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5)
- 2023(9549)
- 2022(8157)
- 2021(7703)
- 2020(6692)
- 2019(15261)
- 2018(14896)
- 2017(28461)
- 2016(15304)
- 2015(17035)
- 2014(16520)
- 2013(15874)
- 2012(14334)
- 2011(12474)
- 2010(12154)
- 2009(10779)
- 2008(10164)
- 2007(8513)
- 2006(7233)
- 2005(6105)
- 学科
- 济(57577)
- 经济(57498)
- 业(42842)
- 管理(42630)
- 企(35775)
- 企业(35775)
- 方法(29529)
- 数学(26424)
- 数学方法(26007)
- 农(16453)
- 财(16312)
- 中国(15363)
- 业经(12319)
- 制(11557)
- 学(11448)
- 农业(10890)
- 务(10471)
- 地方(10448)
- 财务(10431)
- 财务管理(10405)
- 贸(10189)
- 贸易(10179)
- 易(9948)
- 企业财务(9911)
- 银(9313)
- 银行(9295)
- 技术(8834)
- 行(8780)
- 理论(8769)
- 和(8556)
- 机构
- 大学(200677)
- 学院(198292)
- 济(81821)
- 管理(80907)
- 经济(80316)
- 理学(70556)
- 理学院(69821)
- 管理学(68526)
- 管理学院(68143)
- 研究(62019)
- 中国(47950)
- 京(40401)
- 财(38292)
- 科学(37204)
- 农(32378)
- 中心(31459)
- 财经(31041)
- 江(29925)
- 业大(29710)
- 所(28812)
- 经(28436)
- 研究所(26300)
- 经济学(25495)
- 范(25492)
- 农业(25273)
- 师范(25161)
- 北京(24327)
- 财经大学(23426)
- 经济学院(23065)
- 州(23034)
- 基金
- 项目(143022)
- 科学(115042)
- 基金(107772)
- 研究(103242)
- 家(94731)
- 国家(93599)
- 科学基金(81852)
- 社会(67568)
- 社会科(64175)
- 社会科学(64156)
- 基金项目(57061)
- 省(55151)
- 自然(54014)
- 自然科(52837)
- 自然科学(52824)
- 自然科学基金(51877)
- 教育(48600)
- 划(46779)
- 资助(43305)
- 编号(40340)
- 部(32365)
- 重点(32055)
- 成果(31721)
- 创(30446)
- 发(29779)
- 国家社会(28971)
- 科研(28584)
- 创新(28484)
- 教育部(28445)
- 人文(27527)
共检索到288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进辉 彭晨宸
随着越来越多家族企业进入代际传承阶段,家族二代继承人,特别是不少女性二代继承人的经营表现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和热议。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性别差异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家族二代继承人的经营表现。结果发现,相比女性二代继承人继任的家族企业,男性二代继承人继任的家族企业具有显著更高的经营绩效,表明男性二代继承人的经营表现要好于女性二代继承人。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模型等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后,上述研究结论仍然稳健成立。本文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先天方面,由于男性相比女性具有更强的冒险倾向,使得男性二代继承人经营的家族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承担水平,即具有显著更高的研发投资水平和负债水平,从而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表现;后天方面,由于中国“重男轻女”“传男不传女”等传统文化的影响,男性二代继承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培养,即在企业历练的时间显著更长,更可能在本土而不是到海外积累经验和资源,从而有助于其更好地经营企业。此外,本文发现女性“贤妻良母”的社会角色是女性家族二代继承人相比男性继承人经营表现更差的另一个后天因素。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相关文献,而且相关结论对于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和传承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二代继承人 性别差异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秀峰 王雪梅 宋泉昆
本文研究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基于2004—2015年间已完成代际传承的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本文从跨代转型创业视角考察代际传承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并考察继承人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代际传承会导致企业经营绩效下降,跨代转型创业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同时,继承人的社会资本会加强上述消极影响。跨代转型创业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消极影响会逐年减弱,且继承人的社会资本对此消极影响有削弱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万思 姚圣娟
当前,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着经营者交接班的巨大挑战;结合中国家族企业实际、未来发展战略及中国传统文化,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在于培养胜任的家族企业继承人。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继承人培养计划,是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文章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交接班四大困境,并提出了中国家族企业继承人培养计划。
