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4)
- 2023(14115)
- 2022(12109)
- 2021(11130)
- 2020(9776)
- 2019(22187)
- 2018(22010)
- 2017(42172)
- 2016(22715)
- 2015(25500)
- 2014(25258)
- 2013(24555)
- 2012(22265)
- 2011(19742)
- 2010(19448)
- 2009(17869)
- 2008(17440)
- 2007(15516)
- 2006(13009)
- 2005(11203)
- 学科
- 济(90278)
- 经济(90163)
- 管理(65618)
- 业(64507)
- 企(52675)
- 企业(52675)
- 方法(46440)
- 数学(41584)
- 数学方法(41102)
- 财(25986)
- 农(25001)
- 中国(22589)
- 业经(19253)
- 学(18447)
- 贸(17862)
- 贸易(17859)
- 易(17377)
- 农业(16720)
- 务(16591)
- 财务(16547)
- 财务管理(16507)
- 地方(16209)
- 企业财务(15697)
- 制(15624)
- 技术(13658)
- 银(13583)
- 银行(13527)
- 环境(13272)
- 和(13147)
- 融(13108)
- 机构
- 大学(320653)
- 学院(319591)
- 济(130141)
- 经济(127681)
- 管理(127326)
- 理学(111421)
- 理学院(110228)
- 管理学(108187)
- 管理学院(107616)
- 研究(103277)
- 中国(77538)
- 科学(66190)
- 京(65549)
- 农(60436)
- 财(58464)
- 业大(52884)
- 所(52017)
- 中心(50095)
- 农业(48058)
- 研究所(47942)
- 财经(47939)
- 江(46427)
- 经(43707)
- 经济学(40134)
- 北京(39947)
- 范(39526)
- 师范(38956)
- 院(36896)
- 经济学院(36586)
- 州(36335)
- 基金
- 项目(227163)
- 科学(178704)
- 基金(167856)
- 研究(157347)
- 家(149863)
- 国家(148366)
- 科学基金(126823)
- 社会(101399)
- 社会科(96250)
- 社会科学(96219)
- 基金项目(89767)
- 省(88487)
- 自然(85509)
- 自然科(83558)
- 自然科学(83529)
- 自然科学基金(82071)
- 划(75291)
- 教育(72327)
- 资助(68021)
- 编号(62012)
- 重点(51217)
- 部(50048)
- 成果(48373)
- 创(47474)
- 发(47468)
- 科研(45253)
- 创新(44445)
- 计划(43685)
- 国家社会(42744)
- 教育部(42694)
- 期刊
- 济(131838)
- 经济(131838)
- 研究(82468)
- 学报(56792)
- 中国(53867)
- 农(52971)
- 科学(49878)
- 财(46332)
- 管理(43476)
- 大学(41889)
- 学学(40051)
- 农业(35318)
- 融(26419)
- 金融(26419)
- 技术(26055)
- 教育(24672)
- 财经(22934)
- 业经(22316)
- 经济研究(21819)
- 经(19579)
- 业(19330)
- 问题(17811)
- 版(16905)
- 统计(16836)
- 技术经济(15453)
- 策(15375)
- 商业(15228)
- 科技(15146)
- 理论(14728)
- 业大(14454)
共检索到445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永珍 王子成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没有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对总消费的影响大于金融资产;对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有财富效应,其影响略大于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增长促进了基本生活需求型消费;金融资产对两类消费的财富效应均主要受风险性金融资产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中老年家庭表现出较大的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拥有一套大产权自有住房的青年家庭具有较大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显著提高了收入水平较高、拥有多套自有住房的家庭和小产权自有住房家庭的总消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永珍 王子成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没有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对总消费的影响大于金融资产;对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有财富效应,其影响略大于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增长促进了基本生活需求型消费;金融资产对两类消费的财富效应均主要受风险性金融资产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中老年家庭表现出较大的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拥有一套大产权自有住房的青年家庭具有较大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暴晓丽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采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研究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老龄化人口的基本消费支出仍主要集中在衣食住等基本需求方面,在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保健等商品方面潜在需求很大。而相较于年轻人,对总支出及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较高,即老龄化人口在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保健等非基本需求的消费品方面,总支出弹性及价格弹性要大于非老龄化人口。未来,应加大此类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升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潜力。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消费结构 价格弹性 支出弹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青 董晓宇
本文利用CHFS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家庭资产存量及其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房家庭和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都受收入、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影响;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与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消费理论更符合;不论高收入还是低收入有房家庭消费都明显受其住房价值影响,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明显;风险资产变动对低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无风险资产变动对高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总体来看无风险金融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保账户资金虽然不能当期使用,但却是中低收入家庭良好的预期保障,对当前消费有促进作用;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最高的是无风险的通货和存款;家庭普遍现象是财产性收入少,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贡献小;中低收入的男性户主家庭消费低于女性户主家庭;高学历和婚姻状态正常的家庭消费更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青 董晓宇
本文利用CHFS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家庭资产存量及其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房家庭和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都受收入、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影响;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与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消费理论更符合;不论高收入还是低收入有房家庭消费都明显受其住房价值影响,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明显;风险资产变动对低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无风险资产变动对高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总体来看无风险金融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保账户资金虽然不能当期使用,但却是中低收入家庭良好的预期保障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芳 黄莉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数调查,根据人口年龄构成将调查家庭划分为青少家庭、成人家庭、老年家庭、老成家庭、老少家庭、成少家庭、老成少家庭以及人数为6人以上的复杂家庭,从居民家庭年龄类型结构、家庭成人最高学历、家庭规模、家庭人均纯收入等级、城乡户籍等特征出发,分析居民家庭特征与消费间的关系及影响。首先利用多元统计对应分析法,发现家庭特征与家庭消费选择显著相关,居民自身所具有的家庭特征在消费时存在明显的偏好;其次,构建家庭特征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回归方程,发现影响消费支出程度最大的是人均家庭纯收入等级,而非收入。要提高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关键还是要提高收入等级,家庭规模小型化,提升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最后,利用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家庭特征影响因素在家庭消费意愿中起的作用,发现收入等级高、青少家庭、成少家庭、家庭规模小、城镇户籍特征的家庭在决策消费层次时更愿意高消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云虹 李帅娜
