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6)
- 2023(3995)
- 2022(3334)
- 2021(3054)
- 2020(2722)
- 2019(5633)
- 2018(5394)
- 2017(10502)
- 2016(5364)
- 2015(6147)
- 2014(6146)
- 2013(6095)
- 2012(5629)
- 2011(5061)
- 2010(5093)
- 2009(4657)
- 2008(4257)
- 2007(4124)
- 2006(3538)
- 2005(3205)
- 学科
- 业(24551)
- 管理(24009)
- 济(23604)
- 经济(23579)
- 企(20997)
- 企业(20997)
- 方法(11953)
- 技术(11449)
- 数学(10581)
- 数学方法(10526)
- 财(8431)
- 制(6507)
- 技术管理(6490)
- 农(6090)
- 家(5846)
- 中国(5777)
- 国家(5659)
- 体(5300)
- 业经(4938)
- 体制(4840)
- 农业(4594)
- 贸(4420)
- 贸易(4419)
- 易(4282)
- 人民(4019)
- 财政(3935)
- 出(3817)
- 务(3729)
- 财务(3712)
- 财务管理(3701)
- 机构
- 学院(82432)
- 大学(82199)
- 济(37099)
- 经济(36453)
- 管理(35846)
- 理学(31270)
- 理学院(31035)
- 管理学(30721)
- 管理学院(30550)
- 研究(25190)
- 中国(19059)
- 财(17691)
- 京(16696)
- 财经(13941)
- 科学(13643)
- 经(12823)
- 所(12111)
- 中心(11864)
- 江(11439)
- 经济学(11395)
- 研究所(10727)
- 北京(10610)
- 财经大学(10362)
- 经济学院(10352)
- 商学(10344)
- 商学院(10268)
- 业大(10263)
- 农(10235)
- 范(9685)
- 师范(9590)
- 基金
- 项目(54892)
- 科学(44654)
- 基金(41439)
- 研究(40739)
- 家(35490)
- 国家(35199)
- 科学基金(31131)
- 社会(27561)
- 社会科(26334)
- 社会科学(26329)
- 基金项目(21482)
- 省(20672)
- 自然(19617)
- 自然科(19251)
- 自然科学(19251)
- 教育(19002)
- 自然科学基金(18928)
- 划(17213)
- 资助(16887)
- 编号(16284)
- 部(13023)
- 创(12219)
- 成果(12143)
- 国家社会(11812)
- 重点(11761)
- 教育部(11563)
- 创新(11523)
- 人文(11170)
- 发(10893)
- 制(10825)
共检索到120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沈春苗 郑江淮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本文根据政府采购高科技产品这些典型事实,将政府采购和消费者购买决策纳入熊彼特式增长模型中,从需求角度证明了政府和消费者对高技能产品的需求偏好在产业动态均衡过程中,能够提升技能劳动力工资溢价,引致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发生。模型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应鼓励政府采购和消费者需求高技能产品采取长期视野,并采取"宽厚的政府采购"与"挑剔的消费者需求"组合,即政府采购政策对高技能产品应更为宽容、予以更多预算支出,并且不断增强技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需求对技能偏向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基于CES生产函数,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和可行广义三阶段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21年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并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资本;财政分权通过地方政府投资偏好、引资竞争和市场分割行为的中介效应促进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财政分权通过地理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促进了本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但弱化了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基于CES生产函数,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和可行广义三阶段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21年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并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资本;财政分权通过地方政府投资偏好、引资竞争和市场分割行为的中介效应促进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财政分权通过地理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促进了本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但弱化了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飞
市场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溢价。本文通过建立内生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研究市场化进程中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模型表明,市场化能够更多地缩短高技能偏向性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时间,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而提升技能溢价。本文进一步利用1995-2009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高技能偏向性,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而且市场化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渠道提高技能溢价。
关键词:
市场化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 技能溢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飞
市场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溢价。本文通过建立内生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研究市场化进程中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模型表明,市场化能够更多地缩短高技能偏向性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时间,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而提升技能溢价。本文进一步利用1995-2009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高技能偏向性,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而且市场化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渠道提高技能溢价。
关键词:
市场化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 技能溢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春苗
经济新常态和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经济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尤其是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文章根据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企业加快海外并购等典型事实,基于李嘉图框架构建了包含逆向外包的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逆向外包作为一种后发国家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新方式,能够弥补后发国家高技能劳动力的不足,诱导企业采用更加偏向技能劳动力的生产技术,进而对后发国家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利用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2003-2011年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本土制造业企业主导的逆向外包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FDI和人力资本供给的增加加速了技能偏向性...
