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1)
2023(8374)
2022(7486)
2021(6981)
2020(6215)
2019(14524)
2018(14506)
2017(28051)
2016(15659)
2015(17697)
2014(18183)
2013(17850)
2012(16878)
2011(15177)
2010(15691)
2009(14440)
2008(15074)
2007(13968)
2006(12134)
2005(10956)
作者
(46251)
(38562)
(38525)
(36840)
(24687)
(18908)
(17757)
(14953)
(14432)
(14129)
(13107)
(13084)
(12478)
(12221)
(12196)
(12179)
(11984)
(11472)
(11346)
(11064)
(9731)
(9684)
(9521)
(8897)
(8801)
(8742)
(8707)
(8612)
(7829)
(7728)
学科
(65071)
经济(64998)
(47126)
管理(46668)
(39943)
企业(39943)
方法(31701)
数学(28073)
数学方法(27805)
(22822)
(17645)
(16179)
财务(16153)
中国(16127)
财务管理(16105)
企业财务(15373)
(15291)
(13375)
业经(12660)
地方(11934)
(11913)
贸易(11904)
(11552)
农业(11214)
(10907)
银行(10876)
(10211)
金融(10207)
(10187)
(10155)
机构
大学(226854)
学院(226673)
(92108)
经济(90038)
管理(84262)
研究(74532)
理学(71647)
理学院(70825)
管理学(69501)
管理学院(69080)
中国(58455)
(48252)
(46481)
科学(45910)
(39429)
(39129)
财经(36361)
(36192)
中心(35468)
研究所(35033)
业大(33416)
(32843)
农业(31078)
北京(30819)
(29064)
经济学(28788)
(28722)
师范(28711)
财经大学(26925)
(26217)
基金
项目(141114)
科学(109363)
研究(102971)
基金(101014)
(88504)
国家(87367)
科学基金(73688)
社会(63030)
社会科(59635)
社会科学(59610)
(55470)
基金项目(53515)
教育(48634)
自然(48020)
自然科(46857)
自然科学(46842)
(46452)
自然科学基金(46028)
编号(43085)
资助(42755)
成果(36207)
重点(32082)
(31845)
(29857)
课题(29569)
(28778)
科研(27572)
大学(27374)
(27212)
教育部(27139)
期刊
(104368)
经济(104368)
研究(67145)
中国(44736)
(41171)
学报(36743)
(34935)
科学(31905)
管理(30134)
大学(27374)
学学(25711)
教育(24509)
(22985)
金融(22985)
农业(22896)
技术(20221)
财经(18799)
业经(16671)
经济研究(16526)
(16077)
问题(14170)
(13034)
财会(12868)
(11870)
技术经济(11687)
图书(11381)
理论(11307)
(11124)
会计(11038)
统计(11002)
共检索到344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明琳  周生春  
传统的观点把家族金字塔控股(PUO)结构看作是控股家族为操纵控制权,使之与现金流权相偏离,达到侵占社会投资者利益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股权控制结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此观点遭到了不少质疑。有学者认为,这种控制结构广泛存在的原因是内部特殊的融资优势;另有研究显示,PUO结构的内部隧道(tunneling)行为和支持行为是对等的,社会投资者以容忍控股家族一定程度的隧道行为为代价,换取后者对企业的支持。但上述论述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难以对PUO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长期存在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长兵  郭萍  
中国家族上市公司具有代表性的最终所有权结构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中间层持股中介基本都是股权较为封闭的非上市公司,最终控制者的家族和泛家族成员对其持股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和模糊性,使得控制性家族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较低但容易被实证研究高估。剖析中国家族PH结构的特征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前提假设,同时也可供政策制定者和监管当局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晓红  尹哲  吴旭雷  
家族控制企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金字塔型控制模式又是家族控制企业普遍采用的形式。本文对金字塔型家族控制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家族企业为样本,采用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族控制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侵害其他股东的动机和具体行为;成"系"企业加大了家族控制股东侵害少数股东权益的概率和程度;家族控制企业一致行动人累计股权比例与企业价值呈现一定的U型关系;独立董事参与公司治理亦没有起到制度上防止掏空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明琳  
单纯的掏空行为无法解释家族控制的金字塔结构的持续存在,除非社会投资者都是“短视”的或者缺乏足够信息。如果社会投资者是理性的,只有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和支持行为同时发生,并且在法律对社会投资者保护薄弱以及金字塔结构比水平结构更好地实施掏空行为的条件下,金字塔结构才可能长期存在。金字塔结构本质上是一种中性的股权控制方式,既可能侵害外部股东的权益,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保护其权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忠  吴翔宇  
本文通过构建简单的理论模型研究了金字塔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并以2002—2004年我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为了获取私人利益而倾向于抑制对外披露私人信息,即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终极控制权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越低,而董事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终极控制人行为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丹蒙  
运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公司透明度的指标,在对金字塔控股模式下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总体来说,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的透明度越低;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影响更为明显。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果仍然成立。在经济后果方面,投资者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给予了较高的认可,而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可能是出于代理成本的考虑,投资者虽然对于透明度较高的公司给予了较高的定价,但这种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迎科  
