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43)
2023(22266)
2022(18978)
2021(17794)
2020(15190)
2019(34966)
2018(34333)
2017(65502)
2016(35705)
2015(40489)
2014(40292)
2013(39911)
2012(36737)
2011(33089)
2010(33125)
2009(31148)
2008(31330)
2007(27849)
2006(24416)
2005(22219)
作者
(103541)
(86429)
(85862)
(81986)
(55182)
(41331)
(39023)
(33747)
(32681)
(30952)
(29318)
(29296)
(27581)
(27406)
(26925)
(26573)
(25830)
(25672)
(24990)
(24815)
(21343)
(21238)
(21117)
(19729)
(19350)
(19278)
(19273)
(19098)
(17446)
(17124)
学科
(147793)
经济(147593)
(118680)
管理(116341)
(103686)
企业(103686)
方法(67834)
数学(56740)
数学方法(56029)
(46092)
(43154)
中国(39229)
业经(38616)
(32531)
(31264)
财务(31175)
财务管理(31114)
企业财务(29569)
(29287)
农业(28956)
(27604)
贸易(27587)
(26810)
地方(26099)
理论(25179)
(24764)
技术(24368)
(23402)
银行(23343)
(22971)
机构
大学(516292)
学院(515329)
(211209)
经济(206811)
管理(203400)
理学(174861)
理学院(172966)
研究(171763)
管理学(170018)
管理学院(169086)
中国(133317)
(110166)
科学(104476)
(101595)
(86793)
(85803)
财经(80364)
研究所(78391)
中心(78324)
(76862)
业大(75484)
(73066)
北京(69850)
农业(67280)
(65350)
师范(64700)
经济学(63891)
(62165)
(61270)
财经大学(59559)
基金
项目(341273)
科学(269052)
基金(249423)
研究(248745)
(217550)
国家(215606)
科学基金(185485)
社会(158012)
社会科(149670)
社会科学(149630)
(131664)
基金项目(131221)
自然(120638)
自然科(117847)
自然科学(117815)
自然科学基金(115770)
教育(114441)
(110888)
资助(103465)
编号(100787)
成果(82359)
重点(76203)
(76058)
(71605)
(71230)
课题(69211)
创新(66246)
国家社会(65381)
教育部(65370)
科研(65352)
期刊
(235355)
经济(235355)
研究(152644)
中国(100134)
(82469)
学报(80715)
(78869)
管理(77788)
科学(74696)
大学(61769)
学学(58313)
农业(53777)
教育(53071)
(47618)
金融(47618)
技术(45566)
财经(40237)
业经(38369)
经济研究(37146)
(34482)
问题(30578)
(30425)
技术经济(26279)
(25117)
(25063)
统计(24265)
理论(23834)
图书(23647)
现代(23367)
科技(23297)
共检索到770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霄  赖雁云  
本文以2008-2012年间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家族控制、制度冲突与企业间接掏空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家族控制与企业间接掏空行为正相关,即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存在较高的掏空可能性;家族股权集中度会抑制家族控制对企业掏空行为的促进作用,企业的隐性风险降低;市场化程度会影响家族股权集中度对企业隐性风险的调节作用,即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家族企业的风险较低,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家族企业的风险则较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俭  石本仁  
基于代理理论和法与金融理论,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及现金流权分离对家族企业现金股利分红意愿及分红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上述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企业现金分红意愿越低,两权分离度与分红意愿及分红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且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两权分离度对企业股利政策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这种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而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抑制实际控制人这种低分红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作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重要替代性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家族控制所衍生的双重委托代理冲突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本文以2004~2008年1378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家族控制、双重委托代理冲突对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家族上市公司具有相对消极的现金股利政策,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家族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要比非家族上市公司低35%以上:(2)在我国两类代理冲突都会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家族上市公司具有相对消极现金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族控制加剧了第一类代理冲突而非第二类代理冲突并进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贺小刚  李婧  张远飞  连燕玲  
本文针对那种假定家族成员都是纯粹的、目光短浅的利他主义者,提出了一个家族成员为有限利他主义者的假设。我们的主要观点是,创始人及其家族成员的共同治理是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家族成员是兼顾情感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积累的有限利他主义者。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所进行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家族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共同治理的模式,而不是创业者独自控制股权和(或)管理权的模式;相对于创始人独自控制股权的治理模式,创业家族共同控制股权更为有效;相对于创始人独自控制股权和管理权的治理模式以及创始人控制股权而职业经理人控制管理权的治理模式,创业家族共同控制股权与管理权更为有效。本文的研究表明那些自我雇佣的家族成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小刚  连燕玲  
家族权威是解释家族企业治理效率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文以所有具有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数据,就家族权威及其配置、家族成员内部权威集中度与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家族权威与家族上市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过于强化或削弱家族权威都不利于价值创造;第二,家族成员的股东身份权威在相应的管理权威配置下将发挥更强的作用,而这两种权威的背离并不利于提高家族上市公司的价值;第三,家族成员内部的权威集中度是解释家族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相对集中的家族资本所有权有利于公司的价值创造,但将管理权集中于个别...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丽娜  贺小刚  高皓  
家族企业在何种情境下倾向于诉诸非市场战略,这一学术问题广受关注但并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基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检验了官员更替与家族企业非市场战略构建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中国沪深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政策不确定性明显提高了家族企业的非市场战略投入,但这种作用也受到了企业业绩状况以及媒体报道的影响。具体而言,随着期望落差的增加,政策不确定性对家族企业非市场战略投入的正向作用也随之增强;而媒体报道则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政策不确定性对家族企业非市场战略投入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较低的政策不确定性(市委书记来自本地或反腐败政策执行之后)将减弱家族企业的非市场战略动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因地方官员更替产生的政策不确定性是导致家族企业非市场战略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媒体的外部治理和反腐败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企业的行为,上述研究结论支持了正在进行中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反腐败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桂花  王乃娣  
