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7)
2023(7224)
2022(6121)
2021(5532)
2020(4629)
2019(10516)
2018(10494)
2017(21627)
2016(11389)
2015(12853)
2014(13171)
2013(13268)
2012(12874)
2011(12177)
2010(12676)
2009(12392)
2008(12029)
2007(11039)
2006(10489)
2005(9838)
作者
(33488)
(27925)
(27557)
(26708)
(17893)
(12944)
(12706)
(10593)
(10581)
(10182)
(9546)
(9144)
(9001)
(8879)
(8748)
(8647)
(8229)
(8100)
(8089)
(7775)
(7283)
(6738)
(6718)
(6485)
(6444)
(6343)
(6048)
(5993)
(5606)
(5388)
学科
(72119)
经济(72061)
管理(33665)
(30008)
(22731)
企业(22731)
方法(22233)
数学(20211)
数学方法(20046)
中国(18810)
地方(17874)
(15512)
(14307)
(13667)
地方经济(12735)
业经(12391)
(11092)
银行(11089)
(11019)
贸易(11010)
(10892)
(10800)
(10668)
(10648)
(10121)
金融(10121)
(9934)
农业(9828)
环境(9141)
及其(8692)
机构
学院(179843)
大学(178752)
(91861)
经济(90055)
管理(67003)
研究(64998)
理学(55931)
理学院(55361)
管理学(54729)
管理学院(54367)
中国(51819)
(44399)
(37007)
财经(33896)
科学(33171)
(32481)
(30511)
经济学(29828)
研究所(28487)
中心(28444)
(28034)
经济学院(26506)
财经大学(24727)
北京(24554)
(22655)
(22646)
师范(22550)
(22054)
(21987)
业大(18993)
基金
项目(100240)
科学(79342)
研究(78998)
基金(72603)
(60411)
国家(59901)
社会(52552)
科学基金(51096)
社会科(49905)
社会科学(49894)
(37565)
基金项目(36582)
教育(35523)
编号(32318)
资助(31257)
(31202)
自然(28808)
成果(28276)
自然科(28049)
自然科学(28041)
自然科学基金(27529)
(23701)
(23587)
课题(23059)
重点(22186)
国家社会(21662)
(21029)
教育部(20837)
发展(20584)
人文(20537)
期刊
(115475)
经济(115475)
研究(66592)
中国(34063)
(31780)
管理(27395)
(23973)
金融(23973)
(20754)
经济研究(20182)
科学(19546)
学报(18518)
财经(18130)
业经(16964)
教育(16445)
技术(15888)
(15728)
问题(15263)
大学(15220)
学学(14343)
农业(13779)
(13154)
国际(11591)
技术经济(11128)
统计(10145)
理论(9726)
商业(9666)
经济问题(9618)
世界(9605)
经济管理(9329)
共检索到295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凤兰  
为了摈弃中国传统重刑主义和刑法工具主义的影响,从现代刑法观念出发,应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立为我国基本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其对"宽"的强调及对"宽"与"严"辩证关系的理解,不仅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响应了世界轻刑化的时代潮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芳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需要从"宽"、"严"、"济"以及"刑事政策"等几个方面做语义辨析,它们各自有其深刻的含义。我国既然已经确立了这一刑事政策,就应当注意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实现,可以从调整刑罚结构、构建和解制度、打击恶性犯罪和推行社区矫正等多个方面予以贯彻。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邓桢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了轻罪刑事政策与重罪刑事政策的统一、刑事立法政策与刑事司法政策的统一、刑事策略思想与刑事科学思想的统一。本文通过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含义,从检察机关公诉环节分析刑事政策的实践现状,提出了案件分流机制,刑事和解的规范化机制,行使好抗诉权、起诉裁量权、量刑建议权等措施,力求真正做到宽严相济。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毅  
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大陆法系解决刑事责任问题的重要学说之一,其本身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与借鉴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下,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注也与我国刑事政策所倡导的宽严相济具有相似的精神内核。本文试从期待可能性的角度对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行解读,以求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刑事政策,促进和谐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罗亚华  郑福建  
监管场所作为羁押犯罪嫌疑人,改造罪犯的特殊场所,如何有效地适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充分发挥其教育、感化、挽救作用,促进监管机关依法、严格、科学、文明执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以此为题进行探讨,与各位同行商榷。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明友  钟德刚  刘渝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司法工作的根本政治主张,蕴含着符合司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是我国刑事政策中具有策略性的惩治政策。本文结合本院公诉部门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情况,积极探索在审查起诉阶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原则和措施,并对当前公诉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冰  
