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3)
- 2023(9551)
- 2022(8045)
- 2021(7345)
- 2020(5920)
- 2019(13437)
- 2018(13210)
- 2017(25888)
- 2016(14149)
- 2015(16067)
- 2014(16577)
- 2013(16241)
- 2012(15450)
- 2011(14445)
- 2010(14802)
- 2009(13977)
- 2008(13633)
- 2007(12706)
- 2006(11698)
- 2005(10911)
- 学科
- 济(79814)
- 经济(79751)
- 管理(40710)
- 业(35160)
- 企(28268)
- 企业(28268)
- 方法(25744)
- 数学(23050)
- 数学方法(22842)
- 地方(19704)
- 中国(18688)
- 农(17178)
- 财(15098)
- 制(14779)
- 学(14605)
- 业经(14229)
- 地方经济(13372)
- 融(12762)
- 金融(12755)
- 银(12354)
- 银行(12340)
- 贸(12256)
- 贸易(12246)
- 行(12024)
- 易(11813)
- 策(11437)
- 体(11281)
- 农业(10597)
- 理论(9868)
- 环境(9614)
- 机构
- 学院(213477)
- 大学(211696)
- 济(102677)
- 经济(100561)
- 研究(79912)
- 管理(78157)
- 理学(65042)
- 理学院(64388)
- 中国(63823)
- 管理学(63407)
- 管理学院(63008)
- 财(48507)
- 京(44726)
- 科学(43412)
- 所(40800)
- 财经(37174)
- 研究所(36214)
- 中心(35799)
- 江(34392)
- 经(33589)
- 经济学(32930)
- 农(32070)
- 经济学院(29183)
- 北京(29006)
- 院(28746)
- 财经大学(27254)
- 业大(27129)
- 州(26883)
- 范(26421)
- 师范(26167)
- 基金
- 项目(127916)
- 科学(100494)
- 研究(96363)
- 基金(92285)
- 家(79620)
- 国家(78962)
- 科学基金(66858)
- 社会(62152)
- 社会科(58964)
- 社会科学(58953)
- 省(49069)
- 基金项目(46467)
- 教育(44079)
- 划(41012)
- 自然(40705)
- 资助(40120)
- 自然科(39758)
- 自然科学(39747)
- 自然科学基金(39060)
- 编号(38915)
- 成果(33436)
- 发(28887)
- 重点(28870)
- 部(28859)
- 课题(28623)
- 创(25700)
- 国家社会(25700)
- 性(25481)
- 教育部(25158)
- 人文(24183)
- 期刊
- 济(126538)
- 经济(126538)
- 研究(74548)
- 中国(44705)
- 财(36672)
- 管理(32045)
- 融(30599)
- 金融(30599)
- 农(29499)
- 学报(28606)
- 科学(27886)
- 大学(22681)
- 经济研究(21750)
- 学学(21652)
- 教育(21647)
- 财经(20323)
- 技术(19609)
- 农业(19005)
- 业经(18287)
- 经(17666)
- 问题(15860)
- 贸(13946)
- 国际(12995)
- 技术经济(12018)
- 世界(11790)
- 统计(11517)
- 理论(10678)
- 商业(10274)
- 经济问题(10091)
- 策(10075)
共检索到351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怀清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逐步增强。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关注的主要是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退出引起的全球流动性及其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冲击。在目前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下,新兴市场经济体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空间选择有限,如何把国际资本的冲击减小到最低限度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加强资本流动的控制等。
关键词:
宽松货币政策 新兴市场经济体 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国际资本 资产购买 MBS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国际资本 资产购买 MBS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后,国际资本出现回流,加速了新兴经济体市场泡沫的破灭,有效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与大宗商品价格,也将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新兴经济体政策当局如何调节市场利率与加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来调控本国经济是当前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文章以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与退出为研究对象,侧重分析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并探讨新兴市场如何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维持本国金融市场与经济稳定。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国际资本 资产购买 MBS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栗亮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明显的外部效应包括资本流动效应、跨国间的汇率变化或相对价格的变化。随着美国购债规模的持续收缩和结束,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应对将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话题之一。本文以新兴经济体为例,从外溢效应的理论、新兴经济体对于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表现及可能的应对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得到相应的启示和结论。
关键词:
外溢效应 退出策略 新兴经济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大为 孙文奕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使流动性收紧、资产价格下降、长期利率上升、资本回流。而资本流动逆转将直接引发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和汇率波动,通过汇率和贸易渠道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为应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外汇缓冲政策、资本流动管理政策等减少资本流出的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还应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积极协调创建国际货币提供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伊丽
文章主要研究了2008年以后日本的"异次元"宽松货币政策对东亚地区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美国来说,虽然日本也实施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该政策对新兴经济体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小,不同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日本的"异次元"宽松货币政策中,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致使日元大幅贬值,这对相邻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产生了负溢出效应,不利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了日本经济复苏,因此,该政策的正溢出效应在后期逐渐显现,从而对东亚地区的股票市场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同,日本的负利率政策对日本经济的促进作用有限,而且,由于负利率政策不同于以往的利率机制,尤其是负的长期利率政策增加了日本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迫使日本金融机构不得不加大海外投资,因此,日本的负利率政策对东亚地区的股票市场具有正溢出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John Clark Nathan Converse Brahima Coulibaly Steve Kamin 李丽丽
