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0)
2023(6144)
2022(5669)
2021(5254)
2020(4698)
2019(10963)
2018(10878)
2017(20773)
2016(11703)
2015(13576)
2014(13771)
2013(13743)
2012(13207)
2011(11933)
2010(12212)
2009(11494)
2008(11696)
2007(10900)
2006(9337)
2005(8400)
作者
(36429)
(30686)
(30679)
(29269)
(19544)
(14844)
(14171)
(12062)
(11422)
(10956)
(10334)
(10319)
(9821)
(9812)
(9811)
(9742)
(9664)
(9010)
(8950)
(8736)
(7792)
(7574)
(7520)
(7038)
(7022)
(6989)
(6908)
(6778)
(6383)
(6313)
学科
(49005)
经济(48950)
(30941)
管理(29450)
方法(24312)
(23838)
企业(23838)
数学(21665)
数学方法(21453)
(14923)
中国(12792)
(12227)
(11460)
(10244)
贸易(10242)
(9944)
农业(9677)
地方(9672)
业经(9207)
(8973)
(7841)
(7593)
银行(7563)
(7496)
金融(7494)
(7196)
(7098)
财务(7083)
财务管理(7058)
理论(6918)
机构
大学(176160)
学院(173961)
(70838)
经济(69253)
管理(64274)
研究(62332)
理学(55013)
理学院(54325)
管理学(53265)
管理学院(52943)
中国(45969)
科学(40000)
(38054)
(35954)
(33740)
(31946)
研究所(30879)
中心(28872)
业大(28852)
农业(28760)
(27106)
财经(25460)
北京(24118)
(23863)
师范(23594)
(23036)
经济学(21907)
(21693)
(21244)
经济学院(19965)
基金
项目(114173)
科学(87819)
研究(81763)
基金(81152)
(72575)
国家(71552)
科学基金(58893)
社会(49871)
社会科(47086)
社会科学(47066)
(45024)
基金项目(42846)
自然(38416)
(38373)
教育(37933)
自然科(37461)
自然科学(37444)
自然科学基金(36793)
资助(34044)
编号(33909)
成果(28598)
重点(26176)
(25743)
(25139)
课题(23461)
(23184)
科研(22385)
计划(21775)
创新(21668)
教育部(21391)
期刊
(77619)
经济(77619)
研究(48970)
中国(34044)
(32559)
学报(32100)
科学(27461)
(25330)
大学(23052)
农业(22007)
学学(21664)
管理(21301)
教育(18676)
(14717)
金融(14717)
技术(14453)
(12592)
财经(12580)
业经(12406)
经济研究(12121)
(10787)
问题(10766)
(9774)
图书(9401)
(9074)
技术经济(8907)
世界(8639)
统计(8435)
理论(8383)
科技(8009)
共检索到258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鹏飞  丁善明  陈安利  李琼艳  罗顺高  朱水芬  黄平  董占鹏  
【目的】为了解发现于云南家蚕种质资源"芙印"系统红色卵致死突变Fuyin-lre的性状特点和遗传性。【方法】观察Fuyinlre的卵形、卵色、胚胎发育及孵化情况,并与正常卵系统P50、突变红色卵标志系统re开展杂交、回交等遗传分析试验。【结果】Fuyin-lre系统出现全紫褐色卵、紫褐色卵与红色卵并存的2种蛾区,紫褐色卵能正常孵化发育,而红色卵稍透明,常会出现不规则的条状或块状的黑斑,胚胎发育至丙1时,停止发育不孵化,与已研究报道的红色卵突变re、ci、rec、b-4、ru等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与rel相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艾均文  司马杨虎  朱勇  何行健  薛宏  黄平  叶学林  钟天生  
采用8×8不完全双列杂交法(NCⅡ),对来自不同生态区域的8个中系与8个日系夏秋用家蚕品种及其相应的64个杂交组合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7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7个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达到了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它们的遗传由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但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万蚕收茧量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茧层量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茧层率、茧层量与全茧量属于遗传力高的性状,它们可在早期世代进行定向选择,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则因其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楼珏  杨文清  卢华金  阮柏苗  郑国楚  
