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7)
2023(8237)
2022(7387)
2021(6902)
2020(6049)
2019(13983)
2018(13835)
2017(27453)
2016(15224)
2015(17223)
2014(17410)
2013(17162)
2012(16567)
2011(14936)
2010(15421)
2009(14401)
2008(14766)
2007(13643)
2006(11944)
2005(10755)
作者
(44557)
(37372)
(37233)
(35749)
(24175)
(17909)
(17261)
(14466)
(14048)
(13595)
(12565)
(12518)
(12016)
(11995)
(11911)
(11738)
(11707)
(11059)
(10847)
(10844)
(9400)
(9354)
(9233)
(8601)
(8546)
(8467)
(8459)
(8258)
(7663)
(7540)
学科
(62649)
经济(62574)
(42471)
管理(41727)
(33280)
企业(33280)
方法(28709)
数学(25501)
数学方法(25199)
(19628)
(17514)
中国(16708)
(13825)
贸易(13822)
(13460)
(13250)
地方(12679)
农业(12581)
(12322)
业经(12162)
(10821)
(10706)
银行(10681)
(10364)
金融(10362)
(10200)
(9944)
财务(9919)
财务管理(9889)
(9586)
机构
大学(221814)
学院(221133)
(94712)
经济(92686)
管理(84228)
研究(77703)
理学(71765)
理学院(70953)
管理学(69740)
管理学院(69304)
中国(58749)
(46806)
科学(46790)
(45247)
(40394)
(39882)
研究所(36514)
中心(36127)
财经(35086)
(34800)
业大(32825)
(31674)
农业(31589)
北京(29871)
(29571)
师范(29287)
经济学(29172)
(27317)
(27163)
经济学院(26432)
基金
项目(140956)
科学(109983)
研究(104432)
基金(101170)
(88405)
国家(87282)
科学基金(73270)
社会(64803)
社会科(61319)
社会科学(61299)
(54797)
基金项目(52658)
教育(48225)
自然(46683)
(46643)
自然科(45533)
自然科学(45513)
自然科学基金(44706)
编号(43521)
资助(42981)
成果(37066)
(32168)
重点(31871)
(31084)
课题(30206)
(28776)
教育部(27321)
科研(27151)
(27139)
创新(26896)
期刊
(105656)
经济(105656)
研究(67072)
中国(42123)
(36215)
(34897)
学报(33952)
科学(30741)
管理(29222)
大学(25413)
农业(24294)
学学(23799)
教育(23681)
(22905)
金融(22905)
技术(18379)
财经(17074)
经济研究(17039)
业经(16999)
(14642)
问题(14221)
(13242)
(12687)
技术经济(11297)
国际(11068)
统计(10982)
理论(10923)
世界(10806)
(10752)
图书(10531)
共检索到335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肖浩然  吴福象  
本文将房产和与其相关的家庭债务置于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房产税、动态贷款价值比(LTV)等政策对降低家庭债务杠杆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虽然利率上调能减少真实的抵押债务冲击,但是可能会引起家庭债务收入比上升。(2)动态贷款价值比对降低家庭债务是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政策选择,其次是增加房产税和上调短期利率。(3)动态贷款价值比由于主要针对房产部门,因而对经济负面效应最小,然而其适用范围过于狭窄,并不能充分解决家庭部门债务问题;尽管房产税会影响所有房产所有者,然而只能直接影响房产部门,而货币政策则会对所有房产部门和非房产部门均产生影响,因而对产出的负面效应最大。稳健性分析结果和基准模型一样,这三个政策在减少家庭债务方面的有效性基本排序不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菲  赵亮  尹雷  
"财政去杠杆"与"金融去杠杆"是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的两条政策路径,本文运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对企业部门杠杆"量"与"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财政支出和政府赤字较之于货币金融紧缩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调减国有企业的结构性高杠杆问题,促使更多金融资本配置到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并且对融资成本影响更小,因而能够在"控风险"的同时兼顾"稳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财政去杠杆应从压减政府投资建设性支出着手。为此,政府在去杠杆时应重点关注"财政去杠杆"途径,压减政府支出规模、控制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冲动;调节金融杠杆时应平缓稳健,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融资环境;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为结构性杠杆调控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娄飞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快速提高受到各界的关注。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虽然低于发达国家但高于新兴经济体国家,杠杆率的结构性特点突出。本文在对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进行纵向、横向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居民加杠杆买房是家庭部门杠杆率快速提高的主要因素。家庭部门杠杆率快速提高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家庭部门的偿债压力,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经济金融健康稳定发展。为解决家庭部门杠杆率快速提高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充分发挥消费对去杠杆的积极作用,统筹做好家庭部门和其他部门去杠杆,解决相关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冰倩  万月  
