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0)
- 2023(3829)
- 2022(3359)
- 2021(3198)
- 2020(2720)
- 2019(6121)
- 2018(6081)
- 2017(10755)
- 2016(6269)
- 2015(7170)
- 2014(6932)
- 2013(6537)
- 2012(6391)
- 2011(5783)
- 2010(6163)
- 2009(5442)
- 2008(5615)
- 2007(5254)
- 2006(4720)
- 2005(4097)
- 学科
- 济(19515)
- 经济(19476)
- 管理(14200)
- 业(13929)
- 企(11207)
- 企业(11207)
- 学(8769)
- 方法(7822)
- 农(6619)
- 数学(6221)
- 中国(6169)
- 数学方法(6050)
- 财(4922)
- 制(4423)
- 业经(4337)
- 理论(4299)
- 农业(4225)
- 融(3988)
- 金融(3986)
- 银(3916)
- 银行(3882)
- 和(3856)
- 行(3740)
- 贸(3508)
- 贸易(3506)
- 易(3392)
- 地方(3325)
- 家(3219)
- 环境(3171)
- 教育(3120)
- 机构
- 大学(91197)
- 学院(89391)
- 研究(36464)
- 济(29783)
- 经济(29045)
- 管理(28720)
- 科学(26621)
- 中国(25307)
- 理学(24459)
- 理学院(24033)
- 管理学(23304)
- 管理学院(23153)
- 农(22921)
- 所(20547)
- 京(20315)
- 研究所(19232)
- 农业(18540)
- 业大(17168)
- 中心(16172)
- 江(14795)
- 财(14631)
- 范(13691)
- 师范(13452)
- 院(12863)
- 北京(12486)
- 技术(12277)
- 室(12269)
- 农业大学(11887)
- 科学院(11739)
- 省(11640)
- 基金
- 项目(63512)
- 科学(49017)
- 基金(45728)
- 家(43244)
- 研究(42606)
- 国家(42445)
- 科学基金(34106)
- 省(25435)
- 社会(24864)
- 自然(23794)
- 基金项目(23728)
- 社会科(23359)
- 社会科学(23346)
- 自然科(23234)
- 自然科学(23221)
- 自然科学基金(22799)
- 划(22387)
- 教育(20009)
- 资助(18368)
- 编号(16613)
- 重点(15196)
- 成果(15172)
- 计划(13996)
- 发(13372)
- 部(13317)
- 创(13208)
- 科研(12753)
- 科技(12460)
- 课题(12453)
- 创新(12392)
共检索到136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英杰 吕品 周祥山 张元兴
为研究家驴基因组重复序列,通过2次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分离纯化家驴Cot 0-Cot 0.1之间的基因组高度重复DNA序列,用于构建家驴基因组Cot文库,并向GenBank提交了18条重复序列,其中4条含有LINEs序列片段,4条含有SINEs序列片段,3条含有卫星序列片段,4条含有简单重复序列片段,1条含有LTR-逆转录转座子片段,2条未知功能的重复序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学勇 李大勇
以小麦为重点 ,对小麦族植物中 DNA重复序列的划分、特点及其功能进行了概括 ,着重介绍了重复序列在基因组分化、DNA转座及在染色体联会和配对中的作用 ,并用一些实例就重复序列在起源和进化、染色体分子指纹图谱绘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染色体操作中的应用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涵 汤才国 赵静 郑琪 李滨 郝晨阳 李振声 张学勇
【目的】偃麦草(Thinopyrum)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多年生野生近缘植物,具有许多可用于小麦品种改良的优异基因。利用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可以研究物种的进化关系、绘制染色体指纹图谱及检测外源染色质。克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ponTicum(hosT)Liu and Wang)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可用于鉴定和追踪导入到小麦背景中的偃麦草遗传物质。【方法】通过构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小片段质粒文库,并对文库进行高密度点杂交(doT-bLoT hybridizaTion)筛选,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亚梅 韩毅强 汤辉 孙东梅 王彦杰 王伟东
【目的】分析根瘤菌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为其在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利用公共的微生物串联重复序列数据库资源,对已测序的3种根瘤菌基因组中SSRs的结构类型、分布、丰度等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百脉根根瘤菌(Mesorhizobium loti)和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基因组中的SSRs分别为1410个、859个和638个,3种根瘤菌基因组中长重复的四、五、六核苷酸基序更为丰富,变异性更高。数目...
