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5)
2023(10439)
2022(8538)
2021(7934)
2020(6684)
2019(15373)
2018(14541)
2017(28130)
2016(14806)
2015(16992)
2014(16523)
2013(16738)
2012(15910)
2011(13952)
2010(13881)
2009(12855)
2008(12893)
2007(11011)
2006(9475)
2005(8574)
作者
(39835)
(33606)
(33369)
(32278)
(21736)
(16018)
(15178)
(12944)
(12931)
(11949)
(11650)
(11329)
(10915)
(10811)
(10473)
(10262)
(9901)
(9837)
(9638)
(9442)
(8282)
(8129)
(7927)
(7660)
(7586)
(7582)
(7241)
(7068)
(6626)
(6530)
学科
(69904)
经济(69811)
管理(45904)
(44950)
方法(34958)
(34951)
企业(34951)
数学(32427)
数学方法(32308)
(31094)
中国(22276)
(18837)
(15275)
贸易(15268)
(14921)
(14803)
财务(14799)
财务管理(14752)
(14471)
企业财务(14200)
财政(13322)
业经(12511)
农业(12429)
(12109)
银行(12103)
(11932)
金融(11931)
地方(11527)
(11469)
(10831)
机构
大学(214748)
学院(210917)
(105001)
经济(103615)
管理(81758)
研究(74789)
理学(71041)
理学院(70358)
管理学(69592)
管理学院(69198)
中国(60813)
(56246)
(43953)
财经(41945)
科学(39503)
(38510)
(36267)
经济学(36047)
中心(33958)
经济学院(32878)
研究所(32488)
财经大学(31357)
(30249)
(29287)
北京(28339)
(26523)
业大(26000)
(25401)
师范(25202)
商学(24640)
基金
项目(141103)
科学(113941)
基金(109139)
研究(104574)
(94906)
国家(93785)
科学基金(81014)
社会(73600)
社会科(70101)
社会科学(70086)
基金项目(56416)
(49375)
自然(48796)
自然科(47681)
自然科学(47667)
教育(47319)
自然科学基金(46900)
资助(45255)
(42306)
编号(38856)
(34571)
国家社会(33219)
成果(31915)
重点(31499)
教育部(30835)
中国(29672)
(29566)
人文(29285)
(29078)
大学(27953)
期刊
(109311)
经济(109311)
研究(71454)
(46944)
中国(40518)
学报(29554)
管理(29236)
科学(28707)
(25794)
大学(23867)
(23834)
金融(23834)
学学(22646)
财经(22183)
经济研究(21616)
(19076)
农业(17333)
教育(15548)
业经(14867)
(14741)
问题(14617)
技术(14318)
世界(13263)
国际(12191)
统计(11551)
技术经济(10598)
会计(10549)
(10483)
(9945)
商业(9940)
共检索到322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南永清  肖浩然  单文涛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考察了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且财富效应大于资产效应;户主年龄为36~50岁的家庭财富变动的消费升级效应更为明显,家庭资产增值主要促进了城镇的医疗保健类消费,且住房资产所引致的消费效应相对更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相较于住房资产的“抵押担保效应”,“直接财富效应”是影响消费升级的主要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这可能与农村更少受到政府直接控制、政治权力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到财产分配之中有关。具体来看,政治因素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市场因素显著影响家庭总资产以及住房、非金融和金融等各分项资产的积累。从分位数回归来看,贫穷家庭财富积累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积累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因而,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这可能与农村更少受到政府直接控制、政治权力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到财产分配之中有关。具体来看,政治因素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市场因素显著影响家庭总资产以及住房、非金融和金融等各分项资产的积累。从分位数回归来看,贫穷家庭财富积累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积累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因而,市场转型理论可能更适于解释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自然  祝伟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家庭负债对消费及其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家庭负债增加对家庭消费性支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负债对于不同类别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生存型消费影响不显著,对于发展与享乐型消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明家庭负债的增加阻碍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家庭负债对消费及消费升级的抑制效应对于拥有一套房的家庭非常显著,对于拥有多套房家庭的影响较小;无房家庭负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促进消费的升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春阳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家庭社会信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这种作用在多方面的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显著;(2)考虑到消费水平异质性,对不同消费水平的群体而言,其社会信任对于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中,社会信任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大,而对消费水平较低的群体而言,这一作用并不明显;(3)进一步考察了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事实上,社会信任主要影响了家庭衣着消费、居住类消费及家庭设备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春阳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家庭社会信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这种作用在多方面的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显著;(2)考虑到消费水平异质性,对不同消费水平的群体而言,其社会信任对于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中,社会信任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大,而对消费水平较低的群体而言,这一作用并不明显;(3)进一步考察了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事实上,社会信任主要影响了家庭衣着消费、居住类消费及家庭设备和文教娱乐类消费;(4)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信任在经济发展的较低和较高阶段能够显著影响居民家庭消费。本文的研究对理解社会信任影响消费的机制、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修研  谭艳美  樊鹏飞  梁流涛  
