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0)
- 2023(13015)
- 2022(11382)
- 2021(10623)
- 2020(8941)
- 2019(20573)
- 2018(20560)
- 2017(39810)
- 2016(21666)
- 2015(24460)
- 2014(24418)
- 2013(24028)
- 2012(21962)
- 2011(19663)
- 2010(19703)
- 2009(18251)
- 2008(17773)
- 2007(15635)
- 2006(13771)
- 2005(12293)
- 学科
- 济(83267)
- 经济(83125)
- 管理(67440)
- 业(63255)
- 企(53029)
- 企业(53029)
- 方法(38049)
- 数学(32613)
- 数学方法(32264)
- 财(24282)
- 农(23753)
- 中国(22706)
- 制(19524)
- 业经(19321)
- 学(17915)
- 农业(15688)
- 地方(15211)
- 务(15180)
- 财务(15111)
- 财务管理(15077)
- 贸(14788)
- 贸易(14781)
- 易(14390)
- 企业财务(14323)
- 理论(14225)
- 和(13874)
- 环境(13840)
- 技术(13605)
- 银(13442)
- 银行(13401)
- 机构
- 大学(309358)
- 学院(305359)
- 管理(123576)
- 济(122091)
- 经济(119382)
- 理学(106963)
- 理学院(105798)
- 管理学(104106)
- 管理学院(103550)
- 研究(100631)
- 中国(74361)
- 京(65913)
- 科学(60991)
- 财(58667)
- 所(49741)
- 财经(46601)
- 农(46468)
- 中心(45185)
- 研究所(45046)
- 业大(44838)
- 江(44335)
- 经(42336)
- 北京(41750)
- 范(39820)
- 师范(39490)
- 经济学(36671)
- 院(36591)
- 农业(36036)
- 州(35437)
- 财经大学(34797)
- 基金
- 项目(209937)
- 科学(165345)
- 研究(155643)
- 基金(153225)
- 家(132969)
- 国家(131594)
- 科学基金(113223)
- 社会(98339)
- 社会科(93101)
- 社会科学(93075)
- 基金项目(81649)
- 省(80661)
- 自然(73088)
- 自然科(71298)
- 自然科学(71281)
- 教育(70980)
- 自然科学基金(69998)
- 划(67926)
- 编号(63671)
- 资助(62853)
- 成果(52522)
- 部(46871)
- 重点(46150)
- 发(43379)
- 创(43374)
- 课题(43250)
- 制(41896)
- 教育部(40638)
- 创新(40456)
- 国家社会(40274)
- 期刊
- 济(135020)
- 经济(135020)
- 研究(92022)
- 中国(60017)
- 学报(47408)
- 管理(45908)
- 财(45425)
- 科学(43875)
- 农(42993)
- 大学(36510)
- 学学(34215)
- 教育(33962)
- 农业(29595)
- 技术(25736)
- 融(25486)
- 金融(25486)
- 财经(23030)
- 业经(21329)
- 经济研究(20395)
- 经(19510)
- 问题(17566)
- 图书(16402)
- 理论(15757)
- 科技(14980)
- 业(14944)
- 技术经济(14454)
- 实践(14434)
- 践(14434)
- 版(14155)
- 现代(13971)
共检索到448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郝轶 王寨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新的生活需求带来新的就业增长点,家政服务行业呈现春意盎然的景象。但由于立法相对滞后,导致家政服务关系中的很多法律关系不明确,家政工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因此,我国必须先从立法角度维护家政工人的权益,确认家政工人的法律地位,并完善市场监管、保险、诉讼等救济路径保障其权利。
关键词:
家政工人 劳动权 完善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中伟 贺霞旭
最近几年,中国基层工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工会能够有效维护劳工权益吗?本文利用2010年对珠三角和长三角19个城市外来工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工会的建设情况以及中国工会是如何影响外来工劳动权益的。调查发现,仅有22.2%的外来工所在企业建有工会,在建有工会的企业中,48%的外来工是会员;重工业、公共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更可能建立工会;企业规模越大,越可能成立工会;私有企业、港资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更不可能建立工会;在工会企业中,学历高者、管理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者更可能成为工会会员。本文发现,工会对外来工的最低工资符合率、强迫劳动、社会保险等劳动权益具有显著的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丽 许传新
本文采用中山大学2012CLDS调查数据,在对数据进行重新开发的基础上,对体制内职工与体制外职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体制内职工与体制外职工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差异性大于相似性,体制内职工的工作满意度要高于体制外职工的工作满意度。劳动权益保护状况对体制内职工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对体制外职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工资收入是影响体制外职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葛建义
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大学生的在校生身份和与高校之间的教育管理关系,不影响大学生在社会劳动中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大学生毕业实习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实习,在性质上属于就业实习。大学生劳动关系属于非标准劳动关系,有关劳动立法应当合理确定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内容,明确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适用、劳动事故伤害的工伤救济和劳动监察、仲裁程序的适用等。
关键词:
大学生 劳动关系 勤工助学 毕业实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韦忠语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是破产重整的价值目标所在,其中被重整企业的职工利益是整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的众多破产重整案例中,以降低重整成本为目的的重整手段花样百出,其中,以解除劳动合同降成本的方式严重侵犯了重整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尽管劳动合同法对重整状态下劳动合同的解除预设了应对机制,但现有法律机制显然不足以维护职工最核心的劳动权益。立法应充分考虑破产重整手段的复杂性,为重整企业职工提供更全面的劳动权益保护机制。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劳动合同 权益 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韦忠语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是破产重整的价值目标所在,其中被重整企业的职工利益是整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的众多破产重整案例中,以降低重整成本为目的的重整手段花样百出,其中,以解除劳动合同降成本的方式严重侵犯了重整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尽管劳动合同法对重整状态下劳动合同的解除预设了应对机制,但现有法律机制显然不足以维护职工最核心的劳动权益。