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3)
2023(14879)
2022(12649)
2021(11767)
2020(9915)
2019(22727)
2018(22401)
2017(43406)
2016(23171)
2015(25851)
2014(25470)
2013(25293)
2012(23053)
2011(20340)
2010(20431)
2009(18995)
2008(18774)
2007(16653)
2006(14679)
2005(13037)
作者
(65448)
(54468)
(54016)
(51170)
(34727)
(25946)
(24459)
(21178)
(20540)
(19441)
(18570)
(18266)
(17277)
(17127)
(16583)
(16468)
(16241)
(15961)
(15460)
(15406)
(13424)
(13311)
(13020)
(12449)
(12110)
(12090)
(12045)
(11999)
(10762)
(10700)
学科
(97524)
经济(97402)
(95172)
(86726)
企业(86726)
管理(83482)
方法(43131)
数学(33555)
数学方法(33221)
业经(32107)
(30341)
(30167)
中国(24300)
(22561)
财务(22499)
财务管理(22475)
技术(22370)
农业(21421)
企业财务(21294)
理论(18936)
(18915)
(18394)
地方(18036)
(17143)
(16767)
(16573)
(16317)
贸易(16304)
(15813)
技术管理(14395)
机构
学院(330470)
大学(327313)
管理(139795)
(134667)
经济(131964)
理学(120756)
理学院(119558)
管理学(117915)
管理学院(117308)
研究(103339)
中国(79419)
(69486)
科学(62550)
(62215)
(51386)
(50452)
财经(49744)
(48507)
业大(47725)
中心(46873)
研究所(45636)
(45252)
北京(43688)
(40633)
师范(40313)
农业(40119)
(39191)
经济学(39003)
商学(37890)
(37628)
基金
项目(222969)
科学(177425)
研究(167266)
基金(162354)
(139981)
国家(138490)
科学基金(121238)
社会(106265)
社会科(100733)
社会科学(100705)
(88097)
基金项目(86789)
自然(78032)
自然科(76253)
自然科学(76237)
教育(75291)
自然科学基金(74951)
(72338)
编号(68452)
资助(65504)
成果(54493)
(50861)
(48829)
重点(48706)
(47666)
创新(46608)
课题(45916)
(43807)
国家社会(43235)
项目编号(42997)
期刊
(151404)
经济(151404)
研究(97944)
中国(61251)
管理(56297)
(50095)
(47989)
学报(46124)
科学(45354)
大学(35919)
教育(35208)
学学(33832)
农业(33642)
技术(30786)
(27204)
金融(27204)
业经(27175)
财经(24357)
经济研究(23040)
(20886)
(19882)
问题(19424)
技术经济(18697)
科技(17579)
现代(16816)
图书(16050)
商业(15666)
理论(15651)
财会(15163)
(14284)
共检索到485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丽波  刘亚丹  
家族企业进行组织结构更新从而实现内创业时,是雇用外部职业经理人("圈外人)",还是委任内部忠诚且优秀的非家族人员("圈内人)"担任内创业者,是家族企业面临的难题。本文在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传统博弈模型基础上,经过改进,建立家族企业内创业经理人的博弈模型并予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族企业如果能成功杜绝"圈内人"的背叛行为,且"圈内人"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那么家族企业将选择"圈内人"作为内创业者,否则此种做法得不偿失。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林英晖  程垦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近年来国内外组织管理学界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相关研究成果多来自西方学界,基于中国文化情景的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而聚焦于极具华人社会文化特色和内涵的本土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更是匮乏,有待进一步拓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从圈内人和圈外人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组织文化情景下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组织代表性和员工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通过分阶段调研的方式,收集14家长三角地区本土企业457套调研数据,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差序式领导对圈内人和圈外人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领导组织代表性正向调节差序式领导对圈内人和圈外人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相较于圈内人,高领导组织代表性对差序式领导与圈外人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更强;员工集体主义倾向正向调节差序式领导对圈内人和圈外人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但调节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实证检验中国组织文化情景下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丰富了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是对本土组织管理研究的有益补充;从圈内人和圈外人两条路径分析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为深入理解圈内人和圈外人的认知过程及差异提供了经验证据,并对已有研究视角进行有益整合;提出并验证了领导组织代表性和员工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补充了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产生的边界条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林英晖  程垦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近年来国内外组织管理学界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相关研究成果多来自西方学界,基于中国文化情景的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而聚焦于极具华人社会文化特色和内涵的本土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更是匮乏,有待进一步拓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从圈内人和圈外人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组织文化情景下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组织代表性和员工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通过分阶段调研的方式,收集14家长三角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柯意  张博坚  
下属建设性建言是一种改变导向的建言行为。尽管文献表明下属建设性建言对领导具有积极的上行影响,但下属建设性建言影响领导发展性反馈的内在作用机理尚未明晰。本研究以贵州省以及湖北省两家企业的68名直接上司和310名下属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追随力理论引入领导信任下属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内部人身份认知作为调节变量,提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并运用层级回归分析以及拔靴法技术(PROCESS程序)对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领导信任下属在下属建设性建言与领导发展性反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认知能够显著增强下属建设性建言与信任下属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与领导发展性反馈之间的间接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连娟  
家族企业接班是指企业的权力代表者因自然生命周期或提高企业绩效等原因,将企业经营控制权移交给其他人的过程。家族企业接班人主要来源于家里人、企业人、外来人。目前我国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主要是子承父业的方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连娟  
2005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显示,私营企业主平均年龄43.4岁,按照中国人的惯例,60岁是退休年龄,由此推算未来10年~20年将是家族企业交接班的高峰期。了解家族企业接班现状将有助于掌握家族企业接班情况,为家族企业平稳实现交接班过渡提供现实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祝振兵  罗文豪  曹元坤  
