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0)
- 2023(11267)
- 2022(9244)
- 2021(8533)
- 2020(7239)
- 2019(16130)
- 2018(15620)
- 2017(30788)
- 2016(16586)
- 2015(17926)
- 2014(17780)
- 2013(17422)
- 2012(16031)
- 2011(13924)
- 2010(14481)
- 2009(13637)
- 2008(14129)
- 2007(12808)
- 2006(11425)
- 2005(10663)
- 学科
- 业(84975)
- 企(79120)
- 企业(79120)
- 济(71857)
- 经济(71767)
- 管理(67396)
- 方法(30887)
- 财(28848)
- 业经(27291)
- 农(25314)
- 数学(23052)
- 数学方法(22806)
- 务(22665)
- 财务(22647)
- 财务管理(22627)
- 企业财务(21606)
- 农业(18188)
- 策(17791)
- 技术(17260)
- 制(17216)
- 中国(16468)
- 划(14177)
- 理论(13137)
- 体(13133)
- 和(13130)
- 贸(12600)
- 贸易(12593)
- 企业经济(12300)
- 易(12299)
- 经营(12051)
- 机构
- 学院(239646)
- 大学(232304)
- 济(104811)
- 经济(102908)
- 管理(99263)
- 理学(84850)
- 理学院(84086)
- 管理学(83107)
- 管理学院(82637)
- 研究(74992)
- 中国(60767)
- 财(53172)
- 京(47336)
- 科学(42013)
- 财经(41390)
- 农(38828)
- 经(37682)
- 所(37316)
- 江(37285)
- 中心(34327)
- 研究所(33035)
- 业大(31805)
- 经济学(31027)
- 财经大学(30560)
- 农业(30280)
- 北京(29715)
- 商学(29318)
- 州(29270)
- 商学院(29050)
- 经济学院(27970)
- 基金
- 项目(150732)
- 科学(121863)
- 研究(112991)
- 基金(112339)
- 家(96735)
- 国家(95504)
- 科学基金(84285)
- 社会(73960)
- 社会科(70276)
- 社会科学(70259)
- 省(58971)
- 基金项目(58362)
- 自然(54213)
- 自然科(53058)
- 自然科学(53043)
- 自然科学基金(52218)
- 教育(51008)
- 划(48269)
- 资助(46029)
- 编号(44879)
- 成果(36070)
- 业(35734)
- 创(34661)
- 部(34011)
- 重点(33066)
- 发(32178)
- 性(31471)
- 创新(31433)
- 国家社会(30597)
- 课题(30448)
- 期刊
- 济(121907)
- 经济(121907)
- 研究(72332)
- 财(46349)
- 中国(44967)
- 管理(43047)
- 农(37388)
- 科学(31264)
- 学报(30352)
- 融(27314)
- 金融(27314)
- 农业(25637)
- 大学(24274)
- 学学(23351)
- 业经(22010)
- 技术(21686)
- 财经(21493)
- 教育(20534)
- 经济研究(19325)
- 经(18498)
- 业(16072)
- 问题(15120)
- 技术经济(14063)
- 财会(14022)
- 现代(12849)
- 贸(12843)
- 世界(12631)
- 商业(11722)
- 会计(11346)
- 经济管理(11210)
共检索到366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德球 林程杰 徐婷
家族企业积极引入并利用非家族资本时,CEO人选对其职业化经营和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基于2004—2017年中国2 065家上市家族企业数据,从家族企业股东异质性的视角考察了其对家族企业CEO人选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大股东和非家族大股东投票权不对称性与职业经理人担任CEO显著负相关。非家族大股东类型越多,投票权不对称性与职业经理人担任CEO的负相关关系越强,但家族股东数量增加会抵消这种作用。横截面差异检验表明,不同类型非家族大股东对CEO人选具有不同的影响,未发生代际传承、由家族直接创办、审计质量较低的家族企业,投票权不对称性与职业经理人担任CEO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强。研究结论表明,家族式的非制度管理可能成为家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积极引入非家族股东并保持权力制衡有助于职业经理人的引入,这对于企业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韩雪亮 田启涛 董峰 王霄
家族企业本身是一个异质性的群体,但是它并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仍处于碎片化状态。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详细回顾,厘清了家族企业异质性包括涉入人员的异质性、经营目标的异质性、企业治理的异质性、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和企业产出的异质性五个方面;阐明了涉入人员的异质性是构成家族企业异质性的根源;通过将家族企业异质性碎片化的研究成果整合到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之中,展现其各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了家族企业异质性研究中现存的问题,阐述了家族企业研究所采纳的理论和方法的多元化和发展趋势,指出未来研究应吸收社会学和家庭科学等学科知识,采用混合研究或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推动家族企业异质性研究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异质性 公司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倬 李元齐
本文基于2006—2021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外资股东涉入对家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外资股东参股在家族企业中存在“同股不同权”的现象,但是外资股东涉入依然能促进家族企业创新。其中,公司治理能力和技术吸纳能力的提高是其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股东涉入促进了家族企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并且对直接创办型以及处于高新技术行业的家族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放宽对外国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的限制;家族企业应合理引入外资股东参股,充分发挥异质性外资股东的技术优势与管理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海 黄琼宇 程敏英
本文研究家族企业关联大股东的治理角色,以关联大股东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从关联交易的视角为关联大股东的治理作用提供证据。通过对2003~2008年家族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关联大股东以关联交易为途径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家族关联大股东持股越多、在董事会或董监高中所占席位的比例越大,家族企业的关联交易行为越严重,公司价值折损也越厉害。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影响不显著,关联大股东的持股和决策管理明显加深了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的损害效应。区别于由家族控股股东单一控股的家族企业,关联大股东的持股和参与决策管理为家族股东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更强烈的动机和更大的操作空间。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关联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艳
文章以2009—2022年的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作为样本,深入探讨了非家族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家族股东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机制分析表明,非家族股东会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了企业ESG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家族股东主要从环境和公司治理方面对企业ESG表现产生积极作用;当企业为创业型、处于非代际传承期以及外部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营商环境较好时,非家族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家族企业 非家族股东 ESG表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建安 陈凌 吴炳德
年老的一代创业者将经营权让渡给家族成员还是职业经理人,是控股家族的重要战略决策。虽然有众多经验研究显示聘家族CEO不利于企业绩效,但现实经济中有较多公司即便是上市公司仍然雇用家族成员做CEO。为解释这种看似"无效率"的聘任安排,本文将民营企业管理职业化问题置于代际传承的背景下,将关注焦点从营利性的企业拓展到其背后的家族,从控股家族的异质性目标探索企业聘任决策的前因变量。借助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提出控股家族非经济目标驱动下公司与CEO的匹配框架,发现更加重视非经济目标的家族倾向于提供较低激励强度的薪酬合约,对高管的经验和能力要求较低,同时更加重视CEO的家族身份。该研究试图论证企业CEO的聘任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黛藤
