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2)
2023(18835)
2022(15981)
2021(14769)
2020(12367)
2019(28379)
2018(28106)
2017(53654)
2016(29297)
2015(32888)
2014(33028)
2013(32524)
2012(30504)
2011(27706)
2010(28073)
2009(25942)
2008(26235)
2007(23568)
2006(20558)
2005(18947)
作者
(87367)
(73143)
(72823)
(69258)
(46541)
(35233)
(33236)
(28362)
(27819)
(26421)
(25061)
(24754)
(23616)
(23224)
(23025)
(22572)
(22080)
(21672)
(21198)
(21075)
(18331)
(18098)
(17867)
(16689)
(16437)
(16392)
(16356)
(16229)
(15073)
(14610)
学科
(123936)
经济(123781)
管理(86218)
(82304)
(67791)
企业(67791)
方法(53208)
数学(45781)
数学方法(45152)
(34307)
中国(34238)
(33747)
业经(28432)
地方(27629)
(27513)
(27153)
农业(22754)
(21849)
贸易(21837)
(21502)
银行(21443)
(21113)
(20868)
金融(20862)
(20850)
财务(20782)
财务管理(20726)
(20549)
理论(20441)
企业财务(19773)
机构
大学(428555)
学院(427443)
(173034)
经济(169331)
管理(159556)
研究(148106)
理学(136803)
理学院(135165)
管理学(132592)
管理学院(131794)
中国(111627)
科学(91977)
(91311)
(83900)
(76448)
(76308)
研究所(69076)
中心(67744)
(66284)
财经(65623)
业大(65039)
农业(59973)
(59445)
(57569)
北京(57322)
师范(56936)
经济学(53450)
(53178)
(52326)
财经大学(48689)
基金
项目(282155)
科学(222011)
基金(204540)
研究(203428)
(179583)
国家(178062)
科学基金(151885)
社会(129041)
社会科(122272)
社会科学(122237)
(111171)
基金项目(107575)
自然(98717)
自然科(96429)
自然科学(96391)
教育(94926)
自然科学基金(94711)
(93832)
资助(83745)
编号(81725)
成果(67811)
重点(64725)
(63231)
(62681)
(58627)
课题(57790)
创新(54937)
科研(54375)
国家社会(53518)
教育部(53496)
期刊
(195604)
经济(195604)
研究(126147)
中国(88212)
学报(71672)
(70538)
(66928)
科学(64615)
管理(59888)
大学(54271)
学学(51218)
教育(48715)
农业(47492)
(41290)
金融(41290)
技术(37399)
财经(33133)
业经(31908)
经济研究(30771)
(28506)
问题(25743)
(24872)
(22063)
技术经济(20684)
(20018)
统计(19885)
理论(19501)
科技(19469)
图书(19290)
商业(18686)
共检索到644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朋  
对容错机制问题的讨论不再是要不要构建容错机制,而是要深入分析其实际应用情况。从其实际运行情况看,容错机制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政策文本积极推进与实际运行受阻的矛盾。对于容错机制的这种“局部空转”问题,可以运用扎根理论从“主体-内容-策略”的三维角度来作出分析。从主体维度看,具体执行部门不明确、当事人态度模糊;从内容维度看,政策文本同质化、边界不明、尺度标准难以拿捏;从策略维度看,程序不周全、上下级之前缺乏有效协同、典型案例匮乏。基于这三重维度,当前亟需从明确谁来容错、容什么错、何以容错三大层面作出规范,以防容错机制陷入“局部空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超  李冰冰  晋媛媛  
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中“实践不实”现象是当前工程教育需要治理的重要问题,运用扎根理论对卓越工程师班学生、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认为“主体-内容-条件-策略”是造成“实践不实”的主要维度。主体维度上,参与者目标和态度的偏差是起始因素;内容维度上,传统模式的教学体系设计、实践安排的不周延、与企业需求不对接是激发因素;条件维度上,学校支持力度不够、企业条件有限是过程性因素;策略维度上,考核形式简单、激励机制不到位、实践方式单一是消极因素。这四个维度不仅反映出参与主体在工程实践中的实际行为表现,也为未来培育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凡蓉  王焕  陈子韬  
以西北X市为例,对该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中核心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中国情境下的大气治理政策执行模型,探索其政策执行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目标设置、内部管理和外部支持对大气治理政策执行存在显著影响。目标设置的清晰度、难度、分解与偏差程度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者的执行意愿,产生正常执行和偏差执行等不同执行行为。其中,机构内部管理的纵、横向协调及其价值取向,外部环境的公众监督、制度压力与财政支持会交替产生作用,形成对执行策略与执行动力的双螺旋推进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凡蓉  王焕  陈子韬  
以西北X市为例,对该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中核心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中国情境下的大气治理政策执行模型,探索其政策执行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目标设置、内部管理和外部支持对大气治理政策执行存在显著影响。目标设置的清晰度、难度、分解与偏差程度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者的执行意愿,产生正常执行和偏差执行等不同执行行为。其中,机构内部管理的纵、横向协调及其价值取向,外部环境的公众监督、制度压力与财政支持会交替产生作用,形成对执行策略与执行动力的双螺旋推进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雪莲  祝怀新  朱芝洲  
教学效果是教学质量优劣的集中体现,不同年龄和教龄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存在差异,整体而言,年轻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教学评价低于老教师。运用扎根理论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质性研究结果显示,造成教师间教学效果差异的原因有教学设计、教师经验、教学反思、教学期待、教师专业能力、教师共情等教师的内在影响因素,其中区分度比较大的因素是教师共情;课程类型、领导与教学督导听课也是造成教学有效性不同的重要外部因素,学生更原意参与实用型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听课会让教师和学生更投入课堂教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欣民  张晓峰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干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一种静态的非均衡治理理念,在现实中有许多用该理论无法解释之处。事实上,公司治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治理结构是一个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动态均衡结果。只有用动态均衡治理观点,才能使公司治理理论更具说服力和生命力。同时,动态公司治理给了我们企业改革许多有益的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伟  古广东  何元庆  