2009-2011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具有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资本加速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明显印记。由此,国际观察家们认为,美联储和其他发达经济体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触发了向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流入,并加剧了资本流入国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引致了其国内过度的信贷增长,带来了资产价格泡沫,引起了不必要的汇率升值。本报告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角色作用,梳理并探讨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原因,认为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流入放缓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商品价格的下跌。一旦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回升,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John Clark Nathan Converse Brahima Coulibaly Steve Kamin 李丽丽
2009-2011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具有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资本加速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明显印记。由此,国际观察家们认为,美联储和其他发达经济体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触发了向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流入,并加剧了资本流入国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引致了其国内过度的信贷增长,带来了资产价格泡沫,引起了不必要的汇率升值。本报告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角色作用,梳理并探讨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原因,认为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流入放缓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商品价格的下跌。一旦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回升,商品价格趋稳,资本流入将恢复往昔的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世界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并陷入低迷,许多经济体都试图通过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已先后多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频繁通过扩大购债规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欧洲中央银行长期维持较低的基准利率,并启动欧洲版量化宽松政策——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日本为应对经济不景气和长期存在的通货紧缩,长期施行"零利率"政策,向市场空投货币,促使货币竞争性贬值,改善国际贸易条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珏 韩会师
美联储"零利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帮助美国经济走出衰退,但长期维持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就业市场的扭曲,突出表现为高薪就业岗位大量流失,低薪服务业成为就业市场复苏的中流砥柱,这制约了劳动力薪酬的增长速度,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占比,加剧了美国的贫富分化,并将在长期内恶化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为新的经济危机埋下隐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锐
美元作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如此大规模的连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美国债权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博弈的牺牲品,而中国的金融体制尚不完善,如何在保持自身稳定发展的同时又能抵抗强大的美国,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道难题。中国要应对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同时,加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金融结构,加强自主工业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快我国城乡城镇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无论是退出还是延续,都会对全球经济及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因为,当前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的货币政策既是本国的也是国际的,因此美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巨大冲击,而现代金融市场的本质异化更是把这种影响与冲击无限地放大。本文全面分析了美联储五年来推出QE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美联储的决策机制,QE退出可能时机、路径及方式,以及对国内外市场的重大冲击,并指出QE退出是一种必然,中国政府要估足QE退出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尽早地准备最好的应对方式,以便减弱QE退出对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潘淦
美联储在2012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QE3的冲击还未结束,QE4又再次推出,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引导经济上行预期、缓解财政悬崖、货币政策"去独立性"和全球流动性释放四个方面阐释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出口贸易冲击、资本流动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货膨胀、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外汇贷款波动、大宗商品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元储备缩水八个方面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 中国经济影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和货币渠道传导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出口额、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有长期正效应,对产出则有短期的正效应,且贸易渠道是该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