基于房产属性界定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运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中国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占比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存在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房产占比的增加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2)房产占比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城镇的中等收入家庭居民消费,对高收入家庭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居民消费的影响虽不显著,但仍为正向影响,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和中等偏上收入家庭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3)房产占比的增加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相反效果,且西部地区的影响系数在统计上并不显著。由此可见,在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同时,要充分重视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家庭资产结构变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雷钦礼
本文将物价变动和家庭非消费支出明确纳入了分析家庭消费行为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在物价变动环境下居民家庭消费跨期优化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按收入等级分类的住户调查伪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主要有上期消费的惯性作用、家庭实际可消费收入水平及其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速度。近些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需求不足引致内需不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城镇居民家庭可消费收入增长慢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其次是物价特别是住房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颜文聪 陈力朋 周曼扬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利用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与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预期对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价预期对居民的家庭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当居民预期房价会下降时,其减少家庭消费的可能性会更高。但是对拥有不同房产财富和收入的家庭而言,房价预期对其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房产财富较少和收入较低的家庭而言,房价预期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拥有多套房产和高收入的家庭而言,其对房价下降的预期越高,家庭消费支出减少的可能性会越大。
关键词:
房价预期 家庭消费 财富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蓓蓓 陈永福 于法稳
基于2007~2009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7类食品的消费数据,本文运用QUAIDS模型对不同收入家庭食品消费结构及其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按照全部样本估算的城镇居民家庭乳品、油脂类和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的支出弹性大于1,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这三类食品的消费支出弹性也相对敏感;其次,在不同收入分层中,低收入家庭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价格弹性相对敏感;再次,当收入和价格同比例变化时,城镇居民家庭更愿意增加对肉类、蛋类和乳品的消费。因此,稳定食品价格、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是确保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需求、营养摄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 张兆安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模糊断点方法,研究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产生显著影响,显著增加了食品、医疗、旅游等家庭日常消费以及健康消费,并致使与工作相关的消费、家政服务、娱乐等消费显著下降,消费结构发生调整。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退休通过对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保障、房产、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居民家庭消费的变动。基于上述研究,建议加大退休居民收入保障力度,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方晓丹 冯怡琳 刘洪波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方晓丹 冯怡琳 刘洪波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金平
本文通过分析家庭资产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比重过高将显著抑制居民消费。此外,社会保障对家庭资产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是显著的,家庭户主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后,其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比重上升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未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家庭。为此,提出我国需要逐步完善住房制度改革,并推动金融市场供给侧改革,丰富消费类金融产品;同时,逐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医疗保险补贴力度,进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奉军
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支出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住房消费中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构成了住房消费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核算方法由于低估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客观上低估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提供的2010年的数据,采用等价租金法估计了包含自有住房在内的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在重估后会有显著提高,但重估后的住房消费并没有显著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消费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归结为住房消费的系统性低估。
关键词:
住房消费 自有住房 虚拟租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信贷条件分析——基于2002~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
预期收支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经济转型中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数据的分析
预期收支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经济转型中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数据的分析
消费金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增值机制分析
住房资产、财富效应与城镇居民消费——基于家户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江西省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结构对消费影响的差异性分析——基于江西省1135户城镇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
住房资产、价格波动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基于传导渠道的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