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5)
- 2023(3952)
- 2022(3241)
- 2021(2983)
- 2020(2645)
- 2019(5369)
- 2018(5220)
- 2017(9011)
- 2016(4721)
- 2015(5332)
- 2014(5258)
- 2013(5023)
- 2012(4846)
- 2011(4319)
- 2010(4502)
- 2009(4162)
- 2008(4066)
- 2007(3814)
- 2006(3410)
- 2005(3169)
- 学科
- 济(18101)
- 经济(18080)
- 业(17171)
- 企(14345)
- 企业(14345)
- 管理(14195)
- 技术(11060)
- 学(9586)
- 方法(6524)
- 技术管理(6061)
- 农(5416)
- 中国(5293)
- 数学(5219)
- 数学方法(5165)
- 农业(3786)
- 理论(3761)
- 业经(3624)
- 贸(3376)
- 贸易(3372)
- 财(3366)
- 易(3319)
- 经济学(3187)
- 银(3117)
- 融(3115)
- 金融(3113)
- 银行(3091)
- 行(2965)
- 制(2932)
- 教育(2827)
- 和(2765)
- 机构
- 大学(75762)
- 学院(73430)
- 研究(29748)
- 济(28541)
- 经济(27955)
- 管理(25253)
- 理学(21170)
- 理学院(20887)
- 科学(20602)
- 管理学(20468)
- 管理学院(20315)
- 中国(20269)
- 农(18143)
- 京(16821)
- 所(16312)
- 研究所(15104)
- 业大(14618)
- 农业(14444)
- 中心(13327)
- 江(11903)
- 财(11294)
- 技术(10971)
- 北京(10630)
- 院(10353)
- 范(10022)
- 省(9891)
- 师范(9835)
- 农业大学(9401)
- 经济学(9273)
- 财经(9125)
- 基金
- 项目(51529)
- 科学(38823)
- 基金(36124)
- 家(35006)
- 研究(34917)
- 国家(34269)
- 科学基金(26898)
- 社会(21251)
- 省(20550)
- 社会科(20058)
- 社会科学(20048)
- 基金项目(18617)
- 自然(17768)
- 划(17702)
- 自然科(17319)
- 自然科学(17308)
- 自然科学基金(17001)
- 教育(15707)
- 资助(14326)
- 编号(12907)
- 重点(12438)
- 创(11844)
- 发(11307)
- 创新(11215)
- 计划(11039)
- 科技(11034)
- 成果(10931)
- 部(10877)
- 业(10139)
- 科研(10000)
共检索到114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德才 华正媛 胡建军 翁素红 邵宏军
家扁天牛是古建筑房屋木材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龙游该虫1 a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在木材中取食,幼虫6龄,以2~4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4龄幼虫占78%,6月中旬始羽化,6月底至7月初为羽化高峰期,7月中旬终见;成虫羽化后,夜间出孔活动,爬行,啃食原被害木作补充营养,未见有迁飞行为。雌成虫平均孕卵数80.17(27~148)粒,卵单产或条产或片状无规则成块产于木材的缝隙、虫孔内,偶产木材表面。该虫适生在干燥、通风的古旧建筑房屋木材内。综合运用检疫管理、8%绿色威雷2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该虫。
关键词:
家扁天牛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古建筑房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幼莲 劳冲 冯林国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在浙江省慈溪市1 a发生3代,危害植物有14科25种,以幼虫在寄主内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到6月上旬,7月上旬到8月中旬,9月上旬到11月,幼虫危害期分别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7月上旬至10月中旬,9月中旬至11月下旬。成虫夜间羽化、活动,需补充营养。幼虫7龄,室内可以用生番薯Ipomaea batatas片为人工饲料进行饲养,幼虫有相互残杀习性。在幼虫期,用10%可湿性吡虫啉粉剂7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蔗扁蛾,效果较好;用1.8%阿维菌素乳油稀释1 000倍浸泡受害巴西木0.5 h防治蔗扁蛾,3 d后平均死亡率达9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青兰 李克恩 徐文成 蔡一敏
