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8)
- 2023(7492)
- 2022(6266)
- 2021(5716)
- 2020(4895)
- 2019(10913)
- 2018(10653)
- 2017(19694)
- 2016(10934)
- 2015(12364)
- 2014(12228)
- 2013(11914)
- 2012(10773)
- 2011(9596)
- 2010(9842)
- 2009(9474)
- 2008(9885)
- 2007(9144)
- 2006(8321)
- 2005(7851)
- 学科
- 管理(49259)
- 业(40774)
- 企(37585)
- 企业(37585)
- 济(37420)
- 经济(37325)
- 财(18937)
- 制(15588)
- 方法(13625)
- 务(12954)
- 财务(12921)
- 财务管理(12888)
- 企业财务(12262)
- 中国(10996)
- 业经(10749)
- 数学(10583)
- 数学方法(10477)
- 农(10430)
- 体(10005)
- 银(9635)
- 银行(9628)
- 划(9019)
- 行(9005)
- 体制(8536)
- 融(8042)
- 金融(8037)
- 策(7778)
- 度(7441)
- 制度(7437)
- 理论(6876)
- 机构
- 大学(152703)
- 学院(150745)
- 济(62257)
- 管理(61965)
- 经济(60751)
- 理学(50718)
- 理学院(50174)
- 管理学(49618)
- 管理学院(49285)
- 研究(48939)
- 中国(41430)
- 财(36583)
- 京(32715)
- 财经(26642)
- 科学(26379)
- 江(25217)
- 经(24018)
- 所(23895)
- 中心(23641)
- 农(20957)
- 研究所(20905)
- 北京(20666)
- 财经大学(19734)
- 州(19368)
- 业大(18948)
- 经济学(18802)
- 范(17867)
- 师范(17698)
- 院(17567)
- 省(16861)
- 基金
- 项目(93762)
- 科学(74622)
- 研究(71399)
- 基金(69179)
- 家(60019)
- 国家(59069)
- 科学基金(51139)
- 社会(46780)
- 社会科(44261)
- 社会科学(44249)
- 基金项目(36036)
- 省(35666)
- 教育(32957)
- 自然(31553)
- 自然科(30803)
- 自然科学(30796)
- 自然科学基金(30292)
- 划(29877)
- 编号(28379)
- 资助(27715)
- 成果(24761)
- 制(24293)
- 部(21635)
- 重点(20905)
- 课题(20032)
- 创(19800)
- 国家社会(19794)
- 性(19269)
- 教育部(19143)
- 发(18861)
共检索到250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思飞 卢闯
本文从两类代理问题的视角出发,以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家族参与企业管理和家族控制权对家族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家族控制权在现金持有决策中体现了家族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联盟效应",家族控制权越强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影响我国家族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过程中,家族控制权的效应要强于家族参与管理的效应,家族第二代成员参与企业也会对现金持有产生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美华 林斌 李炜文
基于两类代理问题,研究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更高,家族成员担任CEO或者其他职务时,内部控制质量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两权分离度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低,家族成员担任CEO或担任其他职务时,两权分离度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此外,非家族成员担任CEO时,企业的内控质量较低,而家族成员担任其他职务,可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研究结论拓展了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方面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代理问题 内部控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美华 林斌 李炜文
基于两类代理问题,研究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更高,家族成员担任CEO或者其他职务时,内部控制质量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两权分离度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低,家族成员担任CEO或担任其他职务时,两权分离度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此外,非家族成员担任CEO时,企业的内控质量较低,而家族成员担任其他职务,可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研究结论拓展了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方面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代理问题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素莲 高荣
本文以2010-2014年的531家上市民营企业作为初始样本,探讨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对盈余管理程的影响;然后以其中的440家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家族企业中家族控制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独立董事对家族控制与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非家族企业相比,我国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此外,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对盈余管理有负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存在正向影响,且独立董事会强化家族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德球 叶陈刚
基于家族控制的竞争优势与控制权私人收益两种理论基础,本文以2003-2008年的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论文考察了家族公司家族管理、控制机制与外部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以间接方式上市的家族公司,直接上市更有可能选择审计质量较高的"四大";家族管理即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家族指定管理层与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更有动机选择高质量审计,而家族控制机制即金字塔结构、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离程度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管理对高质量审计师需求的正向作用在直接上市的家族公司中更为显著;家族控制对审计师需求的负向作用仅在控制权比例大于30%的子样本中显著;当家族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素莲 高荣
本文以2010-2014年的531家上市民营企业作为初始样本,探讨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对盈余管理程的影响;然后以其中的440家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家族企业中家族控制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独立董事对家族控制与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非家族企业相比,我国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此外,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对盈余管理有负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存在正向影响,且独立董事会强化家族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波 陈少华 吴益兵
