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6)
- 2023(12593)
- 2022(10873)
- 2021(9804)
- 2020(8325)
- 2019(18807)
- 2018(18682)
- 2017(34991)
- 2016(19125)
- 2015(21801)
- 2014(21822)
- 2013(21101)
- 2012(19529)
- 2011(17642)
- 2010(18042)
- 2009(16871)
- 2008(16959)
- 2007(15735)
- 2006(13599)
- 2005(11962)
- 学科
- 济(78639)
- 经济(78562)
- 管理(53084)
- 业(48781)
- 企(39485)
- 企业(39485)
- 方法(32296)
- 数学(27727)
- 数学方法(27432)
- 农(23168)
- 中国(22021)
- 地方(20782)
- 财(19655)
- 业经(17210)
- 学(16238)
- 农业(15184)
- 贸(14838)
- 贸易(14831)
- 易(14338)
- 制(14284)
- 理论(13333)
- 和(13113)
- 环境(12627)
- 银(11976)
- 银行(11949)
- 务(11934)
- 财务(11891)
- 财务管理(11850)
- 融(11707)
- 金融(11705)
- 机构
- 学院(269842)
- 大学(266338)
- 济(105484)
- 经济(102947)
- 管理(99344)
- 研究(89320)
- 理学(84417)
- 理学院(83401)
- 管理学(81785)
- 管理学院(81274)
- 中国(68043)
- 京(56757)
- 科学(55946)
- 财(49511)
- 所(45562)
- 农(44798)
- 江(43524)
- 中心(42384)
- 研究所(41019)
- 业大(39071)
- 财经(38648)
- 范(38214)
- 师范(37853)
- 北京(35671)
- 农业(35100)
- 州(34925)
- 经(34765)
- 院(32427)
- 经济学(32173)
- 技术(31273)
- 基金
- 项目(174995)
- 科学(136091)
- 研究(132311)
- 基金(122434)
- 家(106570)
- 国家(105293)
- 科学基金(89133)
- 社会(81393)
- 社会科(76774)
- 社会科学(76749)
- 省(71317)
- 基金项目(64624)
- 教育(62019)
- 划(59181)
- 编号(56921)
- 自然(55791)
- 自然科(54355)
- 自然科学(54339)
- 自然科学基金(53327)
- 资助(49380)
- 成果(46896)
- 重点(40265)
- 课题(40039)
- 发(39498)
- 部(37689)
- 创(36722)
- 创新(34200)
- 项目编号(34034)
- 科研(33467)
- 性(33316)
共检索到410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苏珍
家风承载着家庭教育的文化命脉。在文化发展的历史视野下,从传统家风的消解,到近代家风的转型,尤其是革命时期红色家风的兴起,家风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新时代传承中国千年思想文化脉络的家风形态并未随着传统社会的消亡而走进历史的教科书,仍然以强大的文化生命力活跃在现代家庭中。家风本身即具有情感化育、价值观涵养、伦理规约等功能,当前我们仍然以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力求实现家风文化在建构育人场域、开发育人资源和凝聚育人共同体等方面的协同育人价值。
关键词:
传统家风 红色家风 协同育人 家庭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嘉蕊
家庭、家教、家风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德树人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遵循典范原则和方法、尊重原则和方法、协同育人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家庭家教 家风建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钧燕 杨慧玲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当前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校家社协同育人还处于探索中,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上海市闵行区开发了“我爱欢校”平台作为信息技术赋能协同育人的一项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实证数据发现它有助于赋能学校积极主导协同育人,赋能家庭主动尽责协同育人,赋能社会有效支持协同育人。面向“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中长期目标,信息技术赋能协同育人还应在三方面持续完善:搭建交互沟通平台,促进理念融合;打造资源集成枢纽,促进资源融汇;完善过程展示窗口,促进过程融通,从而促进科学高效地协同育人。
关键词:
校家社协同育人 信息技术 赋能 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书国 康丽颖 阚璇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一种有组织合作育人的系统工程,是新时代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题。推进教育数字化,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以系统理论、协同理论和定制化的指导服务为支撑,通过集合集成、汇聚资源、技术赋能、教训一体、讲好故事和理论创新等多种方式,构建目标协同、主体协同、机制协同和网络支撑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以实现全员性参与、全系统协同、全要素创新和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创新发展,4月26日至28日,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研讨会”在济南顺利召开。会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联合主办,
关键词:
研讨会 协同育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会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协同视域下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引导学风建设中,不仅会遇到更为严峻的挑战,也会遇到新的机遇。文章基于大学生学情的最新分析,对“辅导员+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协同育人的现实价值和有效性、机制和策略、模式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协同育人 辅导员 班主任 学情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小蓓
