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3)
2023(7305)
2022(6103)
2021(5576)
2020(4736)
2019(10465)
2018(10072)
2017(19519)
2016(10551)
2015(11869)
2014(11588)
2013(11028)
2012(10118)
2011(8949)
2010(9206)
2009(8891)
2008(9133)
2007(8341)
2006(7515)
2005(7104)
作者
(28570)
(24165)
(23854)
(22653)
(15437)
(11401)
(10847)
(9106)
(9026)
(8565)
(8039)
(8010)
(7746)
(7743)
(7668)
(7153)
(7140)
(7003)
(6895)
(6797)
(5918)
(5798)
(5797)
(5486)
(5434)
(5384)
(5354)
(5230)
(4719)
(4608)
学科
管理(44673)
(41877)
(38746)
企业(38746)
(38392)
经济(38283)
(20378)
(15568)
方法(15386)
(14647)
财务(14630)
财务管理(14603)
企业财务(14092)
数学(12697)
数学方法(12598)
(11686)
(10718)
业经(10669)
中国(10473)
体制(10127)
(8010)
(7831)
银行(7822)
(7682)
金融(7677)
(7386)
技术(7258)
环境(6642)
农业(6407)
(6372)
机构
大学(152658)
学院(150333)
(63473)
经济(62197)
管理(60284)
理学(51866)
理学院(51342)
管理学(50716)
管理学院(50427)
研究(48026)
中国(38271)
(36399)
(31143)
财经(27846)
(25276)
科学(25028)
(22760)
(22709)
中心(21966)
财经大学(20920)
研究所(19851)
经济学(19847)
北京(19514)
(19336)
业大(18288)
商学(17966)
商学院(17822)
经济学院(17736)
(17637)
师范(17481)
基金
项目(96645)
科学(78209)
基金(73361)
研究(73168)
(63319)
国家(62362)
科学基金(54634)
社会(49931)
社会科(47223)
社会科学(47209)
基金项目(38504)
(35805)
教育(34037)
自然(33817)
自然科(33023)
自然科学(33014)
自然科学基金(32482)
(30123)
资助(28899)
编号(28402)
(25463)
成果(24858)
(23105)
重点(21649)
国家社会(21171)
教育部(20802)
(20736)
(20284)
人文(20117)
课题(19562)
期刊
(74251)
经济(74251)
研究(47617)
(32864)
中国(32496)
管理(25488)
学报(21079)
科学(20295)
(19007)
大学(17569)
学学(16649)
(16389)
金融(16389)
财经(15063)
教育(15053)
(12780)
农业(12258)
经济研究(11190)
技术(11078)
业经(10964)
财会(9681)
问题(9351)
会计(9025)
(7905)
(7687)
世界(7476)
国际(7136)
现代(6964)
理论(6649)
科技(6629)
共检索到233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朱素英  
本文通过对广东家族公司的实证调研分析,从经济法的角度分析家族公司治理机制的内在缺陷,揭示引入外部董事对于提高家族公司治理效率所起的主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亚军  
我国ST公司治理的缺陷主要外化表现在关联交易的增加,公司业绩持续恶化,资产空心化状态不断加剧。董事问责机制的缺乏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缺陷。董事问责制缺乏与上市公司治理缺陷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非公允关联交易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恶化和资产空心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戴亦一  陈冠霖  潘健平  
本文以2006-2012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辞职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作为公司治理缺陷的代理变量,考察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是否能够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研究发现:(1)独立董事提前辞职行为的确具有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作用,即相比独立董事未辞职和正常辞职的公司,独立董事提前辞职的公司下年度出现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的概率会显著增加;(2)细分样本后发现,政治关系会显著影响这种信号作用,即政治关系强的企业其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更可能预示公司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本文不仅为监管机构建立独立董事追溯处罚机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持,而且为学术界争议已久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沆  何轩  
引入外部董事被学术界视为企业转向专业化管理的一项内容,但仅运用代理理论来分析家族企业对此的选择存在明显不足。文章引入资源依赖理论和制度学派的观点,分析了家族企业在这一决策上的阻力、动力和压力的来源,并讨论了企业内外部因素对决策者权衡的影响,由此揭示家族企业的这一决策上的动态选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军  赵息  
以2009~2012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会治理特征的三方面——董事会独立性、团队异质性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不显著;董事会团队异质性越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越长,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可能性越小。进一步地研究高管权力对董事会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高管权力能减弱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可能性的降低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仁仪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在理论与实践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缺陷。文章旨在通过抽样调查,在针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分析基础上,从新的角度提出了:重新建立独立董事的监管机制;实施推选独立董事的市场机制;理性提升独立董事的信誉机制;有效改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强化完善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和理顺评价独立董事的考核机制,以期改进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朱珠  
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修复对董事会治理的影响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治理水平因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而显著降低,但在缺陷修复之后,董事会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且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内控缺陷对董事会治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从修复效果上看,董事会治理水平会因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得到提升,且在非国有企业中这种正面影响更加显著。研究表明,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企业加强监管,重视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这不仅为深化企业改革及产权制度设计提供经验证据,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持续改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柏丙林  
在董事会中,内部董事不宜占多数。外部董事同时具备促进完善公司战略决策和控制监督公司经理层的两方面作用。在外部董事的职权中,有权向股东大会汇报情况,特别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力尤为重要。外部董事应负有内部董事相同的信誉义务,而其竞业禁止义务则可适当放宽。外部董事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的讨论目前仍有分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楼百均  
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了巨大作用,公司的业绩不断提升。但是独立董事也确实存在着信息获取不足、激励机制和信誉约束机制不成熟、能力不适应和时间不足等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雁影  应若平  
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缺陷,要改变上市公司董事会“内部人控制”状况,应从改造监事会入手,设立独立监事,让独立监事和内部监事共同承担起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有效的制衡机制;应该建立一个以中小股东作为聘用方的能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组织,来聘用独立董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黎  李文昌  
本文基于2012201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董事长特征角度分析董事长与内部控制缺陷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长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确有一定的影响,除任期和领导结构外,其他特征变量影响不显著,其中董事长任期与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和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俊荣  常京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董事会国际化日益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探讨董事会国际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可以为优化内部控制提供路径。本文运用2010—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董事会国际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会国际化能有效抑制内部控制缺陷;外籍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缺陷无显著影响,而外籍非独立董事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董事会国际化与内部控制缺陷的负向关系仅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海民  王宏武  
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独立董事的选任程序、任职资格及工作方式、基本职权和责任、激励机制、与监事会的关系等方面 ,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逐一分析后认为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并不意味着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就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而言 ,治本之道应是公司股权的多元化和合理化 ,独立董事也只有在股权结构相对合理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强  蒋东生  
本文从讨论传统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出发 ,试图对独立董事产生的原因、独立董事角色的本质作用进行理论解释 ,并对其作用有效发挥的约束性条件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独立董事的本质作用是企业契约规则的监护人 ,同时是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短期合约的裁定人和边际调整人 ,不完全独立性是独立董事作用有效发挥的基本约束条件。本文还将从这种分析的逻辑中归纳出判断独立董事制度是否有效的若干约束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