我国家族企业股权公开化、社会化和管理职业化的趋势,使得家族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管理层持股与会计信息披露作为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以2007-2010年我国A股市场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家族与非家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差异。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家族上市公司,家族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盈利质量和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的检验还发现,管理层持股对家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能够起到强化作用。
关键词:
家族控制 管理层持股 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启林 万俊毅 欧晓明
家族企业是世界各国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本文分析了家族控制企业的主要方式、家族企业控制权过度集中的危害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治理家族企业的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控制权 治理结构 国际比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舒颖 孙嘉宝 朱沆
社会情感财富的观点认为,管理控制既是社会情感财富的目标,也是保存社会情感财富的手段,而新制度理论的观点则强调外部的制度压力会约束家族对公司管理的控制。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如何应对内部要求与外部压力的冲突?本文选取香港资本市场上的国美、创维、雅居乐和新鸿基四个家族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控制家族对六个家族管理负面事件的反应,发现事件确实会导致控制家族承受的制度压力增加,而家族根据制度压力的强弱,通过内部切割、象征性管理和实质性退让等方式加以应对,同时却保持或加强了对公司的股权控制。由此本文得出结论:为了回应外部的制度压力,维护家族对公司的根本性控制,家族往往借助调整管理控制来缓解保存社会情感财富...
关键词:
社会情感财富 制度压力 象征性管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魏志华 林亚清 黄寿峰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家族控制、金融发展对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发现,家族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显著低于非家族上市公司,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族上市公司面临着比非家族上市公司更高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地,在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中,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显著更高,而且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家族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并推动其现金股利的发放。
关键词:
家族控制 金融发展 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华红 魏永红
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很多,家族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终极控制人,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使其拥有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而且存在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制定现金股利政策的倾向。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并选取了2004-2008年1411家A股家族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终极控制人特征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所研究内容的影响。
关键词:
金字塔股权结构 终极控制人 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志坚 李佳丽
本文以2010~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家族控制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民营非家族控制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拥有较低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当公司投资机会较好时,家族控制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约束,从而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特别是当公司由创始人及其家族控制时,这种优势尤为明显;然而当公司投资机会较差时,家族控制并不能减轻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这可能与其引发的家族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有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焕 王洋慧
基于中国2010—2019年上市家族企业的数据,本文对于家族企业会如何选择性对待员工和社区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并关注在不同制度压力情境下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选择性参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家族控制权的提升,家族企业会选择承担更多外部社区责任,减少内部员工责任投入。此外,不同的制度压力对于家族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约束效果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既可弱化家族控制对员工责任的负向影响亦可强化其对社区责任的正向影响,媒体监督和儒家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压力,前者主要通过约束监督弱化家族控制与员工责任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后者则是通过激励熏陶强化家族控制与社区责任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翁宵暐 王克明 吕长江
本文研究家族成员参与管理对公司IPO抑价率的影响。基于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本文发现,家族参与管理的企业的IPO抑价率显著低于其他民营企业,并且家族成员担任CEO的企业IPO抑价率比非家族成员担任CEO企业的抑价率更低。进一步,我们发现,当家族参与管理企业不存在现金流权和投票权分离时,IPO抑价率更低。本文认为,家族股权与家族管理的结合可靠地向市场揭示了家族参与管理企业内在价值的信息,降低了IPO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了IPO抑价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建林
选取2006年在上海、深圳 A 股市场正式交易的150家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并分为创业型家族企业和非创业型家族企业。研究表明,由于两类企业面临的代理冲突不一样,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果也不一致。创业型家族企业管理层持股对企业价值有正面影响,非创业型家族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呈"倒 U型"关系。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代理冲突 家族控制 企业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