文章在对校企协同育人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设计由政策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互惠合作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构成的校企协同育人激励机制,以期促进校企合作育人,实现培育优秀人才的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常明 李卉
在高等教育深化实践育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路径方法、模式机制以及组织动员等方面的理论,这些理论能够对二者的内在联系进行揭示。本文对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的机制方式与对策建议,在培养创新思维与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中创建二者的协同体系,从而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创新思维 社会实践 协同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瑞华
中华传统家风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表征,通常以家训、家规、家教方式呈现出来,其深邃的文化意涵体现为:以修身为第一要务的家庭学风;以齐家为目的的家庭美德;以报国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仕风。启迪我们,在家风建设中:建立以家庭德育为核心的社会道德教育体系,以家风带动民风;树立优良的家庭学风,建设学习型家庭;研修高效的家教方法,涵育教育家型家长;引领人们的精神家园,增强其文化自信和获得感;滋养国人的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传统家风 家庭美德 学风 教育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向飞
文章从"课程思政"的视角,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建构协同育人平台的理论依据:育才理念与育人理念的融通、课程整体性与课程协同性的共通、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贯通。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建构协同育人平台的基本原则:政治性原则: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同向性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求实性原则: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建构协同育人平台的现实路径: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勇于创新,发挥协同育人的主渠道功能;拓展"课程思政"渠道,无缝对接,探索协同育人的多元化路径;打造"浸润育人"平台,润物无声,涵养师生正向价值;建设优质队伍,同心同力,强化协同育人工作保障。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协同育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晶晶 李宣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过程中,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的劳动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本文采用最新的CHIP两期农村个人与家庭调查统计数据,构建劳动力个人与家庭消费结构相匹配的数据集,将消费结构细分为代表刚性物质消费的医疗保健、日常使用和居住消费,以及代表软性精神消费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发现:具有外出务工经历劳动者家庭的消费结构显著偏向于刚性物质消费,从而挤占了软性精神消费的占比;务工区域会产生协同效应,当外出务工区域越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时,对刚性物质消费的偏向和对软性精神消费的挤占更为明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海玉 陈雨 张子悦 何茜林
家风文献资源阅读推广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责任和使命。文章根据多家图书馆家风文献资源推广状况的调研结果,从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反馈五个维度建构了家风文献资源阅读推广的行动模型,并以此提出以主体协同搭建阅读推广合作共同体、以语义网络推进家风文献知识化组织、以媒介融合促进线上线下协同化推广、以用户画像实现推广内容精准化推荐、以绩效评估获得推广效果一体化评价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家风文献资源 公共图书馆 阅读推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欣
良好家风家教是社会安定的基本保障。家庭教养方式决定了儿童的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感。正面管教是以鼓励儿童获得自信、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为目标的教育理论,并倡导家庭成员以平等的身份沟通并解决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国二胎家庭父母的育儿理论和实际教养能力与儿童心理及行为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提出在跨文化背景下应实行家庭正面管教,将教育惩戒之盐溶于正面管教之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胜洪 张宇帆
学校作为响应政策链接社会与家庭、协调联动家庭教育责任主体的主要力量,优化其协同功能理应作为家校社协同体系建设的关键。通过梳理家庭教育相关政策话语中对学校责任的表述发现,家庭教育中学校具有协同的法定职责,这具体体现在提供服务、进行指导、参与干预三个方面,但是家校社协同实践中学校功能彰显仍面临履责错位、履责缺位、履责越位的法治困境。找准学校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其协同作用的方向以及法治路径需着力于权责利边界、评价指标、能力培育及政策工具的优化,进一步激发学校在构建优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过程中的助推力。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校社协同 学校责任 学校协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香云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平台的出现对高职校企协同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遵循"三层面三维度"的发展路径,推动高职校企协同的模式创新与生态转型,建立共生、共享、共建、共赢的校企协同生态圈,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