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9)
- 2023(8632)
- 2022(7180)
- 2021(6688)
- 2020(5436)
- 2019(12096)
- 2018(11608)
- 2017(22400)
- 2016(11990)
- 2015(13571)
- 2014(13364)
- 2013(12898)
- 2012(11558)
- 2011(10181)
- 2010(10450)
- 2009(10024)
- 2008(10252)
- 2007(9309)
- 2006(8414)
- 2005(7813)
- 学科
- 管理(50019)
- 业(47571)
- 济(45752)
- 经济(45650)
- 企(43605)
- 企业(43605)
- 财(21894)
- 方法(17826)
- 制(16770)
- 务(15649)
- 财务(15625)
- 财务管理(15595)
- 企业财务(14995)
- 数学(14943)
- 数学方法(14805)
- 农(12942)
- 业经(12720)
- 中国(12276)
- 体(12067)
- 体制(10497)
- 划(9449)
- 银(9133)
- 银行(9126)
- 技术(8955)
- 行(8570)
- 融(8509)
- 金融(8504)
- 农业(8265)
- 策(8113)
- 环境(7348)
- 机构
- 大学(170965)
- 学院(170962)
- 济(72356)
- 经济(70905)
- 管理(69015)
- 理学(59247)
- 理学院(58710)
- 管理学(58078)
- 管理学院(57747)
- 研究(53535)
- 中国(42933)
- 财(40750)
- 京(34761)
- 财经(30973)
- 科学(28332)
- 经(28025)
- 江(26100)
- 所(25473)
- 中心(24940)
- 财经大学(23080)
- 研究所(22306)
- 经济学(22025)
- 北京(21798)
- 农(21748)
- 业大(20989)
- 州(20164)
- 商学(20156)
- 商学院(19988)
- 范(19726)
- 经济学院(19676)
- 基金
- 项目(110284)
- 科学(89002)
- 研究(84701)
- 基金(82080)
- 家(70471)
- 国家(69449)
- 科学基金(60957)
- 社会(56530)
- 社会科(53575)
- 社会科学(53562)
- 基金项目(43104)
- 省(42483)
- 教育(39564)
- 自然(37603)
- 自然科(36715)
- 自然科学(36707)
- 自然科学基金(36105)
- 划(35263)
- 编号(33723)
- 资助(32554)
- 成果(28785)
- 制(27925)
- 部(25863)
- 重点(24790)
- 创(24204)
- 课题(23580)
- 国家社会(23459)
- 性(23263)
- 教育部(23259)
- 发(22699)
共检索到263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刚 那超洪 魏东晓
家族化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特征,家族企业控制模式差异对公司绩效是否产生影响及其路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利用沪深A股家族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研究发现,董事长或总经理在集团企业担任高管以及借壳上市的家族企业具有更高的市场业绩,而实际控制人出任上市公司高管和集团管控有损于市场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模式通过最优资本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公司绩效。家族企业控制模式差异对公司绩效的不同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的研究文献,路径分析扩展了家族企业控制的研究内容,为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家族企业 集团控制 公司绩效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刚 那超洪 魏东晓
家族化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特征,家族企业控制模式差异对公司绩效是否产生影响及其路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利用沪深A股家族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研究发现,董事长或总经理在集团企业担任高管以及借壳上市的家族企业具有更高的市场业绩,而实际控制人出任上市公司高管和集团管控有损于市场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模式通过最优资本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公司绩效。家族企业控制模式差异对公司绩效的不同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的研究文献,路径分析扩展了家族企业控制的研究内容,为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家族企业 集团控制 公司绩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毕艳杰
以2004年沪深两市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了家族控制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族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族成员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对公司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家族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家族公司 家族控制 公司绩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启林
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占我国上市公司的比重在当前虽然偏低,但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发展却几乎与我国股市是同时起步的。1993年6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福耀玻璃(600660.SH)、1994年1月上市的东方集团(600811.SH)以及1994年1月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万向钱潮(000559.SZ)标志着我国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诞生,虽然其第一大股东戴着法人的“红帽子”,但这并不否认,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从一开始分别是曹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文哲 夏凤
家族制企业的制度实质是家族对企业拥有持续控制权。对于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发展,控制权转换是当务之急,而不是简单地寻求继任或接班。家族制企业控制权转换总体上表现为从传统控制权向现代控制权转换的一个连续动态过程,其转换路径应注意类型转换的顺序性、力度调控的梯度性和质量结合的同步性。
关键词:
家族制企业 控制权 控制权转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美华 林斌 李炜文
基于两类代理问题,研究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更高,家族成员担任CEO或者其他职务时,内部控制质量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两权分离度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低,家族成员担任CEO或担任其他职务时,两权分离度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此外,非家族成员担任CEO时,企业的内控质量较低,而家族成员担任其他职务,可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研究结论拓展了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方面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代理问题 内部控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美华 林斌 李炜文
