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4)
- 2023(14765)
- 2022(12792)
- 2021(11813)
- 2020(10102)
- 2019(23030)
- 2018(22486)
- 2017(43791)
- 2016(23720)
- 2015(26388)
- 2014(25776)
- 2013(25682)
- 2012(23497)
- 2011(21006)
- 2010(20687)
- 2009(18747)
- 2008(18205)
- 2007(15864)
- 2006(13609)
- 2005(11655)
- 学科
- 济(93581)
- 经济(93478)
- 管理(66887)
- 业(64366)
- 企(52886)
- 企业(52886)
- 方法(47194)
- 数学(40981)
- 数学方法(40606)
- 农(26928)
- 财(24355)
- 中国(23434)
- 贸(22774)
- 贸易(22770)
- 易(22192)
- 业经(20615)
- 学(20057)
- 地方(18600)
- 农业(16954)
- 务(15113)
- 理论(15101)
- 财务(15053)
- 制(15047)
- 财务管理(15025)
- 技术(14903)
- 和(14418)
- 环境(14355)
- 企业财务(14232)
- 出(13753)
- 银(12732)
- 机构
- 大学(333164)
- 学院(331003)
- 管理(132616)
- 济(131171)
- 经济(128496)
- 理学(116490)
- 理学院(115203)
- 管理学(113234)
- 管理学院(112656)
- 研究(108753)
- 中国(79003)
- 京(69964)
- 科学(69788)
- 农(59955)
- 财(58353)
- 业大(54687)
- 所(54450)
- 研究所(50151)
- 中心(49551)
- 财经(48050)
- 农业(47724)
- 江(46425)
- 经(43969)
- 北京(43538)
- 范(42571)
- 师范(42041)
- 院(39569)
- 经济学(39540)
- 州(37846)
- 经济学院(36139)
- 基金
- 项目(237258)
- 科学(185431)
- 基金(172881)
- 研究(168041)
- 家(152800)
- 国家(151560)
- 科学基金(129448)
- 社会(106544)
- 社会科(101145)
- 社会科学(101118)
- 基金项目(92558)
- 省(92234)
- 自然(86271)
- 自然科(84272)
- 自然科学(84248)
- 自然科学基金(82764)
- 划(78143)
- 教育(76738)
- 资助(71110)
- 编号(67026)
- 重点(53129)
- 成果(52827)
- 部(52211)
- 发(49951)
- 创(49443)
- 科研(46131)
- 创新(46084)
- 课题(45654)
- 教育部(44439)
- 计划(43912)
- 期刊
- 济(133890)
- 经济(133890)
- 研究(92560)
- 学报(59581)
- 中国(57053)
- 农(53341)
- 科学(51247)
- 管理(45753)
- 大学(44310)
- 财(42619)
- 学学(42031)
- 农业(37041)
- 教育(33700)
- 技术(26207)
- 融(25443)
- 金融(25443)
- 财经(22970)
- 业经(22927)
- 经济研究(22199)
- 业(19580)
- 经(19510)
- 问题(18166)
- 科技(17062)
- 图书(16813)
- 版(16447)
- 贸(15812)
- 理论(15676)
- 技术经济(15541)
- 业大(15537)
- 商业(15276)
共检索到464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邵军 吴晓怡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文章分析了宽带基础设施对于促进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基于引力模型和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出口国良好的宽带基础设施将会有助于扩大其文化产品出口规模,同时对于改善文化产品贸易平衡也具有积极意义。横向比较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明显,是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加快推进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利用好"后发"机遇,将宽带设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
宽带 文化产品 出口贸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伟 孙国娟
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组成的面板数据,以静态效应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高城市化率组和低城市化率组、高制度质量组和低制度质量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积极的影响,且制度质量的提升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能更好的发挥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在高城市化率组与高制度质量组更加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梦颖 张诚
文章利用2008~2019年42个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数据,考察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绿色产品出口,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背后的逻辑在于降低信息成本和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境约束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高的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更大;当进口目的地为发达国家(地区)时,数字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不同生产阶段绿色产品出口的影响存在差异。进一步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检验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中国绿色产品出口,为基本结论提供了外生证据支持。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文章的研究为发展中国家提高绿色国际竞争力提供一定的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竹 徐思维 刘宁
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视角,利用2005—2019年中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以科学评估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城市创新的影响、传导机制及政策示范效果。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创新,且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而对城市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这一作用渠道的影响效果在不同的城市区位、等级和规模下存在异质性;"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实施存在扩散效应,示范城市的推进在带动本城市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周边城市创新产生辐射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文斌 曹笑天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碳减排提供了新引擎,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新兴技术的实际载体,其建设与完善对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文章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19年全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促进城市碳生产率的提升,且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城市创新水平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进而提高碳生产率。因此,建议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贯彻数字中国战略;激发绿色创新动力,强化空间溢出效应;建立协同治理机制,促进数字经济联动发展。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 碳生产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基石”,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公共资源。在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构建双循环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政策冲击事件,利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系统考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赋能双循环发展。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及内生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分析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产生的显著正向影响,呈现出从西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东部地区,从三四五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从外围城市到中心城市依次递增的地理梯度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收入、促使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和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渠道促进双循环发展。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打通双循环发展的堵点。政府需要以数字中国为导向,持续升级和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第二,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收入、优化供应链配置和提升供应链效率。改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环境,以缓解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再生产环节循环信息差,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展。第三,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因势利导和因情施策的政策。引导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试点政策的可行性经验和技术指导支持,欠发达地区需要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资源禀赋优势、地理区位条件,积极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举措,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实现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的动态循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宝国 朱平芳
信息化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突出特征,而宽带是支撑信息化社会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也有指导信息化政策制定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国内外在研究宽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有一些重要进展,本文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与综述,主要包括宽带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宽带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政府规制对宽带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当前,该领域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是针对OECD发达国家展开的,针对中国的实证研究还较少,而且研究主要集中于固定宽带领域,在迅速发展的无线宽带领域相关研究较少,另外,在宽带质量、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影响方面也还缺乏定量研究。本文的...