鞭角华扁叶蜂在浙江省温州市主要危害柳杉 ,1a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在 2~ 2 0cm土层中筑土空越冬越夏。越冬滞育幼虫次年 4月中旬开始化蛹 ,5月上旬开始产卵 ,5月下旬幼虫孵化并开始危害 ,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林间防治试验表明 ,40 %氧化乐果 1 0 0 0倍液 ,施药量 30kg·hm- 2 ,4龄前幼虫死亡率为 97 5 % ,5~ 6龄死亡率为 91 3% ;2 5 %溴氰菊酯 80 0倍液 ,施药量 2 2 5mL·hm- 2 ,4龄前幼虫死亡率为 97 8% ,5~ 6龄死亡率为93 6%。表 4参 3
关键词:
鞭角华扁叶蜂 生物学特性 药剂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从俭 邵良玉 尹万珍
楸螟在河南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中越冬。第二代成虫羽化盛期及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5月),是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1万倍液3次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4次(间隔5—10天),防治效果达100%;根埋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1—2年生幼林,每株用量25g,防治效果为97.87—98.1%。
关键词:
螟蛾科 防治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戴立霞 李恂 王明旭 张占平 陈良昌
通过解剖萧氏松茎象虫害木的研究方法和林间的定期观察,可知该虫在湖南2年发生1代,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成虫为林间活动的高峰期,9月下旬为化蛹高峰期。9月上旬到11中旬是人工捕虫的最佳时期。涂杆可减少30%萧氏松茎象入侵,药物注射可达95%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萧氏松茎象 生活史 生活习性 防治技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国良 程益鹏 楼君芳 王国杜 夏国华 陈建刚 章祖平
山核桃花蕾蛆Contariniasp.在浙江临安1年发生1代,4月上旬起危害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5月上中旬落地越夏越冬。在2005年危害期,选用喷雾和树干打孔滴药2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喷雾选用400 g.kg-1毒丝本乳油,300 g.kg-1乙酰甲胺磷乳油,300 g.kg-1吡虫啉乳油和500 g.kg-1潜蝇灵粉剂,分别以1∶500,1∶800,1∶1000等3种比例进行试验,每个比例6个重复;树干上打孔滴药选用300 g.kg-1乙酰甲胺磷乳油和300 g.kg-1吡虫啉乳油,分别以1∶0,1∶1和1∶2等3种比例进行试验,每个比例6个重复。2种防治方法的试验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安
本研究选择湖北孝感地区为试验基地,采用人工饲养及田间调查的方法,对长绿飞虱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并在防治技术上作了初步探讨。长绿飞虱是危害茭白的重要害虫,在湖北孝感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茭白叶鞘里越冬,每年7~8月间的2、3代危害最重;成、若虫栖息于茭白叶片上,用口器刺吸汁液和产卵器产卵为害,有趋嫩绿性和群集性,卵主要产在叶背中肋组织内;农业防治是减轻危害的重要措施;药剂防治以2%叶蝉散粉杀虫效果最好;天敌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长绿飞虱,生物学,茭白,防治技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秀军 王振亮
抚宁吉松叶蜂Gilpinia funingensis Zhou et Huang是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害虫.此虫在河北省抚宁县1年发生两代,以预蛹在地面越冬,有滞育现象.雌雄性比为1:0.61.产卵量平均为70粒,平均寿命4.7天,无孤雌生殖现象.幼虫5龄,喜食老叶,食叶量近400cm.抚宁吉松叶蜂有喜阴习性,在郁闭度较大的油松林中发生较重.天敌主要有平庸赘寄蝇、镶颚姬蜂、松毛虫狭颊寄蝇,寄生率50%左右.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抚宁吉松叶蜂 生物学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俊清