民间借贷是民间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借贷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已与其传统形式有了较大不同,在具有更强生命力的同时,也具备了更大的风险隐患。国家对于民间借贷的规制可从宏观层面的整体规制、中观层面的法律规制以及微观层面的刑事法规制加以理解,其中刑事法规制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民间借贷进行界分,宽待其依法、合理运营部分而严惩其违法、犯罪成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规制民间借贷可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及整体性降低金融风险产生积极的影响。为贯彻这一刑事政策,需要健全完善民间借贷的法律规范体系、在能动司法与审慎司法理念之间取得动态平衡,以及注重司法裁判中规范制定和援引时的明确性与稳定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明友  赵学川  周云东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关于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的要求。检察机关如何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运用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一个须长期探索的课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光华  艾诗羽  
我国税收犯罪的数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9年至今的刑事政策则呈现出刑罚轻缓化、处罚严密化特征。但从刑事政策的发展来看,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被动性、滞后性;法网不密、存在漏洞;自由刑偏重、资格刑缺失。域外法治发达国家税收犯罪的刑事政策注重轻缓化的刑罚以保障人权,同时注重不同种类刑罚在预防税收犯罪中的机能。同时通过严密刑事法网,从多角度、全方位防范税收犯罪。我国应借鉴域外的经验,增设相应罪名以严密刑事法网,降低现有税收犯罪的法定刑,同时增设资格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永红  
最高法院对涉及非公经济主体刑事冤错案件的再审纠正,为政策在司法裁判中发挥非正式法源对法律规则缺陷的填补功能,对规则选择、解释和适用发挥指引功能,对符合形式要件但无实质危害的行为予以出罪的法源功能,提供了具有法学方法论意义的范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赤  田信桥  
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发展快速,继欧洲理事会于1998年11月制订《通过刑法保护环境公约》后,欧盟委员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又分别于2001年3月和2003年7月起草了《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指令》和《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框架决定》。欧盟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利益”的保护立场日益彰显,犯罪构成日趋扩张,刑罚结构更趋合理等显著特点。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对我国环境刑法具有借鉴意义。参11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解冰  康均心  
反腐败刑事政策制定中应将民意作为一个考量因素,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伦理和公众认同,以唤醒群众的普遍觉悟和获取最广泛的积极参与配合。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反腐败的民意困境及反腐败工作中的民意功能和作用基础上,提出反腐败刑事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考量。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硕  章元  
不断实施的"严打"和犯罪率的同时增长促使我们反思当前的刑事政策。基于198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及PMG方法,本文检验了两种惩罚政策对犯罪的影响:严厉性策略和确定性策略。我们发现前者无法有效遏制犯罪,而后者可以显著降低犯罪。因此,确定性策略在政策上更为经济:可以在不增加司法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有效分配现有司法资源达到控制犯罪的目的。对2006年以来中央政府刑事政策由"以严为主"到"宽严相济"的转变,本文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注脚。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汪存锋  
刑事检察政策是刑事政策在检察环节的具体化,它承担着端正检察司法导向、增强检察司法效果、节约检察司法资源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应以"符合法律、符合规律、符合大局、符合民意、符合理念、符合实际"作为基本原则,准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检察司法解释工作,扩大检察自由裁量权,规范检察司法行为,健全刑事检察政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叶良芳  武鑫  
法益,简言之,是指法律所保护之利益。故将法益的预设机能设定为解释论领域,是相对明智的选择。但法益理论的发展,却向立法论领域渗透和扩张,以便发挥刑事政策上的批判立法、检视立法的机能。然而脱离了实定法制约的法益,却存在内容的空洞化和抽象化,不能为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提供任何智识上的指导。只有宪法的权利理论,才可资为刑事立法提供相应的标准。具体而言,宪法的价值秩序理论,可以为刑罚制裁的对象设定初步的范围和边界;合比例原则,则可以为刑罚制裁的发动及其强度提供具体的衡量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