外向FDI之母国技术进步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新论题,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各种效应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本文在总览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外向FDI之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命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鉴别出了外向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几个机理,进而针对中国外向FDI分布现实做了必要的修正,由此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实证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作者就中国正在涌动的外向FDI浪潮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经验性检验。研究表明,虽然中国企业的外向FDI历史不长,但规模已经不小,这种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已开始显现。通过对FDI流量与要素生产率变化之间相关性的考察,能够较清晰地捕捉到这种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军男   杨颉   沈悦青  
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背景下,激发和培养“拔尖学生”的远大学术志向是我国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有利于深入探讨“拔尖学生”学术志向的发展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S大学的15名“拔尖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和数据分析发现,“拔尖学生”的学术志向包括教育志向与学术职业志向,其受到学术兴趣、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和环境感知四个核心要素的影响,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构建了复杂的影响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娟  聂勇  
在搜集、整理大量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理论结构来解析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诱因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大量研究资料进行梳理、编码以及探索性的研究后发现:环境因素、网络因素和管理因素这三个核心范畴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存在显著影响,构成了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诱导因素模型。外部环境是供应链企业及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因素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外部性来源。供应链系统网络结构的治理能力直接关系到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进而影响供应链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网络因素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内部性来源。商业银行及其他相关风险控制方精确把控产业供应链特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主体来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红丹  彭正龙  
探索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拓展相关理论和指导管理实践都十分有益。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对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得出了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三大类属:个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研究结果还表明,个体因素在客体因素或环境因素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路径中起中介或调节作用;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交互效应存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庆宏  王艺娜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具有正式雇佣关系的员工个体,但实践发现,曾在特定组织内工作但已解除雇佣关系的离职员工仍可能通过人际关系、信息交换等方式对原组织业务、品牌声誉产生积极影响,此类行为可概括为离职员工积极行为。收集知名网络论坛等公开二手资料,构建离职员工影响原组织积极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深度访谈25名拥有离职经历的人员并对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在验证和深化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识别出5个主因素:关系建设与维系、个体因素、利益感知、原组织客观因素、行为边界条件,按作用程度将其划分为有促进作用的激励因素和仅能消除负面作用的保健因素,可为离职员工与组织关系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古广东  范波  
技术进步水平已成为衡量各国各地区综合竞争力的衡量指标。而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增加来源于内生的技术进步,这种由外向FDI对母国技术的溢出效应是一个新论题。文章在中外现有研究文献基础上,对外向FDI之于技术进步效应命题进行了梳理。首先立足于重庆的客观事实,使用图标分析、数据分析考察了重庆外向FDI的现状分析了外向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机理,然后再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因果关系分析等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简略的实验性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和燕杰  
文章对长江流域地区能力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总能力最强的是上海,最弱的是贵州;长江下游地区总能力最强且要显著地强于流域其他地区,其次是中游地区,最后是上游地区,但中游和上游的能力差距并不是很大;能力结构接近均衡的是下游和上游地区,但上游地区是一种"弱均衡",而最不均衡的是中游地区。因此,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可以选择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中心和外围的对接、产业分工与合作等领域着重开展,而短期政策应以缩短经济距离为主,长期政策则是以提高经济密度、减少经济分割为主,关键是提升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新平  熊妍  姚伟  刘昊来  
目前缺乏全员竞争情报2.0(CI 2.0)有效实施的系统性研究。文章创新性地提出全员CI 2.0的组织模式和组织实施因素的理论框架。通过深度访谈和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对概念反复提炼,得出平台汇聚能力、情报组织生态、战略意义构建、正式管控机制、文化激活效能5个关键因素。由此构建了全员CI 2.0有效实施的因素模型。最后针对中国情境,从变革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雅君  刘静艳  覃方铭  
尽管围绕生态创新已经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研究领域多集中于制造业,,服务业的生态创新为研究者所忽视。文章以高星级酒店这一典型服务行业为代表,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酒店生态创新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明确了酒店生态创新的5个构成维度,即管理生态创新、服务设施生态创新、产品(服务)内容生态创新、顾客参与的生态创新、服务流程生态创新;梳理了推动酒店生态创新的4个关键驱动因素,即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利用能力、高管态度和利益相关者压力;同时,分析了酒店生态创新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除直接影响外,生态创新还通过为酒店带来成本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间接地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文章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酒店生态创新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成果既是对酒店环境管理理论体系的补充,也是对生态创新研究领域的丰富和发展,并为酒店业生态创新实践提供了测量框架和决策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