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3)
- 2023(11582)
- 2022(9009)
- 2021(8227)
- 2020(7076)
- 2019(15821)
- 2018(15545)
- 2017(30504)
- 2016(16219)
- 2015(18074)
- 2014(17748)
- 2013(17269)
- 2012(15499)
- 2011(13450)
- 2010(13906)
- 2009(13107)
- 2008(13307)
- 2007(11974)
- 2006(10497)
- 2005(9740)
- 学科
- 业(82998)
- 企(77791)
- 企业(77791)
- 济(74255)
- 经济(74061)
- 管理(67111)
- 方法(35220)
- 业经(27903)
- 数学(27245)
- 数学方法(26711)
- 财(26099)
- 农(25407)
- 务(20919)
- 财务(20855)
- 财务管理(20832)
- 企业财务(19765)
- 农业(17657)
- 技术(16911)
- 中国(16150)
- 制(15193)
- 理论(14759)
- 策(14543)
- 划(14486)
- 和(13528)
- 企业经济(12476)
- 经营(12431)
- 体(12264)
- 贸(11645)
- 贸易(11637)
- 易(11318)
- 机构
- 学院(235284)
- 大学(228429)
- 管理(100963)
- 济(99064)
- 经济(97302)
- 理学(87155)
- 理学院(86412)
- 管理学(85001)
- 管理学院(84592)
- 研究(67643)
- 中国(55063)
- 财(47533)
- 京(46874)
- 科学(38255)
- 财经(37658)
- 农(36077)
- 江(35419)
- 经(34207)
- 所(32390)
- 业大(31798)
- 中心(31721)
- 北京(29223)
- 经济学(28877)
- 商学(28776)
- 研究所(28762)
- 商学院(28525)
- 农业(28009)
- 州(27907)
- 财经大学(27788)
- 经济管理(26749)
- 基金
- 项目(152693)
- 科学(123247)
- 研究(114119)
- 基金(113287)
- 家(97260)
- 国家(96066)
- 科学基金(85565)
- 社会(75187)
- 社会科(71274)
- 社会科学(71250)
- 省(60422)
- 基金项目(58909)
- 自然(54766)
- 自然科(53632)
- 自然科学(53619)
- 自然科学基金(52743)
- 教育(52342)
- 划(48739)
- 资助(46162)
- 编号(46089)
- 成果(35931)
- 创(35013)
- 业(34903)
- 部(33735)
- 重点(33359)
- 创新(31774)
- 发(31644)
- 国家社会(31203)
- 课题(30769)
- 制(30685)
- 期刊
- 济(114401)
- 经济(114401)
- 研究(65855)
- 中国(45035)
- 管理(43399)
- 财(41911)
- 农(35142)
- 科学(30405)
- 学报(28564)
- 农业(24547)
- 技术(24325)
- 大学(23640)
- 学学(22643)
- 业经(21879)
- 教育(21725)
- 融(20097)
- 金融(20097)
- 财经(19185)
- 经济研究(17710)
- 经(16565)
- 业(15679)
- 技术经济(14939)
- 问题(14041)
- 财会(13565)
- 统计(12573)
- 商业(12369)
- 策(12250)
- 现代(12236)
- 世界(11698)
- 会计(10821)
共检索到347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巨钦 宋丽丽
目前我国外部市场环境、融资环境、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家族企业内部存在的业主权威、信息分享风险,以及社会诚信缺失和文化环境等因素构成了我国家族企业本身难以破解的逻辑障碍,不能全面引入西方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只能作为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演进的一个目标方向而非现实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曼琴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家族所有与家族控制。从成本与效率角度来分析,家族企业模式是特定企业边界下降低交易成本的最佳制度安排。从企业的契约角度来看,家族模式是关系治理与正式治理互为补充,较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而言,前者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必然从创业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将成为家族企业转型的目标模式,它将向产权社会化,经营者职业化,企业文化契约化三种路径实现。但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转型还会受到中国特有的宏观环境影响,如发育迟缓的资本市场,欠发达的经理人市场,中国文化浓重的家族情结等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婧
家族企业共同治理结构是处理家族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契约关系的制度安排,其目标是规避经营风险和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但是,目前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着投资主体过于单一、族亲模式无法实现知识共享、个人权威背离科学决策等诸多问题,而实施共同治理面临市场环境压力不够、资本市场发育不良、职业经理阶层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的败德行为和业主权威不容挑战等瓶颈制约,所以构建家族企业共同治理机制迫在眉睫。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共同治理 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超 王雪兰
进行二次创业、实现再发展,是众多刚刚起步的家族企业的又一次必然选择。针对诸多家族企业所面临狭窄的资本获取渠道、高度集中式的企业产权、杂乱的人力资源管理、含混不清的经营策略及发展模式等主要障碍,可以尝试通过四条途径以推进家族企业的再发展;拓宽家族企业的资本获取渠道,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吸纳成长基金;逐步消除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制约,实现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变革与创新;规范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以家族为中心向以企业发展为中心转移;摈弃含混不清的经营策略,以市场为中心建立长期而有效的战略发展规划。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发展障碍 破除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前兵 颜光华 丁栋虹
本文以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110家中小家族企业为样本企业,采用中位数分类法和协方差方法,检测了家族企业引入外部职业经理后的内部治理模式及企业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以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作为分类的两个维度,根据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的强弱,家族企业内部治理模式可以分为四类:强契约治理、强关系治理,强契约治理、弱关系治理,弱契约治理、强关系治理,弱契约治理、弱关系治理。在四种内部治理模式中,采用强契约治理、强关系治理的家族企业绩效最高,采用强契约治理、弱关系治理的家族企业绩效次之,采用弱契约治理、强关系治理的家族企业绩效再次之,采用弱契约治理、弱关系治理的家族企业绩效最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杨玉秀
