以后趋于稳定 ;纤维宽度的变化规律是在 2 5~ 30 μm之间不规则地波动 ;长宽比的变化规律与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三倍体毛白杨和二倍体毛白杨之间的纤维特性又有较大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长度长和长宽比大 ,而且三倍体的纤维长度达到 (峰值 )稳定的时间较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曰钦  谢宗强  翟明普  贾黎明  
采用网袋法研究三倍体毛白杨落叶、小枝(直径小于0.5 cm)、细根(直径小于2mm)和皮的分解速率以及N,P动态。结果表明:4种有机残体在357天中分解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到试验结束时(2008年11月)细根的分解率最大(42.5%),其次是落叶(30.5%)和皮(26.0%),小枝的分解率最低(20.9%);Olson指数方程对4种有机残体的分解拟合效果较好,相关系数R2为0.96~0.98,由此计算得到4种有机残体的年分解率分别为42.88%,31.74%,26.25%和20.54%;不同有机残体分解初期存在N,P元素富集现象,但富集程度与富集持续的时间存在差异,细根、叶、皮、小枝中N的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鲜李虹  刘勇  常笑超  王凯  宋协海  王洋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配置下的毛白杨人工林在造林4年后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探究不同密度配置是否对毛白杨根系分布存在影响,为毛白杨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种造林密度(2 m×3 m和3 m×4 m)的5年生毛白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在水平方向30、60、90、120、150 cm处,垂直方向20、40、60、80 cm处依次取样,每株共取得20个根系样品,共选取18株标准木,获得360个样品。对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根重密度等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造林初期密度对树木的树高存在显著影响,胸径影响不显著。2)不同造林密度会对毛白杨人工林细根空间分布特征产生显著影响。株行距为2 m×3 m的细根生物量、细根根重密度均显著高于3 m×4 m密度配置;而比根长、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则以3 m×4 m密度配置下更优。3)水平方向上,2 m×3 m密度条件下,距树干水平距离0~30 cm处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水平距离,且0~30 cm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3 m×4 m。2 m×3 m密度下比根长、比表面积均随水平距离增加而增加,以120~150 cm处最大,而3 m×4 m密度下比根长各水平距离间均无显著差异。4)垂直方向上,两种密度下生物量、根重密度均呈现随着垂直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均以0~20 cm深度处最大。5)3 m×4 m密度下根长密度表层显著高于其余深度土层,而2 m×3 m密度下60~80 cm根长密度分配比例(27.30%)接近0~20 cm处(27.25%),表层及深层均有较大细根分配比例。2 m×3 m较高密度40~80 cm根长密度占整株的53.64%,高于3 m×4 m较低密度40~80 cm的45.62%。【结论】不同密度配置显著影响毛白杨细根的空间分布,2 m×3 m较高密度配置会导致毛白杨根长密度分配比例下沉,即密度带来的竞争关系导致植物细根的向下伸长,吸收更深层次的土壤资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之悌  康向阳  张志毅  
对毛白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和花粉观察,结果表明:(1)在毛白杨自然花粉中有形态较大的大花粉粒的存在,大花粉粒染色体计数为1n=2x=38,证明这种大花粉粒为天然染色体未减数的2n花粉;(2)毛白杨分布区中有天然三倍体(2n=3x=57)的存在。现已检出5个毛白杨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它们分别位于毛白杨分布区的北部、西部与南部,相距甚远,表明其存在具有普遍性;(3)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在材积生长、纤维特性、干型和抗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与生产群体相比,其材积生长的遗传增益平均超出564%,其中表现最佳的B383可超出154%。这些毛白杨天然三倍体的发现,对于杨树遗传育种的学术研究和毛白杨木浆、木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德  贾黎明  富丰珍  
为探讨三倍体毛白杨叶片水分特征及其与蒸腾作用的相互关系,利用二氧化碳变量法、烘干法、压力平衡法等对三倍体毛白杨速生林叶片蒸腾速率、含水量、水势、水容等水分特征进行了连续2年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叶片蒸腾速率(Tr)呈"单峰型"日变化,与之相反,其叶片绝对含水量(CLAW)、相对含水量(CLRW)、水势(Ψ)、水容(C)等呈"V"型。Tr与CLAW、CLRW、Ψ、C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时段其相关性及相关程度不同。由于树体水容充、放水特性,CLAW、CLRW、Ψ、C与Tr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与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和影响树木蒸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来  仲崇高  蔡靖  姜在民  张硕新  
【目的】研究核桃(Juglans regi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复合系统中细根的分布格局及形态变异,为种间关系研究及农林复合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核桃、小麦单作为对照,采用根钻法取样,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系形态进行分析,比较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系统中植物细根的空间分布和形态差异。【结果】①复合系统中核桃细根根长的垂直分布重心深度为35.49 cm,比核桃单作(29.97 cm)下移了5.52 cm;水平径向的分布重心为距树干基部0.91 m,比核桃单作(0.99 m)向树干基部靠近了0.08 m。复合系统中小麦根长的分布重心深度为18.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双保  刘贤淼  高黎  陈勇平  张德荣  王晓旭  
以北京林业大学培育的人工林三倍体毛白杨为原料 ,研制以大片刨花为表层、细碎刨花为芯层的新型三层结构的木质 (刨花 )复合材料 .分析了表芯层刨花比、表芯层施胶量比、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且确定了生产这种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 .用该工艺生产的木质 (刨花 )复合材料 ,其物理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家GB T4 897 92标准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杰  程磊  陆守一  邢新婷  
该研究利用X射线测定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各无性系气干密度 ,通过适当的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木材密度的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 ,得到了木材横切面密度二维分布图 .图形清晰 ,直观性强 ,并可做各种角度、各种颜色、空间与平面、局部与整体的各种变换 ,这对于深入了解木材材性是十分有益的 .该文同时分析了三倍体毛白杨各无性系木材密度的差异与变化率等特点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杰  邢新婷  张志毅  
该文首次将广义熵的概念用于分析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密度的分布 ,同时对 7个无性系进行了方差分析 ,然后将两种统计结果进行了比较 ,说明广义熵可以用来表述木材物理量无规则变化性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在 0 0 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可以挑选出木材品质较好的无性系来 .L3,L10 ,L4,L2 ,L1五个系号与对照相比 ,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均超过 5 % ,说明三倍体毛白杨的物理性质有显著优势 .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最高者为L3系号 (0 40 92 g/cm3) ,最低者为L6系号 (0 386 2 g/cm3) .广义熵概念在讨论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密度分布时存在着明显的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