立法应充分考虑破产重整手段的复杂性,为重整企业职工提供更全面的劳动权益保护机制。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劳动合同 权益 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何晓玉 陈丹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民工及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含意。然后分析指出,目前存在农民工就业权得不到充分保障,不能享有完整的社会保障权和劳动福利权,缺少相应的权利监督保护机制和救助途径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城乡有别的户籍体制、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特点、劳动权益保障意识的欠缺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等。最后提出了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健全劳动法制体系、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新建
随着顶岗实习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被高职院校广泛采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劳动权益的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基于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法律身份的正确认识,合理构建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劳动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劳动权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芳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和广泛开展,顶岗实习在实践中被各职业学校广泛采用。因而如何规范顶岗实习、如何保护顶岗实习学生的劳动权益,就成了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新华 罗琼
对于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目前通行的做法是适用民法保护。但民法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不仅力度不够,而且作用有限。事实上,大学生在企业兼职具有明显"从属性"特征,符合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我国应当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将大学生在企业兼职作为特殊劳动关系予以调整,进行专门立法,切实保障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
关键词:
大学生兼职 特殊劳动关系 权益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进才 程利敏
如何更好的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农民工的权利,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社会学家研究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中,笔者拟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 农民工 劳动权益 法律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屈志一
我国城乡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农村生产结构转变带来了劳动关系的新问题。这与城乡协同发展背景下农村生产关系转变有关,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乡村产业振兴与城乡产业交流使得农村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对此,如何保护好农民劳动权益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为了保障乡村振兴与城乡协同稳定发展,本文给出保护农民劳动权益的法律对策措施。
关键词:
劳动权益 乡村振兴 法律法规 城乡协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忠培
为避免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处于"眠其权利之上不觉醒"的窘况,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唤醒其应有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晓《劳动合同法》已经为劳动者谋取了"五大福祉"。为编织一张更加周密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恢恢法网",国家应在规范"包工头"劳务关系、建立健全"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增设用人单位精神赔偿法律责任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农民工 权益保障 法律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朝国 周群英
以家政工涨工资为切入点,讨论雇佣双方如何对照料劳动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定价。研究发现,中介公司和雇佣双方的社交网络是家政工涨工资的重要装置,前者为涨工资提供了市场惯例,后者将抽象的、概念化的市场转变成经验的、可感知的市场,为雇佣双方评估照料劳动的量和质提供了地方化市场信息和参照对象。对照料劳动价值的评价形式包括照料劳动工作量、照料劳动技能和照料劳动态度。此外,照料劳动的价值评估和定价不仅嵌入雇佣关系结构中,而且会反过来影响雇佣关系建构。作为被雇佣一方,家政工虽然拥有强烈的劳动变现动机,但她们往往采用间接的、非正式化的方式表达涨工资诉求,避免涨工资这一经济行为对雇佣关系产生冲击。雇主涨工资决策也并不是简单地遵循照料劳动价值评估“值不值”逻辑,而是呈现出强烈的“心安”逻辑,即雇主通过涨工资经济行为来构建稳定、安全的照料劳动关系,达到“涨薪留好”“涨薪避坏”的目的。
关键词:
照料劳动 价值评估 价格社会学 涨工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卉 关信平
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的稳定性关乎企业稳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进行。在对2013年度七个主要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从劳动权益视角对农民工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方面看,新生代农民工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存在较大的离职风险;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作业安全和工作环境方面的劳动权益保护情况较好,养老保障方面有待提高;劳动权益保护对农民工离职意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新生代农民工、男性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工离职意向的作用更显著,影响内容更广泛,因此劳动权益因素对不同性别
关键词:
农民工 离职意向 劳动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