关键词:
根瘤菌 基因组 微卫星序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文凯 林文武 杨文婷 杜雅馨 吴祖建 杨靓
【目的】研究BaMV福州分离物BaMV-TMS1及其携带的卫星RNA(satBaMV)分离物satBaMV-TMS1的全基因组特征,明确其系统发育关系;对BaMV进行c DNA侵染性克隆构建方法的改进,为其反向遗传学体系的快速建立提供简便的方法。【方法】根据已报道的BaMV和satBaMV全长序列保守区分别设计2对和1对扩增引物,从感染BaMV的竹叶中扩增、克隆获得BaMV-TMS1和satBaMV-TMS1的全长序列,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采用多片段无缝克隆方法将扩增得到的2个病毒DNA片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亮亮 孙效文
纯化镜鲤体组织的高分子量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au3A Ⅰ部分消化后,10%-40%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并回收9—23kb的DNA片段。以λDASHⅡ为克隆载体,与9—23kb的DNA片段进行连接和包装,构建了镜鲤的基因组DNA文库。随机选取5个独立的噬菌斑,提取DNA后用EcoR Ⅰ与BamH Ⅰ进行酶切分析,证明克隆插入率为100%。经测定,该文库的滴度是108pfu/mL,根据公式N=ln(1-P)/In(1-f),99%的镜鲤基因组包含在该基因组文库中。以鲤IGF-Ⅱ基因探针对该基因组文库进行Southem杂交,筛选到相关的阳性克隆,证明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镜鲤基因组DNA文库。
关键词:
镜鲤 基因组 DNA文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忆 蔡辉儒 张敏 蒲志刚 阎文昭
根据常规分离土传病菌的方法结合甘薯黑斑病菌的特性,对甘薯黑斑病菌进行分离。并用2种改良的DNA提取法提取基因组DNA与常用DNA提取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TAB法所获得的甘薯黑斑菌DNA质量最高,用该提取方法获得的高质量DNA为构建黑斑病菌基因组文库构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向阳 程朝泽 吕高强 王心宇
【目的】从芝麻全基因组中分离鉴定水通道蛋白AQP(AQuAPorin)家族基因,并进行系统进化关系、连锁群定位、基因结构、跨膜结构域和亚细胞定位预测、保守性氨基酸残基以及青枯雷尔氏菌诱导表达分析,为芝麻AQP的功能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芝麻基因组注释信息,鉴定芝麻AQP家族成员序列信息,并用interPro逐一进行验证。利用ClustAlW2对芝麻、拟南芥和水稻的AQP以及马铃薯的XiPs进行多序列比对,用MeGA6.0构建进化树。通过MAPinsPeCt和Gene struCture DisPlAy server 2.0进行连锁群定位和基因结构分析。采用Pro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志新 张蒙
【目的】串联重复序列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对于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基因组角度探究串联重复序列在克莱门柚基因不同区域的模体特征,为重复序列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提供提供参考。【方法】从Phytozome数据库下载克莱门柚全基因组序列和基因注解(gene annotation)数据,然后使用Phobos version 3.3.12软件抓取1~50 bp的重复单元,检测分析串联重复序列在基因内和基因间的密度及模体类型特征。【结果】克莱门柚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高密度的主要为短序列重复单元(1~7 bp),主要重复类别是单碱基、二碱基、六碱基、三碱基、七碱基、四碱基和22碱基等,且以A和T重复为主。克莱门柚基因组中最高和次高的串联重复序列密度在5’UTR和它的直接上游区域,即UI500和UI200;CDS中密度最低,且以3n模体(如3、9、12 bp等)为主要的重复单元。【结论】串联重复序列在克莱门柚基因组中的特征,与基因转录、翻译等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对串联重复序列在植物基因组中的特征及作用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克莱门柚 串联重复序列 密度 基因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丽婷 阮小蕾 沈文锦 谭小勇 翟国会 李华平
【目的】证明中国湛江地区菠萝上是否存在菠萝杆状DNA病毒(Pineapple bacilliform comosus virus,PBCoV),并获得PBCoV的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该病毒与其它Badnavirus病毒分离物间的分子差异。【方法】设计特异引物,通过反向PCR及分段克隆两种方法扩增PBCoV,克隆后测序获得PBCoV基因组全序列,利用不同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PBCoV基因组为环状结构,全长7543bp;含有3个典型的ORFs,推测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20.4、14.0和217.6kD。其基因组与GenBank登录的PBCoV ORF3部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7%-9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作舟 马爱民 杨新美