从影响农户收入、就业、生存等方面的因素出发,以市场供给和需求为主线,构建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微观驱动机制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中的24个省份的农户农地流转数据,选择合适的指标构建模型,采用Logistic模型从农地流入和农地转出两个层面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主要是通过农户自身特征、区位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依赖程度、商业保险购买额度等方面的传导,对收入、就业和生存对农地流转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农地流转市场发育。(2)农户家庭特征(农户文化程度、健康水平和劳动力数量)、区位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依赖程度、商业保险购买额度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产生显著影响。家庭人口数、农户健康状况、农业依赖程度和区位条件对农户土地流出有负向影响,农户文化程度、商业保险、地貌类型对农户土地流出有正向影响;影响农户土地流入的因素只有家庭人口数、农户健康状况、地貌类型、农业依赖程度对之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训波  周伟  
本文在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08年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财富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居民财富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金融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房地产财富,非自住房地产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自住房地产财富;年轻家庭的房地产财富和金融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显著高于年老家庭。此外,家庭规模、户主特征和地区差异也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志超   蒋佳伶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住房财富对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财富提高了家庭新增创业的概率,扩大了创业家庭的经营规模,提高了经营绩效,并且增加了雇佣劳动数量,降低了家庭成员在创业项目上的劳动供给。机制分析显示,住房财富增加所带来的信贷效应和财富效应,通过提高工商业信贷可得性和缓解家庭面临的流动性约束进而促进家庭创业。异质性分析表明,住房财富对家庭创业的影响在三四五线城市、中西部地区、户主未接受高等教育、户主身体健康的家庭更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祖巧  刘渝琳  
中国经济进阶高质量发展并迈向共同富裕背景下,第三次分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使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年龄-时期-组群(APC)分解法识别家庭捐赠意愿的生命周期轨迹,发现家庭捐赠意愿呈右偏倒U型生命周期特征,同收入水平的年龄效应错峰而行,揭示了青年家庭较中年家庭有更高的捐赠意愿。对此,通过因果中介分析法(CMA)研究发现,信任水平和社会网络约束是家庭慈善参与的双重动力。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信息效应、邻里压力的同群效应和健康风险的木桶效应是家庭慈善捐赠意愿表现出的生命周期之谜的解释路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南永清   臧旭恒   姚健  
促进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有效应对“三重压力”的重要战略基点。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素养提升有效促进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和结构升级,有助于降低消费结构中基础型消费而对发展型消费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基于异质性的分析表明,中等收入群体家庭素养提升更有助于促进家庭总体消费和发展型消费,通货膨胀认知消费促进效应主要集中在发展型消费领域,金融素养提升更有助于中老年家庭消费潜力释放和优化升级。金融素养主要通过缓解信贷约束、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及提升投资收益等渠道对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和结构升级发挥作用,此外不同于一般认知能力,金融素养消费效应充分体现了金融知识属性和金融决策内涵。通过采用评分累加金融素养指标和剔除耐用品的消费指标,从样本中剔除拥有金融投资经验家庭及利用工具变量法克服模型内生性等做法,验证研究结果稳健可靠。本文研究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和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明哲  黄乃静  梁珅华  
近年来,科技与金融加速融合,互联网保险业务蓬勃发展,打破地理限制、深入农村,为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和2018年的面板数据,发现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且年龄在30~60岁区间、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处于中低档的人群受到的正向影响较大。影响机制的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商业保险可获得性和高水平医院诊疗意愿渠道,促进其健康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陈斌开  
基于详实的微观家户数据,本文首次区分和比较了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住房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细致考察了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住房资产主要呈现出消费品属性,只存在微弱的"资产效应",且不存在"财富效应"。这个结论对于拥有大产权房和二套房的家庭同样成立。因此,住房价格上涨无助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相反,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具有明显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同时,其"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自我雇佣的家庭中,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并缓解了家庭流动性约束。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引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淑英   李雨涵   孙磊   董战峰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参与可以在消费端驱动公众低碳消费选择和在生产端优化用能结构进而推动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稳健性检验发现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呈显著表现;此外,家庭抚养负担比重、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会对公众环境参与的作用效果产生差异化影响,在抚养负担比重较高家庭、资源型地区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较高地区中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从拓宽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渠道、坚持消费端与生产端双向发力以及确保政策实施精准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双碳”目标、健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更多经验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淑英   李雨涵   孙磊   董战峰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参与可以在消费端驱动公众低碳消费选择和在生产端优化用能结构进而推动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稳健性检验发现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呈显著表现;此外,家庭抚养负担比重、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会对公众环境参与的作用效果产生差异化影响,在抚养负担比重较高家庭、资源型地区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较高地区中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从拓宽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渠道、坚持消费端与生产端双向发力以及确保政策实施精准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双碳”目标、健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更多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