基于两类代理问题,研究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更高,家族成员担任CEO或者其他职务时,内部控制质量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两权分离度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低,家族成员担任CEO或担任其他职务时,两权分离度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此外,非家族成员担任CEO时,企业的内控质量较低,而家族成员担任其他职务,可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研究结论拓展了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方面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代理问题 内部控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德球 叶陈刚
基于家族控制的竞争优势与控制权私人收益两种理论基础,本文以2003-2008年的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论文考察了家族公司家族管理、控制机制与外部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以间接方式上市的家族公司,直接上市更有可能选择审计质量较高的"四大";家族管理即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家族指定管理层与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更有动机选择高质量审计,而家族控制机制即金字塔结构、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离程度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管理对高质量审计师需求的正向作用在直接上市的家族公司中更为显著;家族控制对审计师需求的负向作用仅在控制权比例大于30%的子样本中显著;当家族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媛媛 缪荣
控制权作为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焦点,它的配置和选择受到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明晰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的选择机理对优化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提升家族企业管理效率意义重大。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控制权 路径依赖
[期刊] 预测
[作者]
苏启林 蒲惠荧
股权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是近年来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股权结构内生性的视角研究私募股权投资(PE)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家族控制问题的治理效应及其对公司价值产生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股权制衡结构的形成受制于家族控制程度,当上市公司家族控制问题较为严重时,会削弱PE的监督制衡作用。鉴于股权制衡结构形成的内生性,本文的实证研究采用工具变量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同时也揭示了PE股权制衡与家族控制的内生联动关系;此外,关于PE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也表明,股权制衡结构与公司价值存在内生关系,PE股权制衡有助于降低家族控制造成的损失,提高上市公司的价值水平。
关键词:
家族控制 股权制衡 公司价值 内生性视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国琼 许光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建辉
我国家族公司的治理受传统文化影响,且我国法制机制不够完善,增加了家族公司治理难度。公司控制权的基本表现形式体现在影响公司财产的决策上,一些大股东拥有对公司经营事务的绝对控制权,成为终极股东。终极股东控制问题主要包括股东以及其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终极股东控制和金字塔结构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
家族公司 终极股东 控制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蔡地 沈达勇 刘雪萍
利用2004-2012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家族控制对我国上市公司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表明:总体而言,同非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相比,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进行慈善捐赠,且捐赠的额度更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家族控制对公司慈善捐赠行为的上述正向影响主要源自家族成员积极参与管理和不存在现金流权和投票权分离的公司。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国公司慈善捐赠行为的前因以及家族控制治理后果的理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旭南 李心愉 陈工孟
本文以2007年年报披露的391家家族上市公司为基础,研究家族控制、治理环境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由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家族控制人掠夺中小股东利益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抑制家族控制人的掏空动机。但当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非常大时,治理环境的约束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来自其它国家的实证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还发现,家族拥有的终极所有权和公司价值呈现倒U型关系。这说明,当家族的终极所有权较大时,其主要发挥"筑壕效应"而非"激励效应"。对终极所有权能否抑制家族控制人的掏空动机,我们应持谨慎态度。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家族公司 终极控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启林 朱文
本文以 2 0 0 2年在上海、深圳证券市场上公开交易的 1 2 8家家族类上市公司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控制性家族导致的代理问题刚刚开始出现。家族类上市公司中既存在所有权层面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所形成第一重代理关系 ,也存在家族企业主与家族 非家族雇员在管理层面形成的第二重代理关系 ,研究发现前者对家族类上市公司价值具有负面影响 ,而后者则具有双面的影响
关键词:
家族控制 企业价值 代理 托宾Q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