从1999年到2016年,我国杠杆率先后四次达到了阶段性高峰。同时,我国也先后经历了四次"去杠杆"。这四次发生的背景各不相同,所采取的政策也不尽相同,但整体来看,"去杠杆"效果都较为满意。本文通过梳理前后四次"去杠杆"政策,发现一些共同特征,也得到一些启发:第一,托底有效需求前提"去杠杆"。不管何种原因背景下引发的高杠杆及后面的"去杠杆",我国从来没有采取全面"紧缩性"政策去杠杆。"去杠杆"同时,始终兼顾着有效需求的稳定与扩大。其中,财政政策一直都是积极的,扮演着托底有效需求角色。第二,实质性配套改革落地推进。先后四次"去杠杆",我国都抓住了"去杠杆"的契机,有效地推进了货币政策及监管机构领域的改革,这能够激活制度活力,从而带来市场主体活力,应对"去杠杆"带来的阵痛。第三,"杠杆率"一旦过高势必会引起系统性风险。2016年"去杠杆"以来力度决心超过以往三次,因为杠杆率越积越高,虽然前几次短时间化解了,但长期给整个经济运行带来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伟江  王虎邦  林晶  
近年来,高杠杆风险的不断累积已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阻力,如何借助货币政策来平衡"稳增长"与"去杠杆"之间的关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构建TVP-SV-VAR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在平衡"稳增长"与"去杠杆"过程中所具有的时变特性、非线性效应及结构性差异,以期在科学地去杠杆进程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在不同部门间具有显著的时变特性和非线性效应,但其调控效力在逐步减弱;企业和居民部门对货币政策效应较为敏感,但政府部门并不敏感;企业杠杆率调整速度变慢且进入"惰性"区间,政府和居民杠杆率修正速度逐步加快。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孟宏玮  闫新华  
本文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法,构建了金融素养综合指数,以此来全面反映家庭的金融素养水平。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素养、家庭杠杆率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加家庭消费总支出,还可以带动家庭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并且,与城镇家庭相比,金融素养的提升对农村家庭的影响更大。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金融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家庭债务杠杆率途径,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增长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从鄂西农村与华北农村的差异出发,基于家庭策略的视角探讨了家庭发展能力的有效基础。鄂西农村相对薄弱的半工与半耕、低度的代际合力以及有限的人生任务,与华北农村相对充分的半工与半耕、紧密的代际关联以及近乎无限的人生任务存在鲜明差异,最终体现为家庭发展能力的差异。根据家庭发展能力的不同,农民家庭可以大致划分为发展型家庭、维持型家庭和救助型家庭等三种类型。农民家庭的"分类治理"是激活家庭发展能力,实现家庭政策落地的重要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任清阳  
居民住房是家庭资产的重要形式,住房价格平稳对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与微观家庭福祉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11、2013、2015、2017年共四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家庭杠杆率对住房财富效应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发现:家庭杠杆率会影响住房的财富效应,较低家庭杠杆水平下住房财富效应较小,中等家庭杠杆率水平下住房财富效应明显放大,而过高的杠杆率会抑制住房财富效应。我国宏观政策在实现“房住不炒”这一目标的同时,也要防范和关注住房价格下跌对居民消费的消极影响。同时,由于家庭杠杆率对住房财富发挥效应具有影响,可以将家庭杠杆率作为政策调节工具,稳定住房需求和家庭消费。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曦  金栩  孙志启  
家庭杠杆是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的经济约束条件,研究发现,是否存在家庭杠杆、家庭杠杆持续性对农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显著为负;家庭杠杆率与农民参保选择呈现“U形”关系,在家庭杠杆率低于一定水平时,其提升会抑制农民参保和提高缴费档次,超过一定标准时,家庭杠杆率提升则会增强农民跨期消费偏好而促进其参保和提高缴费档次。通过交互项分析发现,自身健康水平提高会减弱家庭杠杆对参保选择的负向影响;家庭杠杆率对农民参保选择的影响受到养老金待遇水平的调节,养老金待遇水平较高时,跨期消费偏好提升使得家庭杠杆率对参保选择的影响由负转正。家庭杠杆对参保选择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和性别异质性,农村女性参保意愿更容易受到家庭杠杆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桂华  孔小伟  
