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9)
- 2023(12076)
- 2022(9964)
- 2021(9164)
- 2020(7530)
- 2019(16757)
- 2018(16281)
- 2017(31146)
- 2016(16854)
- 2015(17967)
- 2014(17244)
- 2013(17106)
- 2012(16004)
- 2011(14272)
- 2010(14136)
- 2009(12878)
- 2008(12366)
- 2007(11139)
- 2006(9887)
- 2005(8434)
- 学科
- 济(74036)
- 经济(73956)
- 业(51915)
- 农(50153)
- 管理(40377)
- 农业(33400)
- 企(29372)
- 企业(29372)
- 方法(28180)
- 数学(25860)
- 数学方法(25674)
- 业经(21609)
- 地方(18706)
- 中国(18534)
- 财(18024)
- 制(14273)
- 贸(13743)
- 贸易(13739)
- 易(13374)
- 学(12912)
- 农业经济(12578)
- 发(12440)
- 收入(11027)
- 环境(10811)
- 体(10550)
- 技术(10381)
- 融(10226)
- 金融(10225)
- 发展(10195)
- 展(10190)
- 机构
- 学院(235007)
- 大学(229835)
- 济(102055)
- 经济(100363)
- 管理(90467)
- 研究(82018)
- 理学(79763)
- 理学院(78922)
- 管理学(77622)
- 管理学院(77219)
- 农(66361)
- 中国(62429)
- 科学(51875)
- 农业(51056)
- 京(46045)
- 业大(45737)
- 财(42451)
- 所(41656)
- 中心(39467)
- 研究所(38310)
- 江(35666)
- 财经(34241)
- 农业大学(32266)
- 经(31465)
- 经济学(31178)
- 省(30328)
- 州(29692)
- 范(29591)
- 师范(29194)
- 经济学院(28492)
- 基金
- 项目(169754)
- 科学(133974)
- 基金(125209)
- 研究(120215)
- 家(112101)
- 国家(110748)
- 科学基金(93964)
- 社会(80521)
- 社会科(76090)
- 社会科学(76070)
- 省(69175)
- 基金项目(67450)
- 自然(60403)
- 自然科(59039)
- 自然科学(59020)
- 自然科学基金(57959)
- 划(55777)
- 教育(51593)
- 资助(48654)
- 编号(47073)
- 发(38483)
- 重点(37866)
- 部(37370)
- 农(37313)
- 成果(35641)
- 创(35616)
- 国家社会(34306)
- 创新(33385)
- 科研(32840)
- 业(32111)
- 期刊
- 济(117318)
- 经济(117318)
- 农(70645)
- 研究(62756)
- 农业(47923)
- 中国(44886)
- 学报(44615)
- 科学(39332)
- 大学(33779)
- 学学(32787)
- 财(28875)
- 业经(27232)
- 管理(27221)
- 融(23080)
- 金融(23080)
- 业(22635)
- 经济研究(17130)
- 问题(16855)
- 财经(15955)
- 技术(15842)
- 版(14994)
- 农业经济(14953)
- 农村(14663)
- 村(14663)
- 教育(14099)
- 经(13636)
- 世界(13591)
- 业大(13586)
- 资源(12487)
- 科技(12093)
共检索到340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风田 刘杰
个人时间的分配对于个人及其所在家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研究影响农村家庭妇女时间分配的因素时,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贵州省织金县296个农村家庭妇女的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用电量的增加会导致家庭妇女家务劳动时间的减少,但对家庭妇女参与市场性工作的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家务劳动时间的减少大多数直接转变为农村家庭妇女空闲时间的增多。因此,高效的家庭能源消费结构是否提高农村家庭妇女时间利用效率,还取决于妇女本身的人力资本储备和所在地区市场性工作的可得性等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燕舞
利用一项回顾性质性调查数据分析了1980年至2009年间187例农村妇女自杀状况的基本分布和趋势演变,通过引入出生队列分析,发现了1920年至1939年间出生的"传统代"农村妇女在2000年至2009年间的"老年时期"自杀,而1960—1979年间出生的"现代代"农村妇女则在1980年至1999年间的"青年时期"自杀。由此建构了理解出生队列、家庭结构转型与农村妇女自杀的转型象限理论。通过这一理论分析,家庭结构的权力轴与观念轴的转型不同步是导致两代女性自杀的主要原因,当两者转型同步完成时,农村妇女自杀可能会退潮。最后援引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主要数据对之进行了简要的支撑论证。后两次的数据所揭示的妇女地位提升的增量,实质上都是由新出生队列的妇女进入调查样本序列而贡献的,而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所构建的理论框架的有效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中国农村家庭在转型期形成的代际分工模式对促进妇女就业和提升妇女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代际分工模式将中青年妇女从家务负担中解放出来,缓和了妇女的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妇女持续参与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代际分工模式建立在亲代对子代厚重的责任伦理和家庭本位的生活逻辑之上,是转型期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表明,代际分工模式重塑了妇女与家庭的关系状态,妇女地位的提升不再完全是家庭内部权力斗争和权力博弈的结果,而是家庭功能性整合的产物,从而超越了家庭权力斗争的视野。