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3)
2023(11206)
2022(8944)
2021(8338)
2020(7181)
2019(16169)
2018(15924)
2017(31352)
2016(16723)
2015(18713)
2014(18267)
2013(17644)
2012(16043)
2011(13960)
2010(14599)
2009(13763)
2008(13828)
2007(12383)
2006(10815)
2005(10180)
作者
(45458)
(37791)
(37689)
(35619)
(24501)
(17987)
(17038)
(14537)
(14155)
(13650)
(12878)
(12598)
(12300)
(11992)
(11682)
(11438)
(11372)
(11036)
(10863)
(10762)
(9331)
(9220)
(9179)
(8881)
(8489)
(8458)
(8355)
(8307)
(7517)
(7421)
学科
(81908)
(76460)
企业(76460)
(75557)
经济(75456)
管理(66458)
方法(35872)
业经(27771)
数学(27389)
数学方法(26841)
(25639)
(24853)
(20065)
财务(20030)
财务管理(20011)
企业财务(18918)
农业(17591)
技术(17404)
中国(16018)
理论(15670)
(15292)
(14576)
(14563)
(14173)
贸易(14164)
(14108)
(13817)
企业经济(12444)
(12416)
经营(12380)
机构
学院(241383)
大学(236129)
(104247)
管理(103070)
经济(102493)
理学(88952)
理学院(88199)
管理学(86831)
管理学院(86410)
研究(71637)
中国(58332)
(49069)
(48724)
科学(39628)
财经(39081)
(36392)
(35916)
(35489)
(34363)
中心(33138)
业大(32167)
经济学(30829)
研究所(30678)
北京(30472)
商学(29472)
商学院(29206)
财经大学(28865)
(28466)
农业(28311)
经济学院(27822)
基金
项目(155558)
科学(125575)
研究(116860)
基金(115567)
(99360)
国家(98175)
科学基金(87097)
社会(76647)
社会科(72806)
社会科学(72784)
(60601)
基金项目(60232)
自然(55548)
自然科(54414)
自然科学(54403)
教育(53636)
自然科学基金(53515)
(49604)
资助(47542)
编号(47254)
成果(37226)
(35679)
(35331)
(34860)
重点(34129)
(32621)
创新(32438)
国家社会(31981)
课题(31363)
(31055)
期刊
(117733)
经济(117733)
研究(69414)
中国(43936)
管理(43599)
(41631)
(34489)
科学(30866)
学报(28907)
技术(24223)
农业(24189)
大学(24061)
学学(22924)
教育(22456)
(22228)
金融(22228)
业经(21469)
财经(19533)
经济研究(18534)
(16897)
(15668)
问题(15002)
技术经济(14897)
世界(13321)
财会(13232)
(13210)
国际(13068)
统计(12745)
现代(12450)
商业(12431)
共检索到359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明浩  
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分为美国模式、西欧模式和东亚模式三种典型模式,几种模式的家族参与治理程度、经理人职业化程度和"隧道挖掘"程度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几种模式的对比分析,比较各国家族剥夺小股东的强度,给出治理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势判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申明浩  
本文利用2002—2004年的280家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家族控股股东隧道行为的影响。在区分了"资本家家族"与"企业家家族"的基础上,回归分析发现:资本家家族的隧道行为动机和强度远远高于企业家家族,企业家家族有大股东的监督倾向。资本家家族倾向于通过构建多层控制链实施隧道行为;企业家家族成员在上市公司任职有利于形成合谋挖掘隧道转移资源;控股股东以企业集团方式存在的公司遭受了更加严重的掏空;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没有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总经理持股比例与隧道行为强度呈现U型关系,存在"监管激励效应"及"合谋掏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越是资本家控制型的公司,家族通过关联交易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吕洪霞  丁文锋  
美英两国在保留家族企业最终控制权的同时,有选择地将现代公司制度的优势融入家族企业,形成了比较成熟、规范的企业治理模式;日、德两国家族企业家族色彩浓厚,以保障相关者利益的思想与人本主义的融合为基础,是一种内部监控型模式;东南亚包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在儒家家族传统观念基础上,建立了以家族为代表的控股股东主权模式。比较分析三种模式的共异点,对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和发展可以得出诸多重要的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振  钟爱群  
家族企业是世界各国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本文从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现状出发,重点分析韩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并通过对比,找出了有益于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杨玉秀  
关系网络和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两个基本要素。基于工作关系和家族关系的双重关系网络和源于血缘亲情关系的家族信任和泛家族信任,使得家族企业成为一个蕴含丰富社会资本的组织形式,家族企业正是运用组织内丰富的社会资本实现企业的内部治理。和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相比,家族企业的这种社会资本治理模式能降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节约组织内的交易费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鸿江  吴亮  周应堂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问题的根源在于信任机制的建立。在家族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信任机制匹配的治理模式,但目前鲜有研究对不同阶段信任机制匹配的作用进行考察。