本文采用原生质体裂解法制备高分子量平菇总DNA。通过Sau 3A部分酶切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15—26kb平菇总DNA酶切片段。并以Lambda的衍生物EMBL3为载体,酶连形成重组DNA。然后将其包装,转染受体菌LE392,在TB平板上获得2.5×10~4个重组子克隆。此重组子克隆群即构成中蔬10号平菇基因组文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明辉 吴风瑞 熊传奇 曾圣 杨世杰 叶凯 蒋汶洮 孙运侣 黄宝锋 魏莹莹 焦静 顾源 王德寿
以pCC2FOS为载体构建尼罗罗非鱼Fosmid基因组文库,共挑选115 200个单菌落,保存在300块384孔样品板中,构建4 800个行池、7 200个列池、300个板池和25个超级池,形成微阵列,并对其进行复制备份。该文库插入片段平均长度约为40 kb,覆盖约罗非鱼基因组的3倍。连续传代实验研究表明,文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由于构建超级池-板池-行、列池三级池系统形成的微阵列,有助于快速、准确、有效地筛选目的基因,仅需77个PCR反应(超级池25+板池12+行池16+列池24)就能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一个单克隆,解决了普遍存在的文库筛选难题。通过文库尝试筛选18个与性别分化和生长相关基因,...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基因组文库 微阵列 基因筛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纯柱 张洪海 马建章
利用PCR方法和直接测序技术获得的紫貂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6523bp,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基因控制区(D-Loop区),碱基组成为A32.0%、C27.6%、G14.7%、T25.8%;在编码蛋白质基因的密码子第3位点处具有AC高偏向性(72.6%),并且频繁利用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或TA(7个)。将紫貂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提交到GenBank,并获得检索号为FJ429093。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的鼬科其他6种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貂属6种D-Loop区部分序列,分别以虎和狗獾为外类群,应用最大简约法构建鼬科和貂属物种的系统进化树。结...
关键词:
紫貂 线粒体基因组 进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品三 孙冰轮 姜旭 李焕改
根据GenBank上已登录的百合斑驳病毒(LMoV)基因组序列设计7对交叉重叠的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铁炮百合白天堂进行检测,并经克隆测序获得百合斑驳病毒大连分离物(LMoV-DL)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LMoV基因组由长度为9 648 bp的线状单链正义RNA组成,包括一个poly(A)尾巴,编码一个由3 096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351 kDa的多聚蛋白。同时多聚蛋白系统发育分析说明LMoV隶属于Potyvirus属一个较大的分支,在进化关系上与BYMV和ClYVV最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茜 杨威 赵位 程建国 罗燕 王印 杨泽晓 姚学萍
[目的]对分离自林麝化脓肺脏的1株疑似铜绿假单胞菌(PA)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致病和耐药机制,为林麝PA感染化脓性疾病的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将病原菌分离纯化后,依次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群体进化和物种分型分析以及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分离自林麝化脓肺脏的1株疑似铜绿假单胞菌经鉴定与PA相符,命名为FMDP001。药敏试验显示其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氨曲南、多粘菌素B和林可霉素耐药;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9.4×10~5 CFU/mL。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该菌基因组大小为6 955 100 bp,序列类型为ST1249,与B136-33株同源性最高,且两菌株基因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值达98.93%;全基因组中共有357个序列编码FMDP001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根据功能分为黏附、铁摄取、胞外毒性蛋白和调控系统;84个序列编码耐药基因,其中多药耐药外排泵为主要成分。[结论]从林麝化脓肺脏中分离到1株致病性较强的PA,并获得ST1249型林麝源PA的全基因组序列,序列显示该菌携带大量药物外排泵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决定其具有多重耐药特性,哌拉西林等可作为该类型PA感染的临床用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