关键词:
家族企业 继承人 培养计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新春 韩剑 李炜文
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然而,二代继承人往往因为权威合法性不足面临着"少主难以服众"的尴尬局面。针对上述现象,本文从权威理论和比较期望理论出发分析二代继任的权威合法性不足的问题。这一研究从过去主要关注家族企业传承什么和如何传承的问题,转向对代际传承与组合创业的关系及其微观机理的研究。本文的基本假设是,二代继承者一个可能的选择不是简单地继承父业,而是"另创领地"进入其他行业或领域,这一组合创业是其面对自身权威合法性不足以及比较期望过高的不利环境时,构建个人权威和显示其能力合法性的战略选择。同时,制度环境作为改变比较期望的参考框架,也会影响二代进行组合创业的倾向。这一研究模型将家族传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美玲
文章选取263家在2010—2021年发生代际传承的家族企业,分析二代继承方式、继承者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发现:家族企业二代继承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取决于继承方式,晋升方式的二代继承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存在正影响,而以空降方式的二代继承对企业创新存在负影响。在二代继承者的学历、海外经历和专业技能背景中,仅海外经历对二代继承与企业创新关系存在积极的调节效应,即相对于没有海外经历的继承者,晋升方式继承下的创新正效应更强,空降方式继承下的创新负效应更弱。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二代传承 企业创新 背景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扬眉 梁果 李爱君 王海波
继承人成长模式是目前中国家族企业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议题,也是保障和提高家族企业跨代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家族企业传承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创业的主力军,家族企业海归继承人的多元文化经历和文化框架转换为其创业学习过程提供了独特资源和路径,本文基于文化心理学的动态建构主义视角,以6个家族企业的海归继承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扎根理论的数据处理程序提炼基于文化框架转换的海归继承人创业学习关键过程要素,包括海外获取性创业学习、创业动机促发、实验性创业学习(直觉和编译创业学习)3个创业学习阶段中,文化构念网络可用性、通达性和情境适用性的构建策略及其与创业学习过程的互动协同机制,试图在家族企业传承背景下构建基于文化框架转换的家族企业海归继承人创业学习过程理论模型,从文化心理学视角解读文化框架转换对家族企业海归继承人创业学习方式、路径选择和创业能力形成的微观作用机制,为家族企业海归继承人这一独特创业群体的成长提供富有前景的答案,为家族企业传承和跨代创业提供启迪和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扬眉
家族企业是一种具有跨代持续发展愿望的企业,以跨代创业作为传承路径逐步获得认可。然而作为家族创业的主力军,家族继承人的创业成长体系尚未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从关注家族企业如何实施跨代创业、创业效绩效如何,转向继承人个体创业成长及其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微观作用机制的研究。以5个兼具传承和转型需求的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个人意义构建视角,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译码分析提炼继承人个体发展的创业成长关键要素,包括创业导入、创业实践和创业升华3个阶段的创业成长核心要素、驱动因素及意义构建策略,试图在家族传承背景下构建以跨代创业为主要路径的家族企业继承人创业成长的金字塔模型。研究结论不仅为家族企业继承人成长的差异性提供了解释,而且为家族创业实践和继承人培育模式提供了理论框架,为家族企业传承和跨代持续成长提供启迪和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窦军生 李生校
该文将家族企业传承中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归纳为传什么、传给谁和如何传三方面,并从企业知识观视角对它们作了探索性的理论分析。对于第一个问题,家族企业的传承要素包括目的性要素和工具性要素两大类,企业家知识是关键的一类工具性要素。对于第二个问题,应持权变观点,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和制度环境极度不完善,或者难以搜寻到高素质职业经理人时,应选择内部传承,随着经理人市场和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应适当考虑"温座策略"或"折中治理"。对于第三个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培养代际间的图式相似性和选择匹配的知识外部表征形式。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传承 知识观 企业家知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子旭 王满
利用2004—2018年1074个家族企业年度样本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基于"本土情景"的差序格局视角,实证考察继任二代履新后创新投入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限定其他条件,继任二代在以创立一代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中关系越强,履新后创新投入水平越低。进一步引入家族企业异质性发现,创立一代"离而不休"会强化差序格局与创新投入之间负相关关系,即对创新水平产生抑制作用;而政企关联和非家族成员高管介入,均会弱化差序格局与创新投入之间负相关关系,即对创新水平产生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汪祥耀 金一禾
