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8)
- 2023(16070)
- 2022(14021)
- 2021(13381)
- 2020(11040)
- 2019(25761)
- 2018(25613)
- 2017(48224)
- 2016(26703)
- 2015(30189)
- 2014(30138)
- 2013(28819)
- 2012(26532)
- 2011(23497)
- 2010(23435)
- 2009(20829)
- 2008(20024)
- 2007(17348)
- 2006(15158)
- 2005(12788)
- 学科
- 济(99145)
- 经济(98941)
- 管理(71416)
- 业(68797)
- 企(57525)
- 企业(57525)
- 方法(48127)
- 数学(41518)
- 数学方法(40938)
- 中国(30812)
- 农(28268)
- 财(26226)
- 教育(23554)
- 学(22850)
- 业经(22534)
- 地方(22189)
- 理论(20426)
- 农业(18852)
- 和(16731)
- 技术(16717)
- 务(16662)
- 财务(16589)
- 财务管理(16557)
- 制(16553)
- 贸(15799)
- 贸易(15786)
- 企业财务(15763)
- 环境(15371)
- 易(15292)
- 划(13591)
- 机构
- 大学(362713)
- 学院(357633)
- 管理(141788)
- 济(135839)
- 经济(132764)
- 理学(124086)
- 理学院(122635)
- 管理学(120273)
- 管理学院(119605)
- 研究(118683)
- 中国(82492)
- 京(76979)
- 科学(73779)
- 财(61946)
- 所(57683)
- 范(56192)
- 师范(55750)
- 江(54878)
- 中心(54630)
- 农(53777)
- 研究所(53140)
- 业大(52481)
- 财经(50476)
- 北京(48054)
- 经(46175)
- 师范大学(45738)
- 院(43287)
- 州(41753)
- 农业(41740)
- 教育(41568)
- 基金
- 项目(253932)
- 科学(201977)
- 研究(190632)
- 基金(183210)
- 家(158611)
- 国家(157008)
- 科学基金(135836)
- 社会(119818)
- 社会科(112676)
- 社会科学(112638)
- 省(100907)
- 基金项目(97529)
- 教育(93445)
- 自然(87931)
- 自然科(85849)
- 自然科学(85827)
- 划(85168)
- 自然科学基金(84250)
- 编号(79268)
- 资助(74568)
- 成果(65142)
- 部(57644)
- 重点(57451)
- 课题(55954)
- 发(54198)
- 创(52895)
- 教育部(50216)
- 创新(49079)
- 项目编号(48605)
- 大学(48417)
- 期刊
- 济(142372)
- 经济(142372)
- 研究(108881)
- 中国(71924)
- 教育(65861)
- 学报(55275)
- 科学(50750)
- 管理(49828)
- 农(48455)
- 财(46755)
- 大学(43793)
- 学学(39836)
- 技术(34398)
- 农业(34244)
- 融(26193)
- 金融(26193)
- 财经(24231)
- 业经(23505)
- 经济研究(21835)
- 经(20650)
- 图书(19263)
- 问题(18114)
- 业(17409)
- 科技(16811)
- 版(16515)
- 资源(16340)
- 职业(16299)
- 理论(16127)
- 技术经济(15801)
- 发(15264)
共检索到516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民 高耀
江苏省14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显示,整体而言,家庭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数量获得和质量获得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机会差异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依然存在,且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展,这种差异逐步由显性的"量的不平等"向更为隐性的"质的不平等"方向转移。从作用机制看,优势家庭通过直接资源排斥和间接文化传递将家庭资本优势转化为教育机会优势,实现高等教育获得的优势,最终实现优势社会阶层的代际传递。
关键词:
家庭资本 社会分层 高等教育获得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顾剑秀 罗英姿
基于江苏省8所高校全日制脱产学术型在读博士生调研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家庭资本对子代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家庭资本对子代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家庭经济资本对子代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说明,在经过前期筛选进入博士生教育阶段后,家庭背景的作用在逐渐弱化;另一方面说明,大学学历后社会经济分层对于教育分层的影响还在持续。
关键词:
家庭资本 博士生教育质量 学业表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龙龙 李锋亮 郑勤华
本文利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在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考察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方面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整体而言,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与质量仍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差异依然存在于实施严格选拔的高等教育系统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 刘志民 方鹏
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意愿,以及大学生对"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有显著影响。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必须针对具有不同"资本存量"的大学生群体实施分类指导和就业政策支持,从宏观层面上建立起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以缓解日益紧张的大学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政策绩效 人力资本 家庭资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飞 钟涨宝
调查发现,失地农民的职业获得状况不容乐观,近半数没有工作或没有稳定的工作,在获得稳定职业的过程中超过半数的失地农民动用了社会关系,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装饰业和居民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职业待遇水平较低。劳动力市场的排斥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制度性因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是制约失地农民职业获得的主体性因素,但它们又源于城市化进程中征地的客观事实。因此,应该从完善劳动力市场和提升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水平两个角度进行政策设计,以使失地农民群体顺利地融入城市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失地农民 职业获得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祖超 阎凤桥
本文以社会分层时教育分层影响的理论为基础,以西安5所民办高校 3624份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和其他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学生家庭背景对于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毕业去向意愿的影响。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发现,家庭职业和教育背景对于子女能否接受高等教育具有正向影响;接受民办高等教育或公立高等教育学生的家长在不同教育程度的分布比例上存在差别;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对于子女进入民办高校中计划内招生项目、学历文凭试点项目或自学考试招生项目具有正向作用,家长的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之却有负向作用;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于子女毕业后升学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我国社会分层对于教育分层产生的多方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教育分层 民办高等教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飞 贾俊生 郑可