文章通过分析金字塔控股结构下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主要原因、途径和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关治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颖  艾辉  
利用我国303家上市家族企业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金字塔结构下终极股东控制权和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权处于[50%,100%]区间时,上市家族企业的终极控制权和银行借款率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终极控制权和资产负债率、流动性负债率之间负相关但不显著;终极控制权在[0,30%]区间时,终极控制权与资产负债率、银行借款率负相关但不显著,与流动性负债率正相关但不显著;终极控制权在[30%,50%]区间时,终极控制权与资产负债率、流动性负债率正相关但不显著,与银行借款率负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惠芬  许萍  
本文选取2014-2016年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终极控股股东的终极控制权与金字塔股权结构的控制层级与控制复杂度两个层面上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流权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控制权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说明终极控制权会强化第二类代理冲突,而两权偏离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信息披露具有"隧道效应"。控制层级和控制复杂度均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意味着公司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会降低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静  
近期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几起会计丑闻,多与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有关。金字塔股权结构作为目前一种最为盛行的形式,造成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为控股股东从事机会主义交易谋取私人利益提供了机会。本文试图以金字塔结构为背景,对研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的文献进行回顾,以期为关注控股股东行为的人士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研究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俊秋  张奇峰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为严重。以2002-200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与其拥有的现金流量权显著负相关,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正相关;同时,较高的法治水平能够有效地遏制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股东权利保护机制,同时完善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对于推进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建荣  朱婷娇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终极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与上市公司利益的侵占行为呈现出与股权分置改革前诸多不同的特点。基于后股权分置时期2008-2014年连续存在的343家上市家族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应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终极控制者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两权分离度、股权制衡度、控制层级与隧道效应的关系,发现各因素对隧道效应的影响在不同家族企业之间呈现显著差异;隧道效应与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控制权比例显著正相关,与现金流权比例显著负相关,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外部股东的存在未能有效遏制隧道行为,低负债率的资产结构助长了隧道挖掘动机。因此,应构建低控制权、低现金流权的"双低"股权结构,从权力根源上避免隧道挖掘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建荣  朱婷娇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终极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与上市公司利益的侵占行为呈现出与股权分置改革前诸多不同的特点。基于后股权分置时期2008-2014年连续存在的343家上市家族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应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终极控制者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两权分离度、股权制衡度、控制层级与隧道效应的关系,发现各因素对隧道效应的影响在不同家族企业之间呈现显著差异;隧道效应与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控制权比例显著正相关,与现金流权比例显著负相关,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外部股东的存在未能有效遏制隧道行为,低负债率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文海  
本文分别从控制链长度、终极控制人性质和两权分离度三个方面出发,采用Logit模型及Tobit模型考察金字塔股权结构对我上市公司股利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控制链长的企业倾向于少发放股利,但是在具体选择股利时偏好现金股利;终极控制人为国家时,倾向于多发现金股利而少发股票股利;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越大,终极控制人越是倾向于多发放现金股利而少发放股票股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蓓  郑建明  
企业集团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并以金字塔股权结构作为最主要的组织架构模式。本文从终极控制人的性质、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垂直层级、横向跨度、上市公司在金字塔结构中的身份这五个方面回顾和梳理了相关文献,发现金字塔控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具有双向性。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和过度投资导致了金字塔控股的折价效应;而集团内部市场对不完全市场的替代,金字塔纵向组织分权的激励作用都会产生溢价效应。从"金字塔股权结构"到"金字塔控股集团"的变化,不仅把单纯的股权结构研究扩展到组织结构的研究,而且丰富了企业边界理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投资者保护的加强对金字塔控股集团折价或溢价效应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