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2)
2023(15745)
2022(13780)
2021(12833)
2020(10772)
2019(24831)
2018(24244)
2017(47352)
2016(25156)
2015(28116)
2014(27460)
2013(26780)
2012(24463)
2011(21724)
2010(21357)
2009(19067)
2008(18370)
2007(15727)
2006(13410)
2005(11265)
作者
(69145)
(57766)
(57113)
(54471)
(36810)
(27645)
(25952)
(22625)
(21942)
(20238)
(19776)
(19249)
(17984)
(17893)
(17890)
(17582)
(17216)
(17170)
(16499)
(16475)
(14033)
(13850)
(13837)
(13183)
(12921)
(12754)
(12536)
(12411)
(11473)
(11354)
学科
(100414)
经济(100298)
管理(74286)
(70786)
(59542)
企业(59542)
方法(52091)
数学(46162)
数学方法(45594)
(27517)
(25581)
中国(24801)
业经(21905)
(19802)
地方(18904)
(18107)
财务(18037)
财务管理(18000)
(17693)
贸易(17685)
农业(17255)
企业财务(17165)
(17158)
(16155)
理论(16045)
技术(15998)
环境(15316)
(15110)
(14145)
金融(14143)
机构
大学(349060)
学院(345879)
管理(143968)
(139527)
经济(136776)
理学(126738)
理学院(125446)
管理学(123177)
管理学院(122555)
研究(108903)
中国(80679)
(72155)
科学(67024)
(63988)
财经(52628)
(51804)
业大(51366)
(51163)
中心(50900)
(48225)
研究所(47610)
(47338)
北京(44746)
(44123)
师范(43693)
经济学(42739)
(40170)
农业(39951)
财经大学(39805)
经济学院(38919)
基金
项目(249793)
科学(198395)
基金(184698)
研究(181218)
(160897)
国家(159376)
科学基金(139025)
社会(116178)
社会科(110322)
社会科学(110293)
基金项目(98197)
(95809)
自然(91416)
自然科(89372)
自然科学(89351)
自然科学基金(87767)
教育(83578)
(80802)
资助(76219)
编号(73138)
成果(57441)
(55490)
重点(55154)
(52119)
(51518)
课题(48644)
国家社会(48597)
创新(48573)
教育部(48385)
科研(48208)
期刊
(138690)
经济(138690)
研究(96815)
中国(57944)
学报(53804)
管理(50967)
科学(49349)
(48561)
(44663)
大学(41804)
学学(39337)
教育(35034)
农业(31256)
技术(30066)
(27672)
金融(27672)
财经(25233)
经济研究(22969)
业经(22963)
(21411)
图书(18689)
问题(18155)
理论(16906)
科技(16631)
统计(16392)
技术经济(16295)
(16079)
(15692)
实践(15535)
(15535)
共检索到480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含笑  李绍哲  林丽琼  
基于同群效应视角,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家庭负债行为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家庭负债行为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其次,不同家庭类型和收入水平下的家庭负债行为同群效应存在差异;再次,面对面交流信息传递强化了家庭非正规负债途径选择和负债程度的同群效应,互联网媒介信息传递减弱了家庭正规负债途径选择和非正规负债途径选择的同群效应,自我定位增强了家庭负债与否的同群效应。基于此,应进一步引导并宣传理性的负债理念,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并重点加强因同群家庭负债行为过高可能产生的资金入不敷出风险的防范以及对农村地区信息传递渠道的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柯  
家庭的消费决策往往会受到经济、社会地位相仿的其它家庭的影响,在消费领域产生滚雪球效应。本文在相对收入假说框架下,基于2018年CFPS微观调查截面数据,研究了我国家庭消费行为中的同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庭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但在医疗保健服务支出方面的同群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的结论旨在为理解国内持续过高的居民储蓄率、消费需求不足现象,以及消费刺激政策的乘数效应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方航  程竹  陈前恒  
家庭教育投资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探究农户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社会互动理论讨论了农村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6年农户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村教育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同群效应,农户个体的教育支出随着村庄其他农户教育投入平均水平的增长而增长。在控制个体特征、情境效应和固定效应情况下,村庄平均教育支出每增长1%,农户教育投资将会增加0.27%,对应的社会乘数为1.37,即外生冲击引起的平均教育支出的均衡反应约为个体初始教育投入增加幅度的1.37倍。进一步地,同群效应对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农村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有利于提高相关政策的有效性,阻绝贫困的代际传递,摆脱"贫困陷阱",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梁盼   李荣强   陈轩   施龙中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负债行为及负债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基本养老保险显著降低了家庭负债的可能性以及负债程度,这一结果在更换模型和考虑遗漏变量后依然稳健;第二,职工养老保险和家庭负债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仅显著影响家庭负债程度;第三,消费在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家庭负债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基本养老保险通过影响消费进而影响家庭负债;第四,养老保险对家庭负债的行为在城乡之间、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华山  吕文慧  张运峰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家庭中未婚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发现:首先,家庭未婚成员人数的增加显著地提高了家庭储蓄率。其次,分性别研究表明,尽管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都有正向影响,但未婚男性的影响程度比未婚女性更大。进一步分年龄段的研究表明,家庭为未婚成员所作的储蓄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16-30岁、31-40岁未婚男性和16-30岁未婚女性人数都对家庭储蓄率有正向影响,其余年龄段的未婚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无显著影响。最后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显示未婚家庭成员人数对低储蓄率家庭的影响更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龙耀  葛雷  刘正源  