关系网络和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两个基本要素。基于工作关系和家族关系的双重关系网络和源于血缘亲情关系的家族信任和泛家族信任,使得家族企业成为一个蕴含丰富社会资本的组织形式,家族企业正是运用组织内丰富的社会资本实现企业的内部治理。和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相比,家族企业的这种社会资本治理模式能降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节约组织内的交易费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建新 姚莹
目前,在我国职教集团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集团组织的集约化运行。文章借鉴公司企业治理的原理和方式,提出了集团内院校、企业、学生、政府、行业协会、债权人、社区机构以及教师与其他工作人员这些不同于公司企业的一组利益相关者,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和冲突的基础上,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职教集团管理模式,并提出按照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要求应遵循集约化发展的原则、分层治理的原则、集中统一的原则等,对于克服集团组织运行中的体制性障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 张昭华
文章探讨了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阐明了家族化治理模式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作者认为,中国家族企业要做大做强,创业者完全退出、由职业经理人控制的职业化治理不一定是普遍选择,由“家人”和“外人”共同治理模式应是中国家族企业的主要演变方向。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企业治理 职业经理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娄祝坤 邢欢
我国社会的差序格局特征和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深刻影响了家族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缔约行为。家族企业独特的治理特征为关系型契约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在创业者主政阶段,关系型契约的协商、缔结和执行效力得以保障。然而随着创业者离职、企业易主,纯粹的关系治理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企业价值毁损。为了实现企业治理目标,完成家族企业持续成长的诉求,企业治理模式需要由关系治理向契约治理转移。为使得公司治理能够很好的适应企业传承这一过渡时期,本文从会计实践和董事会构建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关系型契约 传承 治理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振 钟爱群
家族企业是世界各国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本文从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现状出发,重点分析韩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并通过对比,找出了有益于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治理模式 控制权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华
本文探讨了两类因素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认为在每一个具体的“多因素组合”中,都可能有某一个合适的治理模式与之相匹配。因此,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组合,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可能存在多重均衡与多元演变路径,家族企业应该权变选择治理模式与演变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建林
以往的观点普遍认为家族治理的代理成本相对较低,然而这不能解释一些家族企业出现的内部代理冲突。笔者以利他主义为分析视角,认为由于利他主义的双面作用,家族治理的代理成本并不一定低。我们从代理成本和代理能力两个维度提出了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相机选择的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治理模式:家族治理、专业治理、折中治理和分殖治理。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利他主义 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立 马丽波 孙亚锋
本文以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生命周期为基点,探讨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环模式”,并据以分析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以期能为家族企业的有效治理和发展提供某种借鉴。
关键词:
治理结构 三环模式 生命周期 家族企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君
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坚持同权原则、均占原则、市场原则和边际调整原则。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董事会成为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受托人 ;广大职工、经理人员和股东各自推选自己的董事和监事代表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 ;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理人员会议与股东大会一起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根据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对原理分享企业剩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立君
本文认为 ,目前国有企业效率依然低下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行为变异 ,其背后则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 ,实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可以校正国有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因此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