本文对一个新的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标8S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农艺性状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基因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与其野生型培矮64S相比,主要农艺性状基本相近,但生育期缩短了2 d,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得到了改善,配合力有所提高。因此,标8S可以作为一种形态标记性状应用于两系杂交水稻育种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瑞  李春林  童晓玲  曹明亚  石美宁  徐安英  鲁成  代方银  
【目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所引发的血液型脓病是一种传染性强的蚕病,极大地影响蚕业生产。本研究旨在定位对BmNPV高抗的家蚕品系中控制其抗性的基因,进而解析其抗性遗传机制,为培育抗性素材和品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BmNPV高抗家蚕品系99R和较感品系Dazao-N为亲本,配制连锁分析(BC_1F)和定位分析(BC_1M)回交群体。首先对两个亲本品系进行浓度梯度添毒,统计感病死亡的家蚕头数,运用SPSS 17.0软件,计算其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秀芬  邓子新  
ZX1和ZX7是变铅青链霉菌JT46经NTG诱变所产生的多效性突变菌株。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它们表达黑色素基因(mel)能力的降低与异常修饰这两种不同的遗传表型是不同基因作用的结果。将天蓝色链霉菌中控制产孢的关键基因whiG引入ZX1并不能恢复或互补ZX1产孢差的性状。ZX1的DNA经脉冲电泳也不被降解。脉冲电泳和基因文库杂交的结果均证明ZX1发生了大片段缺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静  哈丽旦  张素梅  徐春花  刘保申  
Dt基因是玉米显性矮秆基因,被定位于玉米的第10条染色体长臂,目前报道的显性矮秆基因只有D8(Mpl1)和D9,它们分别位于染色体1的长臂和染色体5的短臂;Dt矮秆突变体属于赤霉素敏感型,含有D8,D9基因的材料对赤霉素不敏感;Dt基因与D8,D9基因的等位性分析表明,Dt与D8,D9为非等位基因,进一步证明了Dt基因是一个新发现的玉米显性矮秆基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康迳  王俊兰  姚小兰  林晶  陈仁财  柯庆明  林文雄  
在水稻Lemont×Dular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10)中发现了裂颖突变体(split rice glume,srg).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野生型水稻和裂颖水稻的颖花原基分化情况,结果发现,突变体水稻的幼穗在形成内、外稃原基后,有些颖花在形成浆片后并不是直接发育形成雄蕊原基,而是在外稃或内稃原基内侧又分化出浆片原基;有些颖花原基从中间缢裂,缢裂的颖花原基又分别形成类稃片的结构,颖花发育后期,6枚雄蕊发育畸形,并且观察到不同数目的雄蕊.同时以突变体作母本,Dular、Lemont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遗传分析,F2表型和χ2测验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受单基因隐性控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涛  纪庆绵  陈志强  王慧  刘永柱  张建国  
通过对籼稻美香占经空间诱变筛选出的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MLA-1进行遗传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MLA-1与高直链淀粉含量材料杂交的F2籽粒群体直链淀粉含量呈现一对等位基因3:1分离模式,且低直链淀粉籽粒均表现为半透明胚乳性状,F2代植株中低直链淀粉含量植株、中等直链淀粉含量植株及高直链淀粉含量植株的分离比例为1:2:1;而MLA-1与糯稻"荆香糯"杂交的F2代单株自交穗出现糯粒穗、杂合(糯粒和半透明粒)穗及半透明籽粒穗三种类型,比例为1:2:1.选用180对微卫星引物对MLA-1和对照美香占进行SSR分析,有22.8%的扩增产物在两个材料间表现出了多态性,第6染色体短臂上与Wx基因紧密连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令聪  宋广树  吕庆雪  刘宏伟  张志军  李春雷  王敏  刘文国  
为了研究花粉致死基因ZmAA1的功能,进而创制转ZmAA1基因玉米不育新材料。在Gen BAnk中找到花粉致死基因ZmAA1及启动子PG47,并在目的片段的上下游设计増加酶切位点,基因合成构建到克隆载体Puc57上,采用传统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PG47-ZmAA1-35S-BAr,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优良玉米自交系郑58萌动胚。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PG47-ZmAA1-35S-BAr;共获得94株除草剂抗性植株,其中47株目的片段Pcr呈阳性反应,对温室中表现为花粉败育的Pcr阳性植株进行目的片段及筛选标记BAr基因rT-Pcr与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延玲  白晓倩  于澎湃  高建明  裴忠有  罗峰  孙守钧  
