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3)
- 2023(10626)
- 2022(9090)
- 2021(8224)
- 2020(6988)
- 2019(15488)
- 2018(15265)
- 2017(28904)
- 2016(15510)
- 2015(17101)
- 2014(16461)
- 2013(15711)
- 2012(14330)
- 2011(12789)
- 2010(12999)
- 2009(12833)
- 2008(12318)
- 2007(10995)
- 2006(9856)
- 2005(9022)
- 学科
- 济(59100)
- 经济(58995)
- 管理(49274)
- 业(44790)
- 企(39763)
- 企业(39763)
- 方法(23267)
- 财(20210)
- 数学(18519)
- 数学方法(18278)
- 制(16286)
- 农(15864)
- 中国(15719)
- 业经(14960)
- 学(13876)
- 务(12681)
- 财务(12655)
- 财务管理(12625)
- 企业财务(12005)
- 体(11404)
- 贸(10463)
- 贸易(10456)
- 理论(10405)
- 融(10343)
- 金融(10340)
- 易(10217)
- 银(10205)
- 银行(10174)
- 农业(10061)
- 和(9707)
- 机构
- 大学(214812)
- 学院(213746)
- 济(86876)
- 经济(85083)
- 管理(79360)
- 研究(74789)
- 理学(67721)
- 理学院(66954)
- 管理学(65717)
- 管理学院(65354)
- 中国(57225)
- 京(45711)
- 财(44998)
- 科学(44676)
- 所(37985)
- 农(36686)
- 财经(34611)
- 研究所(34070)
- 中心(33867)
- 江(33349)
- 业大(31669)
- 经(31347)
- 农业(28940)
- 北京(28373)
- 院(27766)
- 经济学(26996)
- 范(26539)
- 师范(26168)
- 财经大学(25749)
- 州(25733)
- 基金
- 项目(143036)
- 科学(112930)
- 基金(105112)
- 研究(103472)
- 家(93620)
- 国家(92495)
- 科学基金(78476)
- 社会(67080)
- 社会科(63358)
- 社会科学(63338)
- 省(55091)
- 基金项目(54803)
- 自然(51012)
- 自然科(49777)
- 自然科学(49757)
- 自然科学基金(48874)
- 教育(47839)
- 划(47308)
- 资助(42670)
- 编号(41143)
- 成果(33907)
- 重点(32799)
- 部(32092)
- 制(31481)
- 创(30352)
- 发(30033)
- 课题(29171)
- 创新(28459)
- 国家社会(28132)
- 科研(27700)
共检索到331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民 尉安宁 刘守英
家庭责任制下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投资朱民(中国银行)尉安宁(世界银行)刘守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引言土地所有制与佃权制度的改革是大多数发展中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在非洲,是把传统的社区土地制度转化为个人所有制(BassetandCrummy,1...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骆友生 张红宇
一、中国农地制度安排:历史总结 强制性制度变迁曾经是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1979年前,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经历了两次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供给的行为主体——政府意愿判断,两次制度安排的初衷都在于提供一种过去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利益。第一次制度安排的结果是将土地的地主所有变成了农民所有,实现了土地的私有私营,第二次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卫 朱有志 肖琳子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权思想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解析,并结合分析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历程,认为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产权思想和现代产权理论为基础,尊重中国的客观现实,兼顾公平与效率,以渐进性、诱导性的方式推进并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
产权制度 家庭承包责任制 林权改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宝亮 邓宏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生产上的高能激励自农地制度变革以来一直被学界所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队制的低效率。为此,在否定以生产队制低效率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解释的基础上,从发展战略转换、制度安排缺陷、农民信念及其他方面尝试性地探讨了推动生产队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迁的内在原因,并且从生产责任制形式、土地分配方式、期限结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农业产出最大化演化的过程。相应地,伴随着农地制度变迁而来的是签约主体以及合约结构的变动,因此,从合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生产队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合约实施和劳动监督与计量上的差别,以及作为二者共同之处的合约模糊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税费合约的性质与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威漩
从制度内在矛盾运动的角度看,产权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动态过程。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曾取得过较好的历史绩效,实现了一定时期内的制度均衡;但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日益暴露出诸多缺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规模碎化、农地产权边界的模糊性、农地产权的凝固性说明这一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的出现并日益加剧,同时也昭示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变迁的路径:构建边界清晰的、流转规范的农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霞 朱艳
制度从形成之日起就面临着制度环境和约束条件的不断变化,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也是如此。对比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制度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两种制度的效率。有别于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在保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有偿流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是中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杨 申保国
推行土地行政执法责任制赵杨申保国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总揽行政执法业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土地管理法制化的重要手段。1996年下半年以来,陕西省土地管理局在总结基层土地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省人大、省政府推行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石宏伟 马新丽
本文通过对在广大农村实行了20多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析,阐述了这一制度的确立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伟大贡献,有着符合社会和农业自身要求的合理性;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
关键词:
完善 承包责任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剑雄 苏全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一、黑龙江垦区土地经营制度历史及现状经营制度是指一定所有制中经营单位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制度。一般来说经营制度包括在广义的所有制之下,但在通常场合下所有制主要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经营制度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农业土地经营制度就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农业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笑寒
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缺乏性别视角,在以户为单位的承包方式下,妇女土地权利取得的依附性和不稳定性较强,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更易遭受侵害。此外,重效率的政策倾向使妇女土地权益易被剥夺,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妇女权益也面临流失。因此,建议改革完善现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土地立法程序,在土地确权登记时明确赋予妇女共有产权;同时,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土地调整,积极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市场化流转方式,切实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玉生
本文在“农地视角”的基础上叠加“农户视角”,建立家庭联结和户际关系两大理论范畴,以此研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农户家庭联结现象及其变革。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受农户家庭联结形态的影响,农户家庭联结形态则受土地制度的影响。伴随中国农业集体化、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三权分置”等土地制度改革,农民从土地依附中摆脱出来,农村土地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农户家庭联结形态出现了从国家规制性联结向市场协议性联结的转变以及从直接联结向间接联结的转变,产生了“农户+”多元联结形态。“三权分置”顺应并增强了农民流动趋势,回应了新时代“地怎么种”问题,但没有回应如何规范农户多元联结的现实问题,因而存在制度缺口。“土地联结”基础上的“合约联结”是当前农户多元联结形态的共性特征,“家庭联结合约制”在逻辑上可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建设的基础,可以作为对“三权分置”的必要补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水利建设积极性的关键——山东费县小型农田水利家庭经营责任制的调查国务院研究室调查组十几年前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主要体现在化肥、农药、良种等短期投入增加了,田间管理更精心了,劳动效率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骆友生 张红宇 高宽众
我国农村改革是从土地家庭承包制开始的。它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上最深刻、最成功的伟大变革。但是,伴随粮食由1984年的高峰跌入1985年的低谷,人们开始反思按人口均分为格局的土地家庭承包制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内在联系,从而在相当的程度和范围内出现了调整土地制度的呼声和局部的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松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根据由刘易斯提出,经过费景汉、拉尼斯等人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成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经典理论模型,在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之中,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提高,就可能出现一个农产品的短缺时期,而农产品的短缺极有可能导致粮食危机。由于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理论上存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两难,乡镇企业工业化道路使我国在一段时间内避免了这一问题,但后乡镇企业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这一两难困境最终呈现,如何解决这一两难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