松皮小蠹(Bark beetles)是世界性大害虫,是对森林危害十分严重的重大害虫类群之一。由于小蠹虫具有个体小、生活隐蔽、繁殖迅速、扩散蔓延快等特点,对其监测和有效防治一直是我国森林保护和害虫防治中的难题。研究寻求经济有效、生产适用、环境友好的防治小蠹虫新技术十分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春材 梁红 唐燕平
短足筒天牛(ObereaferrugineaThunberg)是危害大叶黄杨的一种主要钻蛀性害虫,在合肥地区1a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多年生枝干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6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其发生受光照的影响较大,同时成虫产卵对树势强弱有较强的选择性,植株各部位发生情况亦不相同。采取修剪的方法防治效果最佳。
关键词:
短足筒天牛,生物学特性,大叶黄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相富 陶华齐 王于荣 郑永祥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衫的重要害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变为预蛹越夏、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林间防治采用3Y-35型喷烟机,5%溴氰菊脂1份和柴油20份的混合剂雾化熏杀1~4龄幼虫效果良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国良 俞彩珠 楼君芳 陈小忠 徐惠
竹梢凸唇斑芽在浙江临安 1a繁殖 5 0余代 ,无越冬阶段 ,月月危害竹子。若蚜有红色和绿色 2种颜色 ,有翅孤雌蚜绿色为多。有翅孤雌蚜和若蚜常成堆地聚集在嫩竹叶背面、笋尖和未伸展的幼竹叶上刺吸危害。气温是影响竹梢凸唇斑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防治可采用烟熏、喷雾和刮干涂药等多种方法 ,防治效果达 97%以上。参 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宗顺 刘玉生 彭金福 沈光普 廖小平 赵修协
萧氏松茎象是严重蛀食国外松主干基部皮层的新害虫。该虫在江西吉安等地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出羽化孔活动,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开始孵化为幼虫,当年12月上旬幼虫越冬,至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复苏,8月中旬开始化蛹,9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并在蛹室内越冬。对该虫各虫态生活习性及其发生环境作了报道。成虫活动隐蔽,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主,营造杉松混交林,避免大面积栽种国外松纯林。虫少时,冬季人工清理虫害木;虫多时,采取人工清理虫源,4~5月成虫活动期施放白僵菌,1~3龄幼虫期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毓银 吴志远 蒋捷
苌楚鸠蝠蛾PhassusactinidiaeYangetWang是福建近年来严重为害猕猴桃的一种新的蛀干害虫.我们于1984-1989年在建宁县猕猴桃试验站进行研究。该虫一年一代,以卵在树兜的地面越冬,幼虫为害猕猴桃植株韧皮部和髓部,外部形成虫屑包,内部形成蛀道,阻滞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轻者枝叶发黄,重者风折枯死。除选用抗虫品种外,采用2.5%溴氰菊脂1:5000液灌注;90%敌百虫晶体1:200制成毒泥塞虫孔;凡士林加敌敌畏环涂阻止幼虫上树;细铁丝钩杀幼虫、捕捉刚羽化成虫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关键词:
苌楚鸠蝠蛾,猕猴桃,生物学特性,防治试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伟强
削尾材小蠹是板栗上重要的蛀干害虫。该虫在浙江新昌 1a 1代 ,以成虫在杂草及枯枝落叶中越冬。成虫危害期 4月至 6月。主要危害距地高 40~ 1 50cm的主干和 2~ 4年生枝条。多雌一雄 ,雌雄比为 1 6 2 5∶1 ,1 0月中旬越冬。卵、幼虫和蛹在成虫修筑坑道内生活。用 50 %氧化乐果 1份加水 5份稀释 ,在树干基部括皮 (至韧皮部 )涂干 ,防效可达 95 7%。图 1表 1参 3
关键词:
削尾材小蠹 生物学特性 药剂防治 板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