本文基于初始阶段与持续阶段的信任机制匹配的角度将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分为亲缘型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礼法型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交往型泛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契约型泛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通过构建这四类家族企业网络仿真模型,比较发现:礼法型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具有最好的资源交换效率,契约型泛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具有较好的资源交换效率和较好的公平性,亲缘型家族企业和交往型泛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资源交换效率则较低。本文运用网络聚类系数、网络中心性、关系强度等整体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  张昭华  
文章探讨了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阐明了家族化治理模式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作者认为,中国家族企业要做大做强,创业者完全退出、由职业经理人控制的职业化治理不一定是普遍选择,由“家人”和“外人”共同治理模式应是中国家族企业的主要演变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娄祝坤  邢欢  
我国社会的差序格局特征和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深刻影响了家族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缔约行为。家族企业独特的治理特征为关系型契约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在创业者主政阶段,关系型契约的协商、缔结和执行效力得以保障。然而随着创业者离职、企业易主,纯粹的关系治理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企业价值毁损。为了实现企业治理目标,完成家族企业持续成长的诉求,企业治理模式需要由关系治理向契约治理转移。为使得公司治理能够很好的适应企业传承这一过渡时期,本文从会计实践和董事会构建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华  
本文探讨了两类因素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认为在每一个具体的“多因素组合”中,都可能有某一个合适的治理模式与之相匹配。因此,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组合,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可能存在多重均衡与多元演变路径,家族企业应该权变选择治理模式与演变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建林  
以往的观点普遍认为家族治理的代理成本相对较低,然而这不能解释一些家族企业出现的内部代理冲突。笔者以利他主义为分析视角,认为由于利他主义的双面作用,家族治理的代理成本并不一定低。我们从代理成本和代理能力两个维度提出了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相机选择的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治理模式:家族治理、专业治理、折中治理和分殖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立  马丽波  孙亚锋  
本文以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生命周期为基点,探讨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环模式”,并据以分析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以期能为家族企业的有效治理和发展提供某种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启林  万俊毅  欧晓明  
家族企业是世界各国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本文分析了家族控制企业的主要方式、家族企业控制权过度集中的危害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治理家族企业的模式与方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宏军  
华人家族企业较重视"五缘"关系,特别是亲缘关系。这种关系是家族主义人际信任的认知基础。人际信任关系的不同对交易费用产生重要影响,现阶段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模式(表现为关系治理)是现存儒家文化积淀和现有企业规模上的最小交易费用安排。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华人家族企业的"关系治理"将被"理性"的制度化治理所取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建荣  朱婷娇  
我国家族企业的终极控制者普遍采用金字塔控股方式实现对底层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本文基于2008-2014年连续存在的343家家族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应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研究隧道效应。研究表明:隧道效应与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控制权比例显著正相关,与现金流权比例显著负相关,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同时,外部股东的存在无法有效遏制隧道行为,低负债率的资产结构助长了隧道挖掘动机。最后,结合家族企业特征,从限制两权过度分离、实现控股结构扁平化、敦促控股股东自律、优化内部监管设计等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云帆   冯慧志  
根据钱德勒给家族企业下的定义,家族企业就是“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的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护最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的……现代工商企业”。就是说,家族企业不仅有两权合一的古典企业的治理模式,还存在两权分离的治理模式。潘必胜把家族企业分为三种形式:(1)所有权与经营权全部为一个家族所掌握;(2)掌握着不完全的所有权,却能掌握主要经营权;(3)掌握部分所有权而基本上不掌握经营权。根据这种分类,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就可分为:一是由家族成员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既两权合一的形式;二是所有者与外部职业经理共同经营管理,即折中治理的模式;三是聘请外部职业经理经营和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