本文基于房价持续增长的现实背景,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家庭住房数量为核心检验住房投资对城镇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无房家庭,自有住房家庭的创业概率并未显著提高;当家庭有多套住房时,才能显著提高创业概率。同时,对仅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住房价值对家庭创业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有多套住房家庭而言,住房价值能显著提高创业概率。本文发现住房投资尽管能够通过缓解信贷约束、增加风险偏好等机制促进创业,但也会对创业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只有在政府坚持住房去金融化和"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下,住房投资对家庭创业的促进作用才能逐步占据主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思宇  程雅雯  陈晓宇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家庭教育支出。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流动性约束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缓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家庭物质或文化资本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且在金融发展低水平地区作用更明显,这体现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普惠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鹏程  龚欣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估计了家庭收入对儿童学前教育机会获得与园所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重要因素,家庭收入每增加100%,儿童入园机会就将提高2.6个百分点。将幼儿园按照办园性质进行分类后发现,家庭收入对儿童进入公办园的影响更大;儿童年龄、户口和家庭人数对其入园机会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地区之间的儿童入园率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城市儿童,家庭收入对农村儿童入园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洪波  潘石  
本文采用2015年12城市3011户城镇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考察城镇家庭负债行为的影响因素,尤其是考察社会资本不同侧面对负债需求、负债与否和负债程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群体间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社会团体对城镇家庭负债与否的影响正向显著,社会网络对负债与否的影响正向显著,政治资本对负债需求、对负债与否和负债程度的影响均正向显著,社会信任对负债程度影响正向显著,信息交流对负债与否和负债程度的影响正向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洪波  潘石  
本文采用2015年12城市3011户城镇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考察城镇家庭负债行为的影响因素,尤其是考察社会资本不同侧面对负债需求、负债与否和负债程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群体间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社会团体对城镇家庭负债与否的影响正向显著,社会网络对负债与否的影响正向显著,政治资本对负债需求、对负债与否和负债程度的影响均正向显著,社会信任对负债程度影响正向显著,信息交流对负债与否和负债程度的影响正向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波  杨勇  
受企业资本结构研究的启发,本文对产业负债的内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我国36个工业行业1994~2003年360个观察值,通过面板数据静态回归发现: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中的税率、盈利性、风险、规模、资产结构以及成长性等因素同样能解释产业负债的形成,实证结果显示产业不同期限负债的内部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可  史倩  
文章基于中国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的空间差异与动态变化,探索人口结构与家庭规模对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整体呈递增趋势,在2005~2015年间,黑龙江、海南和重庆的人均生活用能增长率位居全国前三。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人口比重与人均生活能耗之间呈"U"型关系,即城镇化早期可抑制生活能源消费,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均生活能耗将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与家庭规模小型化均会显著增加人均生活用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双重目标导向下,除了切实贯彻节能减排措施之外,更应强调改善能源结构、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和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姚毅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而相对贫困问题则日益突出;同时,城乡贫困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化特征。本文借助CHNS数据库,对城乡贫困动态演化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以及家庭区位特征、家庭人口特征和劳动就业状况等变量是城乡贫困跨期变动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大小和作用机制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注意政策受众的差异以及政策工具作用机制的不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忠东  段雨轩  
本文基于CHFS数据构建三期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住房在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中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较高的房产风险降低了家庭的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率和参与程度;一套房家庭的房产风险挤出效应超过多套房的家庭,年轻和老年家庭的房产风险挤出效应超过中年家庭,低收入家庭的房产风险挤出效应超过高收入家庭;此外,承诺支付风险降低家庭的股市参与,而较高的住房负债程度提升家庭股市参与,拥有住房贷款、较高房贷支付收入比有助于缓解房产风险对股市参与的挤出效应。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较高的房产价值占比不仅提高了家庭的风险厌恶程度,也提高了安全金融资产和现金持有比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雨轩  段忠东  
利用2013年、2015年和2017年CHFS数据构建家庭追踪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住房财富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消费形式与不同特征家庭之间存在异质性;第二,随着家庭持有住房套数的增长,住房财富效应表现出上升趋势;第三,住房财富效应随着户主年龄呈现出钟形生命周期特征;第四,家庭的住房财富相对水平能够提升家庭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第五,住房贷款提升了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果。因此,建议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与财富积累水平;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