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6)
2023(10336)
2022(8610)
2021(8007)
2020(6795)
2019(15296)
2018(14992)
2017(29032)
2016(15670)
2015(17048)
2014(16822)
2013(16131)
2012(14529)
2011(12789)
2010(12899)
2009(11654)
2008(11357)
2007(9897)
2006(8313)
2005(7288)
作者
(46234)
(38464)
(38335)
(36298)
(24593)
(18779)
(17219)
(15005)
(14511)
(13636)
(13133)
(12880)
(12418)
(12088)
(12052)
(11761)
(11753)
(11441)
(11033)
(10948)
(9800)
(9510)
(9173)
(8873)
(8748)
(8579)
(8529)
(8332)
(7724)
(7704)
学科
(61882)
经济(61801)
(44910)
管理(42636)
(35592)
企业(35592)
方法(33122)
数学(30257)
数学方法(29701)
(18121)
(17339)
中国(15595)
(13098)
业经(12731)
(12546)
贸易(12542)
(12248)
农业(11971)
(10522)
技术(10239)
(9717)
收入(9701)
财务(9682)
财务管理(9659)
(9575)
银行(9535)
理论(9496)
(9413)
金融(9413)
企业财务(9189)
机构
大学(218085)
学院(217613)
(89304)
经济(87707)
管理(84935)
理学(75122)
理学院(74287)
研究(73042)
管理学(72609)
管理学院(72241)
中国(53275)
科学(47810)
(44894)
(43852)
(39235)
业大(37878)
(37595)
农业(34986)
研究所(34889)
中心(33209)
财经(32225)
(30434)
(29611)
经济学(28123)
北京(27557)
(26226)
(26130)
师范(25797)
经济学院(25648)
财经大学(24403)
基金
项目(157746)
科学(124307)
基金(117650)
(107319)
国家(106122)
研究(105649)
科学基金(89966)
社会(69261)
社会科(65913)
社会科学(65892)
基金项目(62005)
自然(61503)
(60987)
自然科(60232)
自然科学(60210)
自然科学基金(59172)
(52281)
教育(49053)
资助(48741)
编号(39413)
重点(35808)
(34486)
(33470)
(32374)
科研(31390)
创新(31341)
计划(31330)
成果(30022)
国家社会(29822)
教育部(29241)
期刊
(86696)
经济(86696)
研究(56722)
学报(42425)
中国(38787)
(38394)
科学(37265)
大学(31335)
管理(30244)
学学(30219)
(29643)
农业(25988)
教育(18615)
技术(17538)
(17305)
金融(17305)
经济研究(15945)
财经(15762)
(14943)
业经(14354)
(13520)
统计(12670)
(11981)
(11973)
业大(11840)
科技(11340)
问题(11300)
技术经济(10717)
决策(10406)
商业(10339)
共检索到301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欣欣  
基于CFPS2012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LS、IV和代际收入流动矩阵分析法,从差异化家庭规模的视角,对家庭规模与代际收入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家庭规模对代际收入的流动性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家庭规模下,代际收入流动性存在鲜明的差异,亦即随家庭规模的扩大代际收入流动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较小的家庭规模会引起代际收入传递的"富者愈富"现象,较大的家庭规模会引起代际收入传递的"穷者愈穷"现象,而适度的家庭规模更有利于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欣欣  
基于CFPS2012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LS、IV和代际收入流动矩阵分析法,从差异化家庭规模的视角,对家庭规模与代际收入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家庭规模对代际收入的流动性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家庭规模下,代际收入流动性存在鲜明的差异,亦即随家庭规模的扩大代际收入流动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较小的家庭规模会引起代际收入传递的"富者愈富"现象,较大的家庭规模会引起代际收入传递的"穷者愈穷"现象,而适度的家庭规模更有利于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俊武  张月  
该文基于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2007年城镇数据,在控制子代受教育程度变量后,分析了代际收入弹性的变化方向和幅度。文章采用Solon(2004)基本线性模型,运用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分解法、中介变量法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子代受教育程度如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在引入子代受教育年限变量后,发现:(1)代际收入弹性在2007年城镇样本中总体下降了18%;(2)初中、高中和大学组各组的代际收入弹性也分别有所下降;(3)高中组代际收入流动性受子代受教育年限影响最小,大学组代际收入流动性受子代受教育年限影响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洲洲  冯剑锋  
文章分时期研究代际收入流动的变化,从家庭原因和公共教育的视角来解释我国收入分配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我国代际收入弹性呈现直线下降的总体趋势,城镇的收入弹性大于农村,教育程度越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越大,体制内代际收入弹性在改革开放不全面阶段明显大于体制外,职业地位越高代际收入弹性越大。社区有幼托、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代际收入弹性比其他社区代际弹性显著降低,而大学的回归系数为正,并没有发挥出促进代际收入流动加速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金峰  
本文用2002年的CHIPS数据,对城市的收入代际弹性进行了估计,发现介于0.27-0.32之间,且非常显著;进一步利用土改时家庭成分划分的数据,对家庭成分的影响做了量化分析,笔者认为其增强了代际流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金峰  
本文用2002年的CHIPS数据,对城市的收入代际弹性进行了估计,发现介于0.27-0.32之间,且非常显著;进一步利用土改时家庭成分划分的数据,对家庭成分的影响做了量化分析,笔者认为其增强了代际流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林月  成盼盼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转换矩阵测量各类农民家庭收入流动的大小及质量,分析创业对其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收入流动性大小来看,短期来说,进入创业、退出创业的农民家庭收入流动性比保持创业、从不创业的农民家庭高;长期来说,进入创业、保持创业的农民家庭收入流动性比退出创业、从不创业的农民家庭高,表明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从收入流动质量来看,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视角,进入创业和保持创业的农民家庭收入流动质量都优于退出创业和从不创业的农民家庭;无论其处于哪个收入阶层,选择创业都将有利于促进其向上流动或保持收入地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农民创业对改善农民内部收入结构及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靳玉琼  张宇润  