关键词:
宽带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电信 变量内生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芳 程千禧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为城市经济和外贸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基于2007—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其中,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成本降低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三条主要作用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群内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以及传统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的城市中更有利于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本地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同时,也带动了邻近地区出口技术的升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深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阳 王守峰 李勋来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重要体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5—2018年285个地级以及上城市的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宽带中国"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值,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可靠。第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缩小了中西部城市、南方城市、大中城市和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其他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第三,网络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互联网用户规模效应和数字普惠金融效应传导机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继续贯彻"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发挥示范城市的带头作用,通过增加互联网用户规模、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市场不确定性降低和资源配置优化发挥着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性质和产权性质发挥着调节作用。笔者根据信息资源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构建倍差法模型,以“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剔除金融类等特殊类型企业后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证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市场不确定性降低、资源配置优化发挥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技术密集度和非国有企业属性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准自然实验的实证检验,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创新关系方面拓展了信息传递理论和创新交互理论的应用边际,揭示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和斌 邓富华
在逆全球化趋势上升的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赋能出口产业升级,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2005—2013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以中国3G网络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出口产业升级的影响。结论表明:(1)数字基础设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出口产业升级,在开展严格的识别假设条件和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仍然是稳健的。(2)从影响机制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创新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出口产业升级。(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那些初始技术水平好、高等级地区以及政府执行效率高的城市的出口产业升级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为中国出口转型升级提供了路径选择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蒙英华 裴瑱
结合服务贸易特征,本文探讨了基础设施影响服务出口品质(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制,并借鉴Mishra等(2011)所构造的指标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规模与质量稳健提高了各国的服务出口品质,而且基础设施规模对中国服务出口品质提升具有较好解释力;另外,人力资本、市场潜力也同时对服务出口品质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长期FDI会对东道国服务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挤出效应";丰裕的自然资源虽然为提升服务出口品质提供物质保障,但自然资源诅咒确实存在。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服务贸易 出口品质 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美娜 彭羽
全球市场对离岸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为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服务供给网络,并以此促进本国服务出口提供了重要契机。文章从ICT基础设施的角度解释各国离岸服务出口表现的差异。在测算美国服务工序离岸化程度的基础上,检验出口国ICT基础设施水平对其与美国双边离岸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一国倾向于从那些ICT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国家进口更多服务中间品,且该实证结果是稳健的。隐含的政策启示是,加大ICT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放宽网络管制对我国离岸服务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离岸服务出口 ICT基础设施 投入产出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来喜
从1993年~2012年我国各省的基础设施数据中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基础设施变量来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出口优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影响作用不同。铁路基础设施对东、中部地区出口优势的贡献成递减的趋势,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有所抑制,还未完全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对东、西部地区的出口优势有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而以人均电力消耗为代表的能源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优势的影响与公路基础设施的表现相似,这可能由当地的政策、资源、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所致。最后,针对实证结果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出口优势 面板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臧新 林竹 邵军
文化产业是一种高能低耗的新兴产业形态,是体现一国"软实力"的核心力量;作为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文化贸易日益彰显其特有的战略性和重要性。本文选取1996-2009年中国核心文化商品的出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贸易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来分析文化亲近、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变量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状况。研究表明,我国及贸易对象国的GDP、人均GDP、文化距离、语言同一性、贸易条件等因素对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文化距离及是否使用同一种语言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最大;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品出口 文化亲近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础设施对出口产品质量非对称双元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省际数据的证据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创新效应——来自“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证据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间合作创新——“宽带中国”试点及其推广的证据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城市碳排放强度?——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知识溢出与城市创新——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来自“宽带中国”城市试点的证据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规制对宽带价格的影响——美韩模式比较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