文章选择2011—2020年在A股上市的家族企业,分析了CEO类型对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机构投资者在二者之间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有12.5%的家族企业选择职业经理人担任CEO。家族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CEO能显著提升企业战略变革强度,且CEO权力越高,战略变革强度越大。在纯家族成员担任CEO的企业中,二代继承人担任CEO比一代创始人CEO的企业战略变革强度要弱。稳定型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对CEO类型与家族企业战略变革关系存在相反的调节效应,由此看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更偏好企业战略变革以带来长期增长,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则厌恶战略变革带来的风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素莲 靳共元
以高阶理论为依据,从管理者的角度研究家族企业家双重性特征与家族企业融资决策的关系。基于2004~2007年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家族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家的性别、任职年限、政治身份、企业家的风险倾向、控制权偏好与家族企业融资决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实证研究没有发现企业家年龄与融资决策的相关性。本研究对高阶理论在我国中小家族企业中的应用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该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研究家族企业的融资决策时,必须考虑到企业家的相关特征。同时,本文对于更好地理解家族企业的融资行为,优化家族企业的融资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巩娜
以2005~2011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152家家族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根据管理层自利性假说和道德风险假说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股权激励计划定位与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家族企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了避免管理层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而实施股权激励,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会影响股权激励给予的股权数量;家族内部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实际控股股东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影响,控股股东也会影响股权激励实施的后果。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控股股东股权激励 定位与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本文通过构建有效的股东合谋指数,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多个大股东存在的合谋动机,并进一步选取2003年至2012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股东合谋对家族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股东合谋能够导致家族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现象;而且,与投资不足相比,股东合谋更容易引起家族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与以往文献仅关注管理层或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不同,本文将"股东与股东"的代理问题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考察大股东的所有权安排及其配置"关系"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从而为解释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股东合谋。
关键词:
股东合谋 非效率投资 股东关系 股权制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进中
以2011年629家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检验了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第二大股东身份会影响企业价值,这种影响依赖于家族企业执行控制权的方式,并且当其他大股东更具有竞争力的时候,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会显著增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磊 李先洪 苏春
如何认识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这一行为,切实规范董事会决策机制,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企业经济决策行为的影响,鲜有文献从非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的视角展开讨论。鉴于此,本文以2008—2021年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会降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机制分析表明,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会加剧第一类代理冲突,进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企业处于非数字化转型期、外部审计监督较弱、地区市场化进程较慢时,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负向影响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由此增加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即会计信息质量在两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静静
特质信息披露是企业有效投资决策及市场有效资源配置的基础,因此有关监管方及市场参与者对于外部大股东担任CEO对特质信息披露的影响应当予以关注。文章基于中国中小板2005-2012年家族企业样本,重点关注家族企业外聘CEO类型对企业特质信息披露的影响,借以探讨家族企业不同来源外聘高管的经济后果。文章重点关注当外聘CEO为前十大非家族自然人股东时,企业的特质信息披露程度,以及家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度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较之其他来源的外聘CEO,前十大非家族自然人股东担任CEO的企业有着更少的企业特质信息披露,且这种关系只在具有两权分离度的企业样本中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前十大非家族自...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雷 徐琳 邱锐婷 郑远
我国家族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需求,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逐渐受到家族企业的重视。本文以我国2010—2019年1546家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研究了CEO来源对家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家族成员担任CEO更能促进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但是,由职业经理人担任CEO更能促进家族企业的创新产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规模较大和非高新技术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担任CEO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高新技术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担任CEO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晓东 李宇萍 王瑞华
已有研究认为,非家族CEO会因为威胁家族控制、引发代理问题等原因,更容易被家族企业解雇。而本研究则进一步关注为何具有家族身份的CEO同样会遭到解雇。基于手工获取的研究样本,本研究通过定性比较分析(QCA)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了"外部压力模式""家族利益权衡模式"以及"类创始人独控模式"三种解雇家族CEO的常见模式,并基于亲属关系与管理角色的视角进行了理论化阐释,尝试将家族企业领域的已有研究从"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之间有何不同",向"包含不同亲属关系和管理角色的家族企业之间有何不同"的层面推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