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CGSS数据库2004—2018年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测算共同富裕视角下中国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共同富裕水平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后这一影响效应依旧成立。进一步从区域、城乡角度进行分样本回归后发现,共同富裕水平对东部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作用最为显著;相较于城市地区而言,共同富裕水平对乡村地区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更加显著。由此提出政策建议:重点完善初次收入分配制度,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形态优势,推动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化;强化技能型人才政策服务供给,缓解用工市场结构性就业矛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穗  李实  
文章利用1995、2002、2007~2009年和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城镇住户数据,实证分析了过去20年中国城镇家庭的收入流动性变化。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家庭收入流动性水平整体上表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在2007~2009年有短暂的回升,但总体下降的趋势不变。1993~2013年,城镇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变化主要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流动,而高收入家庭的固化现象一直持续存在。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劳动力就业特征随着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不同时期对家庭收入流动产生不同影响,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收入流动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因此,提供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公平合理的分配格局,强化再分配功能是促进收入流动、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宏伟  胡浩钰  
收入流动性是反映各阶层收入固化的重要指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 0年、201 2年和201 4年的数据,选取多个指标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从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劳动力流动四个维度出发,分别讨论了不同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显著增加,但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较大;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呈下降趋势,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存在固化现象且不断加剧;四种主要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学历教育是最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润芳  车延  
在三周期代际交叠模型(OLG模型)基础上使用CFPS(2010—2018)数据探究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居民家庭成员延迟退休决策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并对农业工作者与非农业工作者在延迟退休决策中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父代受教育水平越低、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的情况下选择延迟退休的意愿越高,而且农业工作者比非农业工作者选择延迟退休的概率要大;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下降趋势,正常退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要大于延迟退休家庭,农业工作者家庭大于非农业工作者;非农业工作者通过自身受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农业工作者主要通过自身收入以及子代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润芳  车延  
在三周期代际交叠模型(OLG模型)基础上使用CFPS(2010~2018)数据探究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居民家庭成员延迟退休决策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并对农业工作者与非农业工作者在延迟退休决策中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父代受教育水平越低、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的情况下选择延迟退休的意愿越高,而且农业工作者比非农业工作者选择延迟退休的概率要大;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下降趋势,正常退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要大于延迟退休家庭,农业工作者家庭大于非农业工作者;非农业工作者通过自身受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农业工作者主要通过自身收入以及子代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洪曙  亓寿伟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家庭父母对子女的代际收入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代际流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父亲对女儿收入水平的影响高于儿子,母亲的收入水平对儿子和女儿并没有明显影响差异;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高于农村居民,并且随着收入从低到高分布,代际收入流动性呈上升趋势,而农村低收入家庭群体具有明显的贫困持续性现象。因此,消除户籍等流动障碍,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流动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小纯  龙莹  
本文以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中连续抽取的家庭为样本,从收入流动的视角,用公理化方法和福利评价法,对我国1988—2008年间家庭收入流动性水平与结构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估计出收入流动对中长期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家庭的相对收入流动性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变化及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同。绝对收入流动性呈上升趋势,而相对收入流动性呈周期变动。绝对收入增长具有"马太效应",相对收入等级流动具有"粘性"。绝对收入流动降低了中长期的绝对收入不平等,但相对收入流动加剧了相对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马巧丽  
本文从收入位次和收入份额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流动性,重点探讨收入流动性能否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本文提出了流动性影响长期收入不平等的测度方法,给出了家庭等值收入的估算方法,然后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的四轮城镇住户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实证结果表明,在1993—1995年、1997—1999年、2000—2002年和2011—2013年四个阶段,收入位次流动性逐渐下降;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份额有所降低,收入流动没有起到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