基于内隐追随-外显追随匹配视角,探讨中心化追随者原型和理想化追随者原型对领导者感知的领导-成员交换(L-LMX)影响以及工作要求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对一个157人的样本进行多时段施测,结果发现,内隐追随可分为中心化追随者原型和理想化追随者原型。相较于中心化追随者原型与外显追随的匹配,理想化追随者原型与外显追随的匹配同L-LMX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领导者工作要求负向调节两种原型的作用效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炳德  陈士慧  窦军生  朱建安  
如何提高家族企业传承的有效性是迫切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在保持家族控制的前提下,代际创业成为破解困境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家族层面探索代际创业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促进代际创业等相关问题,通过资源的供给和使用视角梳理研究现状,指出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家族—企业—家族"的新研究框架,并对存在的研究机会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提升学界对代际创业的兴趣,关注传承和创业相结合的实践,更好地理解"家族"在"创业"中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凯  葛玉辉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家族企业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高层管理团队(TMT)代际数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EO)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TMT代际数与创业导向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中等水平的代际涉入会刺激家族企业TMT产生任务性冲突,推动家族企业的创业活动;而高水平的代际涉入会增加TMT家族成员间的亲缘距离和关系冲突,反而可能破坏原有关系背景下任务冲突对企业创业导向的潜在优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炳德  陈士慧  窦军生  朱建安  
如何提高家族企业传承的有效性是迫切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在保持家族控制的前提下,代际创业成为破解困境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家族层面探索代际创业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促进代际创业等相关问题,通过资源的供给和使用视角梳理研究现状,指出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家族—企业—家族"的新研究框架,并对存在的研究机会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提升学界对代际创业的兴趣,关注传承和创业相结合的实践,更好地理解"家族"在"创业"中的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立新  宋帅  
研究家族企业创业导向对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影响,以及家族管理权和家族代数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①家族企业创业导向对国际化程度、国际化速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家族管理权、家族代数负向调节家族企业创业导向与国际化(国际化程度、国际化速度)之间的关系,即当家族管理权或家族代数较小时,家族企业创业导向对国际化程度、国际化速度的影响较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小元  林嵩  李汉军  
本文关注的是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问题。基于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运用中国京津冀地区407个新创家族企业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的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并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构建家族涉入影响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作用效果的理论逻辑,实证研究家族涉入对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家族涉入负向调节创业导向与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家族涉入程度越高,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越弱。涉及到创业导向维度,只有前瞻性维度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家族涉入负向调节创新性维度、风险承担性维度与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针对创业者和新创家族企业的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小元  林嵩  李汉军  
本文关注的是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问题。基于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运用中国京津冀地区407个新创家族企业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的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并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构建家族涉入影响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作用效果的理论逻辑,实证研究家族涉入对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家族涉入负向调节创业导向与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家族涉入程度越高,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越弱。涉及到创业导向维度,只有前瞻性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婷  
在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大部分家族企业面临着由第一代创业者向第二代企业家转移的局面。由于所处经济背景的差异,不同于第一代家族创业者依靠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开拓意识,通过敏锐的市场触角和优秀的人际互动能力来实现创业的成功,家族企业的第二代或下一代往往受到更好的教育,并受到父母及家族创业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通过不同渠道的学习来实现自己的创业选择。但已有创业学和家族企业的研究中,对于创业学习的研究极为缺乏,不能对家族企业后代的创业选择作出系统的解析。本文通过对家族跨代企业家创业学习行为和模式的梳理,指出家族跨代企业家是通过差异化的知识获取和学习渠道来实现不同的创业选择的。通过整合框架的提出,为家族创业领...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学儒  梁强  杨俊  于晓宇  董保宝  朱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创新创业与家族企业研究的中国情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实践和理论创新都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家族企业正在步入代际传承的高峰期,家族企业传承从来不只是任期的交接,而是家族企业生命周期中具有战略地位的关键事件,深刻影响了企业的战略转型、技术创新、跨代创业与其它重要事宜。因此,不少企业家族和学者常常将家族企业传承视为企业转型和持续创业的重要契机。华帝股份和宁波夏厦齿轮的案例研究表明,一代与二代的社会情感财富存在差异是传承中战略变革的阻力和推力差异的内在原因,另一方面,一代家族性资源为二代组合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传承的策略性要素推动二代从适应性组合创业到选择性组合创业到一代+二代选择性组合创业的转化。创业与家族企业领域的理论视角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主流管理理论增长放缓,而二者特有的理论视角发展更快,创业研究话题呈现多极发展趋势。创业者个体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对创业绩效产生了影响,即创业决策逻辑是二者的中介机制。高新科技企业创新方面,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的有效互动有利于管理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矛盾需求,从而提升创新绩效;企业研发国际化对母公司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二者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