因此,对妇女地位的研究要立足中国本土的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促进妇女权利保障与家庭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妇女地位提升、真正通往美好生活的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中国农村家庭在转型期形成的代际分工模式对促进妇女就业和提升妇女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代际分工模式将中青年妇女从家务负担中解放出来,缓和了妇女的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妇女持续参与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代际分工模式建立在亲代对子代厚重的责任伦理和家庭本位的生活逻辑之上,是转型期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表明,代际分工模式重塑了妇女与家庭的关系状态,妇女地位的提升不再完全是家庭内部权力斗争和权力博弈的结果,而是家庭功能性整合的产物,从而超越了家庭权力斗争的视野。因此,对妇女地位的研究要立足中国本土的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促进妇女权利保障与家庭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妇女地位提升、真正通往美好生活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范红丽 辛宝英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0~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工具变量方法,定量研究农村妇女从事家庭老年照料对其非农就业的阻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在缓解这一阻碍作用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研究发现,从事家庭老年照料对农村妇女非农就业有负向影响,这一负面作用随着妇女从事老年照料强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对30~52岁妇女和贫困家庭妇女非农就业的阻碍作用更为明显;此外,从事家庭老年照料也会影响农村妇女非农就业结构,限制其成为自我创业者;但是,养老院等养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可获得性有利于缓解这一阻碍作用。本文的研究意味着现阶段农村仍然存在大量女性劳动力因为照料老人而从事农业劳动,养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能够释放这些劳动力,支持农村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老年照料 非农就业 农村妇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森慰 师硕 王翊嘉 郑逸芳
为了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情况,选取福建省作为调查对象,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用村规民约是否有歧视妇女和妇女家庭种植土地面积等变量表征妇女土地权益问题,选用家庭年总收入和家庭农业收入等表征妇女家庭收入,采用2阶段最小二乘法测算了土地权益问题对妇女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妇女的歧视性规定会影响到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和年总收入,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普遍但不严重;进一步从土地调整政策、出嫁女、招女婿、离婚妇女回迁、丧偶妇女等角度分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缘由;最后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土地权益 家庭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彩芳
本文通过对婚姻自主权、生育权、家庭事务决策权、财产权等多个体现妇女婚姻家庭地位权利的调查分析,对照法律赋予妇女的权利,提出了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意识的缺乏是影响其婚姻家庭地位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就如何培养、唤起和维护她们的权利意识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婚姻家庭地位 权利意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黎明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有关家庭数据,以及两部模型、工具变量和反事实设定方法,考察了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家庭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增加了农村家庭医疗支出负担,其导致的医疗费用约占家庭人均医疗支出的10%,全国农村居民因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医疗总支出约为1 000亿元;低收入和贫困家庭因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医疗支出负担更重;推进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将能够有效降低农村贫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
关键词:
生活能源 消费结构 医疗支出 环境污染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雅玲 张彬 马艺菲
农村消费结构不优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桎梏,而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档增效的关键路径之一。文章以流动劳动力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剖析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引发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家庭发展享受型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对生存型消费产生负向作用,总体上能够显著改善家庭消费结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村流动劳动力从事行业层次提高、跨区流动距离缩短,会使收入效应强化而成本效应弱化,从而使家庭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对此,加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关注成本效应、统筹安排回乡劳动力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质升级的未来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贤贵