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对高粱育种的理论、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通过对高粱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作用方式进行分析,旨在为田间选择稳定遗传的优良株型性状提供理论基础。以粒用高粱引-20和忻梁52杂交所构建的F2遗传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高粱叶夹角、株高、穗长、平均茎节长度、叶长及叶宽6个株型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高粱叶夹角遗传符合B_1模型,即加性-显性-上位性的混合遗传模型,其主基因遗传率为70.15%;株高遗传符合B_2模型,即加性-显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仪治本  梁小红  
用多元遗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高粱 18个性状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多数性状都与穗粒重呈显著和极显著表型相关。千粒重与旗叶宽相关极显著 ,穗粒数与穗径、穗柄径、茎粗、一级枝梗数、二级枝梗数和旗叶宽都极显著相关。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的方向趋势一致 ,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18个性状分别载荷在 4个主因子上 ,第一主因子为穗部因子 ,包括 8个与穗部结构有关的性状 ;第二因子为生长因子 ,包括生育期、茎粗及有关的 6个性状 ;第三因子为旗叶因子 ,包括旗叶的 3个性状 ;第四因子为穗长因子 ,只有穗长一个性状。聚类分析把 18个数量性状分成三大类 ,第三类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亚类 ,聚类结果与因子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斌  鲁成  赵爱春  向仲怀  
利用家蚕品系C100和大造的回交一代BC1群体,用WinQTLCart2.0软件对家蚕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体重等4个重要经济性状在分子连锁图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区间作图分析。共检测到40个QTL,分布于21个连锁群,其中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体重的QTL中,贡献率超过20%的主效QTL数分别为2、2、3、2个,贡献率超过30%的主效QTL有4个,分别是控制全茧量的qCW-19、茧层量的qSW-2、茧层率的qCSR-4和蛹体重的qPW-23。相关显著的经济性状的QTL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并且检测到的QTL均与其单侧标记紧密连锁,利用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将不同的增效QTL进行聚合,为优质高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明  翟虎渠  
以红花烟草(Nicotianatobaccum)杂交种(亲本为K326×G140)后代F5和F6系谱为材料,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进行田间试验。对F5世代68个家系的第7周株高、开花时株高资料和F6世代128个家系的最后株高资料进行三级、四级巢式结构的方差分析,得到足够的参数估计方程,在二级统计量水平上迭代估计各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并计算狭义遗传力。3个性状基本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第7周株高、开花时株高、最后株高三个性状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78,0.415和0.55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丽云  CHATER K F  陶美凤  
bldA编码天蓝色链霉菌中识别UUA密码的tRNA,大部分菌株的生长不需要bldA功能。M145菌株发生了突变,使bldA成为必需基因。本研究以M145和1258等菌株为亲本,通过3轮杂交筛选构建了菌株LY3,作为遗传定位bldA依赖性(bldA-dependent,bad)突变的亲本之一。用LY3与1258杂交,筛选了217个重组子并鉴定其基因型。对217个重组子的基因型进行遗传分析,将bad突变定位于天蓝色链霉菌染色体SCO3934与SCO4659基因之间的758 kb区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荷英  徐安英  张月华  孙平江  赵云坡  
利用微卫星(SSR)标记,在DNA分子水平上对不同地理系统和化性的家蚕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1对引物中均出现稳定的扩增带,扩增带总数为106条,最多的有16条,最少有4条,平均每个引物9.6条。利用单匹配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SSR不但具有品种特异性,而且具有系统特异性,证明不同化性及地理系统的家蚕在进化上属有显著差异的类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