关键词:
逆向外包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 制造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春苗 郑江淮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SBTC)在促进发达经济体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使后发国家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得到有效发展?现有文献强调了GVC分工地位提升的重要性,却普遍忽略了制度环境这一重要因素。把制度因素纳入反映GVC分工特征的工序生产函数,考察了均衡状态下制度环境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制度环境改善有助于SBTC的发生与发展;制度环境改善对SBTC的促进效应受到GVC分工地位的调节作用。上述结论得到1997—2015年3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计量支持。研究对制度变革深化和创新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董直庆 王芳玲 高庆昆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向来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现代研究却普遍忽视技术进步对异质性要素发展可能产生的偏向性影响,特别是技术进步能否呈现技能偏向性并引致不同类型劳动者报酬分化问题。本文利用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和非线性似不相关方法估计中国技能溢价水平,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而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进步偏向性及技能和非技能劳动的替代效应明显,利用技术进步偏向性模型模拟的数据与真实值无明显差异,印证技能溢价源于偏向型技术进步且偏向性效应不断强化。同时,回归方法检验结果也发现,技术进步偏向性对技能溢价正向效应显著,验证出我国技能溢价现象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林辉 蔡啸 高庆昆
当前技术进步朝技能劳动方向发展已形成共识,但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强度的定量研究还相对匮乏。本文设定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采用标准化系统的贝叶斯方法和FGNLS方法测算我国1979-2010年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水平,考察技术进步以多大强度偏向于提高技能劳动生产率,并通过回归分析考察技术进步偏向性成因。结果发现:(1)1979-2010年技术进步明显偏向于技能劳动,但其变化强度逐年减弱。(2)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中性技术进步还是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都引致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人力资本投资对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起促进作用,但市场化制度对技能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琳 汪波 徐波
借助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利用1985—2013年中国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技术进步的总体偏向性以及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变化速率。结果表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约为0.402,资本与劳动呈现互补特征,且中国的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性。指出:从技术进步偏向看,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以及资本和技术的缺乏共同导致了目前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中国工业化向高技术发展仍会加强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并将引发一系列问题。认为短期内中国仍需维持一定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应大力发展人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测算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每年资本增强型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各自的速率和技术进步的整体偏向性,而且还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使用这一方法对我国1991-2011年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算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劳动的生产效率逐年提升,而资本的生产效率却在1995年以后逐年下降,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使用和劳动节约型;相对于经济增长率,我国1995年以后大部分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都很低,凸显了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的特征。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钧霆 董丹丹 李凯杰
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影响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构建了基于开放贸易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模型,采用标准供给面系统方法测度了我国各省份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程度,并结合我国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丰富了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会促使我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在采用工具变量法、替换解释变量、Probit面板估计以及采用PSM-DID估计后,结果依旧稳健。(2)知识产权保护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知识产权保护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在中、西部省份和知识产权保护弱省中更强。(3)从影响机制来看,国际贸易是知识产权保护影响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其中进口贸易起正向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则发挥了负向抑制作用。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国际贸易 偏向性技术进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吴天颖 马瑄忆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中国分行业高、低技能劳动数据,推算了1995—2009年中国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并基于该数据测算了中国省域层面的高技能-低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表明:中国所有省区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是偏向于高技能劳动的。
关键词:
劳动投入 劳动报酬 技术进步偏向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吴天颖 马瑄忆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中国分行业高、低技能劳动数据,推算了1995—2009年中国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并基于该数据测算了中国省域层面的高技能-低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表明:中国所有省区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是偏向于高技能劳动的。
关键词:
劳动投入 劳动报酬 技术进步偏向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吴天颖 马瑄忆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中国分行业高、低技能劳动数据,推算了1995—2009年中国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并基于该数据测算了中国省域层面的高技能-低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表明:中国所有省区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是偏向于高技能劳动的。
关键词:
劳动投入 劳动报酬 技术进步偏向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