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5)
- 2023(12678)
- 2022(10939)
- 2021(10111)
- 2020(8470)
- 2019(18853)
- 2018(18592)
- 2017(36124)
- 2016(19642)
- 2015(21767)
- 2014(21552)
- 2013(20798)
- 2012(19395)
- 2011(17383)
- 2010(17673)
- 2009(17160)
- 2008(16913)
- 2007(15420)
- 2006(13835)
- 2005(13035)
- 学科
- 济(67290)
- 经济(67182)
- 管理(59142)
- 业(55117)
- 企(45394)
- 企业(45394)
- 方法(27463)
- 制(26919)
- 银(24007)
- 财(23994)
- 银行(23861)
- 数学(23780)
- 数学方法(23464)
- 行(22399)
- 中国(21669)
- 农(19887)
- 融(17831)
- 金融(17828)
- 业经(16344)
- 贸(15477)
- 贸易(15461)
- 度(15228)
- 制度(15213)
- 易(15158)
- 务(14575)
- 财务(14542)
- 财务管理(14500)
- 体(14410)
- 企业财务(13732)
- 学(13483)
- 机构
- 学院(267958)
- 大学(267187)
- 济(110705)
- 经济(108100)
- 管理(98747)
- 研究(93220)
- 中国(83378)
- 理学(81957)
- 理学院(81098)
- 管理学(79696)
- 管理学院(79204)
- 财(61513)
- 京(56829)
- 科学(53555)
- 所(47658)
- 农(46084)
- 财经(45914)
- 中心(44764)
- 江(44363)
- 研究所(42246)
- 经(41611)
- 业大(37295)
- 北京(36267)
- 农业(35972)
- 州(35064)
- 经济学(34759)
- 银(34349)
- 财经大学(34242)
- 院(34109)
- 银行(32964)
- 基金
- 项目(168486)
- 科学(131895)
- 研究(124334)
- 基金(122103)
- 家(106472)
- 国家(105582)
- 科学基金(89801)
- 社会(78519)
- 社会科(74332)
- 社会科学(74315)
- 省(65125)
- 基金项目(62475)
- 自然(57714)
- 教育(57645)
- 自然科(56360)
- 自然科学(56339)
- 划(55484)
- 自然科学基金(55356)
- 资助(51866)
- 编号(50668)
- 成果(43023)
- 重点(38571)
- 部(37811)
- 课题(36353)
- 制(36057)
- 发(35476)
- 创(35201)
- 性(33385)
- 创新(33022)
- 教育部(32793)
共检索到439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飚 李炎军
当前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投放持续增长,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但是也可能孕育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中长期贷款占比偏高,加剧资产期限错配风险;票据业务高速增长,造成贷款体外循环风险;政府信用盲目放大,隐含财政兜底风险;银行放贷门槛降低,信贷风险加大;贷款"垒大户",增加信贷集中度风险。对于这些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管理,严格坚守信贷风险底线,合理确定项目贷款比例,充分把握政府举债能力,切实把好新增贷款质量,严密防控贷款集中度风险,有效防范票据业务风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信贷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付发理
在今年贯彻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高速增长,在防止经济过快下滑、支持经济回暖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风险。本文分析了在当前信贷高增长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的七大信贷风险,以及可能影响信贷资产质量变化的因素,提出从加强宏观经济分析、实现信贷结构优化、加强信贷精细化管理、控制集团客户中的关联贷款、防止银行资金对投机性活动的支持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保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宽松货币政策 信贷 风险识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霞 连军 夏鑫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宽松期信贷资源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宽松期,国有企业能以较低的贷款利率获得较多的银行贷款,同时也更容易进行过度投资;而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银行关联度能有效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但也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俞秀子 刘又铭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了积极的扩张的宏观政策,效果显著。但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造成了通胀预期甚至通胀风险为后危机时代紧缩政策的退出埋下了伏笔。一旦宏观政策由宽松转为从紧,不断上涨的房价,也将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而我国的房价一旦下降,扩张政策形成的大量银行房贷有可能形成银行巨额坏账,在给银行带来巨大信贷风险的同时也完全有可能引发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危机。本文主要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结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我国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相关变量的关系,预期得到货币政策显著影响房价的结论。另外通过VaR模型与压力测试,分别从房地产开发贷款还款逾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两方面,来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彤 熊建国
随着我国粮棉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粮棉购销企业改革改制已进入攻坚阶段,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研究和探索构建符合农业政策性特点、具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特色的贷款风险防范体制,成为摆在农业政策性银行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完善"审贷分离、责任明确、强化内审"的制约机制;完善"绩效挂帐、定期考评、严格奖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资格认定、等级评定、授信管理、量化分析"的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渗透式"的信贷监管机制;完善"办理抵押、落实补贴、提取准备、依法管贷"的风险转移与补偿机制;完善"以新型银企关系为基础、银政企多方联动"的风险化解机制等六种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贷款风险 防控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春喜
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 ,其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效益和金融资产的安全。银行信贷业务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知道借款人的“家底” ,资产评估能帮助银行摸清借款人的真实“家底”。本文就资产评估对银行信贷业务的现实意义、资产评估的技术方法以及在银行信贷业务中如何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些探讨 ,以期提高银行信贷分析水准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关键词:
资产评估 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欣 李亚琴
信息不对称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银行为了实现“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 ,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的目标 ,必须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机制 ,提出了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运用先进技术工具 ;创建新型银企关系、设计信贷合约 ;加强同业沟通 ,推广银团贷款等具体对策和建议 ,以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切实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银行管理 信贷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章宇绮
风险防范是银行业运行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在银行业经常存在的各种风险中,最突出、最集中的问题就是信贷风险。本文从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原因入手,系统地分析了信贷风险防范化解的全过程,这个有机联系的过程涉及到银行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互相影响又互为因果的严密体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防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新进
当前我国出现的产能过剩是由于体制性缺陷引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和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等几方面交织产生的,这不仅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的增加,更影响到我国金融的安全和制约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虽然国家下大力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商业银行自身也面临防范和应对不足的问题,诸如传统信贷思维的主导、信息不对称与信贷分析的缺陷、缺乏有效规避风险手段的与预警体系的不完善等。防范产能过剩的信贷风险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相关经验,应从建立行之有效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调整信贷结构、发展绿色信贷,增强自身的预警能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企业"走出去"的路径来加以推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产能过剩 信贷风险 防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茜 刘多敏
本文以充实的数据对石油代用品的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原理、企业现状、潜在信贷危机等作了诩实的评述。因为国际性能源危机,引发国内新能源(指石油代用品)开发的热潮,一串科技新名词后面,一批民营企业家纷纷被卷入;银行信贷追风一哄而上,造成目前进退维谷的局面。因此,笔者强调投资石油代用品宜慎之又慎,切莫按理想(或虚拟)模式硬给新能源设下牛市的错觉,造成更多企业盲目跟进。
关键词:
石油代用品 新能源 信贷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健 高逸平 崔晓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姚远 向斌
近年来从蓝田、银广夏、上海周正毅关联企业、深圳彭海怀兄弟关联企业到“铁本”等企业集团或家族关联企业贷款相继出现了问题。如何破解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这一难题,使商业银行不再因“铁本”而“贴本”,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燃眉之急,也是各家银行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以“铁本”为鉴,笔者剖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控制关联企业风险的“软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控制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关联企业 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