家庭结构的嬗变是观察与解释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在社会流动加剧和人们思想解固的背景下,家庭结构的模式逐渐从传统式的主干家庭演变至今天的"候鸟式"、"隔代式"等多元并存的家庭结构。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家庭成员的权力关系和家庭成员的居住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在民族地区,家庭结构的这一变化越发凸显,家庭的结构已开始从一种"传统"的"固化模式"转变为流动与多样并存的发展趋向,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区家庭特点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
家庭结构 民族地区 关系权力 居住方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会广 张耀宇
由于农村妇女在城乡劳动力迁移中相对滞后,妇女群体出现了留守务农与外出务工的二元职业分化现象。本文基于2010年江苏省部分区域农户层面调查数据,以农村妇女职业分化的视角探究农民家庭分化所导致的土地流转意愿,在文献评论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工作假说,即农村妇女的二元职业分化,使各自家庭有其不同的土地流转决策逻辑。通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Probit与Bi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文的工作假说。研究结果表明:妇女留守务农与外出务工两类样本在职业分化上造成的家庭土地流转意愿差异明显,妇女职业分化变量对家庭是否流转土地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分工性别下的角色定位使妇女在家庭土地资源配置上有着异于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飞强
基于湖南省964份农村留守妇女调查问卷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不适感对农村留守家庭的夫妻感情影响显著,心理不适感越强,夫妻感情会越来越变差。相对于"没有变化",个人年收入、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与公婆关系的变化、与子女关系的变化、丈夫联系时最关心的问题、丈夫探亲频率、有烦恼时是否向丈夫倾诉影响显著,其发生比率分别为1.428、1.565、1.795、5.765、2.274、1.592、1.215。对婚姻感情发生变化担心的影响极为显著,担心婚姻感情发生变化的农村留守妇女,其夫妻感情变差的可能性较之没有这种担心的留守妇女增加约8.18倍。个人劳动负担负向影响显著;年龄、身体健康程度和夫妻之间的联...
关键词:
农村留守家庭 留守妇女 夫妻感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雪雄 郭新琴 施生旭
将妇女健康冲击作为研究家庭消费的视角,使用CGSS2015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妇女健康冲击将改变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其中家庭消费性支出将增加17.4%,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提高35.4%;与低年龄妇女群体相比,高年龄组更容易受到健康冲击且影响更为明显,健康冲击下低收入妇女群体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出现急速增长,对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影响大于高收入组;参加医疗保险所产生的"保障机制",将改变参保妇女群体传统的就医观念,促使其选择较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
健康冲击 家庭消费 妇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慧 卢黎
本文依据调查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结论:农户的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生活用能源种类的选择影响较大,因此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农户,户用沼气的权系数最大,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的农户,液化气的权系数最大;农户的收入越高,对能源的舒适性、便利性、卫生特性的要求越高,农户的收入越低,对能源的经济性则考虑得越多;使用无成本、又便利的户用沼气非常适合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推广。
关键词:
农民收入水平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 户用沼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沈安安
家庭文化对人一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特别是对妇女的影响。假设将妻子的文化水平高于、低于或等于丈夫文化水平的都分别列为一种模式,那么,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文化模式中,妇女的地位明显不同。“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上海、山东、广东和陕西四地区抽样调查”表明,四城市地区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以前普遍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妇女的文化水平提高较快,男女差距缩小。丈夫的文化水平高于妻子的这类家庭文化模式比重随着社会的进步明显地减少,而夫妻文化水平相当的这类家庭文化模式比重却迅速提高,成为主流,但地区问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详尽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