借鉴F-C&M的分析框架,运用样条函数模拟金融制度变化,构建专门反映家庭部门信贷条件的隐变量,并运用误差修正方程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金融制度因素的作用下,住户信贷条件总体上趋于宽松,金融制度客观上已形成了驱动住户信贷条件不断趋向宽松的长效机制;(2)住户信贷流向具有非平衡性,同等宽松的住户信贷条件,对住户的抵押债务与非抵押债务影响程度不同;(3)短期风险因素、长期收入和财富因素对家庭信贷流向具有非平衡影响;(4)长期趋于宽松的金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贷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空间。货币当局应考虑金融制度对家庭信贷政策可能产生的抵消作用以及信贷流向非均衡性,坚持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艳平  秦力宸  黄友星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货币政策微观溢出效应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提出企业结构性去杠杆需考虑开放经济因素,并在模型中引入企业融资约束机制,利用2002年第四季度—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沪深A股1023家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两类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杠杆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美联储缩表在初期对我国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程度较大,但不存在长期溢出效应;而加息在初期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对我国企业杠杆率存在长期溢出影响。在溢出方向上,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显著降低我国企业杠杆率。在溢出结构上,企业融资约束越严重,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杠杆率溢出效应越明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喜和  周扬  穆圆媛  
本文采用我国2010年一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的数据,在含有和不含有股票市场的DSGE框架下,比较分析了产出、通货膨胀、企业贷款、家庭贷款和家庭消费对外生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含有股票市场对外生冲击的响应明显高于不含有股票市场的响应;在含有股票市场的情况下,股票市场价格的上升对家庭贷款、企业贷款和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其它依次是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变动。这说明借助股票市场沟通家庭部门与企业、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之间的融投资关系,可以实现企业去杠杆、家庭加杠杆的资产负债再平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喜和  周扬  穆圆媛  
本文采用我国2010年一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的数据,在含有和不含有股票市场的DSGE框架下,比较分析了产出、通货膨胀、企业贷款、家庭贷款和家庭消费对外生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含有股票市场对外生冲击的响应明显高于不含有股票市场的响应;在含有股票市场的情况下,股票市场价格的上升对家庭贷款、企业贷款和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其它依次是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变动。这说明借助股票市场沟通家庭部门与企业、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之间的融投资关系,可以实现企业去杠杆、家庭加杠杆的资产负债再平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利芳  杨文超  
本文以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过度自信及去杠杆政策在CEO学历与企业资本结构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CEO学历的差异会影响其所管理企业的资本结构;过度自信在CEO学历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用;去杠杆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负债,且能够显著调节CEO学历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银娥  罗雨璇  
依据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宏观审慎政策和企业杠杆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适度从紧的宏观审慎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杠杆率,受企业特征和地区金融结构异质性影响,非国有控股、规模较小、非过度负债状态企业及金融结构化程度较高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影响企业杠杆率,其中非国有控股及小规模企业受影响更深。因此,应优化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杠杆率的调节方式,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结构性监管与跨部门监管,提高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