本文结合上市家族企业所处的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融资结构两方面,实证验证制度环境与融资结构对上市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家族企业的权益比例与公司治理效率正相关,而且这种关系不受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当上市家族企业所处的外部制度环境较差时,市场化进程指数与公司治理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当上市家族企业所处的外部制度环境较好时,市场化程度与公司治理效率却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晓光  李昆泽  王学(王乐)  
家族企业因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代理问题与非家族企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以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分别分析两权分离程度、家族企业有否接班压力以及独立董事兼任比例对我国家族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两权分离程度愈大,家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愈低,此结果与预期不一致。但是,家族企业有否接班压力及独立董事兼任比例对家族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素莲  杨国玉  
家族控制是否有利于提高家族企业的融资效率,至今没有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以2009年沪深两市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控制和管理权控制两个视角探讨了家族控制机制对家族企业微观融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家族股权控制和家族管理权适当控制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由此表明家族化管理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法律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是有效率的,是一种适应性的制度安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姚瑶  逄咏梅  
随着家族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多,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也越发显得迫切和重要,然而目前在我国,对于家族控制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理论界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全面的评价。本文借助股权分置改革的契机,以"对价"这个囊括公司表现、市场评价、投资者预期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指标为切入点,利用该指标的综合性与预期性优势,重新审视家族控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以2006年底进行股改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家族控制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市场给予良好的评价,其在全流通过程中支付的成本较低;对家族分样本进一步分析得出,直接上市的家族企业比买壳上市的家族企业总体表现更好;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比家族成员直接参加管理的上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德球  叶陈刚  李楠  
本文分别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和家族CEO等三个维度分解家族控制权配置模式,考察控制权配置对审计师需求和供给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审计师的供给方面,超额审计费用随着代理冲突的提高而增强,与两权分离度、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正相关,与家族CEO负相关。在审计师的需求方面,"四大"审计师需求与两权分离度和家族CEO负相关,与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度正相关。研究结论表明,在不同的代理冲突下,审计师需求和供给效应的差异性特征反映了家族企业控制人在发送可承诺信号和攫取公司资源之间的利益权衡选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贺小刚  李婧  陈蕾  
家族成员内部的组合是家族治理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的家族成员组合模式将对家族企业治理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假定家族成员具有利他主义动机、趋同性与行动一致性,但也具有自利动机、目标与偏好差异性。基于此,本文将家族成员的组合模式分为核心家庭成员主导型、远亲家族成员主导型、复合家族成员主导型,并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数据,以家族持股成员作为分析对象,对这些家族成员组合模式的功效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1)不同家族成员组合内部,其冲突与代理问题是存在差异的,核心家庭成员内部的冲突与代理问题最低,这种组合能够创造最优的治理效率;远亲家族成员内部与复合家族成员内部存在显著的矛盾与代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婵  贺小刚  徐容慈  
创一代对家族企业的经营绩效能产生显著影响,但学术界关于创一代对家族企业的成长究竟产生积极还是消极效应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认为,创一代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关键取决于其所涉入家族治理的组合治理模式,而不同的组合治理模式在治理效率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基于Hamilton亲缘关系理论,本文利用2007—2014年沪深主板市场的家族上市公司数据,重点分析了"创一代-至亲"组合治理模式对家族企业经营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其他创一代在位组合治理模式相比,"创一代-至亲"组合治理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家族企业的经营绩效。(2)"创一代-至亲"组合治理模式对家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作用还受到外部制度环境与技术变迁速度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在制度环境越不完善的地区,"创一代-至亲"组合治理模式越有助于提高家族企业经营绩效;在技术变迁速度越快的行业,"创一代-至亲"组合治理模式越有助于提高家族企业经营绩效。(3)"创一代-至亲"组合治理模式中的不同亲缘关系组合将对家族企业绩效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其中夫妻共治、兄弟共治将对家族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积极作用,而子女共治则因跨代理念的冲突并不能给家族企业绩效带来促进作用。(4)创一代与子女共治仅在特定情境下才能产生积极效应,比如在外部制度环境严重缺失、行业技术快速变迁的情况下,跨代治理才有助于提高家族企业的经营绩效。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娜  王宣喻  
家族集中所有权、控制权和家族涉入管理对企业绩效到底有利还是有弊?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处于转型经济中的中国企业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更高,上述关系在不同经济体之间是否有区别?企业的治理效果取决于内外两种机制,内部的家族治理系统是对外部制度环境的不完善的补充。我们选取处于成熟市场经济的德国上市家族企业与处于转型经济中的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实证对比,从制度的视角来探讨上述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两国上市家族企业的家族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结论表明治理结构并不一定对企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不同的制度环境会导致不同的作用机制产生。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顾露露  蔡良  雷悦  
家族企业有非常普遍的家族股权一股独大、存在家族传承意愿等特点,这可能使家族企业更看重中长期发展从而支持技术创新活动,也可能为了保护家族社会情感财富而抵制需要大量投入并具有较高风险的技术创新行为,因此需要实证证据检验。同时,一部分家族企业由国有股权转换而来,"国退民进"的所有权变更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鲜有研究进行讨论。运用2004年至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家族企业面板数据,基于Tobit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方法,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和研发产出影响力3个维度实证检验两权合一的治理模式对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影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