本文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分为参与管理、共同管理和接收管理三个阶段,探究了处于不同阶段家族企业的绩效情况以及二代推动的家族企业战略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利用2010-2012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中家族企业的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二代进入家族企业高管,参与家族企业的日常经营和战略决策,或者与一代共同管理家族企业,对企业业绩产生正面影响;由于样本数量较少的客观原因,接收管理后企业绩效的经济后果关系未能得到证实;二代推动的战略转型对共同管理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起反向调节作用,在代际传承的共同管理阶段实施战略转型会降低原有真实绩效。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代际传承 战略转型 企业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蔡庆丰 陈熠辉 吴杰
我国家族企业正面临着代际传承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本文以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手工收集家族企业二代的成长经历与家族企业一代的创业经历信息,从高阶理论出发分析了家族企业二代的成长经历对所涉入企业跨行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如果二代有童年时期父辈创业经历、海外留学经历以及家族企业外工作经历,会促使所涉入的家族企业进行跨行业并购,跨行业并购经营是二代避免与父辈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上冲突的合理选择。同时,行业景气度作为企业前景预期的重要参考点,会对这一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二代的童年时期父辈创业经历与家族企业外工作经历会促使所涉入企业向金融和房地产等高收益行业并购。本文的研究框架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二代成长经历、行业景气度与企业并购结合起来,为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研究及企业的跨行业并购行为提供了新的逻辑和证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天保 于辉
自唐代以来,女性已明文享有财产继承权。迄于宋代,立法更显深入。但是,具体的司法实践并没有促成财产继承权的真正实现。就宋代出嫁女继承"本家"财产讼案来看,第一,财产数额一旦巨大,皇权就必然干预其中,继承权遂趋于"有限";第二,新出台的遗嘱制度,只能为女性提供不堪打击的"弱保护";第三,即便是出嫁女的母氏嫁资,也常常"被脱出"继承权限;第四,"出嫁女"身份的法律认判,更是改变继承权限的重大因素。所有这些历史变象皆显示,宋代立法与司法实践之间差距明显,国家法制的不健全、社会认同感的缺失和女性自身的不自觉等,都是
关键词:
宋代 法制史 女性 继承权 司法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耀明 何勤英
男孩"弱势"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而人们的认识是,男孩在高中开始会逐渐追赶上女孩。本文利用某省属一本院校939名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四年学业表现数据探讨了学业表现性别差异问题。通过非配对双样本T检验和学业表现优异指数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生学业表现初始状态仍然是男生落后,二年级男女生差距消失并出现"逆转"迹象,三、四年级男生学业表现得到改进并反超女生,差异显著,男生存在"后发优势"。在城乡学生群众中,相对于女生学业表现,农村男生的学业表现比城镇男生的"后发优势"更为显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应立足性别差异,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许鑫凤 王骏 王洛忠
学生性别差异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与不同性别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有关。本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区3个区县40所学校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增值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分位数回归探究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特别是自我控制能力显著影响学生表现,并在一定程度解释了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其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主要由思维控制解释,日常行为的性别差异主要由行为控制解释。此外,后进生表现的性别差异远大于全体学生。本研究建议教育工作者要理性对待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给予男生更多成长空间,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律能力,特别关注后进男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塑造。
关键词:
学生表现 性别差异 非认知能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天卓
案情简介刘某于2010年8月到某用人单位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11年7月,刘某因工死亡。2011年11月,刘某之妻在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无果的情况下,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请,请求用人单位支付未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争议焦点刘某的近亲属或继承人追索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劳动仲裁机构是否应当受理并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