该文定位于江苏省某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基于家庭微观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探究此类群体的家庭金融消费支出的资产效应。研究表明:(1)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都能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并且对于商业银行高端客户,金融资产的资产效应强于实物资产的资产效应;(2)将实物资产细分为房屋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影响,家庭其他实物资产的价值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有限;(3)将金融资产分为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高于风险资产的影响。研究贡献在于对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家庭消费的资产效应进行了专门性研究,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丰富了高收入家庭消费支出资产效应的研究,对提升高收入家庭消费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飞 贾俊生 郑可
该文定位于江苏省某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基于家庭微观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探究此类群体的家庭金融消费支出的资产效应。研究表明:(1)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都能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并且对于商业银行高端客户,金融资产的资产效应强于实物资产的资产效应;(2)将实物资产细分为房屋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影响,家庭其他实物资产的价值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有限;(3)将金融资产分为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高于风险资产的影响。研究贡献在于对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本文通过对10个城市40所普通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揭示了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分层的状况:城市和中高阶层家庭的学生更多地集中在重点中学,而农村和低阶层家庭的学生多在非重点中学。重点高中入学机会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学生家长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较量。显示城乡二元、重点非重点二元的学校制度,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分层制度,重点学校制度存在一种复制和扩大社会阶层差距的机制。
关键词:
高中教育 重点学校 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海平
影子教育正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并可能成为家庭资本影响学生教育获得的新中介,但鲜有实证研究探讨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之间的中介效应问题。本文构建了家庭资本影响子女教育获得的联合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检验了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影响初中学生教育获得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揭示了学校教育和影子教育联合社会再生产的作用机制。为了限制家庭资本对教育获得的影响,政府应该向成绩落后且家庭资本欠缺的初中生提供政策支持以削弱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与学生教育获得之间中介作用,促进教育跨越代际效应功能的发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耿献辉 薛洲 潘超 周应恒
品牌资产向消费者传递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信息,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和信息搜寻成本,增加其感知质量和期望效用,成为消费者溢价支付和生产者优质生产的桥梁,有助于家庭农场主提升经营绩效。本文基于信号理论和效用理论,利用2018年江苏省家庭农场运营监测数据,运用计量实证方法,分析家庭农场品牌资产利用和经营发展现状,探讨品牌资产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有56.1%的家庭农场具有品牌资产,具有品牌资产的家庭农场经营绩效高于没有品牌资产的家庭农场,其中注册私有品牌的家庭农场经营绩效最高。品牌资产能够显著促进家庭农场绩效提升,进一步将品牌资产划分为私有品牌和公共品牌后,发现只有私有品牌能够促进家庭农场绩效提升,公共品牌未能发挥其清晰传递质量信息的作用。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家庭农场构建农业品牌资产,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农场主发展私有品牌,同时加强区域公共品牌治理,保护区域公共品牌声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谭敏 谢作栩
基于对全国175所高校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家庭背景与族群身份对我国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不同类型高校机会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受社会分层与族群分层结构的双重制约。从家庭背景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家庭背景愈佳,少数民族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多;从族群身份的角度来看,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较汉族学生更易获得本科层次的教育机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铁毅 王雪琪 邹伟
农地规模经营绩效的实现与生产者的经营能力息息相关,而农业技术培训是提高经营能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将技术培训纳入到经营规模与收入关系的探讨中统一考察,有助于更好把握规模经营主体的收入增长规律。利用江苏省360个粮食类家庭农场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从单位面积纯收益的维度分析了经营规模、农业技术培训对农场收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培训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6.67~13.33 hm~2区间内纯收益最高,并计算得出样本农场最优规模为8.5 hm~2,在未达到最优规模之前,经营规模每增加1 hm~2将使得收益增加1.7%,超过该规模后收益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减少;技术培训对农场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31。另外,农业技术培训能够改善农场生产者经营能力与规模的匹配度,对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提出加强农地流转市场建设,发挥适度规模效应;培育家庭农场等规模主体要与主体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德显 陆海霞
家庭资本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三个维度考查了家庭资本对个体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当前社会条件是造成当前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家庭资本较少的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机会补偿,是当前条件下我国教育机会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新忠
美国高等教育通过政府、高校、社会成员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基于本土文化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分流秩序,对本国社会成员的分层流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经验做法,我国政府应加强法律政策调控,高等教育要实施内外合理分流,社会各界要助推人才良性流动,高校学生要改变职业观念,协力促进高等教育合理分流,进而促进社会合理分层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国外经验的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策略研究
试论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双向关系
自我信贷配给、农村家庭财务能力与非正规借贷——基于江苏省495户农村家庭的调查
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家庭金融服务需求研究——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
国外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的特点及启示
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文化企业财政支持可获性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文化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
公立医院抗肿瘤药物可获得性与可负担性研究——基于江苏省公立医院典型调查的数据分析
农村家庭子女数量与高等教育选择的关系——基于江西省D县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